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在通货膨胀中保卫自己财产:中国式通胀 >

第6部分

在通货膨胀中保卫自己财产:中国式通胀-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呛艽螅牵导噬钪械恼媸低ㄕ退饺匆丫对冻隽薈PI本身所反映出的力度。无论是从各项能够引发真实通胀的经济指标出发,还是现实生活中每个老百姓的切身体验来看,真实的通胀水平都已经转变到了一种危险的境地。
  这点从《报告》的分析与描述中其实可以看到,核心CPI的概念在中国也许并不是最适合的估测方法,因为各国恩格尔系数不同,其核心CPI的含义自然而然也会是不一样的。目前有不少国家在使用扣除计算核心CPI时,并不是简单地先将一些价格易波动项目完全剔除,而是会根据价格波动程度来确定项目、价格波动越大的项目权重就越低。因此,从这样的现状出发,对于中国来说,当我们分析价格形势时,就不应只关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而是要同时对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予以足够重视。这种方法是有道理也是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考虑,它也符合中国的实际与国际惯例。
  同时,尽管中国CPI统计指标体系与发达市场经济下的CPI统计指标体系大类上分类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同,但每个国家毕竟会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特性。由于中国居民消费品及消费模式的差异,因此,除了少数部分的相同以外,更大程度上的是不仅在分类上不同,而且在不同类的权重上也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说,中国的CPI指标中食品权重为34%,但是毕竟能源没有具体标示哪一个类上,以及在交通通讯中究竟占多少的权重也不清楚。而从美国CPI体系看,各项数据则相对来说很明了,食品和饮料权重为,个人能源消费权重为,两项合之为。若是将中国食品与能源消费合起来估计,那么权重将会达到36%以上。也因此,用两个表面上相同但实际内涵不同的CPI指标来制造一个核心CPI指数对中国来说其实应该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还有在居住类上,美国CPI体系中居住类的权重为42%以上,而中国则只有13%。由于中国住房类在整个CPI指数中的比重都过低,这不仅没有真实的反映出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模式的变化,同时更使得国内房价快速上升而不能够在CPI中得到反映(房价的快速上升,无论是把住房算作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肯定都是应该反映居住类的居民消费价格变化中来的)。因此,这不能不说实在是中国CPI的一大缺陷,也正因为这种CPI统计体系的缺陷,从而使得中国的CPI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国内居民消费与服务价格以及消费模式的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居民对通货膨胀的实际感受往往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存在不少的差异。

第九节 CPI并不真实反映通胀水准(2)
这种中国式通货膨胀推高了房地产市场价格,从而使得绝大多数低收入者远离房地产市场;随后又制造了广大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昂贵化”,增加低收入者负担。正是在这意义上来说,中国式通货膨胀对国内中低收入居民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而目前国家开始加大对于中低收入居民的补贴力度,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目前国内价格上行压力加大,通货膨胀风险值得关注,而且当前“感受通货膨胀”可能大于“实际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就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通货膨胀的风险也许已经来临。尽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正式的提出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概念,但是能对对通货膨胀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决定了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基点,从这一点出发,也许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及方式会渐渐比以往多出不少的新意。
  经济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经济现象的名称用经济范畴表述,经济范畴的数量方面则通过数值反映。经济指标在反映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时,是以理论经济学所确定的经济范畴的涵义为依据。
  生活中,菜价的持续高涨已经成为了一种长期趋势。菜价的上涨现象下暗藏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的,二是偶然的。而长期原因形成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偶然性的原因主要还在于突发性的天灾人祸。但是,不管存不存什么天灾或是人祸,从一定的规律来看,中国大陆菜价的上涨已经形成为一个稳定的长期趋势,因为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都将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
  除此之外,在国家与地方的强力打压之下,我国的房价开始逐渐走了下坡路,但是也有一些地区或者部分楼盘他们依然在逆市坚挺,或者在刚性需求的背景之下,将占据比例不大的房价继续向上推动,以至于使得国内CPI上冲到3%的红线之处。
  同时,由于今年我国的粮食丰收有望,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由粮价主导的CPI上升趋势,完全可以主导一个阶段内的消费指标。因此,也有不少人觉得,尽管影响内地CPI走势的因素复杂而又多样化,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标准进行准确地量化,但是却在推动其上涨的主导力量方面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弱化作用,所以,下半年的CPI涨幅也会适当的有所减缓。
  更为重要的是,在之前的CPI商品权重中,住房的消费根本不包括在CPI商品权重之中。但是,从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居民的住房消费信贷从上半年猛地就增长到了6000亿元,而上半年商品房价格也逐渐上升了两位数以上。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住房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而如果只是将住房作为消费品的话,住房的价格就会快速上涨,那么究竟CPI将其是否包含在了商品权重当中?那么,就应该根据几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如果政府将居民的住房消费当作一种投资的话,那么这种比重一定不会超过20%,而如果要把商品房的价格上升因素也考虑进去的话,那么相应内地的通货膨胀也可能早已在两位数以上了。因此,目前内地所公布的CPI数据都不是真实地反映通货膨胀率的水平。
  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看,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了这次内地经济快速增长、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的最直接根源。尽管在很早的时候,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对一些过热的产业进行了政策控制,使其放慢了增长的步伐。但是,针对地产行业,如果对房产的价格不进行及时地下降调整,那么商品房的价格上升在不断推动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的同时,还有可能推动一些与房地产相关的投入品价格上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带动了这些产品的消费价格上升。

