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一个女人的史诗 >

第40部分

一个女人的史诗-第40部分

小说: 一个女人的史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蛇神的待遇,其中包括不扫大街,不洗厕所,不去农场,少被批斗,等等。小菲进进出出总是哼着歌,见人便笑脸相迎,大声招呼。这下她还缺什么?主角演上了,丈夫保住了。每回谢了幕,她想,现在她实现了当时红卫兵宣传队在舞台上喊的一句话:“我们上来了,就不下去了!”

话剧《沙家浜》演了一百二十场,都汉看了至少五十场。他不是让这个连来,就是让那个营来,话剧团赚的门票钱百分之二十是都汉部队的。每回谢幕,他都上台跟小菲握手,握住就不放:“你说我是不是伯乐?我几十年前就知道你小飞是演一号英雄人物的!”

他对谁都倚老卖老,把陈副团长找来:“这个演员,你要好好重视!看看人家,演什么是什么,多大的劲头!一号英雄人物,就要有这个劲头!跟上足发条似的!”

紧接着是排话剧《海港》、《杜鹃山》,都需要小菲这种劲头冲天的一号英雄人物。她带着体重,带着新萌发的白发征服成千上万颗心。有回她居然劝欧阳萸去看看她演的女党代表。他眼睛一大,意思是:“你又要在我心目中毁你形象啊?!”

他已经很久没有以这种眼神看她了。她再次走红他却不想沾光。来找他的客人们不再叫他老欧,改叫欧老师。工农兵学员们都很珍惜他们的学习机会,课堂上学不到的,他们从欧老师这里补。终于有一天,学校请他去讲一场大课。

“那工资什么时候发呢?”小菲见了神采奕奕从学校讲课回来的欧阳萸问道。

“不会久了!”他嘻嘻哈哈地说。他从掉色的蓝卡其中山装里掏出一块女式手表,给小菲戴上,并拒绝回答她钱从哪里来。

当然他是有恃无恐,觉得恢复工资是眼前的事,才借了钱提前过好日子。小菲心里不踏实,又问:“你跟有关的人去正式谈过没有啊?”

“谈过!”他往书桌前走,像以往那样只给她个脊背。他敷衍她是明摆的。

“跟谁谈的?”

“有关的人。”他坐下来,一手罩住额头,一手掀动稿纸。稿纸响得越来越烦。从半年前开始,他把一直藏着的未完成的书稿从母亲的房子里拿了回来,就是和蒙蒙相好时动笔写的书稿。

“哪个有关的人?”她追问不休。

“好几个呢!”他的后脑勺、肩胛骨、胳膊肘都是一副叫她少啰唆的表情。

“你不要嫌我啰唆!”

“你就是啰唆!”

“我不该啰唆?为了你和你父亲,你这些混吃混喝的朋友,我和我母亲是怎么度过这几年的,你知道吗?”

这种场面可是既熟悉又陌生。

“我知道!你让我安安静静写点东西,我还有几年可写呀?!”

“为了你,我母亲老命都搭上了,你知不知道她借了小伍妈妈近六百块钱?!你以为天天吃流水席东西是树上掉下来的?!”

“六百块钱还不好还?我一本书的稿费至少有两千块!”

“好还?!你去还呀。”

“好,只要你不烦我,我再有两年就一定能还上。”

“哎哟,两年还不知道这个国家又闹什么事了呢!告诉你,我跟都汉借了钱,还了小伍她妈,又一点一点从我工资里凑,等凑齐了再还都汉。指望你?算完了!”

他突然跳起来。胖了的脸有点发横。他已经有许多年没这样暴跳了。

“那你怎么不嫁给他去呀?指望不上我,没错,这些年我全指望你呢!你全指望他呢!不如你直接就指望他去!”

这种没气量没风度的语言从来没从他嘴里吐出来过。但小菲快活死了:看来不是不会嫉妒,是没刺激到致命处。

“这可是你说的。”小菲做出威胁的阴笑,慢慢点头。

“去吧,只要人家老婆答应。”他又暴跳着坐回书桌前。

他不仅会嫉妒,还学会以刺激还击。

“老婆怎么了?不妨碍她啊!难道还图明媒正娶?四十几岁的人了,图的就是实惠。”

“无耻!”

