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草席 >

第17部分

红草席-第17部分

小说: 红草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矮、潮湿,到处弥漫着一股难闻气味的工棚里,大部分工友已躺在地铺上早早进入了梦乡,但还有两伙吆三喝四地正打扑克,有几个坐在铺上闲聊,有一个手捧一台没了后壳正放着歌曲的收音机在摇头晃脑地小声哼哼。高而瘦,活像一只弯腰大虾米的高胜奎,一直在“皇帝不急太监急”地看别人玩牌,见韩家栋出去了半天终于回来了,忙从他地铺的脚下头提溜出一塑料袋子象棋子和一块用粗糙的木板做成的棋盘,吆喝韩家栋和他杀上几个回合。他见韩家栋拉着个长脸朝他摆了摆手,只好知趣地把手里的宝贝又放了回去。没有心思凑热闹的韩家栋,直挺挺地躺倒在铺上,越想越窝囊。就像一只一心想讨好猫的老鼠,本想给猫好好捋捋胡子,结果适得其反,反而被不知好歹的恶猫反过来搲破了脸。窝囊,窝囊透顶。如果这时候正哎呦乱叫的小凤仙突然变成能吃人的母老虎,把趴在她身上大动的那个男人的脑袋给一口咬下来,他才解气呢。

韩家栋毕竟不是小肚鸡肠的那种人,别看当时对不通人性的蓝天银的作派不好接受,但没过两天,就把这次不快彻底丢在了脑后边。

这天,韩家栋和几个工友像往常一样,光着膀,肩上搭着又破又脏的上衣,沐浴着已显灼热的晨辉,说笑着走进钢筋组干活的工棚里。用陈旧的芦苇箔搭制的工棚极其简陋,依靠几根脚手架管子支撑着,只能勉强遮挡部分毒辣的阳光,遮风避雨只能休想。这里很快就焊花飞舞,“嘭嘭”的剪切下料声,“当当”的敲砸声,响成一片。韩家栋一手握着弯制箍筋工具的长长扳手,一手扶着比筷子还要粗的钢筋,挥汗如雨,干得正起劲,工头马大牙一只手潇洒地倒背在后腰上,一只手夹着半截香烟,喷云吐雾地走过来,高声吆喝道:“小韩,你过来一下。”

听到头头与众不同的嘶哑喊声,韩家栋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儿,两只手仍然戴着粘满褐色铁锈的粗布手套,扎煞着跑了出来:“马经理,您找我有事?”

“小韩,你小子吉星高照啊,真是‘跌到磕在×上——碰上好事啦’。开卷扬机的那个老袁头又出状况了——车子还没推进吊笼里,他老先生就开了机,结果把满满一车子混凝土给磕了个精光,幸亏没闹出个人身伤害事故来。我们刚才开了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我向领导推荐你去接替他。徐经理正在办公室等着你呢,快去吧。”马大牙摆功卖好,神神秘秘地说道。

韩家栋顿时欣喜若狂,急忙跑了回去。他把手套摘下来放在工作台上,又摘下安全帽挂在墙上,接着跑了出来。他赶上正迈着四方步往前走去的马大牙,客客气气地说道:“谢谢马经理啦!”

年近五十的马大牙屈尊下就,拍拍手下的肩膀,笑哈哈地说:“咱弟兄们谁和谁呀,应该的,不用见外。”

走到项目部分管施工的徐副经理的办公室,韩家栋轻轻推开了门,满脸堆笑,轻声问道:“徐经理,您找我?”

“小韩呀,进来,快进来!”平时对下属总爱板着脸的徐大经理一反常态,不自觉地用手往后拢了拢大背头,非常亲热地招呼道。他见韩家栋进来了,指指办公桌前面的连椅。“坐下,快坐下!小韩呀,你和蓝经理的关系,我昨天才听别人说起来。不好意思,一直没照顾好你。蓝经理,他就是这样,一贯大公无私。开卷扬机的老袁头年龄大了,老是出问题,你下午就去接替他。我跟老马也说好了。”

