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

第23部分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第23部分

小说: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涯中依靠以戴笠为代表的特务统治度过难关,每当一个重大事件来 临,或形势发生转折时,戴笠总能以他特有的政治敏感,及时提供准确的情 报,以便使蒋做出切实的应变措施。现在没有了戴笠,谁再为他做这一切呢? 世界上许多东西,都是在失去之后,才显出它的重要性。在蒋、戴关系方面, 亦是如此。在戴笠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由于戴的权力和野心太大,也由于蒋 的猜忌和戒备心太重,蒋、戴斗法高招迭出,高潮迭起。蒋在思想深处渐渐 认定戴是对手,而不是助手,防戴的意识也更甚于用戴的意识,正是在这种 情绪的支配下,过去 10 余年中蒋、戴之间形成的那种密切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受到严重破坏,戴作为蒋的心腹亲信的地位也几乎不复存在。戴笠在蒋心目 中的重要性是出于戴对蒋的威胁,而不是出于戴对蒋的贡献。戴笠死后,蒋 统治地位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完全解除后,蒋又重新深切地感受到戴的重要 性,每当想到这些,蒋心中总要隐隐升起一种歉疚和愧意。戴终身为蒋效尽 犬马之劳,却在恐惧不安和失望挣扎中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旅程。戴之死,虽 然死于飞机失事,但如果不是蒋迭电逼他兼程赶回重庆参加八人小组会议, 也许他不会遇此“奇祸”。因此,戴之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蒋之逼迫而成的, 这一点,蒋心中是多少有数的。正是出于这种补偿或报答心理,蒋对戴的后 事是办得不差的。并且,蒋还决定亲自帮戴笠选一处风水绝佳的安葬地点, 以荫庇其后人。凭吊完毕,蒋和宋美龄在毛人凤、沈醉的陪同下向灵谷寺后山走去。因 宋美龄的高跟鞋不适于走崎岖山道,蒋只得对毛人风说,过几天再来看看。 果然,蒋这次走后仅半个月,又一个人在毛人凤、沈醉的陪同下,再次从灵 谷寺后山山顶到烈士公墓山顶转过一番,再顺道下山。选准前面有一个小水 塘的所在,对毛人凤说:“我看这块地方很好,前后左右都不错,将来安葬 时要取子午向。”接着指使毛人凤要找人看看什么时间下葬最适宜,然后再 报告他。做完这些,蒋在骄阳之下已是满头大汗。其对戴的一片爱抚关切之 情,令在场的军统特务们无不感激涕零。沈醉后来请风水先生去看,果然称 赞这处地方是好风水,子午向亦是好取向,其对后人的好处似乎也是不必说 的。1947 年 3 月 17 日,保密局在新落成的洪公祠新楼大礼堂隆重召开了戴 笠逝世 1 周年纪念会。然后选了吉日安葬戴笠。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戴笠墓 碑书写了“故戴笠中将之墓”几个大字,毛人凤请章士钊撰写的墓志铭刻在 碑阴。安葬时,蒋介石亲派陈布雷代表他去致祭。国民党在宁的许多军政大 员也都由毛人凤邀请参加葬礼,毛人凤与沈醉先商定,戴笠的棺木入穴后, 用水泥炭渣搅拌灌注,将棺木与整个墓穴凝结成一个整体,以防风云不测。

