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国语 >

第9部分

国语-第9部分

小说: 国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

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

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今晋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

王,不亦可乎?且其兆云:‘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我卜伐骊,龟往离散以应

我。夫若是,贼之兆也,非吾宅也,离则有之。不跨其国,可谓挟乎?不得其君,

能衔骨乎?若跨其国而得其君,虽逢齿牙,以猾其中,谁云不从?诸夏从戎,非

败而何?从政者不可以不戒,亡无日矣!”

郭偃曰:“夫三季王之亡也宜。民之主也,纵惑不疚,肆侈不违,流志而行,

无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获追鉴。今晋国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

虽欲纵惑,未获专也。大家、邻国将师保之,多而骤立,不其集亡。虽骤立,不

过五矣。且夫口,三五之门也。是以谗口之乱,不过三五。且夫挟,小鲠也。可

以小戕,而不能丧国,当之者戕焉,于晋何害?虽谓之挟,而猾以齿牙,口弗堪

也,其与几何?晋国惧则甚矣,亡犹未也。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

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

而祗罹咎也。’虽骊之乱,其罹咎而已,其何能服?吾闻以乱得聚者,非谋不卒

时,非人不免难,非礼不终年,非义不尽齿,非德不及世,非天不离数。今不据

其安,不可谓能谋;行之以齿牙,不可谓得人;废国而向己,不可谓礼;不度而

迂求,不可谓义;以宠贾怨,不可谓德;少族而多敌,不可谓天。德义不行,礼

义不则,弃人失谋,天亦不赞,吾观君夫人也,若为乱,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

而勤易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

士蒍曰:“诫莫如豫,豫而后给。夫子诫之,抑二大夫之言其皆有焉。”

既,骊姬不克,晋正于秦,五立而后平。

献公伐骊戎,克之,灭骊子,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

子。骊姬请使申生主曲沃以速悬,重耳处蒲城,夷吾处屈,奚齐处绛,以儆无辱

之故。公许之。

史苏朝,告大夫曰:“二三大夫其戒之乎,乱本生矣!日,君以骊姬为夫人,

民之疾心固皆至矣。昔者之伐也,兴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故莫不尽

忠极劳以致死也。今君起百姓以自封也,民外不得其利,而内恶其贪,则上下既

有判矣;然而又生男,其天道也?天强其毒,民疾其态,其乱生哉!吾闻君之好

好而恶恶,乐乐而安安,是以能有常。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

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今君灭其父而畜其子,祸之基也。畜其子,又

从其欲,子思报父之耻而信其欲,虽好色,必恶心,不可谓好。好其色,必授之

情。彼得其情以厚其欲,从其恶心,必败国且深乱。乱必自女戎,三代皆然。”

骊姬果作难,杀太子而逐二公子。君子曰:“知难本矣。”

骊姬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里克、丕郑、荀息相

见,里克曰:“夫史苏之言将及矣!其若之何?”荀息曰:“吾闻事君者,竭力

以役事,不闻违命。君立臣从,何贰之有?”丕郑曰:“吾闻事君者,从其义,

不阿其惑。惑则误民,民误失德,是弃民也。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

利以丰民,若之何其民之与处而弃之也?必立太子。”里克曰:“我不佞,虽不

识义,亦不阿惑,吾其静也。”三大夫乃别。

蒸于武公,公称疾不与,使奚齐莅事。猛足乃言于太子曰:“伯氏不出,奚

齐在庙,子盍图乎!”太子曰:“吾闻之羊舌大夫曰:‘事君以敬,事父以孝。’

受命不迁为敬,敬顺所安为孝。弃命不敬,作令不孝,又何图焉?且夫间父之爱

而嘉其贶,有不忠焉;废人以自成,有不贞焉。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

弃安而图,远于孝矣,吾其止也。”

献公田,见翟柤之氛,归寝不寐。郤叔虎朝,公语之。对曰:“床笫之不

安邪?抑骊姬之不存侧邪?”公辞焉。出遇士蒍,曰:“今夕君寝不寐,必为翟

柤也。夫翟柤之君,好专利而不忌,其臣竞谄以求媚,其进者壅塞,其退者

拒违。其上贪以忍,其下偷以幸,有纵君而无谏臣,有冒上而无忠下。君臣上下

各餍其私,以纵其回,民各有心而无所据依。以是处国,不亦难乎!君若伐之,

可克也。吾不言,子必言之。”蒍以告,公悦,乃伐翟柤。郤叔虎将乘城,其

徒曰:“弃政而役,非其任也。”郤叔虎曰:“既无老谋,而又无壮事,何以事

君?”被羽先升,遂克之。

公之优曰施,通于骊姬。骊姬问焉,曰:“吾欲作大事,而难三公子之徒如

何?”对曰:“早处之,使知其极。夫人知极,鲜有慢心;虽其慢,乃易残也。”

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其为人也,小心精洁,

而大志重,又不忍人。精洁易辱,重偾可疾,不忍人,必自忍也。辱之近行。”

