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永乐田园 >

第17部分

穿越永乐田园-第17部分

小说: 穿越永乐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

三郎李子轲觉得分不分无所谓,大郎李子轶心中犹豫,刚想说话,李杨氏却对二郎李子轩说道:“不分家?不分家你怎么赔偿你嫂子是损失?你嫂子一心为了婆家,你媳妇却做出这种事……”李子轩听娘这么说,不由得低下了头。

姚谨暗自惭愧,她忙说道:“娘,都是一家人,这么说就见外了……再说这件事也怪不得二郎,他也不知道……”

李杨氏点点头说道:“不管怎么样,还是分了吧!家里总共是十五亩地,你们哥三个一人五亩,每人每年给我和你爹爹两石米就行。木器店我和你爹留着,将来谁给我们养老送终,木器店就给谁。二郎,你媳妇做的好事,你总应该负责……”

李子轩低着头说道:“娘,我都听您的……”

“好,那娘就替你做主了!谨娘,我这个做婆婆的,今天就卖卖这张老脸,你看看这样行不行,二郎的五亩地作价六十两,再让他给你一百两现银,以后他卖松花蛋的生意再给你两成的股份,你就把那个松花蛋的秘方卖给二郎,如何?”

姚谨没想到婆婆居然说出这话,仔细一想,婆婆这么安排倒是不偏不倚,松花蛋的生意若是经营好了,利润当然不少,但是李子轩到底是丈夫的兄弟,哪能当他是陌生人啊?

姚谨忙说道:“娘,这样不妥,咱们农家,没有地怎么成?那五亩地还是二弟自己种吧!至于生意的股份也免了,只给我一百两现银就行……大郎,你说呢?”一个秘方只卖一百两银子,这已经相当便宜了,不过若是再过几个月,估计一百两也不值了,当然了,别人暂时还看不到这一点。

李子轶虽然不想要兄弟的钱,但是想想二弟妹的作为,他就不由得寒心,遂点点头道:“我没意见。”铁拐李和李杨氏都暗自点头,大儿子和媳妇还是不错的。

李子轩说道:“不行!还是按着娘说的吧!那五亩地我先种着,以后就折成现银,等我有了钱再还给大嫂!三郎,县城的松花蛋,还是你去销售……”

李子轲很不给面子,他懒洋洋的说道:“二哥,还是算了吧!县城的路子我已经趟得差不多了,等哪天我带你去溜一圈,以后还是你自己跑吧!我要跟爹守着木器店!”

李子轩顿时红了脸。

正文 买房(1)

姚谨又得了一百五十两现银,其中一百两是李子轩给的买秘方的钱,另外五十两是婆婆给的这两个月卖松花蛋的钱,再加上以前姚世文给的那一笔,姚谨手上有现银二百四十两,还有以前李子轶的一些积蓄,这一笔钱在农家来说也不少了,姚谨笑呵呵的和李子轶商量道:“大郎,不如我们买一处宅子怎么样?”

李子轶皱眉道:“这不好吧?刚分了家就急着搬出去,爹娘会不高兴……”

姚谨笑道:“为什么会不高兴?难道自己的儿子出息了,有房子了,做父母的会不开心?我觉得儿子住的宅院越大越气派,做爹娘就会越发高兴,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再说将来三郎还要成亲,这院子可没有他住的地方,咱们搬走了,这房子留给三郎不是正好吗?有了房子,给三郎说亲也容易不是?老宅的房子咱们也不争,爹娘有什么不高兴的?”

