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猛将雄兵 >

第17部分

三国之猛将雄兵-第17部分

小说: 三国之猛将雄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恍然大悟,道:“有理,非贤婿之言,吾实难想到此事。”说罢,沉吟片刻,又言:“既如此,那就迁都长安。”
董卓亦是一时雄杰,说做便做。遂带着吕布,回洛阳召集诸将,商议迁都事宜。
董卓当先道:“我欲迁都长安,以避诸侯锋锐,静待时机。”诸将赞同,李傕出言:“洛阳尚有钱财珍宝无数,这些东西丢了岂不可惜?”
董卓冷冷一笑,露出了惨白的牙齿,森然道:“丢了?哼,难道留给那些诸侯?我要把洛阳的财富通通带走!”
众将一听,齐齐打了个冷战;这句话里的血腥,他们自然是知晓的,只怕这繁华的洛阳城就要遭劫了。
次日,文武于朝堂,卓曰:“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司徒杨彪曰:“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鉴察。”卓怒曰:“汝阻国家大计耶?”太尉黄琬曰:“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卓曰:“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司徒荀爽谏曰:“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卓大怒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卓出上车,只见二人望车而揖,视之,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卓问有何事,毖曰:“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卓大怒曰:“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今绍已反,是汝等一党!”叱武士推出都门斩首。遂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李儒曰:“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财。
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a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主
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却说卓将赵岑,见卓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
诸侯得了汜水关,一路杀奔洛阳而来,但见洛阳城火光冲天,天下名城毁于一旦。
李峰暗叫:“完了,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分隔线=
编辑要和老狼签约了,谢谢朋友们的支持,老狼会继续努力的,呵呵。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十二章 传国玉玺
杀退吕布之后,李峰天天跑去拉着赵云聊天,切切实实的贯彻着一个真理:只要锄头耍的好,哪有墙角挖不倒!
要不是他箭射吕布,救了公孙瓒一命,只怕早就被北平的将士赶出营帐了。
可惜赵云忠义,虽然对李峰颇有好感,却还是不愿背离公孙瓒。这让李峰大感伤心,时时怀疑自己的人品。
李峰忙着和云哥拉关系,却是把火烧洛阳这事给忘了。此刻见到百年名城在大火中毁于一旦,心中懊恼至极。
“不好,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李峰忽想起一物,暗暗心惊。
是什么东西,让李峰这穿越人士一想起来也心惊不已?答案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三国演义》中,孙坚于洛阳枯井中觅得此物,暗暗私藏,怎料到被袁绍得知。袁绍大怒,秘使荆州刺史刘表半路截杀。刘表人多势众,又是以逸待劳,将孙坚团团围住。孙坚死战逃出,却也因此与刘表结仇。
最后在与刘表的战争中,吴国开国皇帝,一代人杰,江东猛虎孙坚孙文台死于黄祖箭下,令人扼腕!
李峰本是后世之人,传国玉玺虽是无价之宝,他却也不在乎!只是李峰军中各路牛鬼a蛇神层出不穷,周仓是黄巾贼,刘辟是山贼,郭嘉是颍川学子,陈宫是落魄文士,程昱是隐士贤才。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汉朝人,对于传国玉玺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深信不疑。
作为穿越人士,李峰可以只看重实力,不在乎传国玉玺。但是他麾下那些东汉末年的人才却不会不在乎,也不敢不在乎,毕竟这是一个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为了更好的汇聚人心,李峰对传国玉玺势在必得。
随手拉过探子,李峰急问:“长沙太守孙坚何在?”
探子回报:“孙太守已经往洛阳去了。”
“不好,”李峰暗急:“被孙坚抢了先!”
