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盛世永安之江山无恙 >

第20部分

盛世永安之江山无恙-第20部分

小说: 盛世永安之江山无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接下来接受百官的朝贺,这是史无前例的,蓝色的凤辇,镶有金花,八个窗子,悬有紫色的纱帘,行至素义门,凤辇之前有骑士先导。
  皇后向下臣微笑,答谢众臣礼敬之意。
  城中百姓议论,新皇后是先皇的侍妾,更有人说她还是个尼姑,更糟的是其与当今陛下在寺院通奸,一时间轰动四方,士农工商皆以此为笑谈。
  最终,萧妃还是没有逃脱和已废皇后的命运。
  那一日,安承晔独自一人来到关押萧妃的冷宫之中,唤着对方的名字。
  “陛下,妾身已不是当日的妾身,不值得陛下来此地看望,妾身只求陛下能宽恕妾身,自此以后,妾身吃斋念佛,绝不会再为此红尘诸事迷了眼。”
  安承晔听闻便一时心软了,道“朕一定想法子放你出去!”
  芸娘何许人也?她的窥心术天下无双,自是能够猜测丈夫的心思,加上内探的报告,更是铁一般的事实。
  当芸娘试问之时,安承晔心虚地否认了,倘若当时他肯承认,兴许萧妃就不会以死了却此生了。
  她也不是一个嘴上能够饶恕的主儿,其临死前的诅咒成为了萦绕芸娘一辈子的噩梦。
  从此以后,后宫之中不允许出现猫的身影,“下辈子你为鼠,我为猫,我要让你一辈子不得安生!”多么狠毒的咒语,是包含了怎样的恨意,大概是做了亏心事的缘故,芸娘总在午夜梦回之时抓紧拳头,自我防卫的意识很强,有宫女说在半夜在僻静处听见了凄惨的猫叫声,如此一来,即使已经得到了自己的梦寐之物,却又能否安心享受?
  芸娘当上皇后后,并没有对玉然等公然反对自己的大臣采取立刻罢黜的决定,这才是日后能成为一国之主的女人的智慧,映雪却似乎嗅到了危险的靠近,却毫无防御之力。
  尹玉然自芸娘成功成为皇后后,便不再过问朝政,平日里只与挚友一起编辑史书,似乎是在置气,又似乎是已经全然死心了,映雪忆起那一日二人的对话,无奈地笑了,那时还是丈夫在劝着自己,现如今竟成了这般情境,是受了何等的刺激和打击,才放弃了对挚友的承诺,映雪望着尹玉然依旧温润的笑容,眼眶竟有些酸涩。
  韩元,大全有名的谏臣,全然不顾自身的安慰上书陛下,只是所列举的实例不那么恰当,褒氏殃祸周朝亡了国,朝堂之上,芸娘一言未发,却已注定了韩元的命运—必死无疑,终亡于助燕王谋反之事。
  芸娘布下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局,年幼的燕王因母亲的原因很早之前便被送往封地,后又被罢黜的皇后为义母,谋逆之心反而成了“顺理”,加上芸娘的精心设计,自然成了铁的事实,可怜的孩子那么小便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正如安承贤当年所言,出生在帝王之家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之事,既定的争斗会让人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芸娘曾几何时也是一个天真纯情的小女孩,在目睹了母亲和姨娘之间爱你的争斗之后,心似乎一点点狠了起来,只有自己出人头地才能彻底地为母亲扬眉吐气,才能让所有人不再以母亲只为父亲产下一女而觉得鄙视。人之初,性本善,只有经历了残忍与不公平之后才会改变得那样的彻底,选择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一步步地靠近曾经向往之物,可是,又有几个人在得到了之后感到了一丝的满足和幸福?
