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点点,六0年代 >

第35部分

点点,六0年代-第35部分

小说: 点点,六0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小孩们的弄堂游戏,在大人无可奈何的容忍中,很快有了发展。他们绕着弄堂奔,很急,不像平时那样大喊小叫,嘻嘻哈哈,而是一脸的紧张和惊恐,大人叫都叫不应,以为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就跟在他们后面一起奔。所到之处,人们不明真相,又问不清,也跟在后面想奔去看个究竟。人越跟越多,一个个气喘吁吁。奔够了,小孩们停下来,问后面的大人:你们干什么?

  看着那挑衅嬉笑的脸,大人们气得直想打上去,咬牙切齿地问:小赤佬,你们在干什么!

  小孩们一脸无辜,说:我们在玩啊。

  玩得多了,也就失效了,就像童话里狼来了一样。所以,当小丫头奔出弄堂去时,吃了晚饭纷纷到屋外乘凉的人们起先并没有在意。

  小丫头是初中生,读小学时和点点一个学校。高挑苗条,眉清目秀,举止文雅脱俗,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学校大型聚会时,她常当主持人,全校的同学差不多都认识她。

  不一会,小丫头领来一队比她大不了多少的红卫兵。这队红卫兵刚从她家离开。她把他们重新带到家里。她家的大门敞开着,看热闹的人能看到她家正在发生的事。

  小丫头把红卫兵带到一架挂钟下面。一个男生一跃跳上茶几,伸手去摘那面电钟。他扯了一下,钟没扯下,里面掉下几块拇指大小的褐色金属块。有人惊呼起来。几个有经验的老人说那是金条。

  红卫兵又用力扯了几下,电线断了。这过程中,不断有金条滚落在地上。红卫兵拿着钟翻过来一看,“哼”了一声,跳下茶几,把钟递给领头的,说:排长,你看。

  解放军是神圣的偶像。红卫兵都按着解放军的编制。排长接过来一看,钟的反面粘着一封信,信封上赫然一个青天白日的大印章。

  人群中汹涌着更大更长久的惊呼。原来平素里温文尔雅的邻居,竟然是有着万恶的国民党委任状的恶棍。

  排长对小丫头的爸爸说:老实交待,还有什么窝藏着的。

  小丫头的爸爸说:没有了。

  排长:到底有没有?

  得到回答仍然是“没有了”。排长又追问了几句,答案始终是“没有了”。小丫头的爸爸态度很好,头低着,声音轻微而缓慢,但好像只会说这三个字,没有多余的沟通。

  刚才,红卫兵空手而返之前,也是这么对话的。排长被惹怒了,狠狠地骂了一句:他妈的。边骂,边准备解腰间的武装皮带。

  小丫头惊恐地叫了一声:不要。

  排长看了看她。她的脸绯红,大眼睛里溢满的泪水,更显得晶莹透亮。她是揭发者,而他准备教训的是她的父亲。排长最终没有解下武装带,而是对着同伴吼:抄,彻底抄。每个房间,每个角落,都不要放过,挖地三尺,也要把国民党特务的罪证统统找出来。

  一怒之下,排长把电影里看到的日本鬼子扫荡时的语言也用上了。

  红卫兵们“咚咚咚”地上了楼,不一会,从楼上窗口里飞落下一本本的书、一卷卷的画。又过一会,红卫兵下楼来把这些书和画集中在一起,点起一把火。

  在点点的记忆里,这是一个转折。以前抄家,比较安静,有时甚至邻居都不发觉。后来就不同了,动静越来越大,红卫兵们扎着武装带,拿着长矛,个个如临大敌,如上战场。到了被抄的人家,先把主人拉到弄堂中间批斗一气,然后回到屋里翻箱倒柜。真正的翻箱倒柜,以前点点只在电影里看到过,能翻倒的全部翻倒,能扔的全部扔到窗外,能砸的全部砸碎,点点想,日本鬼子的扫荡也不过如此吧。

  晚上,点点躺在床上,很久没有睡着,睁着眼,看着窗外的月亮。每个月总有几天,圆圆的月亮会悬在窗边,有时周围有漂浮的云,有时则是毫无遮掩的洒下一片清辉。夏天的时候,点点不关窗,窗框正好框住月亮,就像是一幅画,点点总也看不够。现在,还是那个月亮,可是月亮下的人和事却在变。点点想起小丫头,她真倒霉,摊上了这么个爸爸。可是,她爸爸平时看上去那么和蔼那么有修养,怎么看也不像个坏人。点点突然感到害怕,万一自己的爸爸也是……。她不敢想下去。

  第二天醒来,点点又想起了这件事,如果自己和小丫头一样,会不会揭发爸爸?会不会把红卫兵引到家里来?好像应该,好像不应该。点点想不明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那年暑假(二)
暑假快过完的时候,学校召集所有学生干部到校学习时事政治。成老师亲自组织中队干部的学习,不像以前一样,中队会议总是让干部自己主持。他说,对于*,老师学生都一样,都是新生事物,都要认真学习。

  和以前不一样的还有,成老师随便穿着一件汗背心,模样似乎也有点懒散萎靡。虽说暑假里大家都很随便,并且,前些日子扫四旧,好一点的衣服都被当作奇装异服,人们很自觉很小心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苦朴素,但点点觉得在学校里还是应该穿戴整齐些。点点习惯了家里家外是不一样的。在她看来,汗背心只能在家里穿。

  成老师拿出一张报纸,说:今天学习十六条。什么是十六条知道吗?