正巧见到张飞骑马经过,李峰遂大声喊道:“大哥,快快加速行军,赶往洛阳。”
张飞疑惑:“二弟,若是急行军,只怕会遭到董卓老贼埋伏。”
“呃,洛阳大火,早一点赶到便可多救一条人命。”其实洛阳城里已经没有人了,李峰知道董卓正裹挟百姓迁往长安。可是李峰总不能告诉张飞是去找传国玉玺吧?要是那样说的话,张飞一定会认为李峰疯了。
好容易想出个理由应付了张飞,李峰领精锐骑兵急行,妄图抢先一步进入洛阳。
孙坚不知洛阳藏有重宝,行军速度并不快。虽是先行,最后反而被李峰抢在前头进了洛阳。
“必须加快行动,”李峰暗道:“孙坚马上就要到了,要是被他撞见,那就麻烦了!”
挥挥手,李峰下令诸将分头救火,自己则带着几名亲兵直奔皇宫。
“唔,要是没记错的话,孙坚好像是在一水井中找的传国玉玺的,”李峰皱眉,苦苦思索:“那水井在哪?嗯,似乎是在建章殿中?没错,就是建章殿。”李峰前世看《三国演义》时并不仔细,但出于对华夏镇国之宝的尊重,唯独反复细看了孙坚得宝一节,此刻方能忆起。
念及此,李峰随手抓住一宫人,逼问建章殿方位。
那宫人见李峰凶神恶煞一般,哪敢隐瞒,急急告知建章殿方位。
李峰暗使眼色,亲兵会意,手起刀落,砍死那宫人。李峰看着宫人尸首,暗叹:“别怪我,要怪就怪这吃人的乱世吧!”
一行人并不停留,往东南方急行。
片刻,一宫殿现于眼前。殿顶虽已坍塌,仍可看出往日的巍峨风光。殿前有匾额,上书古体“建章”二字。
“此必是建章殿无疑。”李峰大喜,分令亲兵找寻殿中水井。
建章殿气势巍峨,占地辽阔,水井也是不少。李峰心思缜密,不肯放过一处,细细搜寻。
不多时,军士在建章殿南面的一口水井中打捞出一锦盒,李峰微开一缝隙,见有五色毫光绽放,心中狂喜,暗道:“此必是传国玉玺无疑!”
李峰得了重宝,不敢声张,急急召集兵士,离开洛阳。
哪知怕什么就来什么,城门口,迎头撞见长沙太守孙坚。李峰心中有鬼,却并不慌乱,脸色如常。
孙坚一愣,这李峰不是在我后面吗?怎么现在竟然先我一步进了洛阳城?细看,却见李峰手中有一锦盒,上有龙形图饰,乃金线织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锦盒左侧有一凤凰,振翅欲飞,形貌极为华贵。凤凰之下又有一异兽,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却是瑞兽麒麟。见状,孙坚疑心大起。
李峰微窥孙坚,见他紧盯着锦盒不放,心中暗暗叫苦。李峰为了抢在孙坚前面进入洛阳,只带了少量行动迅速的精锐骑兵,此刻孙坚人多势众,若是要强抢传国玉玺,只怕难以抵挡。
心思转换,李峰冲孙坚微笑道:“文台兄可是来迟了,李某于洛阳城中得了一大盒金银珠宝,狠狠的发了一笔呀!”说着,将手中锦盒递给孙坚。背在身后的右手却暗暗给亲兵打了个手势,一时间亲兵们纷纷握紧了手中兵器。李峰脸色如常,只有眸子深处寒光闪烁,好似嗜人恶虎。
孙坚正欲接过,忽听见身后咳嗽声传来,回头一看,只见程普微微摇头。孙坚一愣,忽然想到:“此刻我若是拿了李将军的锦盒,人多嘴杂,只怕不多时就会传出长沙太守孙坚好财,其人铜臭难闻的流言;这对以后的发展可是大大不妙呀!”
又看李峰,只见他面色和缓,微微有些兴奋,想来是得了钱财,心中高兴所致。
孙坚寻思:“这锦盒中若是藏有重宝,李峰安肯随手递过,让我一观?想来,却是我多心了!”李峰与孙坚早在黄巾之乱时便是战友,算得上是老交情了;又曾在诸侯面前为孙坚仗义直言,讽刺袁术。无缘无故的,孙坚也不愿去怀疑他。
于是孙坚摆摆手,笑道:“李兄福运绵长,羡煞孙坚了。正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孙某就不看了;若是看了,只怕今晚就睡不着觉了。”最后一句,却是开了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李峰本来就没想给孙坚看,闻言,自然而然的收回锦盒,哈哈大笑:“既如此,李峰先行一步,文台兄走好。”又与孙坚寒暄几句,这才告辞。
远远离开孙坚后,李峰纵马狂奔,很快与张飞汇合;到了这时,他才有空缓口气。
摸摸后背,铠甲内的衣袍早已湿透!与孙坚的交谈,看似和谐,实则杀机重重。一但李峰赌错了,孙坚打开锦盒,看到传国玉玺,那肯定就是一场死战。
传国玉玺是无价之宝,为了防止泄密,孙坚必定会杀人灭口。到那时,孙坚人多势众,又堵住了城门,李峰唯一的生机就是突施辣手,擒下孙坚充当人质,杀出去。可即使是杀出去了,又能怎么样呢?消息泄漏,诸侯绝不会放过李峰,传国玉玺最后肯定保不住,还会引起诸侯的敌视,得不偿失。再说了,江东猛虎孙文台岂是说活捉就能活捉的?对此,李峰只能硬着头皮上,一点把握都没有。
还好孙坚被糊弄住了,事情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地步。
回想起来,李峰仍是胆战心惊,冷汗长流。
回到营中,李峰急招诸人议事。程昱,廖化,廖大牛留守汝南,未曾跟来。是以议事之人只有张飞,郭嘉,陈宫,李峰等聊聊数人。
待诸人齐聚,李峰关上营帐,并下令亲兵帐外巡视,有靠近者,不问情由,斩!
诸人见李峰如此慎重,心下大奇。正欲问时,就见李峰拿出一锦盒,放于桌上。
“这是何物?竟让李将军如此慎重。”郭嘉皱眉问道。
李峰不言语,只是示意郭嘉打开锦盒。
郭嘉不解其意,但出于好奇,还是慢慢打开锦盒。
锦盒开了,但见五色毫光绽放,好似夜空皓月,将昏暗的营帐照得明澈清晰。
陈宫抢先一步,取出那盒中之物,细细查看。
反复再三,陈宫才缓缓说道:“若是我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