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家和月圆 >

第328部分

家和月圆-第328部分

小说: 家和月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舜诚道:“刑部、兵部的人一到,书鲲这里的事就能办结。到时候,他随我们一道回皇城。”
虞氏应声。
许是离开晋阳的时间太久,对于这里并没有太多的感情,留下除了待字闺中的快乐,还有她初嫁人妻时的艰辛。想到虞家的变幻,虞氏心里莫名的沉重。
五月二十一日。刑部、兵部的官员是星夜兼程地到了。
江书鲲在晋阳官衙里与他们交接了事务,将晋地官商勾结案、晋地世族庶子迫害嫡子案等一并移交了到刑部侍郎顾力行手里。此次兵部、刑部各有钦差,负责不同的事项。
顾力行抱拳道:“真没想到。静王把好好的晋地搞得乌烟瘴气。”
江书鲲回礼道:“还劳顾大人还晋地一片清明。”
顾力行在皇城时就隐约就听说过晋地这边的事,没想嫡子有才。竟被庶子借着静王的势力几番打压。新皇忆起生父乾明太子便是被庶子所害丢了性命,颇是震怒,责令顾力行彻查此案,定要还晋地世族嫡子们一个公道。在静王时被剥的功名,一律限期归还功名,还特意颁发了恩赏令,明春恩科。今秋亦有乡试,若是被迫害的晋地嫡子会试成绩不俗,一律在应得官位上再晋两级。
这对晋地学子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恩赐!
顾力行将推恩令张贴城门,几乎所有的学子都欢欣鼓舞。尤其是曾驰、虞建柏等人,被人压抑了十几年,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不仅还了举人功名,还能下场考试。一时间。虞建柏领着两个儿子闭门不出,整日苦读诗书。
虞氏忙活了两日余,方打点好行装。来时有七辆马车,离开时更是浩浩荡荡一大群人。江书鲲领的人和江舜诚夫妇,更有随虞氏回返皇城的虞建章一家。
青嬷嬷在江书娇的帮忙下。认了一对无父无母的田氏兄妹为养子、养女。
田嬷嬷新给虞建章买了小厮、丫头,就连管家也是晋阳人,多是此次曾家获罪被转卖的下人。田嬷嬷不忍看他们一家分离,索性买了一家四口,两个小子做虞家两位少爷的服侍小厮、书僮,父亲做了虞建章的老仆。又买了两个机警的丫头给盼儿、柔儿姐妹俩做丫头。
虞建柏因过了乡试,虞氏建议他先随自己去皇城,寻个清静处好好念书,又能得江舜诚、江书鹏指点,许有长进。虞建柏欣然应允,安顿好两个儿子,与妻子说好,托了大房虞建树照应,跟着他们同行。
一行人出了晋阳城,经过西岭乡一带时,远远地就听到一个女子的哭喊声:“老祖宗,老祖宗救救我女儿!”
这个声音,是陌生的,无助的,听来凄切。
虞氏打起车帘,往外望去,只见路口上站着一家三口人,却是见过一面的江氏族里的韩氏携了儿女求助。
韩氏扑通一声,重重跪地:“老祖宗,救救我女儿!族人要逼着顺姑去学歌舞,要将她献给皇城权贵为妾。顺姑不愿他们就用荆条抽打,还请老祖宗做主救救我女儿!”
江舜诚跳下马车,神色难看。族里人打的主意,他是知晓的,如今一听说新皇登基,又年轻气甚,只怕想多调养几个女儿也不定。
看着如此殷切恳求的韩氏,虞氏记得昔日在江氏族里见到这妇人时,虽然家境贫寒,却总是穿得干净整洁,人也精神。这才几日,韩氏面容憔悴,一边的顺姑更见消瘦。
韩氏跪在地上,“求老祖宗做主,救救我女儿。我只得这一对儿女,就算让她嫁入寒门为妻,万不会让她与人为妾。”
