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落雁无声--"好汉一个半"探案系列1 >

第12部分

落雁无声--"好汉一个半"探案系列1-第12部分

小说: 落雁无声--"好汉一个半"探案系列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王长明和廖凡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们帮忙把柳大妈遮盖起来吧,再在屋里看看,她有没有留下什么遗书?我去找样东西。”拓费说完便出了门。

  拓费瞧见鸡窝旁边有辆手推板车,那该是平时推饲料或拉肥拉粪的车,里面铺着厚厚的干草。他仔细把干草翻动了一遍,果然在里面找到了魏名扬不见了的墨镜。

  这时廖凡和王长明也来到院子里,把柳大妈的遗书给他看。遗书上只有两行字:“四十年坚守,今日终报血仇。往天国归去,与厚冬重拾恩爱。”

  接着,他们三个找来柳大娘的远亲,把后事交给了他们去办。李校长也赶了过来,见到柳大娘的尸体,老泪纵横。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五章 揭谜底,从五人进村说起
等处理完了一切,三人一起来到了村中祠堂的后殿,第一个案发现场,拓费要开始讲述他对整个事件的推理了:

  “事情从我们来的那天,7月14日说起。马致远在镇上一见面就认出了魏光明,却一直没有当面戳穿他,应该是想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第二天(7月15日),我们到了村小学,见了李征南,马致远悄悄把魏光明换身份的事告诉给了李校长。魏光明应该就是为了传说中落雁山的西夏宝藏来的,搞旅游投资只是个幌子,那天的饭桌上,我想马致远已经猜到了个*不离十。李校长当天下午悄悄把马致远和魏名扬回村的事,一并压在他心里三十多年的秘密,都告诉给了柳大娘。柳大娘心中的仇恨燃起,计划了复仇魏名扬的行动。在我们到的第三天(7月16日)的下午,也就是我们去落雁山游历的那天,柳大娘用某种方法,让魏名扬服下了毒药,可能就是王村长你说的飞麻草。”

  “很有可能,我们村上的人都知道它的毒性,还有人用它服毒自杀过。”王村长补充道。

  “这个只要尸检后,就有分晓。柳大娘用来自尽的应该也是同样的东西。”拓费继续说道,“魏名扬有可能是被直接毒死的,也有可能是毒性不足,却引发心脏病死的,我倾向于后一种。因为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治疗心脏病的药,而他的尸体有没呈现太明显的中毒迹象。无论如何,那天下午魏名扬就已经死了。而柳大娘应该是先把他藏在了自家的院子或屋子里。一场大雨,让村子里平时本就不多的行人更加稀少,也让柳大娘更有机会实施她的祠堂吊杀计划。她之所以要这么做也敢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她想让人们知道,魏名扬也和那位一百年前的老和尚一样,是犯了杀生之戒,她要给魏名扬一个响亮的惩罚;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根本不怕被发现,也就不怕因为多此一举而败露,她也许早就想好了大不了一死去见她的梁厚冬。我原本以为,要把高大而肥胖的魏名扬吊到梁上去,非得个身体好的男人,或两人配合不行,可当我第二次去检查祠堂的时候,发现了祠堂内四面墙上几乎与大梁同高的水渍,又发现了在天窗上、屋檐上和祠堂外树上的麻绳的痕迹,我就了解了,只要利用水的浮力,和精巧的设计,无论是谁都能完成这项工程。”

  廖凡和王长明都静静的听着,而心中则是不住的惊奇。

第三十六章 吊仇人,精彩的力学实验
拓费继续推理:“柳大娘先用自家的手推车装上魏名扬,盖上干草,把他推到了祠堂的后殿里,而魏名扬的墨镜就在这时掉落在了手推车上的干草堆里。

  到了后殿,柳大娘用她事先准备好的上吊扣勒紧了魏名扬的脖子,然后就是构建她那个有点复杂的运输工具。这个运送魏名扬上大梁的工具,就好像一个绕过大梁的‘大钥匙环’上挂一个‘小钥匙环’,而‘小钥匙环’上再挂一把‘钥匙’。