  幸福原本便是一件纯粹的事物,一旦染上了尘埃,便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去偿还我们对它的辜负。
  映雪因为染了风寒卧床数日,几个子女纷纷前来看望,这个带了她最爱吃的核桃酥,那个带了她最爱看的杂文轶志,像极了年轻时候的尹玉然,映雪嘴上开着几个孩子的玩笑,心底却是感动和欣慰的。
  “你啊,别总是给为娘买这些没用的,快些带自己中意的姑娘回来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家世如何如何的显赫,只要是个善良孝顺的孩子便是了。”映雪这句话出口才意识到岁月不饶人,年幼时听闻母亲教训兄长的话语竟也从自己的嘴里冒出来,不由伤感。
  这几夜映雪入睡之时总是会攥紧丈夫的左手,不知道自己是在但心何事,只觉得这样才能安心睡去。白日里儿子的那句“皇后头上的凤凰,娘,儿子看见了,愈发亮了”,映雪足足一个下午坐在花园里深思,总觉得一直担心的即将降临了,死,映雪不怕,有自己深爱之人陪着自己,可,瞧芸娘的手腕,似乎不会让她恨之入骨的人那么容易便解脱罢。
  萧妃被做成人彘弃于酱缸之中之时,似乎便已向所有人发出了警告,生不如死,才是与其为敌的下场。
  芸娘铲除异己总是以燕王谋反的名义,且百发百中。
  一个个被铲除掉了之后,现在刀刃终于向尹玉然挥了下来。
  芸皇后的亲信徐竟宗终是找出了谋反尹氏也一同参与的罪证。玉然有一个挚友卫方被控贪污入狱,徐氏在刑部任职,因此刑部尽是其亲信,审问卫氏时,徐氏告知其只要咬定尹玉然,便能从轻发落。卫氏自然不从,奈何徐氏也不是善主,便对其用了极刑,在此情况之下,卫氏已然不屈从,可见其性格的倔强,徐氏失去了原本的耐心,认为此刻的卫氏已然奄奄一息,于是向安承晔奏明卫方已招认。
  安承晔自是不相信的,尹玉然,那可是自己的亲舅舅,便犹豫地说出了详查此事的决定,芸皇后早已安排妥当了,再次彻查的结果依旧是对尹玉然不利的。即便如此,安承晔只是下了将尹氏流放的旨意,并未削去其爵位,每到一处仍是享受一级大臣的待遇。
  “玉然,无论你到哪里,我都陪着你。”映雪伏在丈夫的胸口。
  这一次,尹玉然依旧笑了,然而那笑容里却似乎多了些什么。
  第二日,当仆人带来尹玉然自缢的消息时,映雪疯了似的冲了出去,那一刻,她明白了昨日夜里丈夫那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是何意。
  “谁都不许碰他!”映雪缓慢地走向丈夫,慢慢蹲下来,伸手轻轻地摸着他的脸庞,喃喃道“她威胁你了。。。到头来我还是害了你。。。”
  一旁的丫头全被眼前的映雪吓得不敢出声,映雪眸中闪现的寒意是往日不曾见到的。
  “我会好好的活着,你知道的,不是怕死,我会亲眼见证那个女人堕入地狱的那一日。”映雪闭上眼睛,将此生的最后一吻印在玉然的右脸颊。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映雪似乎明白了那一卦的真正含义,继而幽幽道:“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作者有话要说:  

