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白话红楼梦(首发) >

第87部分

大白话红楼梦(首发)-第87部分

小说: 大白话红楼梦(首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匹,宫绸十二匹,官府专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李纨看了,就说:“把上等的红包赏给她。”接着,又派人禀告了贾母。贾母就叫李纨、探春、宝钗等人也都过来,看了看礼物。李纨收下,又对仓库保管员说:“等太太回来看了再收起来。”贾母又说:“这甄家与别的人家不同,给了男人大红包,只怕马上又派女人来问好了,赶快准备绸缎做礼物吧。”话还没说完,,果然有人来禀报:“甄府四个女人来问好。”贾母听了,忙让人快带进来。

  来的四个人都是四十往上的年纪,穿戴的东西,比起主子来都差别不大。请安问好完了,贾母让人拿来四个小板凳,她们四个赶紧道谢,待宝钗她们坐下,才都坐下。贾母就问:“什么时候进京的?”四人忙起身回答:“昨天进的京。今天太太带着姑娘进宫请安去了,所以派我们来问好,问候姑娘们。”贾母又笑着问:“很多年没进京,没想到今年能来。”四人都笑着回答:“是的,今年是奉旨进京的。”贾母又问:“家眷们都来了?”四人回答:“老太太和哥儿,还有两位小姐和各位太太都没来,就只有太太带着三姑娘来了。”贾母马上问:“订亲拉吗?”四人回答:“还没有。”贾母笑着说:“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嫁的这两家,和我们家关系都很好。”四人感激又说:“是的。每年姑娘们都写信回去说,多亏贵府照看。”贾母摆摆手说:“什么照看,都是多年的老交情,加上又是亲戚,这是应该的。你们二姑娘更好,不自高自大,所以我们走得更亲密。”四人笑着说:“老太太过于谦虚了。”贾母又问:“你家的哥儿也跟着你们老太太?”四人点头回答说:“也是跟着老太太。”贾母接着问:“多大了?上学了吗?”四人笑着说:“今年十三岁。因为长得漂亮,老太太很疼爱。从小非常淘气,天天逃学,老爷、太太也好严管。”中国人总是说,外表不重要,关键是心灵美。别信这鬼话。你睁开眼看看,搞什么活动不是找漂亮的,比如说在小学的鼓乐队吧,丑的同学根本别想进去。我们夸奖孩子,总是说:“长得真漂亮!”外国就不这样,尽管漂亮的在生活中要占便宜的。所以啊,别在丑人堆里呆着了,赶快行动起来吧。丑不是错,不改变就是你的错了!可以不整容,但不能不化妆啊!贾母笑了:“这不和我们家的一样吗!你们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回答说:“因为老太太把他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长得净,老太太就叫他宝玉。”贾母就回头对李纨等人说:“偏偏也叫宝玉。”李纨忙欠身笑着说:“从古到今,重了名的很多的。”四人忙笑着说:“起了这小名儿以后,我们都有些疑惑,好像哪位亲友家也有一个重名的。只是这十来年没进京来,记不太清楚了。”贾母笑着说:“那就是我的孙子。来人啊,到园子里把咱们的宝玉叫来,让这四个管家娘子看看,比起他们的宝玉怎么样?”

