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遂明 >

第157部分

铁血遂明-第157部分

小说: 铁血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就是这样,明军也有法子,他们准备了万人敌,这是守城用的燃烧武器。一般为木框内装泥壳炸弹,里面加上毒火和燃烧剂,只要点燃了丢下城墙,四面喷火,碰谁谁死,谁也不能靠近。

这时候却已经晚了,虎营百门原本用于野战的虎蹲炮放在炮车仰射,再加上四万枝燧发枪一起发射,登时便打死数百露头的明军,四只本要抛下城墙的万人敌木箱也被击中,其中一只掉落在城墙上,“轰”的一声,团团乱转,开始喷射毒火和毒烟。烧着数十明军,继而又引燃其余的万人敌,杀伤着明军,德胜门城墙上登时乱成一团。

趁着乱劲,炸药包已经放入城门处,虎营突击士兵点燃了炸药包,就连忙避到转角处。这炸药只能够炸开城门,想要炸掉京师这种又高又厚的城墙,那得数十万斤炸药才行。

“轰”的一声巨响,城上的明军只觉得脚下一软,纷纷跌倒,城门已经被火药包给炸开,就连塞门的土包也被炸飞了,只留少数一点,却已经不妨碍通行。

城门背后的明军猝不及防,也被炸伤数十。李开国见城门已经开了,立刻挥手进军,虎营两万骑兵立刻开始突进。而明军已经乱了,这个时候,明将祖大寿才赶到,立刻便指挥作战,他一面派兵围住瓮城,一面紧急调运兵力围住第二道城门。

可是他来的太晚,如果他一直都在城上指挥,李开国的虎营倒也不会攻的这么快。祖大寿刚刚做好安排,第二道城门也已经在“轰”的一声中炸开了。

祖大寿和京营将军简直是不敢相信,就是鞑子这么勇猛,也被挡在城下一日,死活也攻不破第二道城墙,可李开国的虎营兵一动手,两道城墙城门大开,虎营军已经畅通无阻的攻进城内。

尽管明军还在努力的对进入瓮城的虎营士兵进行射击,丢抛擂木,火油,金汁等,但大势已去,虎营士兵势不可挡的进入内城。并开始沿着城墙内的阶梯往城上进攻。明军和虎营军的伤亡数字都在不断的攀升,但这个数字在虎营军攻上城墙后,虎营军的伤亡立刻下降成零,而明军却在不断的将死亡数字攀升到一个极致,每一秒都有近百明军命丧在虎营军枪下。(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满朝无清官,崇祯要玩完

祖大寿满身的血迹,望着虎营士兵如同摧枯拉朽一般杀戮着明军,并且到处都是“放下武器,投降不杀”的喊声。明军比起鞑子来,脓包的多,只不过死了千余人,近万的明军却全都丢下武器,投降了。祖大寿旁边的部将也连忙跪倒在地,免得一会李国的士兵看他还站着,随手给他一枪,就倒了八辈子霉了。

反正李国也是明军,就算被他俘虏了也不丢人,谁让人家枪多呢。祖大寿则是又想跪,又觉得丢面子。他知道,如果现在不跪下来,等一会虎营士兵肯定会枪杀他的。他后面的亲兵深知他的心意,而且他是投降过皇太极一回的人,这回二次投降,也算是熟门熟路。

亲兵上前去,往下一拉祖大寿,祖大寿就势跪倒在地,他还假惺惺的转过头去,怒视亲兵,好似是亲兵强迫他跪倒似的,他本人并不想投降。

就在虎营士兵开始肃清城上明军之时,李开国已经带着四万兵马开进京城。京师的风水是东富西贵南贱北贫。德胜门一进来,就全都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什刹海那边住的都是二品左右的权贵还有皇亲,更西边的是京官们的住所。

一进德胜门大街,李开国就淡淡的道:“都按本抚的吩咐做事吧,每家每户都要礼貌周到的抄家,凡有抗拒摆架子者,绑了,不要杀。凡有动手动家伙拒抄的,无论是谁,枪毙。还有,如果让本抚知道有一**害百姓或是女人,诛全家。”诸将立刻点头,按预先定好的分成数十队。开始在西城大抄。