“这事我二哥知不知道?”韩家栋既兴奋又担心地问道。

“这是咱弟兄之间的事儿,不用告诉他。老马没少夸了你,说你干起活来从不惜护力气,还肯动脑子。我和总经理都是蓝校长的学生,有事不好跟他开口,就直接来找我。你先沉住气,咱一步一步地来,等以后有了机会,再给你调换个轻松点的活儿。”徐经理娓娓道来,说得韩家栋心里热乎乎的。

韩家栋急忙表态,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把卷扬机开好,还对徐经理一再表示感谢。

当天下午,韩家栋便美滋滋地走上了一直梦寐以求的新岗位。他终于深深地体会到,有个戴乌纱帽的舅子哥还是满不错的,并最终明白了,不是借他老子爱徒的光,天天目中无人的蓝天银还想飞黄腾达,白日做梦。

过了两天,卷扬机操作工韩家栋终于领到了六十多元的第一笔工钱。由于建筑队资金紧张,上月的工钱一直拖到现在,这次是两个月一块发放,不然他也不会一次就能领到这么多。他手里攥着十来张自己的血汗钱,心里非常激动,把本来就皱皱巴巴的钞票不知又偷偷数了多少遍。他小时候第一次赚到钱的那种难以言表的喜悦,时隔多年,再次流淌在心间。

那年,他正读初一,把从莲花山上辛辛苦苦采挖的连翘一类的草药晒干后,趁一个星期天,叫上两个要好的同学,步行十几里崎岖不平的小沙石路,到金沟公社物资采购站卖掉了。虽然只卖了区区一块零几毛,可这毕竟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钱,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他的两个同学看着他手里的钞票,也都流露出了羡慕的眼神。为了答谢对他的仰慕和陪同,他决定请他俩一顿。他们随后去了金沟供销社饭店,要了一碗炖土豆和一碗炒豆角,从书包里掏出从家里带去的煎饼,三个人“大吃二喝”了一顿。他还给韩翠玲买了几根扎头绳,在回家的路上又买了几个甜瓜吃,手里的钱到家时已所剩无几。他那时就不止一次地想过,啥时候不缺钱花了,那该多么好啊。而如今,他自觉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已为期不远。

韩家栋留下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和零花钱,把其余的全部存进了附近的一家银行。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笔存款。他默默祈祷他这笔钱能够像富有旺盛生命力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使他今生今世的财富之树枝繁叶茂结出丰硕成果。

手里有钱了,韩家栋自然想到了日夜思念的妻子——他想趁早买上一盒美容化妆品,下次回家就带回去,以便让本来就非常俊美的太太继续锦上添花,过上一点城市女人的时髦生活。他抽了一个晚上的空闲,独自一人偷偷跑出去,走了大老远,找到一家化妆品商店。他把柜台里边所摆放的样品来来回回仔细看了好几遍,才看中了一盒。尽管价格高得超出了他的预期,但还是硬咬牙买了下来。漂亮的心形外盒,红彤彤的,哈,多像我的心啊,她见了一准喜欢。

韩家栋还打算请马大牙、高胜奎和王大吹找一家惠而不费的小酒馆好好撮上一顿。马大牙既是他的前任领导,对他还有知遇之恩;高胜奎既是和他挨得最近的老乡,还跟他的二姐夫高胜利是本家;而王大吹和他睡铺挨睡铺,两人脾气相投,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他想,如果不让他的金钱用来发展友谊,那他拼命挣钱的意义就会大为减色。

说办就办,拖拉可不是他韩家栋的做事风格。这天下午下工后,他把马大牙三人约到了附近的一家小饭店。他点了两拼两素两荤六个菜,还要了两瓶北京“二锅头”和一盒“金鱼”牌香烟。身为小头目的马大牙曾偶尔吃过请,而对于普普通通的打工仔高胜奎和王大吹来说,这可是绝无仅有的吃请机会。他们三个对他的破费和热情,都连连表示了由衷感谢。

“马经理,按年龄我该长称您,以后我就喊您马大叔。”等酒过三巡,韩家栋嘴甜得仿佛抹了蜜,亲热而谦卑地对马大牙说道。

马大牙伸出舌头快速地舔了舔自己两颗十分出众的大门牙,受宠若惊地回答:“小韩,不要乱来!我跟蓝经理是多年的弟兄,你是他的亲妹夫,你这么一弄还不把关系全搞乱了套。‘出门在外皆兄弟’,大吹比你还小点呢,和我也是兄弟相称。”

高胜奎正把筷子伸向一盘雪白的凉拌藕片,一听傻了眼,急忙把筷子又收回来,慌忙结结巴巴地问道:“韩老弟,你说啥,你、你是蓝经理的亲妹夫?”

