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家和月圆 >

第630部分

家和月圆-第630部分

小说: 家和月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琴瑟堂里,也未发现异样,素妍又重新搜了遍内室,并无旁的东西,总算安下心来。
瑶芳到左肩王府见素妍,素妍在静堂偏厅见了她,师姐妹二人叙了一阵话,临离开的时候,瑶芳给素妍写了五张方子,是治这次天花的,有大人的、孩子的,又有女子的、男子的,不同的体质下药不同。
*
六部尚书,有兵、吏、户三部的尚书下狱,可谓震惊朝野。
三月初二群臣入朝,聚在议政殿议论纷纷。
曹尚书而今以江舜诚马首是瞻,只是静默听着,并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果不是江舜诚早前让他在家里也搜上一搜,御林军突如其来,下诏狱的就该是他了。
新皇早知此事有异,还是拿六部尚书开刀,甚至连杨家、傅家、顾家都一并搜查了,偏傅家也有那样的东西,新皇竟一并打入诏狱。
前朝出了大事,大总管上了大殿。朗声道:“华嫔临产,皇上有旨,今日免朝!”
群臣等了良久,没想今儿居然免朝了!
有官员讨好似地看着顾力行,在华嫔盛宠之前,后宫最得宠是端妃,“恭喜顾大人。下官听说端妃娘娘有喜了,定能早得龙子,可喜可贺!”
顾力行一脸正气,抱拳回了礼,端妃怀孕还不足三月,如今连官员都知道了。
曹尚书、周大学士等人跟在江舜诚的后面,退出议政殿。
曹尚书满是惊愕地道:“大丞相,现下我等如何是好?”
江舜诚停下脚步:“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做好份内事。”
有人应声,以前怎样。他们现下还怎样。
受创最重的是傅右相那派的人,早前原是靠着崔左相的,这回没想连傅右相也被打下诏狱,这还真是靠山山倒,靠水水覆。
崔左相的案子还没定罪呢,也是经刑部与大理寺共审此案。
*
重华宫。
华嫔叫嚷得撕心裂肺。一阵胜过一阵的惨叫声传来。
杨云屏坐镇在侧,里面还有华嫔的母亲豫宁伯夫人照应。
新皇在养性殿里批阅奏章,时不时有两名小太监过来瞧情形。
原是还有些日子才生的。可昨晚就打动了,太医、稳婆的都聚在重华宫内殿,豫宁伯夫人更是急得团团转,一天一夜了,到现在也还没生。
此刻的漪兰宫,良嫔张锦绢正坐在贵妃椅上,张淑人正与她削苹果吃,当削完了皮,用刀子花成小块,又扎了牙签。
张淑人道:“不是说华嫔与你那几日同时怀上的么?你还有十来日。她却要生了。”
张锦绢见身边都是自己的丫头,入宫快一年,她早就瞧了个明白。面含讥笑:“二皇子因与太后同日寿辰,得太后疼爱,任大皇子如何背书讨喜,在太后那儿可从没越过二皇子去。今儿是三月初二,明日就是三月初三,娘该记得,左肩王妃可是三月初三的寿辰呢。”
张淑人回过神来,“你是说……华嫔是故意的?”
想要这孩子与左肩王妃同寿辰。
“她想讨左肩王妃的青眼?”
张锦绢粲然一笑,“不仅是讨左肩王妃,更是讨皇上的龙宠、喜欢。”
在新皇面前,左肩王妃是禁忌,张锦绢知道新皇心里一直都有素妍。要是生了一个与素妍同日寿辰的皇子,只怕少不得要多看那孩子几眼。
这一年来,华嫔占尽六宫盛宠,如同昔日的丽贵人,可谓要风得风,就是杨云屏也是让她三分。
要让孩子恰巧在三月初三出生,只怕是用了催产药。
张锦绢心下明白,却并不在他人面前点破。
张淑人道:“你小姨是贵人,你什么时候都得敬着,没有她,哪有你的今日。”
张锦绢点头道:“明儿一早,我令太监给小姨送份寿礼去。”
张淑人面露赞赏,看着她的肚子,“但愿你这胎生个皇子才好。”
张锦绢挑了挑眉,想到端妃生的长安公主,新皇疼公主可比二皇子还厉害呢,“我倒希望能是个公主,没瞧我清一色备的都是女孩儿的衣衫。”
最好是公主!
谨妃的大皇子宇文恺如今才多大,谨妃整日就开始为他谋划,刚学会说话,就逼着大皇子背诗词,在太后面前讨欢欣,在新皇面前讨好。
可谨妃虽是最早跟了新皇的侧妃,却并不得新皇喜欢。
这大皇子是怎么怀上的,后宫中人哪个不知道。
就算她有儿子怎么样?每每看到她,新皇就会忆起自己如何被一个女人算计,这对于新皇来说,这是挑战他的威严。每次见到谨妃,也没个好脸色,连带着也不喜欢谨妃所生的大皇子。

