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同治皇帝 >

第105部分

同治皇帝-第105部分

小说: 同治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红艳犹豫了。

“不用担心,朕让张德顺每晚去长春宫迎接你行吗?”

红艳摇摇头,“只要皇上能够真心对待奴才,奴才死也甘心。如果皇上真的喜欢奴婢,以后奴婢每晚自己来就行了。”

同治也觉得这样做更好,现在还没有正式册立后妃,做得秘密一点再合适不过。否则,让额娘知道又会骂他是昏君。

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慈禧太后早已暗中派亲信监视着同治的一言一行。

这天,李莲英去储秀宫办事,刚到宫中迎面碰到慈禧太后从内向外出,李莲英急忙躬身施礼。

慈禧太后喊住了他:“小李子,你过来——”

李莲英急忙走上前,躬身问道:

“太后找奴才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奴才一定照办?”

“皇上这一段时间没听说闹出什么出格的事来,是否都把心思全部用在读书和阅读奏折上面啦?”

“这”

“从实说来!”慈禧威严地说道。

“回太后话,即使太后不垂问奴才也会说的,奴才来这里就是有事要奏报太后,但奴才一时又不知如何开口,才犹豫的。”

慈禧舒缓了语气,“慢慢说吧。”

李莲英凑近慈禧,在慈禧太后的耳边嘀咕几句。

慈禧一听,花容顿失,惊问道:

“真有这事?”

“回太后话,这等大事奴才岂敢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奴才讲得头头是道,句句是实,若有半句虚话奴才情愿被太后处死。”

慈禧又责怪道:“为何不早来奏报,事到如今仍然吞吞吐吐,本官告诉你的话丢到脑后了吗?”

“奴才怎敢忘记太后的训导,奴才时刻牢记太后的话呢?由于皇上都是暗中进行,仅派张德顺一人值班,奴才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起初奴才不信,经过几天暗中窥视,证实后才来报告太后的。”

慈禧这才点头说道:“你回去吧,一定要留心皇上的一言一行,时刻来这里汇报,若有隐瞒不报被我查清的决不轻饶!”

“喳!”李莲英小心翼翼地退走了。

等到李莲英走后,慈禧转回内堂,气冲冲地对安德海喊道:

“小安子,你速去长春宫,把一名叫红艳的宫女给我叫来!”

“太后,叫那样一个宫女干什么?”

“不用多嘴,让你去喊,你只管把她喊来就行!”慈禧不耐烦地斥道。

“喳!”安德海乖乖地退了出去。

不多久,安德海又跑了进来报告说:

“回太后,那名叫红艳的姑娘不愿来。”

“你长手干什么的,不知道把她抱来吗?”

安德海看一眼慈禧,停了片刻又说道:

“奴才刚想去拉那红艳姑娘,把她强行拖来,恰好被太皇太妃看见了,她阻止奴才带走红艳姑娘,还骂了奴才一顿。”

慈禧嚯地站了起来,“既然不让带走,那我亲自去看一看这红艳姑娘到底是什么角色儿,又是仗的谁的势力。”

慈禧带着安德海、韩来玉、张文亮、王成等七八个太监怒气冲冲地直奔长春宫。

长春宫。

太皇太妃待安德海走后,问明红艳姑娘缘由,知道这事非同小可。她虽然年近八十,深居长春宫,平时也深入浅出,对外事一概不问,但对于慈禧的为人也不是一日两日的,早有耳闻。这事撞在她手下,这红艳姑娘的命就危险了。

太皇太妃毕竟是经历过大事的,遇事并不慌张,她一面安慰红艳姑娘教她怎么做,一面派出三人分头去到皇上、慈安太后和恭亲王那里报信。

这三人刚刚离开,慈禧就带人赶到了。

慈禧进上殿堂,先礼节性地向太皇太妃施一个礼,然后傲慢地说道:

“请太皇太妃恕罪,我要把宫女红艳带走,她触犯宫规,不可不惩。”

不待太皇太妃开口,慈禧就喝令说:

“给我带人!”

