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江雪 >

第28部分

汉江雪-第28部分

小说: 汉江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克阿瑟将军,”一位年长些的太太打断了麦克阿瑟的话,“您大概知道,我们这些人不远万里飞过太平洋,并不是为了来观赏什么樱花的!”

“我的丈夫正在朝鲜流血,那些黄皮肤的中国人正象围猎一样在捕杀他!我可没有兴致去看什么樱花!”一个生着满头绵密金发的女人叫喊起来。

“我的儿子也在朝鲜,噢,可怜的约瑟,他最怕寒冷,见不得流血……”另一位太大则是满脸悲戚和感伤,用手划着十字。

“我知道,诸位女士们的儿子或者是丈夫正在第八集团军服役。”麦克阿瑟皱了皱眉头,淡淡地说,“和他们一样在前线作战的士兵有成千上万……我不明白诸位为什么来东京会见我?我想对于你们来说,麦克阿瑟并不比你们的丈夫或是儿子更可爱,还是去看樱花吧……”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回家!”那位年长的太太犹如群花之首,率先点出了她们的实质要求,“麦克阿瑟将军几个月前就许诺,要让孩子们回家过圣诞节……现在,美国人都在议论您,说您是一个爱开空头支票的骗子!”

“第八集团军的任务是统一全朝鲜,”麦克阿瑟不动声色地继续抽着烟,“现在战争还在继续,如果想与前线的士兵亲属相聚,那要耐心等到他们服役期为止。”

“我们没有那么好的耐心,我们等不及了!”那位年轻的金发女人尖叫着。

“噢,您等不及了?”麦克阿瑟微笑道,“我想没有人阻止您在新泽西或是新奥尔良什么地方物色一位中意的情人,怎么样,另找一位?不必来如此遥远的东京,更不用见我这个者头子。”

“您的话真让我恶心!”年轻女人嚷道,没想到麦克阿瑟将军如此缺少同情心……”

“听说您要扩大朝鲜战争,还要在朝鲜使用原子弹,那样,我们的孩子们也会受害的!”年长的太大善于点中要害,“我们养育后代,并不是为了让他们到朝鲜那个遥远的鬼地方去送死,我们要求您下令休战,把孩子们送回美国……谁都知道,在朝鲜死了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您身居要职,对于这些无辜死去的青年,您应该负责……”

“这位尊贵的太大的高见倒使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麦克阿瑟微笑他说:“如果不是我刚刚亲耳听到诸位的话,我还不知道你们是一群狗操的东西!谢谢。”

众女士顿时哗然。前所未有的羞辱使她们一个个涨红了脸,一时间目瞪口呆。

麦克阿瑟从圈手椅中立起,不动声色:

“明天,我要亲自去前线视察,到时候,我不会忘记关照诸位的儿子或是丈夫,我会命令他们的长官,把他们棗也就是你们的儿子或是丈夫,统统派往第一线!让他们去冲锋!让他们去踩地雷阵!明白吗?”



按照预定时间,二月二十日上午,麦克阿瑟飞抵原州第十军团作战指挥所视察。照例,麦克阿瑟把这次视察搞得热热闹闹,十分张扬。编组战斗机队为他的专机护航,随行带领着庞大的东京记者团。

对于麦克阿瑟的这种作法,李奇微颇有些不满。二十一日第八集团军将发起他拟定的“屠夫作战”,而今天,麦克阿瑟不失时机地赶到了前线,为的是在大规模作战行动开始前,由他自己亲手打响发令弹。然而,这毕竟是麦克阿瑟多年以来的习惯做法,并且,这种举动尽管过于张扬,讲究排场,但毕竟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麦克阿瑟愿意这么抛头露面,谁又能阻止得了呢?

