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鬼魂出没 >

第6部分

鬼魂出没-第6部分

小说: 鬼魂出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波特和布法罗这两个城市的许多特征。欧茨少女时代在乡村的家就地处这两座城市之间,但距洛克波特更近。她的许多亲戚都生活在洛克波特,20世纪50年代她就在那儿坐公交车上学。欧茨说:“洛克波特陡峭的小山,即便是那儿破旧不堪的街道、公园和公交车站,尤其是从市中心穿流而过的埃里巴奇运河的辉煌存在——让与现实相抵触的青春期的梦想进行戏剧性地测试,还有更浪漫的场景吗?就像对马迪来说那样,对我来说,‘回忆时间’的棱镜使我得以用一种我生活于其中时难以想象的方式面对20世纪50年代初的记忆。并不是说这部小说是自传性的或者是‘自白’——除了其情感层面。”她视这部小说中的浪漫故事为“我的一片心”。 
  窥一豹而知功力 
  一打开《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这本书,马上就有既严酷又抒情的感觉,充满反叛的力量,闪现着强烈的感情。 
  “千万千万不要说出去,马迪—猴子,她们曾经警告我,如果你告诉他们任何人,就得死。可如今事隔这么多年后,我要说出来了,还会有谁来阻止我呢?”整部小说的第一段,就是这一句话,透出一股令人紧张而又好奇的气息:是什么事情这么重要、这么隐秘、这么危险、这么见不得人,以致“说出去,就得死”?!“曾经”二字,用的是过去时,表明这是一部讲述发生在过去的事的小说。他们是谁?是她们少女帮成员以外的所有人?是所有的男人?而“事隔这么多年后”,已经没有谁来“阻止我”了,她们是死了?坐牢了?永远不会碰到了? 
  “毕竟,我是协助制定那些最初条例,包括上述那条警告的人。事实上,我是‘狐火’帮的正式记录者。”第二段这简短的两句话,部分回答了第一段带给读者的疑问,给了读者一个真实可信的感觉。 
  第三段中,“这是一份秘密文献,然而又希望它是一份‘历史’文献,真相会在其中得以永存,而歪曲、误解和彻头彻尾的谎言则会遭到驳斥。”这是当初记录下来的初衷。可是紧接着第四段,“就像我们当年是为了恶,为了复仇而作恶似的”。还有第五段,“所有与‘狐火’帮有关的谎言中,这肯定是最糟糕的!”这两段都只有短短一句话,却涌动着强烈的激情和强大的力量表明记录者马迪早已从梦中醒来,如今的看法与当年的初衷已大不相同:初衷其实是谎言! 
  小说一开始就语言简洁、生动、生活化、口语化,每一句都是普普通通、平白质朴的词句,但每一句都饱含激情和力量,传达出丰富复杂的信息,令人浮想联翩,都有着雷霆万钧之力,同时又激发起极大的好奇心。仅仅读个开篇,就感到这部作品的通俗小说的外衣已经披上了,让人急于往下看,想了解这个无情地报复男性的少女帮的经历。 
  这实在是一个简短而精彩的开篇!希望对它的赏析能引发读者阅读欧茨作品的强烈兴趣。 
  关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很多,但作为五卷本欧茨文集的总序,已经说的实在是够多的了。还是赶快让读者自己去读欧茨写的文字、欧茨写的作品吧,那实在要比这篇总序精彩无数倍。 
  2006年5月8日?南京     
本卷序:恐怖小说的精品(1)     
  左自鸣 
  欧茨的《鬼魂出没》分成四个部分,由十六个短篇故事组成。除三个鬼魂故事(《鬼魂出没》、《白猫》、《布赖府受到惩罚的人》)以外,其余十三个怪诞故事均以揭露内心活动为主。正如欧茨所说,“什么是‘怪诞’——什么是‘恐怖’?……我认为人的经验是最深奥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观存在于这个世界,从自我这个角度认识世界,这个‘主体’是难以接近的,因此对别人是不真实的、神秘的。而其正面形象——所有的人都一样,从最深层的意义上说,全是陌生人。” 