  同学们都不知道。点点也不知道具体内容,只知道十六条的全称是《*中央关于开展无产阶级*的决定》,各大报纸都全文刊登了。点点家订报纸,但报纸上都是大段大段的理论文章,点点看不进去。以前,成老师说点点看报不看头版,因为头版全是时事政治,现在,连二版、三版、末版,全部都是时事政治,点点越来越没耐心看报了。

  成老师安排同学们轮番读完了报纸,又说了说形势,比较多的说了最近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些是报纸上已经刊登的,大家都知道一些,比如毛主席教导红卫兵不要文质彬彬,要“爱武”,所以那个女红卫兵就把名字改成“宋爱武”。有些闻所未闻,比如红卫兵看不清毛主席而急得哭了,有的带着望远镜,结果传来传去,望远镜找不回来了,也急得哭了。成老师说这些都是校长在教工大会上传达的。

  这是一次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干部会,似乎和日常生活和学习离得很远,有些空洞,又似乎提升了每个人的地位,居然和老师们学习一样的文件。同学们第一次明明白白地知道,毛主席说过: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进行到底。成老师说,这个“你们”,包括六亿中国人民,当然也包括你,包括我,包括我们大家。

  人人都觉得很自豪,和国家大事联系在了一起。

  学完了十六条,成老师就说“散会”,但没等同学走,马上又想起了什么,说:我们再学习一条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曾经指示,学生以学为主。我们牢牢记住自己是学生,学习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责任。

  大家当然同意。已经一年了,成老师不仅是班主任,还像兄长、朋友,大家已经习惯听从他了,更何况他引用的是毛主席语录的。成老师的学生对毛主席语录并不陌生。上学期,成老师就为学生讲解《矛盾论》、《实践论》、《反对自由主义》等一些毛主席的文章,还推荐大家自己学习新出版的《毛主席语录》,说通俗易懂,意思却深得很。

  成老师说:这是你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开学了,大家都要抓紧了,为最后的一年打好坚实的基础。

  说到这些,成老师来了劲头,他让每个同学简单说了说新学期打算,有针对性地指点每个人应该怎么做。说着说着,成老师忘记了已经说过“散会”,从备课本里撕下一张纸,把班上学习有些困难的同学一一列在上面,一面写名字,一面征求大家的意见,这时,他又有些回复到以前一丝不苟而又随和诙谐的样子。名字列完之后,他说:来,来,你们自己来认个对象。

  刚说出,又马上更正:对象?不好,这个名词不好,你们都是小学生。

  他琢磨了一会,说:友爱对子。对,结成友爱对子,互帮互学,一起进步。

  有人问:怎么帮啊?

  成老师说:其实不难。世上无难事,只要方法对头。把你要帮助的同学仔细分析一下,特点是什么?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学习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态度不好、粗心大意,还是基础不好、真不懂?把最重要的缺点找出来。毛主席说过,抓住主要矛盾,其他一切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成老师总是有很多的方法。

  钟振方看着名单上自己名字旁的一个陌生名字,说:怎么是他?

  成老师:他怎么了?

  钟振方:我不能认识他。

  成老师:一开学就认识了。

  钟振方明白了,不满地说:留级生啊。

  成老师:留级生怎么了?留级生一年只识一个字,也比你多识一个字。

  成老师强调说:不要以为你在帮助别人,这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过程。做个有心人,肯定会在友爱对子身上找到优点,学到东西。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

  这句俗话很雅,点点第一次听到,觉得新奇,也很有道理。

  大家讨论到很晚,话题全部围绕着怎么让全班每个人都学习进步。成老师跃跃欲试,他希望自己带的这个班级在毕业时有个好成绩。

意外正在发生
成老师在执教点点他们班级的第一堂课上说过,如果不出意外,我将送你们进中学。

  不幸的是,意外正在发生,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意外,对坐在这个教室的每一个人、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校门外的小路再也没有平静,常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发生,有时是气象台的革命群众批斗反动学术权威,有时是外来的造反派宣传毛泽东思想打破了这里惯常的宁静。天主堂前门可罗雀,偶有信徒悄悄经过,引起的震动却会比任何时候都大,一些人追着喊“破旧立新”,追着扫除封建残渣余孽。

  教室里仍是一块净土,同学们仍然延续着五年级养成的习惯学习和娱乐着。只有成老师似乎有了些变化,他严肃了,罗嗦了,常告诫大家进入毕业班了,小学生涯到了最后关头,而一年以后的毕业考试,是人一生中的重要转折,要大家努力努力再努力。他不再鼓励学生们玩,特别不希望大家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多逗留。

  有一天,大家意外发现,教室里“时事栏”中的少年报不见了。这块“时事栏”是五年级时成老师亲手辟出的,每一期少年报出版的当天,他一定会买两份,一正一反贴在时事栏里供学生浏览,他说学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大家习惯了站在时事栏前看报,习惯了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现在,报纸却没有了。成老师一反常态,并不关心报纸的去向,说读书才是正事,你们是学校的最高年级了,要为弟弟妹妹作榜样。其实他们不是最高年级,原来的六年级还在,他们没有毕业考试,也没有进中学。点点他们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他们可以随意进出操场甚至学校。有人问成老师怎么回事,成老师没有以前耐心,也不像以前,学生问一句,他乐意回答许多,只淡淡的说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