小菲可要乐疯了。看看把他刺激成什么样!他现在知道小菲的好处了,会嫉妒得不要风度了。长期不吵闹,偶尔吵一架,辣咝咝,味道新颖。从此小菲恢复了她的啰唆,他们俩也恢复了拌嘴。不过更经常地是,小菲只得到他一个脊梁,不是在书桌前竖着,就是在床上横着。

工资终于恢复了。这两年两人以它做的种种憧憬都可以实现了,却也不过如此。还是相依相偎躺在床上,瞪着深夜的天花板去谈它味道好得多。那时谈到有了工资去买几斤香蕉来吃个够,那滋味太甜美了。工资到了手,还有补发的,俩人却都没了胃口。 

 第16…17章

 
第16章

欧阳雪突然回来了。电报也没一封,前一封信上也一字不提,门一推,她黑红黑红地站在了门口。内地已是小阳春,她还大皮帽子大皮靴,晃进来如一只狗熊。小菲又惊又喜又怕,话不成句,泪先落下来。她见了小菲有点陌生的样子,小菲摘下她的帽子,握她的手,她都被动消极,似乎当兵的不习惯这些婆婆妈妈的亲昵举动。过了好一会儿,她说:“妈妈,你好老呀。”

小菲擤了一泡百感交集的鼻涕。快四年了。女儿成了另一个人,秀雅的影子都没了。

她东翻西找,想找出些零嘴招待女儿。太心切,反而忘了她把东西全藏在哪里。欧阳萸恢复工资之后,她常托人去上海、南京买些高档糕饼,又怕邻居的小孩看见不安全,所以总是藏起来。

“妈妈,你们什么时候搬家?”

没头没脑一个问题,小菲愣了。

“你们住这种贫民窟,真可怕。”

“过去是局长楼呢!”

“还不赶快搬出去,一进来就闻到尿味。”

“能有这样的房子住,我们就阿弥陀佛了。”

女儿四处打量,似乎从没料到自己的父母会住在这样杂乱昏暗,年久失修的地方,也似乎在想象,她自己怎样在这里面住了若干年。她的营房虽然简单,但清洁明亮,朝气蓬勃。她走到爷爷和外婆的遗像前面,一声不吭,站了许久。内向还是那么内向。不,她比从前更内向了,还装着一肚子心事似的。她在部队当了一年电话兵,又到电影放映队去写广播稿,一写近三年。电影放映队离不开她,几次复员报告都被驳回,因为她不仅写广播稿,也写大标语小标语,布置会堂、灵堂、喜堂都是她一个人忙。她从不提自己的工作,既没兴趣,也不反感。她上一封信说她的探亲假马上要到了,五月份就会回来,现在才三月,她也不解释早探亲的原因。

欧阳雪只带了一个旅行包,里面装了一把牙刷、一个梳子和五斤毛线。她洗了澡便睡下了。小菲从毛线里找到两张发票,一张是大前年的,一张是去年的。她攒足一笔钱买下一半毛线,再攒一笔钱,又买了另一半。她从大前年就在积攒回家探亲送给老辈们的礼物,而她口头上一字不表。地道的欧阳家女儿。

欧阳萸和学院一块儿下乡去“开门办学”,在离省城三小时火车车程的一个茶场。小菲请求学院通知他:参军保卫祖国人民的女儿回来探亲了。

女儿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还没有醒。路上她大概累坏了,乘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小菲下午有一场演出,给女儿留了张字条,又把糕点盒子压在上面,就上班去了。路上她忽然一个激灵,欧阳雪怎么也不该回来得如此突然。那天下午她的方海珍演得毫无一号英雄人物的气魄,节奏乱套,呼吸不匀,台词说到一半就没气了。有一处独白她几乎又犯过去的癔症,把台词忘掉。卸了妆她赶回家,女儿竟然还在睡觉。一股她婴儿时深睡的甜香奶味充满八平方米的小屋。小菲看着她睡,心里安全了一些。