  ‘大钥匙环’是麻绳做的一个很大的绳环:她用石头绑了麻绳的一端向上扔过横梁,落下来从旁放着;再将麻绳的另一端距绳端六米,先自旋一个活结疙瘩,然后还用这端,做一个略松散的双单结,将从旁放着那端的绳头从这个双单结中穿过。这样通过双单结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绕过大梁的闭合绳环,也就是‘大钥匙环’。这个‘大钥匙环’,在双单结的两端,留有两个绳头。先前扔过横梁再穿过双单结的那个绳头很长,拉动绳头,就可以缩小这个‘大钥匙环’(即大闭合绳环);而用来绑双单结的绳子这端,只留下很短的绳头,约一米五,在这个绳头上临近双单结处,也自旋个活结疙瘩,最后再用这个绳头,绑紧魏名扬的双脚。

  ‘小钥匙环’就是在上吊扣的顶上做一个小的绳环,而这个小绳环需要‘挂’在‘大钥匙环’(即大绳环)上。

  而这把‘钥匙’就是勒紧在上吊扣上的魏名扬的尸体。

  最后,将‘大钥匙环’上的那个长绳头,再次绑上石头,打破天窗扔出去,由于重力的作用和角度很大的斜屋顶,石头自然会落到后殿外面的地上。”

  拓费见廖凡和王长明有点不解,就拿来摆在魏名扬尸体旁的绳子证物,给他们简单做了演示。

  “接着,水的作用就开始了。柳大妈走出祠堂,关好石门,将祠堂外墙上的出水口石阀关闭,这样整个后殿就成了一个基本封闭的‘大水箱’。由于雨大水急,后殿里的水位升的很快。柳大娘要做的就是站在背街这面的树下,逐步的拉刚才抛出天窗的这段长绳。魏名扬的尸体也就在浮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随水面上逐渐升起来。

  随着柳大娘不断的拉绳子,刚才的那个绕过房梁的‘大钥匙环’(即大绳环)在不断缩小,直到水位上升到比大梁稍低,而她也感觉已经无法再拉动了,此时的‘大钥匙环’已经缩小到紧紧围绕住房梁,与之同时,连接到‘大钥匙环’上的‘小钥匙环’,带着‘钥匙’(即上吊扣勒紧的魏名扬的尸体)也基本达到了房梁的高度。由于她开始的计算,最初自旋的第一个活结疙瘩离绳头六米,现在‘大钥匙环’外的短绳头端留有一米五,大梁周长三米多,【*=不到一米】,那么在‘大钥匙环’紧绕大梁后,这第一个活结疙瘩就能刚好被从‘大钥匙环’中拉出,穿过松散的双单节,拉到长绳头端这边。

  柳大妈再将手中的长绳固定在了身旁的树干上,从而继续拉紧长绳头。接下来,她关闭了蓄水池的入水口,再打开出水口,‘大水箱’就开始放水了。由于魏名扬的脖子用上吊扣拉紧在房梁上,随着后殿内的水位逐渐下降,他的双脚就会跟着下降,身体逐渐趋于上吊似垂直于地面,而绑在他双脚上的‘大钥匙环’的短绳头端,由于双脚的下降而拉紧了原本略松散的双单节,从而锁紧‘大钥匙环’。短绳头端的剩下的不到一米五的长度,决定了魏名扬的双腿不能完全展开,垂直地面,也就形成了我们第一眼看到尸体时成弓形的状态。

  待水基本排完,柳大娘就利用天窗上打碎的玻璃刃和窗框,磨断长绳头,收回在祠堂外面的部分绳子。在长绳磨断的一刹那,由于长绳头端的拉力消失,‘大钥匙环’自然因魏名扬的重力,受到上吊扣向下的拉力,‘大钥匙环’被拉大,磨断的长绳头端缩短,而在长绳头端和短绳头端各有一个活结疙瘩,两个疙瘩适时的卡在了双单节上,承受了这股拉力,形成了平衡。