第九节 CPI并不真实反映通胀水准(3)
尽管人们的住房消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明确地纳入CPI的权重之中,但是鉴于国内房价两位数的增长,它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消费品价格,而且对于快速攀升的房价必然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影响到到居民的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来。因此,政府当局应该通过对我国内地房价过快攀升的房价引起的通货膨胀进行一定的政策调控。反之,也应该对此进行严密的注视,并针对如何改进现行CPI的权重品,将住房消费在短期内纳入权重项目中。
  所谓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这种情形下,如果你只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这就是所谓的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负利率现象。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实际利率已经连续9个月为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内地居民储蓄存款严重出现的负利率,继而使得上半年以来国内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而居民的其他剩余资金也被大量地分流到了像基金、债券、房产等相关的消费支出当中。
  至于居民的储蓄分流,原本是国家政府积极鼓励的一项策略与手段,但是,由于相关限制条件的制约,近期以来城乡居民的储蓄分流并没有达到扩大内需的最终结果,而是出现了内地居民储蓄利率的长期偏低,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单纯地打击了居民的储蓄意愿,从而使得居民把自己的储蓄资金分流到其他一些收益稍高的地方。尤其是从内地居民的储蓄结构来看,活期存款的比重为较大的一个直接原因就在于内地居民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储蓄存款转向收入较高的地方。除此之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居民手中大量的钱已经开始流向了房地产,这不仅仅抬高了商品房的价格,同时也吹大了房地产业的泡沫。
  所以说,如果居民的储蓄存款利率过低的话,有的甚至可能是负利率,这种状况要是出现的话对于居民的储蓄存款意愿的打击是巨大的,还有来自另外一方面的烦恼,那就是银行的对外业务,造成了无款可贷,因此,社会上实际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会逐渐下降,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步伐也会逐渐缓慢。同样地,当居民的预期负利率水平进一步得到扩大的时候,甚至就会出现一大批的存款人到银行挤兑并且抢购消费品的现象,从而引发银行危机。历史上就有过不少的地方银行危机爆发,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银行间相互挤兑的结果。因此,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过高,所以个人的储蓄存款就会出现负利率,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总之,用一个陈旧的CPI指标来测量目前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效果,这样的做法简直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尽管是以陈旧的CPI标准,但是相对于高企的CPI在近期内放缓也是没有丝毫充分的理由。当我们面对高企CPI的时候,不应该使居民的储蓄成为一个突破点,这样的话也只能使国内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因此说,目前的CPI是不能够真实反映通胀水准的。
  

第十节 成本推动通胀的压力
根据我国政策性调整,前年因为受到粮价、资源性产品以及公共事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影响,基本上产品成本能够推动通胀的压力,但是相对来说压力较大。所以给出的最佳建议就是在适当的时候要加大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的使用频率,从而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以最佳方式应对通胀。
  由此可知,物价的周期性震荡上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可能成为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在粮食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呈现出了不断向上的趋势。同时,由于能源、原材料、土地以及劳动力等要素的成本也将成为未来推动整体价格上行的决定性因素。
  其中对于通胀的调控政策应该采取“以粮为纲”的主策略,接着再从源头和体制因素着手,加强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再次,主要通过调整进出口政策,适当地控制粮食的进出口总量,努力提高国内粮食的自给率。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平抑价格的相关内在机制,从而大力减少价格的管制,以最大可能避免供给短缺与黑市交易;政府还应该建立重要的商品供应和商品储备的预警系统,并且应该将所掌握的最新信息及时公开发布,以便逐步稳定消费者的通胀预期能力。
  在对成本投入的分析过程当中,过我们也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规律判断出,早期的物价上涨压力可能会逐年得到缓解。但是,根据后期种种迹象表明,物价的周期性震荡一定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一种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