、833 天花(粉红票+更)

谨妃偏又是一个不肯认输的,整日想着法儿在太后面前讨喜,在新皇面前要帮大皇子多得几分圣宠。想着法儿地教大皇子背诗词,读书写字,这才得了太后的夸赞,得了新皇的两分瞩目。
永和宫。
端妃跪坐在观音像前,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菩萨保佑,让华嫔生个又笨又呆的公主!菩萨保佑,别让这孩子在初三出生!”
良嫔能猜到的原因,端妃也一样能猜到。
好好儿的,居然提前要生了,初二天未亮就打动了,叫着那声音,远远都能听见,好似生怕旁人不知道华嫔要生了。不过一个多时辰,整个后宫都知道华嫔要生孩子了。
端妃此刻忆起杨云屏临产,因为腹大险些丢了性命,也算杨云屏是个有福的,偏巧赶在素妍在宫里给太后贺寿,又请了世外高人来坐镇,这才平安无事地生下了二皇子恒。
新皇宠华嫔,她生大公主那会儿一切照旧,可这回竟因华嫔要生,免朝一日,他这是告诉所有人,他宠华嫔,视华嫔为重。
端妃想到华嫔那张脸,又骂了句:“真是个狐媚子,也不知对皇上施了什么媚术!”
身边的服侍宫娥道:“娘娘,要是华嫔生了皇子,只怕就要晋封为妃位了,到时候还不得跟娘娘平起平坐?”
端妃“呸”了一声,“就凭她?她是秀女入的宫,本宫是皇上用轿子自西华门抬进来的。”
皇后杨云屏是明媒正娶,谨妃是太后娶进门的,但她是除杨云屏以外最尊崇的女人,华嫔这些日子占尽春色,压在她头上,她要不是因为怀着身孕。早就对付了。
*
杨云屏在重华宫呆了半日,又问了稳婆,知一时半会儿生不了。领了宫人回凤仪宫。
华嫔母女千算万算,没想三月初二亥时三刻。一声孩子的啼哭,三皇子出生了。
彼此,端妃正在睡梦里,听宫人禀报完毕,先是一愣,然后大声道:“重华宫那位生了个儿子?”
她只觉天都要塌了!
怎么可以在她之前就生儿子。
差一点,只要再坚持半个时辰。就是三月初三,可这会儿,竟是亥时三刻。
有良嫔、端妃知晓三皇子出生的时辰,只能算在三月初二。一时间几乎所有宫人都知道,华嫔于三月初二亥时三刻产下三皇子。
三月初三,新皇大喜,再免朝一日。
他是故意借着华嫔产子的事,想让群臣猜不出他的用意。
刚下诏狱的几位臣子。无论是什么原因,从目前顾力行带人抄没家产来看,个个都不干净,或多或少涉有贪墨嫌疑。这几家加起来还不如崔丛善一家收没财宝多,这多少亦让他有些失落。
但同时。朝廷国库又多了一笔近千万两银钱的收入,新皇既在背后怒骂,心下又暗自欢喜。
三月初四,新皇恢复早朝。
刑部会同大理寺为崔丛善拟定了三十七条罪名,对罪名上更是谨之慎之,但凡隐有先帝不英明或新皇不够圣明的一律去掉,原有的五十七条就变成了三十七条,条条都足够将崔丛善千刀万剐。
议政殿上,新皇看着顾力行递来历数崔丛善罪名的折子,暴跳如雷:“这便是好丞相、好官员,家中贪墨之重,枉顾国法,处!得重处!顾爱卿,朕意已决,判崔丛善父子斩立决!其罪当诛九族,朕不忍牵涉无辜,改为满门抄斩,已是隆恩!”
顾力行拿着朝笏,禀问:“皇上,大长公主……”
新皇微眯双眼,嫁入崔家的还有先帝的大公主,还有一半血脉源自皇家的崔珊。
满朝之上一片静寂,针落可闻。
江舜诚抱拳禀奏:“皇上,大长公主乃是先帝之女,又是皇上的姑母,不可杀。”