此时京城早已经是大乱了,谁也没有想到,李开国说攻城就攻城,比鞑子进攻京师还没有心理准备。更让他们吓到的是,虎营士兵攻破德胜门居然只用了三刻钟,明军便死的死,降的降。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

崇祯皇帝也已经收到李开国攻破德胜门的消息,立时崇祯皇帝便是心如堕入地狱一般,惊慌失措的带着王承恩,来到皇极殿。他本以为殿中应该是群臣济济。武将涌涌,谁知却并无一人。

崇祯皇帝大怒,叫道:“王承恩,快去太和殿,撞景阳钟。”景阳钟响。群臣便要纷纷入朝,此时崇祯皇帝最需要的就是这些文臣武将。王承恩也吓得失魂落魄。连滚带爬的往景阳楼跑。这两日发生的事情如同九曲十八弯的黄河一般。时而水流湍急,时而漩涡深邃,一个不留神,命都不知道怎么丢的。

景阳钟“当、当、当”的响起,钟声急促,就如同敲钟的人心情一样。可惜的是敲了半晌也没见到一个大臣到来。崇祯皇帝从怒不可遏变成冷冷的心寒。环目四顾,只见空空荡荡,只有一些侍卫和太监,他狂怒的叫道:“群臣都离我而去。这是上天要灭我吗?”他心情激荡之下,连‘朕’这个字都忘记用了。

王承恩在一旁也老泪纵横,忽然他想到一事,大叫道:“皇上,是不是大臣和武将们都被守宫将军挡在宫门之外进不来?皇上您十几日前曾经下过旨意,除非是早朝,否则无论是谁要进宫,都要皇上您的旨意才行。”

崇祯皇帝被他一言提醒,登时便如垂死之人吃了仙丹一般,精神大振,哈哈大笑道:“定是如此,快,你快去传朕的旨意,让他们进宫。”王承恩快步而去,崇祯皇帝却也耐不住性子,一时想着如果不是守宫将军挡住,那自己可怎么办,做一个亡国之君吗?

就在他心情忐忑不安,站在皇极殿门口一侧偷看的时候,只见皇极门猛然大开,一大堆文臣武将涌了进来。崇祯皇帝长叹了一口气,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激动的跳了起来,大叫道:“天不灭我大明。”

果然是出了乌龙之事。因为崇祯皇帝十几日前的旨意,守宫将军硬是将文武百官挡了二刻钟。

文武百官乱哄哄的涌进宫来,乱哄哄的向着强装镇定的崇祯皇帝行礼,刚行完礼,吏部尚书谢陛便跳起身来,大叫道:“皇上,臣要参守宫将军,如此危难之际,将我等护驾之臣挡在宫外不得进宫。”

宝座上的崇祯皇帝险些一口鲜血喷出来,他本以为谢陛是跳出来说应对之策的。可没有想到,在这紧要关头,谢陛居然拿一起乌龙之事抢先发言。如果不是在现用着这批大臣,怕寒了他们的心,崇祯皇帝剐了谢陛的心都有。

崇祯皇帝强抑愤怒,喝道:“将守宫将军拉下去打十大板。李国带兵攻破德胜门,现在如何应付,请众卿家快快做出决断。成基命,你先说。”

成基命此时早已经没了胸有成竹,李开国入京是他的主意,不给李开**饷用税收代替也是他的主意。而且他一直以为能将李开国玩弄于股掌之上,却没有想到,李开国说攻城就攻城,而且用兵之猛,破城之神速,简直是如同迅雷不及掩耳一般。此时崇祯皇帝让他出主意,他急切之间又有什么主意可出?