  欧茨正是深入人的“主体”,揭露人处于不平常的环境、不平常的心态、不平常的关系中、在心态扭曲情况下产生的怪诞行为,有的故事读来令人毛骨悚然,并且留下悬念,发人深省。例如《模特》故事里自幼“父母双亡”跟姨妈生活的希比尔,突然遇到一个斯泰尔先生,在斯泰尔先生的劝诱下给他当了模特。斯泰尔先生对她特别慷慨,出手十分大方,给她的报酬越来越高,在两人的关系渐渐融洽后,斯泰尔先生开始询问希比尔的身世和她的父母亲,引起希比尔的怀疑,她渐渐意识到父亲回来了,对于姨妈一口咬定父亲已死,以及母亲死亡的真正原因产生了怀疑。为了弄清真相,她私自偷看了姨妈保存的文件,发现“斯泰尔”先生果然是她的亲生父亲康特,是杀害她母亲的凶手。这个真相对希比尔不啻晴天霹雳。她瞒着姨妈,带上“斯泰尔先生”赠送的昂贵的羊羔皮坤包,包里藏了一把尖刀,登上了被她称之为“灵车”的“斯泰尔先生”的高级豪华轿车……希比尔的心理变态,说怪也不怪,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往往以家庭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反映家庭暴力的还有《罪人》、《预兆》。《罪人》描述早熟的儿子因为被父亲遗弃而煽动母亲复仇,与希比尔相比,杰科是个怪诞的形象,两岁的孩子智力和力气都大大超过了一般儿童,他善于伪装,在幼儿园里表现得与一般儿童无异。他会出谋划策,逼着母亲复仇。在《预兆》里,帕克森家的长子奎恩十分富裕,还颇有社会声望,他外表和善,但对其妻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却常常施以暴力,是个危险人物。弟弟维特尼碌碌无为,无钱无权,受到哥哥的鄙视,加上对嫂嫂的同情,被哥哥怀疑与嫂嫂私通,因而常常遭到哥哥的威胁。维特尼从来不敢登门拜访哥哥,但圣诞节前那个星期四维特尼得了一个预兆,担心嫂嫂和两个侄女出事,于是在黄昏时分硬着头皮驾车往该城另一头奎恩家的豪宅驶去。维特尼进屋后,发现除了屋后的厨房,整座屋子一片漆黑,大厅里、走道上、厨房的案板上到处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和纸盒,嫂嫂艾伦的穿着打扮与平时迥异,看见来人是小叔,似乎大大松了一口气。两个侄女忙着包装圣诞礼物,三母女兴高采烈都说奎恩叫她们到国外去度假,临走前要给帕克森家族每一个人准备一份礼物,以弥补圣诞节不能参加全家聚会的遗憾。但说到去哪里度假两个侄女的话似乎不太一致。维特尼在浴室里发现血渍,但被两个侄女以来月经巧妙地掩饰过去。维特尼见到嫂嫂和两个侄女安全无恙,放下心来,临走前,侄女把圣诞礼物提前送给了维特尼,维特尼心存感激地离开了。可是当圣诞节来临,维特尼和他的家人打开礼物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惊喜、惊讶还是惊吓?奎恩究竟在什么地方?爱伦和她两个女儿到底去了哪里?大大小小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这一切都给读者留下了恐怖的悬念。 
  欧茨的另一个主题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不协调的关系。《失明》描写了一个与朋友格格不入、对丈夫满腹牢骚、离群索居、孤独无助的老太太,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停了电、丈夫又突然死去。老太太卖掉学院的房子,躲到偏僻的乡村,与其说是为了丈夫有一个研究学问的宁静环境,不如说是为了躲避那些使她感到烦心的朋友,以及不孝顺的女儿。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家里,本来应该享受到宁静、平和、温暖、光明,但屋里却漆黑一团,到处都是危险,外部世界也没有光明,老太太把自己封闭在毫无安全感的屋里,等待死亡,心里充满恐惧。