安德海,韩来玉大步上前把坐在太皇太妃旁边的红艳拉了起来就向外走。

太皇太妃大喝一声:“给我站住!你们也太目中无人了吧,没有我的许可,谁也不能把我宫中的人带走!”

太皇太妃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扫一眼慈禧,十分不满地说道:

“那拉氏,你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尊长,纵然你可以不把我放在眼里,你也应该说明缘由再带人。”

慈禧看一眼银发飘飘的太皇太妃,也不示弱地说:

“不用我来多嘴,想必太皇太妃也应该知道我将她带走的缘由。”

“你既然知道她是皇上看中的,就应该放过她,至少也应该征得皇上的同意才能惩处她。何况皇上已经长大,倘没有册立后妃,如果皇上同意,待册定后妃时可以纳为妃吗?”

慈禧冷哼一声,“她一个下贱的宫女,出身卑微,尚不配被皇上纳为妃。你是宣宗成皇帝之妃,也希望自己宫中的人也像你一样做皇妃吗?也只有你的宫中才能调教出如此不知廉耻、勾引皇上的宫女来。”

太皇太妃想不到慈禧会说出如此尖酸无耻的话来,深深刺痛了她的心,这不等揭她的短吗?

这位太皇太妃当初就是以宫女的身份被道光帝看中而封为妃的,她是宫中最年长的人了,也是辈份最高的。

慈禧的这话她哪里受得住,尽管已经鹤发童颜,饱经沧桑,脸也微微发热,憋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红艳一见太皇太妃为自己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急忙扑通跪倒哀求说:

“太皇太妃,让奴才去吧,奴才死不足惜,请太皇太妃保重!”

“走!”慈禧喝令道。

憋了半天的太皇太妃又大声喝斥道:“谁若带走红艳姑娘,老身就死在谁面前!”

慈禧想不到大皇太妃这么犟,火了。

“我不带走她,但我就在你面前杖责她,把她打死,看你能怎样?”

慈禧转过身,对安德海等人下令说:

“给我家法侍候,重责四十仗!”

安德海、韩来玉、张文亮等人早已把木杖带在身边,慈禧一声令下,如狼似虎地把红艳按倒在地,举仗就打。

“不能打,不能打,她身上已怀有皇上的血骨!”太皇太妃不顾一切地喊道。

慈禧本来只准备教训一下红艳姑娘,也是在太皇太妃面前耍耍威风,并没有处死红艳娘娘的意思。但慈禧一听太皇太妃这么说,心横了下来,立即动了杀机,她自己就是因为这样受宠而一步步登上太后之位的,也是她处心积虑一步步深谋远虑的结果,她是这样有心计的人,却恨透了这样的人,更加认定红艳姑娘是为了当皇后才勾引皇上的。

慈禧不顾太皇太妃的阻拦,继续喝令道:

“给我打,狠狠地打,朝死里打,打死这个贱人!”

每一仗下去都是一声惨叫。

太皇太妃不忍看下去,扑通跪了下来,哀求说:

“不能打了,再打就打死了,她死不足惜,但她身上有皇上的骨血,伤了龙胎会影响大清国的国运。”

慈禧背过脸出,只当作没有看见。

随着红艳姑娘一声惨叫,太皇太妃也猛地站了起来,一头撞在殿堂的柱子,顿时脑浆迸裂。

这是慈禧所始料不及的,她只想打死红艳,却没有想把太皇太妃也给逼得撞死了。慈禧知道撞祸不小,但事到如今,后悔也没有用,立即命人叫太医来抢救太皇太妃。

人早已死了,命太医抢救有个屁用,慈禧这样做只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的。

众人刚把太皇太妃抱到床上,慈安太后来了,一看这场面明白了八九分。事情既然发生了,吵也没有用,她问也不问,边流泪边吩咐人准备后事,只当太皇太妃是寿终正寝。

众人正忙乎着,同治皇上匆匆忙忙地跑来了,刚一进门,就看见躺在地上的红艳姑娘,周围血迹斑斑。同治不顾一切扑上去抱住红艳姑娘,拼命地喊道:

“红艳,红艳,你醒醒,醒醒。”