但他不愧是老臣,立时便拿出老一套,忽悠崇祯皇帝。成基命沉声道:“此时德胜门已破,李国四万兵马已经进了京城,老臣以为,这正是李国自取灭亡之举,我京营有数十万军兵,只需将德胜门出口封住,选几员实心用命的干将,带兵将其围在外城。而我等集全京师之兵,连绵不绝的攻击被围住的李**队,就是用人堆,也将李国的兵马堆死了。这样便可以一劳永逸,免除后患。”

他这一番自欺欺人的言语,也只能骗得住不知真实内情的崇祯皇帝,听着似乎有礼,正要令五军都督府举荐将官。忽然一名侍卫从奔进殿来,大叫道:“皇上,山东巡抚李国的兵马已经到了北安门,将北安门全都堵住了,并派人射进来一封奏章。”

一听到李国的兵马已经到了北安门,殿中诸臣全都吓了一跳。个个胆战心惊。崇祯皇帝还抱有一丝幻想,他们这些大臣可全都是知道京营士兵糜烂成什么样子,别说数十万京营只是纸上人数,就算是真的有数十万京营人马,也打不过一万精兵。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神机营还被崇祯给丢到山东,被李国给杀光了。

崇祯皇帝没顾得上猜测诸臣的反应是何原因,急道:“快把奏章呈上来。”门口小太监接过奏章,跑上御座,交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立刻展开,只一入眼。便神色大变。诸臣都伸长了脖子猜测奏章上写了什么,见到崇祯皇帝脸色大变,有腹黑的猜测肯定是让皇上禅位,然后自尽。有乐观的则猜测一定是要求崇祯皇帝加官封爵的,满足他的要求就行。更有心怀叵测的大臣准备一见到李国的军马打进来,就立刻投降……。

不提诸官猜测纷纷。崇祯皇帝却从愤怒变成更愤怒。他猛然将奏章甩到王承恩的面前。大叫道:“你来读一读逆臣李国的悖逆之言。”

王承恩胆战心惊的拿起奏章,一字一句念了出来,随着王承恩的念诵之声,所有大臣都脸色发白,个个如同死了亲娘一般,有些意志不坚的大臣已经扑倒在地。呼天抢地的大叫道:“皇上,您要为臣等做主啊,臣等都是清流,绝不是贪官啊皇上。”

此话一出。所有文臣武将全都跪倒在地,大呼道:“是啊,皇上,李国不请旨,不问案便抄家,乃是历朝未有之狂妄悖逆大奸大恶之徒,请皇上下旨,治他的罪啊。”

崇祯皇帝不顾满朝文武的哀号之声,不等王承恩念完,便站起身来,下了宝座,出了宫殿,坐上御辇,前往北安门城楼。满朝的文武大臣哭着喊着忽然发现皇上没有了,一个大臣叫道:“皇上去北安门了,我们快追啊。”

于是所有的侍卫、太监、宫女都看到这样一幕,崇祯皇帝坐在御辇上由太监快步如飞的抬着跑在前面,后面则是长长一串的文武百官在哭天喊地的大叫着:“皇上,北安门危险,还是让臣等替您去吧。”

“是啊,皇上,李国狼子野心,必然有阴谋,臣愿代皇上去,就是九死也无悔……。”

“快快快,来几个人,抬着本阁去追皇上,定不能让皇上去北安门……。”

“李国啊李国,我必剥你皮,食你肉……。”

“不要抄我家,我家没银子……。”

……

文武百官们眼泪鼻涕一大把的追赶着,哭喊着,仿佛被亲娘遗弃的小儿一般,全然没有了仪态。

他们不能不慌,不能不怕。刚才李国奏章上写的,简直是比要他们的命还要严重,李国这是在毁他们的一世清名。

经魏忠贤一案之后,朝中八成以上,都是东林党人,这些大臣更是重名重命,很多人把名看得比命还重。

那李开国奏章上写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奏章上说,虎营军之所以攻破京师城墙,并非是想要造反,更不会攻打皇城,只是为了八百万军饷而进京提银的。

李开国写道,知道国库没银子,但各位大臣家里却藏金甚丰,全都是贪污贪赃而来,乃是民脂民膏。李开国为国尽力,就是为民尽力,既然各位大臣家里有民脂民膏,那李开国便提兵自取。但为公正之见,凡各位大臣家中财物,一率抄出送往北安门外,由皇上一一过目之后再行拿取,必然不会多拿八百万两银子之外一分一毫……。

这可真真要了文武大臣的命了,谁都是以清廉自居,但家中藏了多少见不得人之物,他们自己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