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不生病的慢老生活 >

第4部分

不生病的慢老生活-第4部分

小说: 不生病的慢老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导致人类免疫功能变差,肠胃黏膜保护系统丧失,血压骤升,交感神经素分泌旺盛,心脏功能代谢不良,而造成重大疾病,例如:心肌梗死、脑中风、癌症、肠胃道出血、心脏衰竭等病症。

医学上衰老的9大主因(4)
总之,压力是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如何在工作中建立授权的制度,减少事必躬亲的辛劳;如何从事休闲活动,缓解各种压力;培养定期运动的习惯,消除身心上的压力,让新陈代谢恢复正常,是抗老化重要的一环。
  食物过敏原的危害
  食物可能在人体内产生不良的反应,这种说法在1905年从事环境医学研究的英国精神科医师就认为,许多疾病包括痛风、湿疹和心绞痛等都和糖类与淀粉的不耐症有关。他主张只要除去这些不能忍受或有问题的食物之后,症状就会消失。当然,这种想法在二十世纪初期并不被接受,因为这是一项重大而且具有突破性的说法。
  1930 年代Theron Randolph 医生有了惊人的发现,他是食物过敏学先驱,为后来的临床学打下了基础,他带领实习生们寻找患者病因,而非利用当代的医药掩饰病人的症状。Theron Randolph 撰写了400 多篇与环境疾病有关的文章,他最为人称道的是探讨食物过敏、酗酒与精神疾病的相关研究,还替健康的人们检查食物过敏的病历纪录。他改变了20世纪人类对于食物过敏的看法,并为后来的学者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撰写了大量和食物过敏有关的医学论文,他在《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症》一书中,解释了食物敏感是如何影响许多慢性病和误诊疾病的,例如偏头痛、鼻窦炎和经常性的疲劳等,并教患者如何鉴定食物过敏原,协助他们重新调整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带过敏原的食物会刺激肠道淋巴组织,而淋巴组织中有抗原呈现细胞,过敏原食物的碎片被这些免疫细胞摄入后,会立即激活免疫反应。此时抗原碎片会激活T4淋巴球分泌细胞激素(Cytokines)。活化的T4淋巴球会与B淋巴球沟通,促使B淋巴球的分化与增生,形成浆细胞分泌IgG及IgE抗体。人体长期接触过敏原食物或有长期慢性发炎,最后会导致老年痴呆症、动脉硬化、关节炎、白内障、主动脉瓣膜硬化、自体免疫疾病、癌症等。所以彻底检查自己对何种食物过敏,并在3~6个月内避免食用,以免反复性的体内过敏与发炎的连锁反应,造成对身体的破坏。
  过敏反应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免疫复合体的形成,例如肾丝球炎,额动脉发炎。
  第二类:IgE诱发的过敏反应,例如急性食物过敏、花粉症、荨麻疹等。
  第三类:抗体引发的细胞毒性反应,例如输血不良反应。
  第四类:迟缓型过敏反应如霉菌、结核菌、披衣菌、血吸虫感染等。
  食物过敏造成的症状
  生理方面 皮肤 皮痒症、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湿疹、疱疹性皮肤炎、干燥性皮肤炎。
  头部、眼睛 偏头痛、头晕目眩、眼睛发痒、常流眼泪、眼皮肿胀。
  耳、鼻、喉 反复性的中耳炎、中耳积水、过敏性鼻炎、鼻塞、鼻窦炎、经常感冒、喉咙发炎、声音沙哑、慢性咳嗽、鹅口疮。
  心脏、肺脏 心悸、心律不整、气喘、呼吸困难、运动后过敏。
  消化道 舌苔变厚、恶心呕吐、餐后腹胀、打嗝、胃酸过多、腹泻、肠胃发炎、便秘、肠绞痛。
  肌肉骨骼 关节发炎、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生殖泌尿道 泌尿道感染、*念珠菌感染、*发痒。
  心理方面 焦虑、易怒、攻击性行为、反应迟钝、情绪不稳、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异常的食欲过盛或是自闭症、过动儿学习障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医学上衰老的9大主因(5)
其它 全身水肿、体重控制不易、足踝水肿、慢性疲劳、虚弱、失眠、经前症候群、不断恶化的疼痛症。
  万病根源的慢性发炎反应
  脚趾头发炎、牙龈化脓与老年痴呆症、心脏病或大肠癌有什么样关联?
  发炎反应:当异物伤到身体后,周围组织变红产生炎症的生物过程就是发炎反应。大多数的发炎反应是身体压制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救星。当这些可能致命的微生物溜进体内的瞬间,发炎会激活防御性的攻击,清除入侵者和可能遭到感染的组织废物。过一段时间就会平息。
  不过,整个战斗过程并没有停止。有先天体质的原因,也有抽烟、高血压或缺乏运动等其他因素令身体持续发炎,变成慢性炎症。如果发炎反复发作,身体就会上瘾,就像顽皮的小孩无法停止抓伤疤一样,最终引发各种潜伏的疾病。
  ◆减轻发炎疗法可以防老
  人体胃壁寄生着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慢性胃炎,还可引发消化道溃疡、胃癌等疾病。女人的子宫颈长期遭受乳突状病毒感染,将会患上宫颈癌。鼻腔内长期感染EB病毒,将会导致鼻咽癌的发生。肝脏长期遭受B型、C型肝炎病毒的侵犯,将会导致肝硬化及肝癌发生。如何将这些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彻底消灭,或将引发过敏反应的元凶彻底隔离,是预防医学正本清源的首要任务。
  慢性发炎会让堆积在冠状动脉的胆固醇沉淀物变得不稳定,增加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几率。它还会破坏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部神经元细胞,促进异常细胞增生,使它们转变成癌细胞。
  换句话说,慢性发炎是引发老年人可怕疾病的根源。这种观念十分有趣,因为它让我可以用更新、更简单的方法躲避疾病。也许,我们不必使用不同的疗法治疗心脏病、老年痴呆症和大肠癌,未来的减轻发炎的疗法就可以同时预防这三种疾病。慢性发炎论令科学家着迷不已,就该观点来看,人类的身体可能成为进化成功的受害者,因为人类具有击退微生物入侵的能力,所以才能进化成为高级物种。
