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同治皇帝 >

第112部分

同治皇帝-第112部分

小说: 同治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载徵翻动一下小眼睛,疑惑地问道:

“洋人会这么笨吗?把能够制服我大清朝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这不合情理呀,自古至今,哪有师傅不对徒弟留一手的?猫传授老虎技艺时还留一手爬树的本领呢?我估计洋人也和猫一样狡猾,一定会留一手绝技的。不然,他们还害怕咱大清朝强盛起来去攻打他们西洋列国呢?”

“我大清朝是礼仪之邦、仁义之师,怎会像西洋蛮夷那样缺少教养,四处攻占抢掠呢?至于洋人会不会像猫一样狡猾对咱大清朝留一手实在难说,但办起了洋务总比不办的要好,能多学一点就会少挨洋人的一点打。”

同治忽然又转脸问道:“听说近日将派一批幼童到那美利坚地方留洋学习,你可曾听到这个消息?”

载徵点点头,“小臣确实听阿玛讲过此事,命两江总督李鸿章负责管理的呢?说从上海乘船出海。阿玛曾问我愿不愿飘洋过海学习洋务呢?哼!我才懒得到洋人地界那里受人歧视呢?洋人一向不近人情,一旦翻脸也许会扣人作人质或杀掉咱们派去的人呢。”

同治也说道:“小哥哥不去那洋人国度是对的,你走了谁来陪朕开心呢?洋人不讲信誉反复无常,如今平安相处没有什么,如果两国一旦打起了仗,只怕会把小哥哥当作奸细杀掉,那才是我皇室的耻辱呢?”

两人正谈得热火朝天,梁吉庆又进来报告说恭亲王求见皇上。

载徵一听阿玛来了,急忙说道:

“皇上见是不见我阿玛,如果要见,先找个地方让小臣躲一躲,以防止阿玛看见我在这里又会骂小臣来引诱皇上学坏。”

同治让载徵躲到内堂,这才让梁吉庆传唤恭亲王上殿。

恭亲王上了弘德殿参拜完毕,见没有他人,便奏道:

“启禀皇上,今有山东巡抚丁宝桢八百里文书夹单密奏,说安德海私自出京,并打着慈禧太后的旗号招摇撞骗,横征暴敛,有损太后声誉,请皇上定夺。”

按理说皇上尚未亲政,此事可以不奏请同治知道直接上奏太后,但奕䜣多个心眼,皇上虽然没有亲政,但今年将举行大典,明年也就亲政了,所以许多事也都让他知道,两宫太后也要求让同治学着批阅奏章,早早熟悉业务,为亲政作准备。

当然,今天奕䜣来向同治奏请这事是别有目的,他知道安德海私自出京的消息后便有除去此人的心思,但必须征得两宫太后同意。不用说,西太后坚决不会同意的,只要告诉西太后就杀不成安德海,而东太后为人心慈手软,是否同意要杀安德海还难说。但奕䜣知道同治对安德海十分痛恨,可以蹿掇皇上赞同杀安德海,由皇上和他一道再去请示慈安太后,估计慈安太后也就会同意铲除安德海的。

同治听完恭亲王的汇报,也不知怎么办,他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朝事。同治眨巴一下眼睛问道:

“六叔以为这事如何处理?”

奕䜣试探着问道:“如果皇上想杀安德海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按照我朝祖制太监非经皇上允许不能私自离京,若私自出京,越都门半步当斩!更何况安德海出京后胡作非为,用三足乌旗子诽谤太后声誉,愚弄百姓?倘若皇上无心杀安德海也就算了,如果这次放弃杀安德海的机会,只怕以后不会再有了,请皇上三思。”

奕䜣话音未落,同治就迫不及待地说:

“杀!朕恨不得现在就杀小安子,这个狗奴才依仗额娘给他撑腰谁也不放在眼里,早就该杀了,只不过没有机会罢了。如今他私自出京就是瞧不起祖宗留下的规矩,也是不把朕放在眼里,不杀安德海对不住列祖列宗,朕心中这口气也出不来!”