李子轶听了连连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姚谨接着说道:“大郎,其实我早就琢磨过了,咱们秋天打算做豆制品,在家里根本不行,你想想,放磨盘需要一个屋子吧?另外做那些豆制品,就是多出一两个屋子也不够用,原先我也想着到时候租一个院子当作坊,现在既然分了家,咱们手里的银子又足够,为什么不自己买一个宅子呢?最好大一点的,既能做生意又能住,也方便,像咱们住的这个院子,有五十两银子差不多够了吧?比这大一倍也才一百两……”

李子轶听妻子娓娓道来,他很快就被说服了,既然房子秋天就要用,那现在的确得开始张罗买了。李子轶便点头道:“谨娘,听你的,咱们就买一个宅子。”

夫妻俩虽然决定下来了,但是姚谨怕婆婆多心,又婉转的跟她说了秋天的计划,李杨氏听见儿子要买房子,心里有些舍不得,倒也没有说什么,李子轶张罗了几天这事儿,无奈没有碰到合适的房子出售,反正这事儿也不急在一时三刻,慢慢找就是。

这一天姚世祥风风火火的来了,一见面就说道:“大郎,还不快点去地里看看,谷子都生了虫子了。”

李子轶这几天忙着打听房子的事儿,没去地里看,此刻一听就急了,抬脚就走,姚世祥对姚谨说道:“谨儿,你把巧儿让你婆婆看着,也跟大郎一起去地里捉虫吧!这次的虫子可真多……”

姚谨最怕那种软体的虫子了,可是哥哥既然说了,想来虫害非常严重,姚谨也想去地里看看,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农药,农作物生了虫子还真是一点法子也没有,只能动手捉虫。姚世祥来告诉他们一声,就自己忙活自家的谷地去了。

李子轶和姚谨夫妻来到谷子地头一看,谷子的叶子上随处可见一种黑色的虫子,李子轶当即拿着一根细棍子轻轻敲打谷子杆,谷子杆一颤动,那些虫子纷纷坠地,然后李子轶抬脚一扫,那些虫子顿时“灰飞烟灭”了,姚谨在一旁看着只觉得头皮发麻、浑身发痒,她根本不敢进谷地……

李子轶见妻子迟迟不肯动手,便问道:“谨娘,你还等什么呢?等虫子把庄稼叶子都吃完,今年就白辛苦一场,秋天非得欠收不可,你还不快点……”

姚谨诺诺道:“大郎,我……我害怕这虫子,我不敢……”

李子轶诧异的看了看妻子,“既然害怕,就快点回家吧,看看二郎和三郎都在不在家,让他们都来……用不用我送你回家?”

“不用不用,你忙你的,我自己走没事儿……”姚谨边走边觉得自己真是没用,她上一世虽然也是农村长大的,但是那时候农药已经普及,根本没有这样大面积爆发虫灾的时候,哪有人家这样捉虫啊?再说这谷地里怎么会一下子出来这么多虫子?

姚谨原先学过的生物知识基本都还给老师了,不过她还记得虫子虫子到了成虫期就会变成了蛾子,飞蛾扑火当然也是知道的,对,过一段时间等这些虫子变成了飞蛾,晚上就在庄稼地的地头点上篝火,应该能消灭不少蛾子,今年这样做了,明年的虫子肯定就不会这么多了……

姚谨正满脑子都想着虫子的事儿,猛然肩膀被人拍了一巴掌,姚谨被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正是邻居赵大嫂,只见她捧了一盆衣裳,显然是要到镇子前面的河边去洗,姚谨忙打招呼“赵大嫂……”

“大郎媳妇,你想什么呢?我隔了老远就喊你,你也听不见。”

姚谨笑道:“我刚才去地里看了看,到处都是虫子,我正担心呢!就没听见。”

“嗨!虫子哪年还没有?抓个三五天也就没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对了……怎么总也不见你去河边洗衣裳啊?”

姚谨每次经过河边,都看见一群妇女说说笑笑的一块儿洗衣裳,虽然看着热闹,但是农家妇女在一起,难免说一些家长里短,姚谨一想到自己的名声不好,到时候难免有人说三道四的,听了还心烦,所以姚谨一直都尽量避免出现在人多的地方,听见赵大嫂这般问,姚谨笑道:“巧儿还小,婆婆还要看着乖官,我也就是趁着孩子睡觉的功夫赶紧洗洗衣裳,哪敢走远了!”

赵大嫂又东拉西扯了半天,想起家里新得的白花花的十两银子,赵大嫂满脸喜意,这才问起丈夫嘱咐了几遍的话,“大郎媳妇,我听说你家要买房子?”

