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珠玉在仙 >

第84部分

珠玉在仙-第84部分

小说: 珠玉在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尚书也是正统嫡出的坚定拥护者,对定王这些年的活动反感是有增无减。现在看自己重视的学生受委屈了,又有皇上的旨意,口气也软下来:“那殿下就在臣的家里用午饭吧,只要殿下不嫌弃臣家里的厨子比不上御膳房的。”
“不嫌弃,怎么会嫌弃呢,宁馨早就想尝尝民间的厨艺了。”贺雨宁终于笑了,他这一笑,让人顿感春暖花开,冬天也不冷了。
苗尚书也笑笑,转身介绍自己的门生给贺雨宁,让他们提前认识太子也好,这些人势必会成为新君的中流砥柱。
贺雨宁是毫无储君的架子,见了哪一个都是先施礼再喊师兄,慌得对方一个劲称“不敢” ,但也收了不少人心。
“对了老师,这是拜年的礼物。”进了客厅,贺雨宁让两个侍卫把手里的东西放苗尚书旁边的桌子上,又让另两个侍卫把手里的东西放苗梦之的桌子上,“这是给梦之的,祝你去年童生试成功。”
剩下还有三个侍卫不是空着手的,贺雨宁让他们仍然拿好了,“这些是给父皇母后的,你们就别惦记了。”
谁会惦记这个…到底还是小孩子,不过有孝心出来玩还记得给父母买礼物自然应该称赞,苗尚书借机又大大宣扬一番何为孝道。
……
“你叔爷爷好烦…”在苗尚书面前贺雨宁一直是洗耳恭听样,转身由苗梦之陪伴逛苗府,他马上抱怨。
“殿下不喜欢我叔爷爷吗?”苗梦之的心马上提起来,这些人类亲友中,他对苗尚书感情最深。
“要不喜欢我就不选他当老师了,我就欣赏他严肃认真的说:‘殿下,这是于礼不合’的。”贺雨宁说着就笑了。
然后你再想办法钻礼数的空子…苗梦之在心里补充完整,不过倒是放心了。
“你爹娘妹妹不在家?”贺雨宁忽然问。
“我爹去拜访他的恩师了,我娘带我妹妹去串门子。”苗梦之说的就是正常人家的新年活动,但他脸上露出一丝倦意。
“你没去给你恩师拜年?”贺雨宁问得细。
“本来是要出门的,可不知道怎么给门槛绊了一下,伤了。”苗梦之指指自己的左臂,语气淡然。
贺雨宁也没去关心他的伤势,只说道:“我认得你这回童生试的恩师是翰林学士曹彬,他父亲是吏部曹尚书,他小女儿今年十四,在京城算个小才女,有人又在令堂耳朵边说话,然后令堂动心了。”
贺雨宁用的是肯定句,苗梦之于是长长一叹。
贺雨宁伸手想拍拍他安慰,可惜六岁的他伸手够十五岁苗梦之的肩膀太费事了,于是改为拉他的衣袖,“你要是受不了,干脆也离家出走吧。”
“殿下说笑了,人生不过百年,梦之当人类要连十五年都受不了,将来的日子如何熬下去,再说殿下真能放下责任离家出走?”苗梦之一本正经的反问。
放下责任他就白投胎了,贺雨宁瞪着眼:“净悟几年不在,你胆子可比个子长得快了。”居然敢这么和师祖说话。
苗梦之一笑,他知道这位小师祖不会真生气,不过这一说他更想师父了,师祖能和师父联系上,他却不能,可见还是功力上的悬殊。
“净悟他没事。”洞察人心是贺雨宁与生俱来的本事。
苗梦之笑笑,师祖让师父去执行什么任务,不是他能非议的。
“其实上一世我也总嚷嚷着要离家出走,结果没离开成,反而投胎当凡人了…”感觉像是被报应了,有些话真不能乱说的,贺雨宁挺郁闷。
“咦?”苗梦之意外,上一世师祖是能翻江倒海的大神通,还有什么事能让他想离家出走?
“这弟弟多了也是麻烦,一个个看着好小好可爱都想抱回来养,结果一个个哭起来闹起来头都晕了,这躺在摇篮里都能一个不注意给你爬走了…这点我倒是佩服我大哥,他耐心怎么那么好…”贺雨宁回忆,不过弟弟养大了也挺好玩的。
难得看师祖如此呢,再想想他弟弟的数量和养育的时间,自己在人间这点事又算什么,苗梦之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
“我真想离家出走…”杜长宁拜年回来,上了妹妹的绣楼就向杜若香抱怨。
“我也想离家出走…”杜若香没被二哥的话吓倒,反而也附和他。
“你这又是怎么啦!?”吓到的人反而是杜长宁。
“你先说你怎么了?”杜若香将削好的苹果递给二哥。
有心思吃水果而不是收拾包裹,杜长宁就明白妹妹和自己一样,说的是口头上的气话,于是也坐下来咬口水果润润嗓子,方便诉苦…
其实事也简单,就是杜长宁跟着父兄拜了这个恩师又拜那个,这过年几乎哪家客人都不少,然后十六岁的小举人大家都好奇。
被围观杜长宁已经习惯到麻木了,可为什么哪一个都要问他订亲没有,一听还没有马上就努力思索自己认识的哪家的闺女正合适,然后就要介绍给他。
“我今年才十七岁好不好?”
“马上就要科举了,他们现在说这个不怕影响我考试?”
“爹爹和大哥也是,本来不是说好至少等我入朝为官了再考虑这些,结果别人一提他们问得那叫一个细,大哥这一成亲又快有孩子了,简直比爹还啰嗦…”
杜长宁抱怨了自己这边的,还不忘关心妹妹,“你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和你一样,我今年也才十四,谈什么亲事,再说我将来要修仙的,才不嫁人。”杜若香说的是心里话。
杜长宁却当她说孩子话:“什么修仙,你难道还会什么呼风唤雨,腾云驾雾?”
“我…”杜若香刚想是不是借机展示一下所学的法术,她大哥杜长平也急匆匆上楼了,“长宁别聊了,快来帮忙,二叔说长安他离家出走了!”