奕䜣见皇上同意杀安德海,又叮嘱说:

“安德海再大的胆子也不敢私自出京,一定是取得了慈禧太后的许可。如果皇上想杀小安子,暂时不要把这事告诉慈禧太后,以免她从中阻挠,把责任都拦了过去。若让慈禧太后知道是绝对杀不了安德海,皇上也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

同治点点头,“请皇叔放心,朕决不会向额娘走漏风声的。”

奕䜣又说道:“如今皇上尚未亲政,仅皇上一人同意斩杀小安子还不行,还要征得慈安太后许可,请皇上与臣一同去面见慈安太后。”

同治向内堂瞧一瞧,然后对奕䜣说:

“请皇叔先行,朕随后就到。”

奕䜣认为皇上是担心他们一同去钟粹宫被慈禧的眼线发现了引起怀疑,就先走了。

待奕䜣走后,同治立即喊出载徵,叮咛说:

“小哥哥先在这里等着,待朕去面见皇额娘回来陪朕玩一玩,你也好久没有来了,今天就留在宫中多玩一会儿,中午陪朕用膳。”

载徵答应了。

奕䜣来到钟粹宫,说明来意,并取出了宝桢八百里公文夹单密奏呈上去。慈安太后接过密奏一看,只见上面写道:臣李丁宝桢启奏皇上皇太后:

今有宫监安德海率众出京已到山东地界,安德海自称钦差,以太后名义敛财纳贿。船头遍插龙凤彩旗,高挂三足乌杏黄旗。安德海一行所作所为激起地方官员众怒,因骚扰百姓也引起民愤。谨以此奏报,请皇上皇太后定夺。

慈安看罢密奏,也知道了宝桢心意,虽然写得十分客观,也没有提出什么请求,但夹单密奏本身就曲折地表明了心迹。

慈安问道:“慈禧太后是否看过这份密奏?”

奕䜣微微摇摇头,“不曾看过。太后请想,丁宝桢此番所作就有回避西太后之意,故意没有正本参奏而采取央单密奏的方法。安德海纵有天胆也不敢私自离京,他是取得西太后许可后才出京的,船上高挂三足乌杏黄旗更说明了这一点。臣之所以没有给西太后看,就怕被西太后看了,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一切责任拦了过去,要么就转移到他人身上,势必给惩治安德海带来麻烦。”

“这么说恭亲王同意严惩安德海了?”

“不仅臣同意严惩安德海,皇上也同意严惩他。”

这时,同治来到钟粹宫,也恳求说:

“请皇额娘同意斩杀小安子,这是按祖制办事,严明法纪,肃整后宫的大好时机。安德海在内飞扬跋扈,贪婪霸道,依仗在西太后面前得宠而胡作非为;在外则私自出京,蔑视宫规,毁坏皇室声誉,又扰乱地方百姓安居。凭哪一条都罪不可恕,当斩不饶。”

慈安太后仍顾虑重重地说:“不是皇额娘偏袒安德海不想杀他,就是杀了十个安德海也不过分。只是杀安德海一事不与你额娘商量一下,只怕她知道后会怪罪于我,又要和我闹个翻天覆地。”

奕䜣说道:“太后也应该明白,这事若同西太后商量,一定杀不了安德海。这一次再不将安德海正法,只怕将来再也没有机会,安德海犯了如此死罪得不到惩处,将来如何惩处他人?宫规不严,祸起萧墙,其中的利弊太后一定十分清楚,请太后三思。”

同治也说道:“西太后一向主张严明法纪,重整法制,振兴朝纲,她都能杀了何桂清与胜保,太后杀一个安德海又有何妨?斩杀之后,就是西太后不同意,生米做成煮饭她也不会说什么,只能怪安德海自己找死!”