  由于21世纪的人类活得比较长久,所以我们更难控制发炎反应。更糟的是,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极差,大量摄入高糖饮料、高饱和性脂肪酸的食物,却惰于运动,这些不良习惯都让身体更易发炎。科学家尝试利用普通消炎药物治疗发炎,他们发现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最早的消炎药物是阿司匹林,数百万人用它来预防心脏病发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它也可以减轻关节、肠道和脑部的发炎反应,可以对抗关节炎、大肠癌和老年痴呆症。该观点改变了一些科学家进行医学研究的方式。全世界的心脏病专家、风湿病专家、肿瘤学专家、过敏症专家和神经科专家积极地交流,发现他们的关注点是相同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预防老化从心脏开始(1)
美国纽约有位25岁年轻人突然倒地,抢救无效后死亡,医生立即解剖他的尸体,发现这位年轻人患有心肌梗死症。但其冠状动脉光滑,无狭窄病变,故专家论证后认为年轻人死于血管痉挛,首次证明冠状动脉痉挛会导致心肌梗死,由此可见心肌梗死已不是五六十岁中老人特有的疾病。
  随社会的进步,工商业越来越发达,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早。冠状动脉的血管较粗厚,时间久了会硬化。其他如眼底、脑、肾、肠等动脉也会硬化,而冠状动脉硬化是最普遍,对生命的威胁也最大。
  许多年轻人常常问我,胸口处常有憋闷、紧缩的感觉,是否患了狭心症。此类症状大多为心理病,多为焦虑引起的。狭心症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脏处紧缩,有压迫或闷痛感且呼吸困难,持续1~3分钟后即停止,很少超过5分钟,该病多半在爬山、爬楼梯、拿重物、跑步、生气、愤怒时发作。时间一长,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就会变成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症状为胸部压迫、闷痛感,时间持续超过15分钟甚至1~2小时,患者脸色苍白、流冷汗、晕厥,甚至有生命危险。
  心肌梗死的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是血管阻塞,血液无法供应心肌氧气,导致心肌坏死;另一原因为血管痉挛,无氧气供给,即“冠状动脉痉挛”,堵塞与痉挛有同时发生的可能。
  心脏的动态犹如皮球的收缩与舒张一般,均富有弹性, 50岁以后,人的许多器官开始退化。如同房屋住久后,类似水管生锈,门槛不能关闭,墙壁粉刷脱落等问题就接踵而来。我们该如何保护心脏呢?
  现代医学强调“预防重于治疗”,而“保健”又是预防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年轻时就做好保健措施和疾病控制,减少并发症如中风、尿毒症、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作几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中老年心脏病共有五种:第一种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第二种是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第三种是瓣膜病变性心脏病,第四种是心肌病变,第五种是心律不整。其中以第一二种最为普遍,对人类的威胁性也最大。
  高血压性心脏病
  若血压长期居高不下,会导致心脏的负荷增加,引起心脏病。中国人罹患高血压特别多,加上中国人对健康不重视,一旦发病即倒下。高血压患者平时是没什么症状的,等到某天突然觉得头痛厉害、四肢麻痹、手脚瘫痪时,已经来不及,所以说它是无形的杀手。
  高血压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有潜在性原因而引发的高血压,称为“续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数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此型的特色为35岁以前或55岁以后才发病,若将其潜在性原因去除,血压即可恢复正常。犹记得我在台大担任住院医师期间,曾有位病人连续三个晚上挂急诊,血压高到220mmHg,平时血压正常,并无任何症状,也无家族病史,于是介绍去内分泌科治疗,在内分泌科安排一连串检查的数天中,突然有一天又来挂急诊,被诊断为盲肠炎,在开刀当中,发现在盲肠的尾端长了一颗小肿瘤,这个肿瘤会分泌血清素(Serotonin)引发高血压,将其切除之后,血压立即恢复正常。另一种即为无任何原因而引发的高血压,称为“本态性高血压”,其特色为35至40岁后才出现,有家族性病史。
  ◆高血压病症的注意事项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预防老化从心脏开始(2)
1.高血压患者应如何服药呢?
  若是轻度高血压患者,即舒张压高在90mmHg左右,可暂不服药,只须定期进行有氧运动,保持作息规律,控制盐分的摄取即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即舒张压高在100mmHg或110mmHg以上者,必须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之下,才算是理想状态。
  2.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
  如走路、晨跑、游泳、爬山、打网球等,要持之以恒,一星期三次,一次40分钟,如果持续6~ 9个月,大约可降8~10毫米水银柱的血压,但若停止运动,血压立即会反弹,故运动应持之以恒,心脏病患者切忌剧烈性、竞争性的运动。
  3.务必控制好血压
  如果高血压患者无法接受治疗,或控制不好,时间一长就会有并发症,如心脏扩大、心脏衰竭、冠状动脉硬化、肾血管硬化引发尿毒症,脑血管硬化产生脑血管破裂或栓塞等现象。虽然高血压性心脏病不会立即致命,但若产生并发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更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年过50的人易患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