因此,当李奇微在第十军团作战指挥所见到趾高气扬的麦克阿瑟时,依旧恭敬地向上司敬礼,言不由衷地说着欢迎总司令视察的话。

“马修,谈谈你的作战计划吧……”麦克阿瑟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开口道,“我想,你对中共军队的战术已经有了透彻的了解,他们运输困难,粮弹不继,一月底以来的攻势迫使他们打乱了休整的计划,应该再加一把劲才对。”

“正是这样,”李奇微点头道,随后递给麦克阿瑟一份标有“仅供参阅,不许抄录”字样的作战计划,“请看,这是你前两天夜晚亲手拟定的‘屠夫行动’作战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明天,第八集团军将发动一次强大的有限目标的进攻,以两个师的兵力在汉城以东强渡汉江,切断敌人的补给线。

“敌情方面,有什么最新的报告吗?”麦克阿瑟接过那份作战计划,并没有马上阅看。

“据报告,位于平壤一带有中共四个军,实力、武器状况、士气以及作战企图等情况尚未查明。不过,敌增援部队很可能源源不断南下,以加强我正面之敌。我的意图仍然是,尽可能给敌人以最大限度的杀伤,同时尽量减少我们的伤亡。现在,新调运来的许多野战重炮营已经编入第一军和第九军,这将大大加强我方的火力,便于步炮协同战术的运用。同时,我们将控制追击的限度,保持各部队的联系,避免贸然行动而陷入敌方的包围,被其各个击破。”

麦克阿瑟匆匆看完李奇微抉定的作战计划之后,漫不经心地将它交还李奇微。

“据我看,虽然收复汉城并没有什么军事上的价值,但是可能使我们在精神上和外交上取胜……而且,夺取了汉城,可以重新使用金浦机场和仁川港,从而加强我们的空中支援,并减轻我们在补给上存在的困难……”

“您的意见很对,”李奇微点头道,“我已将您的建议考虑在作战计划之内……”

“我的设想是,收复汉城一线作为以后作战的基地。然后运用大规模的空袭的手段来肃清北朝鲜整个敌军后方。到那时候,如果仍然不准许我们攻击鸭绿江对岸集结的增援部队,或者不准去炸毁桥梁,那么我就在敌人所有的主要补给线上敷设一片放射性废料。切断满州与朝鲜的联系。中国军队在北朝鲜的补给品堆积所里充其量只有可供十天的粮食,他们的弹药也同样是有限的。如果我获准使用国民党中国军队,再加上即将开到的美国增援部队,那么就可以在北朝鲜东西海岸同时进行两栖登陆和空降登陆,扣紧一张巨大的罗网……”麦克阿瑟又滔滔不绝地演讲起他的宏伟计划,然而说到后来,一片阴云又爬上他的脸际,“他妈的,马歇尔是怎么给杜鲁门总统出的主意?对我多次提出的使用国民党中国军队的建议,总是一再搁置不理……如果可以的话,马修,你不妨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给乔·柯林斯将军写封信,要口气坚决,要求他允许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来增援第八集团军,你和柯林斯不是挚友吗?”

“我将马上做这件事,”李奇微道,“如果得到允许,那么就可以大大弥补我们兵员的不足……”

“好吧马修,祝你成功!”麦克阿瑟微笑道,“现在,让我们去见见那些记者吧,他们一定等得很不耐烦了。”

二人结束谈话,来到聚集在作战指挥所外边的十几位记者面前。

麦克阿瑟傲然走上前,叼着烟斗,做出一种姿式让记者们为他拍照,之后,他镇定地宣布道:“我刚刚命令恢复攻势。”

麦克阿瑟这句话虽是平淡而出,但在他身后的李奇微听来却有如一声响雷,什么?我刚刚命令恢复攻势?我?谁?妈的,他是说,他刚从东京飞抵这里,分析了战场形势,并且就此与下属进行了讨论,尔后才命令第八集团军明天发起进攻……天哪!这计划明明是我连夜亲手制订的,他麦克阿瑟远在东京联合国军总部,从未发布过任何有关这次作战的