军统大斗法

戴笠在世时,由于深得蒋介石的宠爱,可谓一花独秀。戴笠死讯被证实 后,军统局内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立即上演。毛人凤无形中组成了“浙江派” 首领,郑介民也来了个“广东派”,唐纵则来了个“湖南派”,彼此勾心斗 角,均想把军统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毛人凤在军统内的资历,既比不上戴笠的十人团诸元老,也比不上他的 副主任秘书张严佛。“西安事变”以前,他还没有参加军统,只是在陕西省 某县县政府当秘书。以后由他的弟弟毛万里把他介绍给戴笠。他先在汉口禁 烟督察处密查组工作,“八·一三”上海抗战时调到苏浙行动委员会当秘书。 特务处扩大为军统局后,他才到军统局当秘书。由于和戴笠是小同乡,平日 工作非常卖力气,他最大的长处是能保密,加上态度温和,做事勤勤恳恳, 因而逐渐地一步步得到了戴笠的信任,成为戴的左右手。到了抗战末期,戴 笠对他的信任已超过郑介民、唐纵和潘其武,每次外出,整个军统工作几乎 全部交给他,而名义上却请郑介民代为负责。郑本身兼职很多,也很了解戴 的个性,对军统工作和人事、经费等一向不愿多加过问。戴出门期间,郑虽 然也抽出一些时间去军统局办公,但只是在毛人凤拟好的文件上批上一个“照 办”或“可”,极少更改毛的意见,因此郑、毛相处很好。唐纵为人拘谨, 事必躬亲。他在军统局办公期间,对军统的人事、经费虽不过问,在工作方 面却常与毛人凤有不同的意见。1944 年以后,蒋介石也看中了毛人凤,戴笠 出门时,便经常找他去询问情况,他总是对答如流。

戴笠死后,毛人凤生怕局长由唐纵代理,便向蒋介石说,军统大部高级人员对郑很好,和唐的关系比较疏远。蒋介石便听从了毛的意见,把唐纵挤 了出去。郑介民这时正在北平任调处执行部国民党方面的委员,执行蒋介石 交给他的对付中共的任务,无暇兼顾保密局的工作。毛人凤便利用这一机会 极力扩充个人势力,逐渐把郑介民在该局的关系削弱,并找郑的缺点进行攻 击。保密局没有成立前,军统 3 派先在瓜分军统财产和戴笠的遗产方面进行了一次争夺,虽弄得丑态百出,仍互不相让。 先是为了分洋房汽车。郑介民把戴笠在上海林森路的 1 所大洋房要去之后,毛、唐两人各争 1 所小的。美国特务机关送给戴笠 4 辆新式小汽车,原来准备送 1 辆给蒋介石外,3 人各得 1 辆。以后何应钦知道,要去 1 辆,剩下 2 辆。郑、毛两人便各要 1 辆,而要总务处长沈醉去向唐纵说明情况,请 他在原有的旧一点的和接受汉奸的所有好车中挑 1 辆,弄得唐满肚子不高 兴。正在这时,又插进一个姓胡的特务来大吵大闹。胡氏参加军统后,虽然 只当过息烽训练班和衡阳查缉干部班的副主任,却要凭他过去在蒋介石身边 当秘书时帮助过戴笠这一点,硬想挤在郑、毛、唐 3 人中平分秋色。因为没 有人理他,有次便借酒装疯,跑到军统局要打唐纵和毛人凤,被沈醉阻挡以 后,竟大耍无赖,倒在地上不起来。毛人凤没有办法,只好也分给他 1 座洋 房、1 部汽车。这一来,不少人都想效尤,经常有为争夺东西而吵得一塌糊 涂的情况发生。

戴笠摔死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全国人民都渴望能真正走上全国 团结一致、和平建设的阶段,对军统局这个一向为全国人民所痛恨的庞大特 务机关,都希望能按照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早日撤销。