  ☆、执此之念

  安承晔的羽翼皆被剔除,不是芸皇后的抢夺,而是一个逐渐削弱的过程。
  安承晔逐渐意识到群臣之中再也没有愿意站出来指责芸娘之人,很多大臣与芸娘的政见愈加吻合,安承晔本就身体不好,如此一来便愈发严重了,甚至头痛,心绞痛不断,太医竭尽所能也只能暂时减缓这样的状况,时病时愈,如此反复。
  芸娘借此改革了后宫的制度,将众多品级皆改了称呼,自然也减少了数目,其只道是陛下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拥有如此庞大的后宫美人,外加之前目睹了前皇后和萧妃的下场,想必也不会有人乐意自寻死路吧。
  如此一来,帝后便过起了一夫一妻的生活,在那样的年代自是会被世人议论谈笑之事。
  几年的光阴早已消磨了安承晔对芸娘的爱意,几乎是全部,慢慢地,甚至萌生出了恨意。
  芸娘因为阴魂不散的传闻请了道士入宫密谈,前皇后便是因为巫蛊之术被废黜的,安承晔对此十分的愤怒,便欲要借此废黜芸娘。
  安承晔将此时交代给了当时掌管史书的一位大臣,唤作万俟依,万俟草拟了诏书,安承晔却在此刻迟疑了。
  这一晚,安承晔坐在案几之前思索着什么,芸娘冲了进来,第一眼便瞧见了案几之上欲要罢黜自己的那张诏书。
  “陛下。”
  “不是,芸娘,这不是,一切皆是万俟的意思。。。”此时的安承晔完全失去了作为天子的威严和决断,甚至是懦弱,那样的懦弱。
  “陛下,臣妾只是为了将新宫殿之中的妖魔驱除,难道也错了吗?臣妾每日为了宫中大小事宜日夜操劳,难道是为了自己吗?若有人愿意揽去这重担,臣妾倒是万分的乐意呢!”芸娘甚至有几分心酸,眸中闪烁着泪光。
  安承晔一言不发。
  “陛下,臣妾想要您成为被邻国所敬仰的天子,这,才是芸娘的心愿啊!”
  安承晔被芸娘的一番话语彻底击垮了,或者说他似乎早已失去了反击的机会和能力。
  芸娘以其出色地手腕再次将一场灭顶之灾化作了云烟。
  万俟氏却因此事收到了莫大的牵连,满门抄斩,仿佛人间炼狱。
  那一年,万俟文宣只有一岁,襁褓之中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不共戴天的仇人。
  芸皇后用的自然还是那个老技法,万俟氏曾是燕王的侍中。
  芸皇后大概是想要缓和着被杀戮充满的氛围,便提出了祭天的想法。
  祭天之前,安承晔在行宫里斋戒沐浴数日,彻夜灯火,仿若白昼。祭坛四周建有高台,祭坛圆形,里面燃烧着据说可以三年不灭的圣火,另设有围墙,那之后是演奏的宫乐班。祭坛之上是雕刻的祭文,还有玉质的灵碑,碑面在夜里会发光,据说有机会目睹之人可延年益寿。
  祭天分为三日完成,皇帝有大臣陪伴至山顶,在山顶过夜,上山之路是用玉石板铺成的,据说文圣曾从此走过。
  芸皇后则乘坐着由灵鸟驾着的凤撵至祭天之地,在历史上女人参与如此圣神的盛典还是第一次。芸皇后带着凤冠,上有珍珠十二串,身穿绸缎,上绣有凤凰。芸皇后由侍女搀扶着步上高台,内中满足,自是容光焕发。
  典礼完成后便是举行宴会,皇帝和皇后在宫中接受百官的朝拜。
  此时的映雪身在荒凉之地却好似反而落得清闲。
  “小姐,你看这个成吗?”莲微拿着刚缝制好的绣袋给映雪看。
  “恩,已经相当不错了,聪明的丫头。”映雪微笑答道,脸上洋溢的竟是心满意足地笑容。
  凭借着高超的医术,映雪即使是在这样荒凉之地也能活得舒坦,一同流放的罪臣亲属有了头疼脑热便来寻求映雪的帮助,如此一来,映雪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被人们称作“活菩萨”的时代。
  “玉然,没到出诊的时刻便会想起你陪同我在街头义诊的情形,我喜欢这样的时刻,仿佛离你又近了一步。”映雪暗自道,自己都没有哭,反倒是一旁的莲微偷偷抹起泪来,她太了解自家小姐了,一时难以克制。
  “快些将奶奶扶起来!”映雪佯作没有瞧见莲微那惹人怜的模样,云淡风轻道。
  流放本是一件心酸之事,却因为特殊的原因,反而成为了一种解脱。
  永安虽好,可那样的繁华却能勾起很多心痛的记忆。年少时的挚友,此生最心爱之人相继离去,于是乎,那里便俨然一座空城。留恋一个地方,有时是因为那里的人,倘若人们没有了,又谈何留恋?
  映雪每日都会收到永安传来的消息,芸后已然完全把握朝政,陛下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对于母亲愈发抵触逃避诸如此类。
  “她为何还能活得那般自在?”莲微愤愤道。
  “自在?何以见得?”映雪淡漠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