  媳妇们赶紧去了。一会儿,她们就簇拥着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着说:“吓了我们一大跳。如果在别处遇见,还以为是我们的宝玉也进了京了呢。”说着,她们就上来拉住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忙也笑着问好。贾母笑着问:“比你们的长得怎么养?”李纨等人笑着说:“听四位妈妈刚才一说,就知道长得很像。”贾母笑了:“哪有这样巧的事情?大家族的孩子们长得又娇嫩,除了脸上疤的,看上去可不就差不多。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四人笑着解释:“看起来真是一模一样。听老太太一说,淘气也一样。我们看来,这位哥儿性情却比我们的好些。”贾母忙问:“怎么看出来的?”四人笑着说:“从刚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就知道了。我们那一个别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答应啊。他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没等她四个说完,李纨姐妹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贾母也笑着说:“如果我们也派人去见了你们宝玉,去拉他的手,他自然也勉强忍耐一阵儿了。你们、我们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一定还要讲究正经的礼节。大人是溺爱一点儿,一是因为他长得漂亮,二是因为他讲究礼节,比大人做的还好,让人看了喜欢,所以背地里才放纵了一些。如果他只是没大没小、没里没外,不给大人争光,不管他长得怎么样,早该打死了。”四人听了,都笑着说:“老太太这话说得对。虽然我们宝玉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节讲得比大人还好。所以没人见了不喜欢,都问我们为什么还打他。你们不知道,他在家里无法无天,大人想不到的话偏会说,想不到的事他偏要做,所以老爷、太太恨得没办法。就是耍性子,也是小孩子的常情,胡乱花费,这也是公子哥儿的常情,怕上学,也是小孩子的常情,都还治的过来。天生这一种刁钻古怪的脾气,怎么能行啊。”话还没说完,有人禀告:“太太回来了。”王夫人进来问好。那四人也忙请了安,互相问候了几句话。贾母就让她去休息。王夫人亲自捧上茶去,然后才退出去走了。那四人也向贾母告辞,然后又到王夫人哪里去了一趟,就回去了。

  再说贾母,高兴的逢人就说,别人家也有一个宝玉,长得、性情等完全一样。宝玉认为这不过是那四个人奉承贾母。他到蘅芜苑去探望病着的湘云,湘云也早知道了这件事,拿他开玩笑说:“你放心闹吧,‘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现在有了伴儿了,闹急了,再打狠了,你就逃走到南京找那一个去。”宝玉不在意地说:“这样的谎话你也信啊,哪里会又跑出个宝玉来?”湘云反驳说:“怎么列国时有个蔺相如,汉朝又有个司马相如呢?”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因为“完璧归赵”立下功勋,也因为能与廉颇“将相和”留下美名。司马相如,是汉代辞赋家,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被千古传诵。现在中国人重名的确实很多,特别是一个字的名字,要想起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实在太难了。宝玉笑着说:“重名也就算了,偏说模样也一样,这是根本没有的事。”湘云又问他:“怎么匡人看见孔子,只当是阳虎呢?” 阳虎,也是春秋时鲁国人,相貌很像孔子。又一次孔子路过卫国的匡,这个地方的人把他当成阳虎围困了几天。宝玉笑着争辩:“孔子和阳虎虽然相貌相同,但名字不相同:蔺相如和司马相如虽然名字相同,但相貌不同,难道我和他两样都相同吗?”湘云没了话,只好笑着说:“你就会胡搅蛮缠,我也不和你争了。有也好,没有也罢,和我都没关系啊。”说着,她就睡下了。

  她这一说,宝玉心中也疑惑起来:说没有,但好像还有;说一定有,但又没亲眼见过。他念念叨叨回去,坐在床上还在想,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恍恍惚惚地来到一座花园里。他自己还奇怪呢:“除了我们放入大观园,怎么还有这样一个园子?”正琢磨呢,从那边来了几个女孩子,都是丫环。宝玉更奇怪了:“除了鸳鸯、袭人、平儿之外,竟然还有这么一伙儿人?”只见那些丫环笑着说:“宝玉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宝玉只当是说他,赶忙陪着笑说:“我是偶然才到这里,不知这是谁家花园,好姐姐们,带我逛逛吧”丫环们笑着说:“原来不是咱们的宝玉。他长得还不错,嘴儿也很甜。”宝玉听了,忙问:“姐姐们,这里也有个宝玉?”丫环们说:“宝玉这两个字,是我们奉老太太、太太的命令去叫,为保佑他没病没灾、长命百岁的。我们叫他,他听见高兴。你是从哪里来的臭小子,也敢跟着乱叫。小心你的臭肉,我们打不烂你。”一个丫环又说:“咱们快走吧,如果让宝玉看见,他又说和这臭小子说了话,把我们给熏臭了。”说着,她们头也不回地走了。