国民党内部也有一些人提出裁减军统的意见。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在反 共反人民方面与军统目标相同、意见一致,但是对军统和戴笠的种种做法非 常厌恶,或在本身利害方面与军统有冲突。戴笠在世时,由于戴为蒋介石所 宠爱,大家都畏惧他几分,有意见也不敢提或不好提。戴笠死后,这些人便 想趁机报复或分赃。他们决不是和全国人民一样真正想撤销这个特务机关, 而是各有各的打算和目的。例如,对军统反对最力的陈诚,是想裁减军统之 后,扩大他自己的特务系统,希望他手下的特务头子张振国能把军统部分机 构和人员接收过去。而陈立夫、陈果夫等 CC 派首脑,则想趁机打垮军统扩大 中统特务组织,加强中统职权。孔祥熙在当时也表示过军统不应再拥有和过 去一样庞大的组织和巨额的开支,这是由于戴笠杀过给他弄钱的心腹林世 良。至于过去复兴社中的一些太保之流如邓文仪、康泽、贺衷寒等人,则是 想由目己来分掌特务组织,扩充个人势力,所以也跟着叫喊缩减军统。大员 中,只有宋子文、胡宗南表示支持军统,蒋介石为了应付内外舆论和反共反 人民的需要,决定将这一特务组织改头换面地保留下来,“军统”名号将不 复存在“军统”。

“军统”为蒋介石的两个主要特务组织之一,它是以“军方”黄埔系为 基础的。它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正式成立于 1938年 8 月。这个系统的特务,实际上早在蒋介石上台执政之时即已开始了活动。1927 年“四·一二”政变后不久,在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他的侍从副 官胡靖安(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任六期入伍生政治部主任)在上海纠集了 一批黄埔军校的学生,组织了一个“侦查组”,为蒋介石收集政治、军事情 报材料。戴笠原是黄埔军校六期的肄业生,参加了胡靖安的“侦查组”工作。1928 年初,蒋介石重新上台后,胡靖安奉命赴德国留学,“侦查组”的工作即由戴笠接替,名义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上尉联络参谋。戴笠组织了一 批流氓、帮会分子和亡命之徒,在上海、南京一带活动,以“学生”的名义 把收集的情报呈送到“校长”蒋介石那里。蒋介石批给戴笠特别活动经费, 允许以“总司令部侦查组”名义招榄人员进行活动。1932 年 3 月,蒋介石召 集“军方”黄埔系的骨干分子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简称“复兴社”), 下设有特务处,由戴笠任处长,郑介民任助理干事,于 4 月 1 日正式成立。1934 年 4 月,复兴社特务处又与邓文仪的“南昌行营调查课”合并,成立军事委员会特务处,仍由戴笠任处长。  1937 年 4 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 调查处与军事委员会特务处合组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党务调查处为第 一处,特务处为第二处。  1933 年 8 月,蒋介石把第二处扩大为军事委员会 调查统计局,即通常简称的“军统”(第一处扩大成为“中统”),由军委 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组任局长,戴笠任副局长(少将级,  1940 年后升任局 长),实际负责。军统局的规模异常庞大,内勤组织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是在 各大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组”。其基 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员。所有内外勤特务都是终身职务,不得中途退 出。军统局迁到重庆后,基本工作人员激增至 4 万余人;在边远的伊犁、拉 萨以及一些国外重要城市,都设有机构;控制了一些大专院校的“抗日锄奸 团”,海关、边卡和交通要道的“缉私大队”、“税警大队”、“盐警大队”, 铁路沿线的“交警大队”;还控制了江南沦陷区的“忠义救国军”等公开的 武装部队。1942 年,军统局与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发生了联系。1943 年 4 月,中 美双方签订协议,合作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于 5 月 1 日在重庆郊 区磁器口杨家山正式成立,戴笠任主任,美海军参谋部梅乐斯中校为副主任。 中美合作所拥有大批美国新式器材及武器,有数百名美国特务来到中国进行 活动,在各地举办了十几个“特种技术训练班”,先后调集了四五万人接受 训练,形成了一支特殊的武装特务队伍。1945 年抗战胜利后,中美合作所结 束,所有器材、人事移交军统局。

“军统”系统的特务,一直把破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力量作为自己 的首要任务。在国民党对工农红军进行五次“围剿”时,它曾派遣大批特务 潜入革命根据地,刺探情报和进行抢劫、暗杀等活动;抗战开始后,又派遣 特务混入八路军和新四军中,采用各种卑劣手段进行造谣破坏和窃取情报活 动。“军统”还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