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家和月圆 >

第142部分

家和月圆-第142部分

小说: 家和月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方向,火光映天,早已经一片惨叫。
他们要做的,就是诱骑兵来此。
飞狼立时悔悟,却已是晚了。
他上当了,这原本就是一计,要诱他追敌,从后路攻击,再夺大营……
这一夜,如一场恶梦,似地狱画面的上演,昔日西歧一路痛击,连攻六州,直打到了金州城下。
今日,北齐人化整为十二部分,各大将军、将军各领人马,从不同的方位突袭西歧大营,先至的,引开骑兵,配合其他各营进行围袭。
天亮了,西歧大营已是一片狼藉,东南角黑的是烧过的灰烬、白的是未烧完的帐篷、旗帜碎片。地上撒落着鞋袜,女人的头饰,将士的腰带、兵器,零零落落,偶尔还有被烧死的男人、女人的尸骸。
面对突如其来,十面涌出的奇兵,拓跋昭只得下令突围,然后,周围都是如蝗的箭羽,黑团团如潮的军队将他们包围在中央,无数人的应声倒下,那惨烈的叫声不绝于耳,充斥着耳畔,拓跋昭觉得自己就要死了,有将军大喝一声:“摆盾阵!”
盾牌为墙,将他死死地在护在下面,数千人这才小心翼翼地撤离,直撤到西北处,这才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带着伤将残兵往草原方向逃去。
从西歧大营,穿过大漠,直至草原,一路上都有血渍,这是一条血腥之路,有遗落的旗幡,有丢下的兵器,还有将士们逃离时不敢落下的鞋袜,更有女人们的首饰、胭脂。
东方,一轮血红的太阳升出地平面,眼前是一副沧桑而悲凉的画卷。
杨秉忠、左肩王、陆平安等人骑着骏马看着眼前的画面,这一次又活俘了三万余西歧将士,都是被围困时丢兵弃械的,一侧堆满了兵器,弯刀、长枪、铁锤……十八般兵器皆在其内。
陆平安朗声大笑几声:“痛快!这一仗着实痛苦,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好久没打这么痛快的仗了。”
笑声久久回荡在上空,杨秉忠微微含笑,左肩王掳着胡须若有所思。
江书鲲骑着骏马,飞驶而近,抱拳道:“元帅、左肩王!”
左肩王审视四周:“今晨怎么未瞧见江书麟这小子?”
前日天色刚暗,各营就得了消息,每个营所攻的方位不同,就连离营的时间亦有所不同。有的,提前一日就出发离营了,是在深夜悄悄离去的,每个将士都带了二斤干粮,一羊皮袋水。有的,是昨夜近三更才得令出营攻打,没想最后各营的进攻时间却是一致的。先行一侂的将士,沿道行了一宿的路,白天还得让将士们将自己埋在黄土里掩藏,为的便是昨夜的奋力歼敌。
几人抬头时,从已经开始拔营的北齐大营方向,款款行来几名年轻女子,那一抹粉色的衣衫惹人眼目。
陆平安惊道:“安西县主!她……她什么时候回大营的?”
素妍挥着马鞭,如一股似地奔了过来,近了跟前,盈盈含笑,她的身后跟着柳飞飞与杨云屏。
江书鲲问:“元帅,书麟去哪儿了?”
素妍道:“昨日,他先派人放火烧毁西歧骑兵的营帐。四更一刻,就埋伏在拓跋昭的必经之路上,就算不能打拓跋昭一个措手不及,也能狠狠杀杀他的锐气。”
陆平安暗自思忖,很快,他就回过神来,“元帅,安西县主一直都在营中?”
江书鲲笑道:“谁说怀化大将军有勇无谋,哈哈,这只是安西使的诡计,要让拓跋昭相信她被困于蝎子阵内,以便打他个措手不及。还以为拓跋昭的盘蛇阵有多厉害,原来也是不堪一击。”
柳飞飞见一侧的辅国大将军程大勇亦是满腹好奇,更有一些将军想问而不能问,看了眼素妍,她一个眼神,柳飞飞便已明了。如讲故事一般,将素妍如何将蝎子阵改成*阵,怎样活捉了西歧四皇子、瘸军师,将计就计扮成士兵,让人误以为她和四皇子、瘸军师皆被困蝎子阵等,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众人听罢,这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陆康面露敬佩之色,道:“原来安西县主一直都在营中,害得我都要大骂人了,安西县主骗了拓跋昭,可也把我们都给骗苦了。”
素妍面色平和,带着淡淡的笑,轻浅的,没有奉承,亦无得意。
柳飞飞道:“师姐说了,要骗拓跋昭,先得骗过自己人,就连宁远将军亦是昨晚二更时才知晓真相的。拓跋昭以为师姐被困蝎子阵,没人能破得了他的盘蛇阵,却没想到,当他们布下盘蛇阵,师姐就已经有了对策,这就是万蚁阵。”
“万蚁阵?”陆康好奇百倍。
化整为零,十面围攻,就如同再庞大的蛇,一旦有蚂蚁以它为食,也能被攻败。