姚谨心念一动,笑了笑说道:“是有这么个想法,我们家三郎的年纪也不小了,腾出房子来正好给他预备着,家里条件好一点,三郎也能娶一个好姑娘不是?”

赵大嫂笑道:“偏你是个会说话的,恐怕是为了你家里的二郎媳妇吧?他们老姜家的人别的毛病没有,就是喜欢占人家的便宜……”她说着说着就有些歪楼。

姚谨听了这话,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传出去了也不好,赵大嫂见姚谨不肯多说,遂笑道:“我今儿找你,就是听说你家要买房子,喏!”她冲着不远处一努嘴“就是那个高门大户的高家,听说要搬到北平城的儿子家住,他这房子要卖。”

姚谨每次回娘家都要经过高家门前,高家的深宅大院比她娘家的房子气派多了,最主要的是人家的房子并不老旧,红漆漆的大门就差能照出人影了,门口两个大石狮子,看着很是有些气势,青砖砌成的围墙足有一个半人高,至于院子里什么情形,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听说他家的儿子在北平开着很大的绸缎庄,这家里应该差不了……

姚谨一听这话,遂笑道:“赵大嫂你就会开玩笑,他家的房子怎么也得三四百两银子才能卖吧?我们这小门小户的怎么买得起?”

其实赵大嫂心里也纳闷呢,不过既然拿了人家的银子,当然要替人家办事了!主要是他们夫妻觉得这不是什么坑人的事儿,所以也没有什么心里负担,赵大嫂笑道:“我听说呀,一百五十两银子就卖!你想想咱们镇上,有能力买房子的人家都有房子,没房子的人家谁能掏出这笔钱来?他当然得便宜卖了!你们家卖富贵翡翠蛋,应该赚了不少银子了!这便宜不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行了,我走了!买不买你可趁早拿主意!”她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是以并不多说。

姚谨心中疑惑,赵大嫂说的话虽然在理,但是想那高家既然是大户,也不会差那几个钱,为什么非得一定要降价卖房子呢?她看着赵大嫂一路走远,心中却是意动,毕竟这房子真的很便宜,那么大的院子一百五十两的确不贵,虽然价钱比自家原先的预算多了不少,不过自家也拿得出来……难道高家的宅子有什么毛病?要不然为什么卖这么便宜?

姚谨一路回家,先去木器店找三郎李子轲,李子轲笑道:“大嫂,我帮你捉虫,你做什么好吃的犒劳我?”

“三弟想吃什么尽管说,我这就去买。”

李子轲说道:“大嫂,我就想吃猪下水汤。”

这一点小要求姚谨当然不会拒绝,不过她还是忍不住说道:“这样的大热天你还要喝下水汤,也不怕热……”

李子轲笑呵呵的说道:“谁让大嫂做的好吃呢!”他说着,急急忙忙找了一根木棍,这才走了。

姚谨找了一圈李子轩也没找到,她便去集市买了猪下货回家收拾,晚饭是和公婆一起吃的,只少了二郎一家,姚谨不是没喊过,只是夫妻俩都不肯来。

吃过了晚饭回到东厢,姚谨便把今天赵大嫂的话说了一遍,李子轶一听,顿时喜道:“等我捉完了虫,就去高家看看。”

正文 买房(2)

李子轶和兄弟捉了几天虫子,这天终于得了空,带着姚谨和李子轲去看房子,李子轲怀里抱着小侄女,说说笑笑来到高家,敲开大门才知道,高家人一家都搬走了,留下一个看门的老者。

那老头仿佛认识李子轶,看见一家人来看房,分外的热情,带着几个人把房子前前后后都看了一遍,却原来这个大院的结构大体跟姚家一样,也是一个三进的院子,只不过最后一进却是一栋三间的三层小楼,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因为高家的占地面积比较大,从街上居然看不到,这楼的前后是一个大花园,各种花草树木,假山亭台,轩榭藤蔓,让首次看见这园林景色的李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