“崔丛善通敌判国,罪证确凿,又有三十七条大罪,便是诛杀全族也不为过。”
“大长公主乃是皇家公主,还请皇上从轻发落。”
江舜诚不想救大长公主,可是先帝待他恩重如山,便是瞧在先帝的情面上,他也得替大长公主求求情。
崔家确实该死!
想到当年,他要不是听了素妍的劝,改变策略,今日遭遇灭门之灾的便是江家。
险!好险!
新皇想到崔家的三十七条大罪,贪巨墨、与静王狼狈为奸、荼害百姓……条条款款,哪条都是大罪,他微阖双眸,“着刑部押崔氏父子游街,着监天钦选斩首日期。崔氏父子于西菜市执行斩立决,崔家女眷稍后发落。着都察院左都御使监斩!顾爱卿、白爱卿为副监斩官!”
都察院左都御使的女儿是崔丛善嫡次子媳妇,两家原是姻亲,新皇竟要他去监斩,用意明显,也是告诉他,想要巴结崔家,小心他拿了此事做文章,也让他来个满门抄斩。
顾力行忙道:“微臣遵旨!”
新皇扫看群臣,“无事退朝!”话没落音,已经起身离去。
本想有事要奏的,都生生咽下,生怕在这当口惹怒了他。
三月初六,新皇下旨:“奉天承运,新皇诏曰:重华宫华嫔温文谦恭,德芳双馨,育皇子有功,晋封为妃,位同德妃,其子乃朕之第三子,赐名‘悌’。”
恺悌君子,大皇子为恺,皇三子当名为悌,有敬爱兄长之意,更是告诫华妃什么时候都不能逾矩,妃便是妃,就算是皇三子也只是庶子,不得逾了皇后、嫡子去。
另,又对三妃:谨妃、华妃、端妃另定了先后位份,端妃位同淑妃位,华妃位同德妃位,谨妃位于众妃之末,嫔位之前。
谨妃虽育有长子,可位份却在后来的端妃、华妃之后,这也证实着后宫众人的看法:谨妃并不得新皇之心。她能位列妃位。不过是因她生了位大皇子。
就在谨妃因位列众妃之末感到发懊恼时,大皇子的乳母传来消息,大皇子报喜了。
报喜则染了天花。一旦孩子染病。就要供痘娘娘,期望得痘娘娘关爱。早些顺利出痘,早日痊愈。
谨妃立时吓得三魂少了七魄,急急转往偏殿,令宫人请了心腹太医来,叮嘱永仁宫上下人人禁语,休将大皇子染天花的事透露出去。
宫里如今有二皇子、大公主,又添了三皇子。要是传出大皇子染病,按照规矩就得送出皇宫养病。谨妃听人说过,先帝五年时,便也曾发生过一回天花。但凡送出宫的皇子、公主,最后都夭折宫外。
她只是这一个孩子,再也赌不起,要是大皇子有个三长两短,她只怕也活不成了。
宫里的大皇子染了病。江家也因孩子染病,急得遣了下人去左肩王府请素妍。
素妍一脸惊色:“五房的九爷也染病了?”
五太太杜迎秋因有了身子,不敢来回奔波,留在盐坪县照顾江书麒,而今五房的小八、小九由虞氏和沈氏照料着。
田嬷嬷急得团团转。“五小姐还未满月呢,也染了病。三太太恐将病气过给了七爷、月小姐、君小姐,早早令乳母带了五小姐去乡下庄子养着。”
说是养着,那么小的孩子,只怕是九死一生。
素妍急道:“可抓了药?”
田嬷嬷道:“请了义济医馆的郎中瞧病抓药,可三月初五一早,黄桑道长、瑶芳道长等人就离开皇城回山上了。医馆里瞧病的人都排起了长龙,虽留下了方子吃着,说是极管用的,可做父母的,总得请郎中诊过脉才放心。”
娘家遣了下人来请,她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