她发现女儿虽是深睡,却不时抽搐,脸上也不恬静,心事重重的样子。一定有个原因,使她突然出现在这个家里,不速之客似的。其中必有原因。但小菲知道即便女儿醒来,她也不一定能问出所以然。

女儿起来,晃晃悠悠去厕所。

“你到底为什么突然回来探亲?”她想钻女儿似醒非醒的空子。

女儿空白地看看她,“扑通”一声栽到床上又睡着了。

欧阳萸闯进门就喊:“解放军回来啦?在哪儿呐?”他两裤腿泥,肩上背个席篓子。

小菲把他拦在屋外,打手势叫他安静,尽女儿睡够。

他说:“不行!我就两天假!赶快把她叫醒!她有睡够的时候?年轻人都睡不够!欧阳雪同志!……”

小菲使劲把他拉开,拉到客厅。他抱起小菲,抱得她双脚离地。欧阳家居然出现了这么个变种,他的外向越来越让她吃惊。“我太高兴了!他妈的!我还以为活不到见女儿这天了呢!”

小菲小声把她的疑虑告诉他。

“这就叫军队。”他说,“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你凭什么瞎怀疑?”他说着把席篓子口端的绳子解开,叫小菲看。小菲还没探头,一只胖乎乎的蛤蟆蹦了出来。两人赶紧把席篓摁住,系紧。刚蹦出来的胖蛤蟆已经不见了,屋子太杂乱,所有空间都利用上了,储藏旧衣服、旧棉絮。两个老人走了,只有情感价值而没有实际价值的各种旧物巧妙地堵塞在各种形状的空隙里。蛤蟆可以在任何一个积满灰尘的旮旯里和他们捉迷藏。欧阳萸说让它去吧。小菲不肯,一是少二两肉吃——那么肥大一个家伙,二是它要是死在里面,腐烂发臭,把其他东西也连带得腐烂发臭。

“你这个人,喜欢女儿,但是你不懂女儿。我觉得她出了什么事。”小菲用棍子在一只木箱架子下探地雷,蛤蟆可真沉得住气。

“她能出什么事?”

欧阳萸突然想起什么,拔出上衣兜里插的袖珍手电筒。只要有点钱,他见了什么新鲜玩意是不能不买的。

小菲把女儿为什么突然去参军的原委简述一遍。“你怎么会对她这么放心?想想你自己当初怎么给你爸爸惹祸的。你干得出什么,她就干得出。”

电筒光圈里,蛤蟆正朝他们瞅回来。小菲用棍子拨它一下,它一动不动,使劲一杵,它逃开了。棍子扑了空,捣在墙上一声巨响。

欧阳雪一身白衬衫白衬裤走进来,皱着面孔,嫌灯光刺眼。“你们在干什么呢?”二十二岁的人,看上去竟是个大型婴孩。她能惹什么了不得的事?小菲心里的疑团消去一半。

“爸爸成个胖老头了。”她笑起来比任何年轻女孩都无邪。父女俩马上就陷入难解难分的长谈。从小菲摆餐桌、端盘子,到仨人一块儿喝下一瓶很糟的葡萄酒,父女俩的谈话始终不断线。女儿从来没这么健谈过,讲到她下连队去放电影,骑马骑牦牛骑骆驼,也讲到她脸蛋和脚趾的冻伤,还讲到风土人情民歌。二十二岁,成了个行万里路的女孩。好像她早已把她读过的韵诗、书忘了,她似乎还有点看不起过去蛀书虫般的自己。曾经那么自命不凡,自以为出污泥而不染的读书友人也让她略感好笑。她又有了另一种傲慢:没见过那样的大山大川的人,休谈什么情怀吧。

欧阳萸宠惯地跟她答对。他虽然没去过青海,但许多地名都知道,谈起某某寺庙,某某藏经楼,某某海子泉眼,都很清楚。小菲把爆炒蛤蟆腿端上桌,看俩人出神入化,忘年莫逆,就算她千差万错地爱这个丈夫,有一件事她绝对是对得住他的:她为他生养了一个如此合脾性投趣味的谈话对手。她可以放心了。他过去不总是在一个个情人身上找欧阳雪这样的知己吗?只要欧阳雪一回到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