作者极为平实地描述着生活细节,却给读者不可名状的窒息感,使读者意识到现实生活的无常、无序和不可预知。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本书最后的故事《殉难》,作者交替描写一个人和一个畜生的遭遇——在保育器里受到精心呵护长大的比比女和为了生存不停地与同类斗、与天敌斗、与人类斗,从而遍体鳞伤,粉身碎骨,为了生存不惜自残以求活命的小老鼠。受到精心呵护长大的比比女成了父母赚钱的工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比比女忍受肉体的摧残,硬是把二十八英寸的腰束成十七英寸,然后被放到市场上拍卖。为了防止比比女逃脱,还在她的身上做了文身,这时的比比女无异于一头困兽。在拍卖场上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的眼中,比比女只不过是一条任人宰割的母牛、母猪,他们竞相加价,最后比比女被一个温文尔雅的白发老绅士买走。与此同时小老鼠正在遭受人类的折磨,作为试验品,饱受了惊吓,终于死去,而人类的试验也就以闹剧告终,对科学并无实际意义。 
  自称深爱比比女的老绅士跟比比女正式结了婚,起初对比比女呵护有加,渐渐地对比比女失去了兴趣,居然逼迫比比女在家接客,并把比比女囚禁起来,比比女又成了笼中的困兽。在老鼠自残面临绝境的时候,一群小孩逮住了他,把他卖给白发老绅士,老鼠过了几天温饱的日子,却不料惨绝人寰的折磨正在等着他,原来,老绅士喂饱他不是出于怜悯,也不是出于慈善,而是把他作为折磨比比女的工具。他把老鼠一寸、一寸地塞进比比女的肛门里,他和他的生意伙伴从人和兽的痛苦挣扎中得到野蛮的快乐,而受尽蹂躏的比比女还得自己清理伤口,收拾残局。故事表面看来十分荒谬、怪诞,但却揭露了所谓高级人种兽性的一面,暴露现实生活中那些有钱有势,恃强凌弱者摧残弱小,无所不用其极的丑恶嘴脸,以及肮脏卑鄙的手段。     
本卷序:恐怖小说的精品(2)     
  《鬼魂出没》里三个鬼魂故事的题材各不相同。《鬼魂出没》是传统的鬼魂故事,描写两个女孩到废弃的旧宅院玩耍遇到鬼魂,一个女孩受罚,另一个女孩送命的情景。欧茨在后记中写道:“孩子们特别容易受怪异形象的影响,因为孩子们在学习如何分辨“真”,“假”;“善”,“恶”。每个小小孩子的精神体验是感情、印象、事件以及与‘意思’结合起来的‘各种形象’的万花筒。”从某种意义上说,《鬼魂出没》也许是侧重于给孩子营造一种恐怖气氛,使他们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真正的鬼是不存在的,但披着人皮、引诱儿童误入歧途、甚至引来杀身之祸的魑魅魍魉却无处不在,《鬼魂出没》给孩子也给家长敲起警钟:警惕暗中窥视我们的“鬼魂”,学会躲开危险,避免受害。 
  《白猫》里的主人公尤利斯?缪尔由于妻子过分关注波斯猫,受到冷淡而迁怒于白猫,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白猫死后,鬼魂常常出现,使尤利斯?缪尔惶惶不安,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折磨,最终出了车祸,终身残废。《白猫》的故事发人深省,只有处理好人和动物的关系,在人和动物之间营造和谐,人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任何虐畜的行为不但危害动物的生存,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布赖府受到惩罚的人》则描绘了为追求xing爱,遭到传统势力迫害而殒命的一对情人。奎恩特和杰塞尔这一对情人生前给了渴望母爱、父爱的孤儿福罗拉和迈尔斯无私的爱,死后仍然惦记着这两个无人疼爱的孩子,鬼魂久久不肯散去。这对情人在欧茨笔下,具有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