、218金兰

化整为零,十面围攻,就如同再庞大的蛇,一旦有蚂蚁以它为食,也能被攻败。素妍因此就有了万蚁阵,也就是她献给杨元帅的十面埋伏阵,杨元帅与左肩王看过之后,她根据二人的意见又做过一些修改,自至看不出什么破绽,这才实施,之前的操练,也只是为昨夜一击做准备。
宇文琰一袭白袍,精神抖擞,刚近到众人跟前,只听素妍喝了声:“师妹,我们走!”
她调转马头,往开拔的将士人群而去。宇文琰想说话,她却不理不睬地走远了。
这都多少天了,她还生他的气,不,或者说她没有生气,只是拿定主意不再理他了,这比骂他一场还难受。
宇文琰策马追上:“弱水!嘿嘿,弱水,那事我错了,我向你认错,郑重地认错。”
不能再这样了,这可比他挨一顿打还难受。
素妍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虽只一眼,他已是欢喜了,总算没拿他当没瞧见。“弱水,要不你骂我一顿,或者打我一顿也行,只要你能解气就好。”
她苦笑了一下,虽是苦涩的,可他越发高兴了,好歹也有了反应。
“弱水,你放心,我绝对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你骂吧!你打吧!”
他觉得自己应该学柳飞飞,做她的影子,跟她粘到一起。
素妍不以为然地啐了一口:“无聊!”
这下更好了,虽是两个字,到底理他了,和他说话了。
宇文琰道:“你别不理我,你不理我,我都难受死了。你没瞧见,我这几天都瘦了。喏,我的下巴越来越尖了。”
素妍挑了挑眉,这家伙脸皮越来越厚了,跟她卖乖,她也不吃这一套,当她会卖乖讨好的时候,他还在顽皮呢。
不远处,江展颜骑在一匹战马背上,一侧是备好的板车,上面放着小帐里的东西。满满的一车。四个丫头坐在车上,有的坐在大木箱子,有的护着其他东西。摇头晃脑,正招呼着赶车的士兵。
拔营了,这一次要穿过如同黄沙之地的龙门镇,前往草原之处的第一座城池——翼城。
素妍骑在马背上,头上戴着顶纱帷帽。柳飞飞亦是如此,江展颜觉得她们的帽子可以遮挡西北的风沙,还能蔽日,很是喜欢,特意让慕容氏也给她做了一顶。
杨云屏骑马奔了过来,一路狂奔着。“江妹妹!江妹妹……”
素妍勒住缰绳,任柳飞飞与江展颜走在前头。
柳云屏面带忧色地问道:“江妹妹,昨晚你没吓着吧?”
“多谢杨姐姐关心。我没事,天色黑,没看到血。”声音压得很低。
杨云屏伸出手来,颇是安慰地道:“这样我就放心了。要说带兵打仗,我比你厉害。要说破阵。我远不如你。听说这回,你是把阵法与兵法给融合到一处了?”
“杨姐姐。我哪儿懂什么兵法,只是有破阵的法子,根据杨元帅和左肩王的建议进行了调整,这才有了万蚁阵,就是十面埋伏阵。”
她原本不懂兵法的,就算得了本《李靖兵法》,也是送给二哥江书鲲的,她自己虽然看了一遍,但着实没什么印象。就如她说的,没入门。