江书鲲见父母未言,江舜诚的眼神颇有些让他来管的意思。骑马走近,俯视着路边的妇人与孩子,“让你们再回族里,只怕他们会想别的法子刁难。不如,随我们去皇城如何?”
江诗允面露难色,咬咬双唇,抱拳道:“请平西候做主,让我母亲和姐姐先去皇城,待我考过乡试,就去皇城寻她们。”
韩氏忙道:“不!不,我不能抛下你不管,今秋你就要下场乡试,就让顺姑跟着老祖宗去皇城吧,免得族人再生念头。”
西岭江氏的人现在都疯了,有女儿的送女儿到族里学习歌舞,没女儿的居然把亲戚家的孩子过继过来,削尖脑袋往里送。
偏江诗恩长得有几分姿色,又恬静得体,竟被江舜义等人瞧中了,死活都要送她去。韩氏不允。江舜义等人竟带着江氏后生,强行拉了江诗恩入族里的女学堂。所谓女学堂是近来新挑的一座院子,设在江舜信家的四进院东边院落里,那院子形同天井,又似笼子一般,近二十个女孩子被止步其间。整日跟着晋阳城来的琴师、舞师学习,稍有学得不好,就用荆条抽打。
昨儿深夜,江诗恩挂念母亲,又想着家里正值农忙,打昏江家看守的小厮,连夜逃回家里。
韩氏一看女儿身上被打的印痕,心疼如割,带了一双儿女来找江舜诚做主。
顺姑(江诗恩)拉着韩氏,摇头道:“娘,我不走!我要是走了,他们一定会为难你和弟弟的。我不走!这几日他们都疯了,只要瞧着好看的,就把人关到天井院里学歌舞……”
江诗允是男子,看到母亲、姐姐被族人逼迫至此,想到那天江舜义等人带着族里的年轻后生来家里抢人,硬是捉了顺姑就往族里去,无论韩氏如何央求也不为所动。
为了荣华富贵,他们一个个都红了眼,就想着江舜诚的风光。听说天井院里已经送进去三十多个年轻姑娘了,有西岭江氏的还有东塘江氏的,个个都想让自家的女儿做娘娘,给权贵为妾,为父兄谋取荣华。
虞建柏抱拳道:“平西候,要不着人修书一封,让江诗允先在我家暂住,与我家里的两个儿子一起潜心苦读准备今秋的乡试如何?无论过是没过,一过秋试,就让他随着江氏族里的后生一道来寻你。”
江书鲲朗声道,“我看建柏的主意不错。韩氏,你意下如何?让诗允去东桥虞家读书,你随顺姑同我们去皇城。”
韩氏还在犹豫着,她舍不下只得十三岁的儿子。
江诗允在晋阳早有神童的名声,虞建柏想与江家交好,他家里还有两个到了适婚年纪的儿子,说不准能订亲也不定。顺姑虽只十四五岁的年纪,却也生得眉目清秀。
江诗允道:“娘,你跟姐姐随老祖宗去,我没事。”
虞建柏上了马车,不多会儿就写了封家书,递给江诗允道:“拿着,去南桥乡古桥庄找庄南的虞家,我长子唤作虞正华。”
“多谢虞老爷!”江诗允果断地接过书信,江家庄是不能回了,韩氏走了、他姐也走了,即便自己有些才华,难不保发了疯的族人还会做出其他事来。
韩氏这几年少有流泪,此刻想到母子分离,泪光盈动,“允儿……”
“娘和姐姐先入皇城,到了秋天,我就入皇城寻你们。”
韩氏点头,与女儿近了虞氏的马车。
马车够大,原本上面就有四人,现在又多了两人。
柔儿眸光闪闪,仿似会说话一般,伸手拉了顺姑:“我叫虞柔儿!”
江诗恩欠身想要行礼,虞氏道:“这些俗礼就免了。”
盼儿正垂首做着针线活,这是给她父兄做的新衣袍,抬头含笑望了眼韩氏母女。
韩氏满是歉色:“打扰老祖宗了。”
素妍见江诗恩比自己小不了多少,心下欢喜,伸手撩起她的衣袖,只见手臂上都是被打的印痕,触目惊心,有的已经血浸。
虞氏愤然道:“一个个都疯了,说好要自愿方可,居然干出逼人为妾的事。”
素妍转身取了锦盒,里面装有数只瓷瓶,又打湿了帕子,拉着江诗恩的手擦拭,诗恩因为吃痛,手抽了抽。
ps:
鞠躬求粉红票票!