慈安太后又思索一会儿,叹口气说道:

“那好吧,先瞒住西太后下道密旨给丁宝桢,待处死安德海之后再通知她。唉,为了选皇后的事,我与她又闹了不愉快,至今尚未决定究竟立谁为后,再为了安德海的事只怕又免不了一场争吵。”

奕䜣见慈安太后同意处死安德海,事不迟疑,以免夜长梦多,再出了什么岔子就杀不了安德海,于是催促慈安太后快下谕旨。

慈安令奕䜣拟定密旨,加盖“同道堂”印与“御赏”印,然后以八百里飞递传送济南。

同治从钟粹宫回到弘德殿,载徵等得不耐烦了,一见面就唠叨着:

“皇上一走让小臣一个人留在这里闷死啦,如果皇上再不来,小臣就准备溜啦。”

同治立即解释说:“小哥哥不要走,朕同皇额娘商量大事去了。”

“嗬!什么大事,是不是选定哪位小姑娘为皇后的事。”

“告诉你,你千万不能泄露出消息,否则就杀不了小安子啦。”

“噢!原来是杀小安子的事,果然是大事,请皇上放。好了,小臣决不会泄露这个秘密的。既然皇上有大事要做小臣就先告辞了,改日再来吧。”

同治拦住了载徵,“小哥哥不要走,杀小安子的事已叁安排停当,只待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小安子就地正法。朕如今去了一块心病,十分痛快,午饭后小哥哥能不能带朕到宫外走一走,也见一见宫外的世面。朕整日关在深宫大内里面,偶尔出去一趟不是祭拜皇陵就圆丘祭天,前呼后拥,朕根本没有机会四处瞧一瞧。朕对宫外大事一无所知,将来如何临朝执政呢?”

载徵犯难了,皇上外出需要许多大内侍卫保护,才能确保皇上安全,如果自己把皇上引出宫外,不出事倒还罢了,倘若出事,那要满门抄斩。

载徵劝阻说:“皇上还是在宫中呆着吧,万一皇上有个三长两短小臣可吃罪不起。”

同治又央求说:“小哥哥放心好啦,朕出了什么事决不让你担当责任,这行了吧?”

“皇上虽然这么说,万一出了事,皇上不追究,两宫太后也不会饶过小臣的,就是我阿玛也会打断我的腿。”

同治忽然灵机一动说道:“康熙爷、乾隆爷几下江南,行程万里都不会有事,更何况朕仅仅到街走一走,怎会有事呢?”

“康熙爷、乾隆爷是微服私访,穿着便衣——”

同治笑了,“朕也可微服外出吗?只要朕不说自己是皇上,小哥哥不点破,别人谁又识得朕呢?朕头上又没有写字。何况咱们外出溜一溜,又不走远,决不会出事的,求小哥哥帮这次忙,一旦朕亲政后,定重重加封小哥哥。”

载徵见扭不过皇上,就答应了。

吃罢饭,载徵找来一身自己平日里的衣服给同治换上,再三警告梁吉庆不许外传,如果有人问起,只说皇上身体不适,早早休息了。

同治与载徵躲过值班太监与侍卫,从小门溜出了皇宫,沿着西直门大街向西逛去。同治如开笼放鸟一般,好自在。他初次这样出宫溜街,感到什么都十分新鲜,见什么都觉得稀奇,总要询问一番,让载徵给他解释一遍。有时同治的问话让周围的人都十分吃惊,以为这位花花公子是从哪山林里刚走出来的呢,怎么什么也不懂。

两人正走着,忽然看见前面围了许多人,同治好奇地围了上去。载徵也紧跟着挤进去一看,哦,原来是位摆摊算卦看相的。载徵拉着同治就要走,那看相的老先生一看面前站着两位花花公子,心里道给我送钱的人来了,他不待两人离开,急忙说道:

“两位公子天生富贵相,只可惜——”

“可惜什么?”载徵眉毛一竖喝斥道。

“好,好,我不说,只怪老夫多嘴,两位公子请走吧。”

同治一把拦住载徵,“小哥哥,不用急着走,就让他算上一算,看上一看,听他说一说可惜什么?”

“好吧。”载徵一指老人说:“你且给我这弟弟看看相,看准了给你十两银子,不准揍你十拳,快说,看你狗嘴里可能吐出象牙!”

老人让同治蹲下,先打量一下他的相貌、身材、衣着,又拿过他的手仔细瞧一瞧,这才说道:

“这位小公子生在富贵人家,温柔华贵府第,一生享不尽的荣华,受不尽的富贵,未生就娇贵,生后主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