第一百一十章 逃避

杜长安是杜若香二叔杜如津的嫡长子,他比杜若香大一岁多,今年也才十五。
杜长安从小读书也很用力,先生也夸有天份,虽然不像是杜长宁那样天生就好像是要在书里求功名的,但看过他文章的人都认得他科举也没问题。
可惜的是,去年杜长安十四岁参加童生试失败,而在这之前,他十二岁首次参加童生试也是失败的,名落孙山两次,杜如津就想着这个长子是不是没有功名,趁现在开始学做生意还来得及。
结果趁过年,杜如津昨晚才跟杜长安谈过,杜长安说要再考虑,他这当父亲的也没有马上逼儿子,结果今天一早吃饭时杜长安就没出来,他姐姐杜若怡去叫他,结果发现弟弟卧室门是虚掩的,进里面发现床上被褥整整齐齐好象没睡过,一摸更是冰凉的。
然后家里再一检查,发现后院的小门被打开了。
杜如津这下着急了,可他找了一上午也没找到,想着这大冷天孩子可能是半夜就出走的,要是有个好歹…
杜如津顾不上中午快吃饭的时间,赶过来向大哥求助。
……
杜若香和杜长宁跟着杜长平来到客厅时,杜如海正指派府里人都出去找人,何氏在一边也帮着想杜长安可能会去的地方:“这孩子是不是去看他亲娘了?”
“我一开始也这样想,便快马赶去郭氏住的庄子,结果他根本没来,还有他同窗好友家,甚至连郭家我也问了,可…”杜如津摇摇头,“能找的我都找了。要不然也不会过来麻烦大哥大嫂…”
“自家兄弟,说什么麻不麻烦。”杜如海拍拍弟弟的肩膀安慰他,“长安也是个懂事的孩子,说不定他只是散散心,现在已经回家了。”
何氏也说:“吴姨娘带着个吃奶的孩子,怡儿又是未出阁的大姑娘,你那边要有消息她们也不方便出门。还是我去你家里照看一下吧。”
杜如津忙起身:“有劳大嫂了。”
杜若香也跟着何氏走:“娘亲,我想看看堂姐去。”
“也好,你安慰安慰你堂姐。”何氏没拒绝。
……
这到了杜如津家,里面果然乱糟糟的,吴姨娘怀里的孩子离不开手,杜若怡只坐在厅里哭,其他的家丁和婆子都上街去找杜长安了。剩下的小丫环不知道该干什么,也只好陪在小姐身边发呆。
何氏看着忍不住叹气,杜若怡也十七了,眼看着就要议亲了,她这样子怎么当女主人,将来怎么在夫家生活?
“大伯母,三妹妹…”因为郭氏的事,这五年杜若怡仍不好意思见她大伯家的亲人。
这女孩至少比她娘懂事有良心,何氏和杜若香从来不讨厌杜若怡,杜若香上前扶着杜若怡就问她:“怡姐姐你别怕。我爹爹已经派不少人去找了。我大哥二哥都亲自出去了,你好好想一下。堂兄走的时候可带钱了,有没有留什么字条?”
杜若怡茫然:“他走的时候谁也没告诉,我怎么知道他带不带钱?”
“那他常用的钱包平常放在什么地方?他昨日穿的是什么衣服,屋子里除了人不见了还少了什么没?这些可能都是线索。”杜若香说道。
杜若怡这才恍然:“我再去他屋子里看看!”