命令!现在一切都揽到了他的名下……

棗在麦克阿瑟极有风度地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当中,李奇微的脸由红变紫,涨成了猪肝色……

这次大事铺张的视察结束后,麦克阿瑟回到东京,立即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去如下电报:

……对于前线的形势我完全感到满意。

敌军已在战术上遭到一次挫折。他们的伤亡可算是现代战争中最惨重的一次。他们现在要远离基地三百五十英里作战,与当初紧靠后方庇护所时的情况相比较,问题已完全不同了。敌人过去一直无中生有地大肆宣传他们已把第八集团军彻底打垮,而现在他们正在为这个幻想付出代价。我注意到斯大林元帅刚刚预言我军在朝鲜必被歼灭棗但是证明他是个预言家他的伙伴们还得花好多力气哩。我的目的是要地面部队继续挺进,直到我们发现敌军的主要抵抗战线,或者是发现在三八线以南根本没有这样的抵抗为止……

 第十二章 我以为是哪个铜槌花脸在叫板,原来是彭大将军来闯宫

…………………………………………………



二月十八日午后,彭德怀在君子里指挥部得知三十八军已于十六、十六、十八三天内分八批全部撤至汉江北岸布防的消息后,松了一口气。天气已逐渐转暖,汉江随时会解冻,一旦汉江解冻,三十八军背靠江水应付敌人的进攻,将是很危险的事。

面对敌人的二月攻势,我横城反击作战虽然取得了歼敌两万余人的胜利,但因准备仓促,穿插部队没有全部到达指定位置,放跑了一些敌人,使胜利有所减色。加上砥平里之战因轻敌而受挫,使我迟滞或迫敌停止进攻的战役企图难以实现。敌人完全可能乘势攻进,以至前出到三八线附近……对此形势,彭德怀已有预料。虽然从长远的观点看,我军后备兵源充足,背靠东北大后方,战略上于我有利。但目前第二番兵团一时赶不上来,第一番参战之十三兵团六个军已历四个战役,疲劳、减员过多,新兵补充没有跟上,参战部队正处于“青黄不接”。由此看,我方战役主动权的暂时丧失将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最紧迫的是:在敌人的继续攻进中,各部队应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进行积极的运动防御,迟滞敌人的进攻,争取两个月的时间;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尽快将第二番兵团调入朝鲜,以接替第一番作战部队。现在只有杨得志指挥的十九兵团昨日已由安东出动,开进朝鲜,其他如陈赓的三兵团、杨成武的二十兵团和董其武兵团以及四十六军现在还正在国内集结,最快也要四月份才能抵达三八线附近,而且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按照毛泽东主席二月上旬间的部署,陈赓指挥的三兵团于二月间完成准备,三月出动,四月才能由西南开赴河北一带集结,照这个时间表安排,恐怕要误事。应该尽快督促三兵团开赴朝鲜,以解燃眉之急。

现在,彭德怀越来越认识到,第三次战役打得早了些,如果当时不急于打三八线也没有什么不利,加以充分准备胜利会更大些。二月上旬,金日成又一次来君子里会见彭德怀,谈话中,彭德怀直率他讲道,根据现在的情况看,第三次战役打得太早,如能准备到今年二月打就会好得多,让敌人守三八线,使敌麻痹,以为我们仍会与他以三八线为界,待我们准备好时,一鼓作气,连续打两仗,即可能解决问题……我们经过三个战役连续胜利,从上至下都产生了轻敌思想,对敌人估计不足,以为敌人不可能这样决地向我们反攻,所以对第四次战役的作战前准备比较松……

在那次与金日成的交谈中,彭德怀提出,目前我们的方针应是力争制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加紧准备,克服急躁轻敌,对战争做长期艰苦的打算。

经过与金日成推心置腹坦诚相谈,双方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彭德怀对此感到宽慰。从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