  宝玉奇怪地想:“从来没有人这样糟蹋我,她们怎么能这样?难道真的还有我这样一个人吗?”他边想着,便顺路走进了一个院子。宝玉更奇怪了:“除了怡红院,还真有相同的一个院子。”他着急地等上台阶,进到屋里,只见床上有一个人躺着,那边有几个女孩儿做针线,也有嘻嘻笑笑地在玩儿的。躺着的年青人忽然叹了一口气。一个丫环笑着问:“宝玉,你不睡觉,又叹什么起?肯定是因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了。”宝玉心里又是一惊。只听那年青人又说:“我听见老太太说,京城里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我可不相信。我刚才做了一个梦,竟让梦到进了京城的一个花园子,遇见了几个姐姐,都叫我臭小子,还不理我。好容易找到他房里头,他却在睡觉,只剩下了身子像臭皮囊一样在那里,灵魂却不知到去哪里了。”宝玉听了,忙上去说:“我因为找宝玉来到这里了。原来你就是宝玉?”床上的年轻人赶紧下来,拉住他的手说:“原来你就是宝玉?这不是在梦里吗。”宝玉说:“这怎么是梦?确确实实是真的。”他这话还没说完,只见有人来说:“老爷叫宝玉。”这句话吓得两个人都慌了手脚。一个宝玉抬腿就要走,另一个宝玉就忙着喊:“宝玉快回来,快回来!”

  袭人在旁边听他自己叫自己,就忙推醒她,笑着问:“宝玉在那里?”这时,宝玉虽然醒了,但还是恍恍惚惚地,指一指门外说:“他刚出去了。”袭人笑了:“那是你睡糊涂了。你仔细看看,那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宝玉向前看了看,原来是那镶嵌的大镜对面照着,自己也笑了。有人捧过来漱口的茶水,他漱了漱嘴,略微清醒了些。麝月分析说:“怪不得老太太常嘱咐说小孩子屋里不能多放镜子。小孩子的魂不全,有镜子照多了,就会做噩梦。现在却在床旁边放一个大镜子。放下镜子套还好,如果忘了放下,当然会照着影子了,一合上眼,就会做噩梦,不然怎么会看着自己叫着自己的名字?不如明天挪挪床吧。”

  话还没说完,王夫人派人来叫宝玉。

  怎么了?做的梦都被人知道了/

  清看下回。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试探宝玉  薛姨妈安慰黛玉
宝玉听说王夫人叫他,连忙就过去了,原来是王夫人要带他去拜见甄夫人。宝玉当然非常高兴了欢喜,赶紧去换上衣服,跟着王夫人到了那里。他们家里的情形和贾府也差不很多,有些地方还要显得盛大些。一问,他家还真有一叫宝玉的。甄夫人又摆酒席招待,他们玩了一天才回去。回到家,王夫人就命令人准备上等的酒席,订下名戏班子,回请甄夫人母女。过了几天,她们母女就回去了。

  这天,宝玉又去看黛玉。黛玉刚刚睡了午觉,宝玉不敢惊动她。紫鹃正在回廊前头做针线活,宝玉就走过去问她:“昨天夜里没大咳嗽吧?”紫鹃点点头:“没咳嗽。”宝玉笑着说:“阿弥陀佛!快好些吧。”紫鹃笑着说:“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啊!”宝玉笑了:“有病乱投医嘛。”

  别说,“有病乱投医”确实是中国人的一个老习惯了。有了病,神也信,鬼也信,不管什么药,都拿来尝一尝,快成神农尝百草了。别说,很多治疗方法就是靠无数人这样献身试验总结出来的。过去的人是没办法,现在人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