杜若香便跟着杜若怡过去。
何氏在客厅也没闲着,她先命站这里没事干的小丫环一一上前,由春红问清楚她们本来是干什么的,做针线的过年歇了就帮忙收拾屋子。帮吴姨娘带孩子,原本就是小姐身边的还不跟紧了侍候。
……
杜长安的房间最熟悉的人就是杜若怡,她一看就知道杜长安穿的还是昨天的衣服,他的钱包向来是跟着衣服带在身上的,现在枕头底下,柜子里,抽屉里都没有,那应该还在身上。
其他的,杜若怡就找不出什么有用的了。
杜若香则用法术感应了下,杜长安在这屋子最后接触的…她走到书桌边的纸篓前,因为大少爷离家出走,这里的东西还都没人进来收拾。
杜若香捡起最上面的一个纸团打开,那是刚写好就揉成团扔了的,墨迹将上面的字迹染得模糊不清,杜若香只隐约瞧出一个“寺”, 还有一个词像是“红尘” ,估计这是杜长安写的一首诗。
杜若香心中一动:“怡姐姐,你们有没有去大慈寺找过?”
“安弟去寺庙干什么?”杜若怡不解的接过字条,看出几个字后腿就发软,“他不会是要出家吧?”
等两人进了客厅跟何氏一说,何氏也急了,忙让人赶快去通知杜如津和杜如海。
……
这回消息传回来挺快,人找到了,还真是在大慈寺,是闹着要出家,不过人家佛门也不是什么人不问清楚就收下的,尤其是这种一看就是离家出走闹情绪的少爷公子哥儿。
杜如津他们赶到大慈寺时,杜长安正跪在大殿佛像前说什么也不肯起来,新任的方丈净空怎么劝这孩子也不说他姓什么住哪儿,这亲人终于找过来了,当方丈的也松口气。
可杜如津他们也拉不回杜长安,任你劝也好骂也好,甚至连杜若怡也闻讯过来哭得泪如雨下,杜长安就是一言不发。
惹急了杜如津想绑这个儿子回去,杜长安才开口:“谁要动手,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看他说的认真,杜如津还真不敢硬来,只好先把他留在大慈寺,当然少不了奉上香油钱当杜长安的住宿费,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听杜长安的,一定别真给他剃度了!
佛门可不是逃避的场所,杜若香对这个堂兄的做法也只能摇头。
……
还没过完年,杜长安的事杜家大多数人几乎都知道,能动的、能说上话的长辈差不多全去了大慈寺,苦口婆心的劝说,可杜长安在寺里吃素干活,过得比在家里还轻松,他不嫌没肉吃不嫌凡事都要自己动手,更不会被劝得回心转意。
杜家长辈一个个无功而返,可也不能真放任这孩子出家,他要真与佛有缘,精通佛法,有望成一代高僧还能考虑,这科举失败跑进寺里,分明是逃避嘛!
按道理,孩子出了这样的事应该通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