、455 盼归

(又到月初了,明儿是藏历新年,但浣浣还在继续休假中,感谢一如既往支持该文的读友大人们!月初求粉红票月票了!求支持!)
柔儿瞧着,以为自己一家就够委屈了,没想还有比自己更可怜的人。“那些人还真打啊,瞧把人都打成什么样了?”虽然她失母亲,可从来没也人这样对她们姐妹,她有护着自己的父兄,虽然父兄也被祖父、叔婶般欺负,可如今一家人要迁往皇城安家,再不受他们的欺负了。
韩氏惊魂未定,忆起那日抢人的事害怕得紧,“自从新皇颁发禁酒令以来,族里人就疯了。都说新皇登基,只怕不久后各地就要选美,想着多送些女儿入宫……”
新皇年轻气盛,不过二十多岁,可不是充盈后宫,这个年纪只怕都是贪恋女色的。要是族里出上这一位、两位的娘娘,整个江氏族里都得跟着风光起来。
素妍厉声道,“为了荣华富贵,一个个都变成猛虎恶狼了。真是可恶!”
韩氏道:“五日前,东塘江氏那边送来十二名女子,搁在一处调养,说是宫里的嬷嬷就要到了,连着城里的孔家、高家都挑好了适龄女子,也请了宫里嬷嬷调养规矩……”
虞氏冷哼一声,“宫里的娘娘能有几个,就说真要中选入宫,那也得是正五品以上的官宦女儿。”
新皇登基,首先要做的就是平衡朝堂势力,怎会在寻常百姓里挑选入宫的秀女?
素妍三月初一离开,不过短短两月,杨云屏嫁予吴王,做吴王妃、皇太孙妃,而今母仪天下。成了六宫之主。
忆起昔日在西北时,与杨云屏并肩作战,仿佛前世的一场梦。
想到此处。她又用心地想:前世,前世……
浮光掠影般地地忆起胡香灵、曹玉臻来。
就算此刻忆起。心头也是满满的怨恨。
江诗恩伤口吃痛,止不住呼叫出声。
虞氏意外地看着素妍,不明白为什么素妍刚才上药怎的下了重手。
素妍回过神来,歉意道:“我想到江氏族人太可恶,没想弄疼你了。”
虞氏问韩氏:“顺姑今年多大了?”
“到八月就十五了。”
许是因为自小在乡下干农活,做家务,顺姑比虞氏印象里的十五岁少女更长得健壮、丰润些。
族里人出了银子。统一给接受调教的小姐置有新衣服,她穿着粉色的茧绸料子,倒真还有几分颜色。
韩氏最初想的就是先送走女儿,待得将来江诗允出息得了功名。就能帮衬诗恩。没想族人强势,竟要逼了她女儿云学规矩,送女儿为妾,也能说得义正言辞。
盼儿见她们母女也没带行李,就连江诗恩也只背了个小小的包袱。转身取了一只竹编小箱,从里面寻出两块衣料来,笑道:“韩大嫂,这两块料子给你和顺姑做衣服吧。”
韩氏微愣。
盼儿的温和得体,素妍赞赏含笑。
柔儿笑道:“姑祖母给我们姐妹买了好几块衣料。你们就收着,到了皇城都要打扮得体体面面的,不能被人瞧了笑话。这一路上还长着呢,不如做些针线活打发时间。”
虞氏颇是赞赏地道:“盼儿、柔儿都是得体的。韩氏,你就收下,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得相互帮衬着。”
盼儿指着针线笸箩,“韩大嫂需要哪种只管用就是,离开的时候,我和妹妹特意买了好些丝线。也许等我把几套衣服做好,我们就到皇城了,这一路上有事做,也不会心烦。”
车里人多,虞氏自与韩氏聊天说话。
因车里摇晃,无法裁剪衣料,江诗恩帮着盼儿缝袍子上的衣袖。
素妍依旧是捧了本书,慵懒地依在车壁上,过一会儿就翻上一页。
韩氏说话不紧不慢,到底是秀才家的女儿,行事得体,知书达理。她的坚毅,她独自一人哺养一双儿女,仅因这些就令虞氏喜欢里多了两分敬重。
“江氏族里,只传珍小姐没入天井院的女学堂。说传珍小姐与唐六公子定了亲,待得唐六公子秋考后就要完婚。就连田家表小姐也进了天井院学习歌舞。”
素妍道:“早前,说是要去冀州投靠大姐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