  最后柳大娘再去打开入水口,回到后殿内检查了魏名扬吊着的情况。这样就完成了吊起魏名扬的全过程。”拓费的叙述告一段落。

  “简直就像一场力学实验!”廖凡感叹到。

  “生活的经验和危机下的灵感,会产生超常的智慧。”拓费倒不觉得惊奇。

  “那祠堂后门外的墨玉烟嘴又是怎么回事?”廖凡还有未解之谜。

  “这个可以让李校长告诉我们,不过我想大致是这样的:大雨中,李校长在自己的房间里看到了柳大娘的怪异举动而不解,等柳大娘走后,他打开了石门,发现了魏名扬吊着的尸体,一时惊慌,把口袋里的烟嘴掉落在了祠堂的后门外。这也让他曾短暂的成为了我们的首要嫌疑人。”拓费解释说,“他之所以没有举报这件事,想是因为同情柳大娘,也觉得魏名扬罪有应得吧。”后来李征南的口述证实了拓费的猜想。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七章 黄牛背,轮回殒命为哪般
“那马老师的死,又是怎么回事呢,结合李校长的故事和长发大哥的说法,说明他和当年的梁厚冬死在了同一片河滩上。”王长明灵敏的把事实综合了起来。

  “我想那基本上,可以定义为意外,只要我们最后确认了吴吹水和张玉龙在昨天的行踪后。而包括他们俩,这里的任何人要杀害马致远的动机都不够充分。张玉龙的行踪可以等路通了到镇上去寻访寻访,吴吹水的行踪稍微难确定一些,但我想我们总会找到他,并弄清楚的。”拓费显得从容平静。

  “意外?那车轮印的淤青怎么回事?和梁厚冬死在同一片河滩上又怎么回事?”廖凡似乎有点不服气这种说法。

  “我没有铁证,但从目前搜集的情况和证据来看,事情的经过,最可能就是意外。”拓费开始了另一段推理:“马致远前天一早上了落雁山,他应该是先到了梁厚冬的坟上祭拜,因为李征南说过,马致远问过他梁厚冬葬在了哪,而坟墓就在落雁山南边的侧峰上。接下来,他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当年的事发地点,黄牛背。由于规划的改道,当年梁厚冬在黄牛背牺牲的地方,在现在的碎石路上方30米,没有大路能到那里。按照他近六十岁老人的脚程,等他从侧峰上下来,再攀爬到黄牛背的附近,恐怕也得接近傍晚时分了。那时已经开始变天,细雨逐渐落下,他很可能也是在黄牛背附近,由于山路险峻湿滑,意外失足滚下山来。只是现在有了碎石路做平台接住了他,把他摔晕在了黄牛背下的碎石路边。等到晚上,张玉龙冒着大雨从镇上开车赶回来,开到黄牛背下的时候,车轮无意间压到了马致远的左边手臂,留下了淤痕。他的手表也在那一瞬间脱落了,由于被压坏,时间定格在了7:45。那里是个弯道,因为惯性,车子将马致远带下了碎石路,沿着山坡滚落下去。这又一次的意外,反而让马致远醒了过来,他拼命的抓住每一根树枝或野草,我们俩爬山那天检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些被连根拔起的野草和荆棘,还有衣服碎片。还没等他抓稳,倾盆大雨形成的泥水,顺着山体表面倾泻下来,不断的灌入马致远的嘴里和鼻子里。他终因呛入了过多的泥水,无法呼吸,又一次的失去了知觉,滚落山底。这就是为什么我做初步尸检时,他的口鼻里都是泥水,从而我判定他的死因可能是呛水窒息而死。我们检查时,张玉龙的车上,没有任何明显的碰撞痕迹,这就进一步排除了蓄意撞击马致远的嫌疑。而马致远极有可能是在黄牛背失足落山,自然也有很大概率同样滑落到三十几年前梁厚冬长眠的那片河滩上。”

  拓费讲述的这个过程,只能是永远的推理。虽然后来的精确尸检证实了马致远的致命死因是呛水窒息而死,死亡时间在那天晚上的7点到9点之间,但这其中的细节,却成了永远的迷。马致远也许是用生命的代价做出了他最后的反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