许久,红艳姑娘终于睁开了眼。看了一眼同治,吃力地说道:

“皇——上”

头一歪死了,嘴角挂着凄惨的笑容。

“红——艳——”同治失声痛哭起来。

安葬太皇太妃的全部过程中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但心中都十分清楚。尽管慈禧知道众人是敢怒不敢言,而她也收敛了许多,尽量躲着众人,许多大事上也不再指手划脚,由着众王爷与大臣们处置,只要能够找到她的,慈禧一律点头同意,她多少有点内疚和害怕,唯恐慈安与奕䜣追究她的责任,令他无言以对。

终于把太皇太妃送入皇陵。刚一回来,奕䜣就找到了慈安,直截问道:

“太后受先皇遗命主持后宫与外庭,如今却闻也不闻,看也不看,任凭西太后专权恣事,如此下去只怕我朝不得安宁。那红艳宫女与皇上情意颇深,并且怀有龙胎,尽管身份不相称,只要皇上乐意,封为妃嫔还是不过分的。西太后明知红艳姑娘怀着圣上血骨却故意将她打死,这是要受到处罚的,胎气受损会影响大清江山的气数,这点道理西太后不会不知吧?太皇太妃只所以碰死廊柱上,不仅仅听了几句侮辱性的话,更主要地是向皇室成员敲个警钟,让我们以此为借口严惩那拉氏,不知太后还有什么想法?”

慈安太后叹息一声,“事到如今我也拿她没有办法,几次劝阻,她非但不听反而说一些令我伤心的话。唉,悔不该当初听信她的一片甜言蜜语,把先皇的遗诏给毁了,谁知自那以后她就毫无顾忌,一天天骄横起来,所作所为越来越出格,竟闹到这个地步,把太皇太妃也给逼死了。”

奕䜣一听慈安太后提到先帝遗诏,急忙问道:

“请问太后,这先帝遗诏到底是怎么回事?臣也曾听人传闻先帝曾私自留下一份制裁西太后的遗诏,可从来也没听太后讲过,先帝到底有没有留下遗诏呢?”

慈安太后点点头,“留是留了,只可惜被毁掉了!”

慈安太后把先帝留遗诏的经过及撕碎遗诏的前后讲了一遍,奕䜣有所怀疑地问道:

“太后是否询问过御医,当年太后所患何疾,用什么药治愈的?”

“我也曾问过御医沈宝田,他只说是操劳过度造成的阴阳失调,至于用什么药我却不曾知道,记得当时沈宝田说需要一种特别难寻的药物做引子,没有那种药物我这病便治不好。直到我的病痊愈后才知道是慈禧割下胳膊上的肉做的药子,那种难寻的药物便是女人身上的肉。”

“这种药尽管听到稀奇古怪,但不是什么千载难寻的东西,宫中这么多的宫女谁的肉不行,为何一定要用西太后的肉呢?虽然是她主动献肉为太后治病,我却怀疑里面有问题,也许是苦肉计诱骗太后撕毁先帝遗诏吧?”

慈安太后想了想说:“不会吧,当时我也曾询问沈宝田为何不用宫女身上的肉呢?而让慈禧承受巨大痛苦。沈宝田解释说,太后玉体非凡夫俗子可比,只有凤凰之体才能够将补,这凤凰是鸟中之王,千年难觅,而有幸能够成为皇后之人均是凤凰修炼转世,慈禧虽为贵妃,但她生有皇太子也是真正的凤凰之体,正好可以与我相补相济,而一般宫女的肉做药引子只会愈补愈差,慈神志悬听到沈宝田的这些解释后才忍痛舍身为我治病的,令我万分感动就撕碎了那遗诏。”

奕䜣听后仍然将信将疑地说:“太后不可轻信她人,我始终觉得这背后似乎有什么阴谋,这种治病的药听起来有些道理,仔细揣摩一下确实匪夷所思,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太后请想,这人肉做药引子可是古今奇闻,太后尽管是千金贵体,但也是父母所生,与常人又有多少差异呢?都有生老病死吃喝拉尿。我估计这是西太后与沈宝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