“哈哈,你这‘三愣子’,厉害,看来真是名副其实啊。”王大吹急忙接过话来,给予高胜奎受之无愧的高度评价。

三愣子抬起空着的左手照自己的腮帮子就是一巴掌,摇着头说道:“跌脚!那次你从蓝经理家里走了以后,我问你是谁,蓝经理说是远房亲戚。我姑奶奶家的表姑夫和蓝经理是本家,我还以为咱俩和他的关系都差不多哩,闹半天差远去了。老弟,我以前跟你说的那些玩笑话,就当小狗放的屁,你要给我全都忘掉,一点也不能存在心里。”

“你们看出来了吧,这就是咱蓝经理的水平。他为啥对小韩的身份保密,这中间很有讲究,那是‘豁牙子啃西瓜——道道多’啦。”马大牙借机又吹捧了上级领导一通。

“说起来,还是咱哥们在一块儿的感觉爽呀,就像一家人。就说马领导吧,平易近人,拿着我们当亲兄弟,没点官架子。我在泰城那阵儿,别看脏活累活重活全都是我们干,可那待遇比他们那些正式工可差老鼻子啦——逢年过节他们都发那么多的好东西,可我们顶多在远处偷偷看上一眼。还有那个车间主任,天天拿着我们当孙子使唤。唉,想想那窝囊气,真是吃老鼻子多啦。”王大吹几盅白酒下肚,勾起了往日的伤心事,胳膊肘抵在桌子边上,半低着头,一口气嘟噜了这么多。

王大吹早先在泰城轧钢厂干临时工,去年秋天押着车来送盘圆,见马大牙和大伙儿有说有笑的,羡慕不已,便跟马大牙表示愿在这里干钢筋工。马大牙正愁人手不够,又见他膀大腰圆,很是喜欢,一拍即合。他回去就辞了原来的工作,接着就回来干了起来。由于大家都是为生计所迫才走到一起来的,并且大都是来自穷乡僻壤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惺惺相惜,平时都能互相有个照应,所以他在这里如鱼得水、乐不思蜀。

“大吹,你没少说了你舅是泰城的公安局长,你妗子是个大医院的院长,为啥不让他们给你找个好点的活干?”三愣子被几盅“二锅头”烧得愣劲十足,口无遮拦地向平时爱吹牛的王大吹发问道。

“嗨,你不懂,他们嫌我做事不着调,‘这山看着那山高’,离他们的要求差老鼻子远啦,这才让我先在基层锻炼锻炼。挣钱少点无所谓,‘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别让人瞧不起就行。”王大吹不由得又吹乎起来。

他们四人推杯换盏,天上地下、东西南北无话不拉。谈起大伙儿差不多人人都有一个非常别致的绰号,马大牙提醒韩家栋,没有绰号的工友都不是很随和,以后和他们打交道要多留神;他们其实并不是没有绰号,而是压根讨厌别人叫。听他的口气,有绰号那就是人缘好的重要标志,大家都能亲热地喊他“马大牙”,恰恰是他的光荣和骄傲。他还安慰韩家栋,让他不要伤心难过,因为初来乍到,他才暂时还没有混上绰号;工友里面人才济济、藏龙卧虎,起绰号的本领连《水浒传》的两个作者也赶不上,肯定用不了多久,保准会给他琢磨一个很贴切的“宝号”。王大吹不失时机地透露了一个消息,说老袁头已经私下里叫韩家栋“韩老虎”。马大牙和三愣子一听,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说‘韩老虎’好,以后就叫‘韩老虎’。“韩老虎”闻言一下子激动和兴奋起来,仿佛得到了三军总司令的嘉奖令。他还立即表态,一定珍惜这么美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