骊姬曰:“重,无乃难迁乎?”优施曰:“知辱可辱,可辱迁重;若不知辱,亦

必不知固秉常矣。今子内固而外宠,且善否莫不信。若外殚善而内辱之,无不迁

矣。且吾闻之:甚精必愚。精为易辱,愚不知避难。虽欲无迁,其得之乎?”是

故先施谗于申生。

骊姬赂二五,使言于公曰:“夫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

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戎之生心,民慢其政,

国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而二公子主蒲与屈,乃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

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公说,乃城曲沃,太

子处焉;又城蒲,公子重耳处焉;又城二屈,公子夷吾处焉。骊姬既远太子,乃

生之言,太子由是得罪。

十六年,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以伐霍。师未出,士蒍言于

诸大夫曰:“夫太子,君之贰也,恭以俟嗣,何官之有?今君分之土而官之,是

左之也。吾将谏以观之。”乃言于公曰:“夫太子,君之贰也,而帅下军,无乃

不可乎?”公曰:“下军,上军之贰也。寡人在上,申生在下,不亦可乎?”士

蒍对曰:“下不可以贰上。”公曰:“何故?”对曰:“贰若体焉,上下左右,

以相心目,用而不倦,身之利也。上贰代举,下贰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

故能治事,以制百物。若下摄上,与上摄下,周旋不动,以违心目,其反为物用

也,何事能治?故古之为军也,军有左右,阙从补之,成而不知,是以寡败。若

以下贰上,阙而不变,败弗能补也。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声章过数则有衅,有

衅则敌入,敌入而凶,救败不暇,谁能退敌?敌之如志,国之忧也,可以陵小,

难以征国。君其图之!”公曰:“寡人有子而制焉,非子之忧也。”对曰:“太

子,国之栋也,栋成乃制之,不亦危乎!”公曰:“轻其所任,虽危何害?”

士蒍出语人曰:“太子不得立矣。改其制而不患其难,轻其任而不忧其危,

君有异心,又焉得立?行之克也,将以害之;若其不克,其因以罪之。虽克与否,

无以避罪。与其勤而不入,不如逃之,君得其欲,太子远死,且有令名,为吴太

伯,不亦可乎?”太子闻之,曰:“子舆之为我谋,忠矣。然吾闻之:为人子者,

患不从,不患无名;为人臣者,患不勤,不患无禄,今我不才而得勤与从,又何

求焉?焉能及吴太伯乎?”太子遂行,克霍而反,谗言弥兴。

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曰:“吾闻申生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皆

有所行之。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故而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不殁,

君其若之何?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公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

骊姬曰:“妾亦惧矣。吾闻之外人之言曰: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

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故长民者无亲,众以为亲。苟利众而百姓和,岂能惮

君?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彼将恶始而美终,以晚盖者也。凡民利是生,

杀君而厚利众,众孰沮之?杀亲无恶于人,人孰去之?苟交利而得宠,志行而众

悦,欲其甚矣,孰不惑焉?虽欲爱君,惑不释也。今夫以君为纣,若纣有良子,

而先丧纣,无章其恶而厚其败。钧之死也,无必假手于武王,而其世不废,祀至

于今,吾岂知纣之善否哉?君欲勿恤,其可乎?若大难至而恤之,其何及矣!”

公惧曰:“若何而可?”骊姬曰:“君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

索,乃其释君。且君其图之,自桓叔以来,孰能爱亲?唯无亲,故能兼翼。”公

曰:“不可与政。我以武与威,是以临诸侯。未殁而亡政,不可谓武;有子而弗

胜,不可谓威。我授之政,诸侯必绝;能绝于我,必能害我。失政而害国,不可

忍也。尔勿忧,吾将图之。”

骊姬曰:“以皋落狄之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君之仓廪固不实,

又恐削封疆。君盍使之伐狄,以观其果于众也,与众之信辑睦焉。若不胜狄,虽

济其罪,可也;若胜狄,则善用众矣,求必益广,乃可厚图也。且夫胜狄,诸侯

惊惧,吾边鄙不儆,仓廪盈,四邻服,封疆信,君得其赖,又知可否,其利多矣。

君其图之!”公说。是故使申生伐东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仆人赞闻

之,曰:“太子殆哉!君赐之奇,奇生怪,怪生无常,无常不立。使之出征,先

以观之,故告之以离心,而示之以坚忍之权,则必恶其心而害其身矣。恶其心,

必内险之;害其身,必外危之。危自中起,难哉!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其

言曰:‘尽敌而反。’虽尽敌,其若内谗何!”申生胜狄而反,谗言作于中。君

子曰:“知微。”

十七年冬,公使太子伐东山。里克谏曰:“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释申生也!”

公曰:“行也!”里克对曰:“非故也。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君行,太子

从,以抚军也。今君居,太子行,未有此也。”公曰:“非子之所知也。寡人闻

之,立太子之道三:身钧以年,年同以爱,爱疑决之以卜、筮。子无谋吾父子之

间,吾以此观之。”公不说。里克退,见太子。太子曰:“君赐我以偏衣、金玦,

何也?”里克曰:“孺子惧乎?衣躬之偏,而握金玦,令不偷矣。孺子何惧!夫

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曰:‘敬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

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

太子遂行,狐突御戎,先友为右,衣偏衣而佩金玦。出而告先友曰:“君与

我此,何也?”先友曰:“中分而金玦之权,在此行也。孺子勉之乎!”狐突叹

曰:“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