杨云屏意气风发,一袭合体的将军袍穿在身上,说不出的英姿飒爽,天下亦还有像慕容氏、杨云屏这样的巾帼英雄。想到杨云屏最终的命运,素妍的心微微一沉,这样美好的女子、勇敢的女子,却死在了后宫的争斗之中。
杨云屏道:“你这个妹妹,我认定了!”
素妍一时怔忡。
杨云屏灿然笑问:“怎么,你瞧不起我么?实话告诉你,你二嫂也是我的结义大姐呢。男子可以结拜成兄弟,我们为什么不能结拜成姐妹?”
即便后来吴王与未来的皇叔皇权争斗,皇城内血雨腥风,可杨家因为是功臣名将,忠良之后,皇叔为帝,也不曾动杨家分毫,而是更礼遇杨秉忠父子,就连六公主也被赐封沐食邑,特准世袭封地。
和杨云屏做姐妹?为什么不呢!
“我当然乐意了,就怕杨姐姐瞧不我呢。”
“这叫什么话,有你这么个有本事的妹妹,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样吧,等我们到了翼城之外,挑个黄道吉日,唤上慕容姐姐,我们一起义结金兰。”
想到幼年时,她也曾与胡香灵结拜,可后来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背叛。
杨云屏乃是将门之后,虽是女子,性子豪爽,为人正直,而她的二嫂就不屑说,本是江湖女子,最重情义。
“我听杨姐姐的。”停了一下,看着前面走着的柳飞飞,道:“既是要结拜,不如也带上飞飞。”
杨云屏“哎哟”一声,颇有些不好意思,“柳飞飞也是好样的,会的东西也多,武功又好,在战场上勇敢得很,我也喜欢她。好,好,到时候我们四个再重新结拜一下。”
两个正说着,已经近了江展颜,她只听得一半,忙叫嚷道:“也算我一个!”
不等素妍说话,杨云屏道:“四个、五个都差不多。”
“那可不行!”素妍提醒道,“杨姐姐忘了,她是我二嫂的女儿,让她跟我们结拜,岂不乱了辈分,恐怕要被人笑话了。”
义结金兰的事几个人在拔营的路上便已经商量好了,决定了,杨云屏越发对素妍亲近起来,一口一个妹妹地叫着,也将柳飞飞唤成“柳妹妹”。
数十万大军开拔,从龙门镇到翼城南城外十里,不到二百里路,却走了一天多才到,待他们到时,江书麟带着的五千精兵已经扎下了营地,就连先行的伙房已搭建完毕,大军一到,各伙房炊烟袅绕,所行之处。都是四处逃窜的百姓,有的往龙门镇逃去,还有的逃入翼城以北。
*
皇宫,议政殿上。
皇帝端坐大殿,正与众臣商议左肩递来的加急奏疏,上面为边城将军叫苦,为百姓叫苦,多少大将军、将军、校尉、副尉、百夫长、十夫人,清楚明了,有多少难处也是条条款款。列陈清楚。
外面,突地传来驿差的高声禀报:“报!启禀皇上,八百里加急喜报。西北大捷!”
一声落,众臣欢喜,个个都望向皇帝。
皇帝笑容绽露:“赶紧取过来!”一目数行,看到上面龙飞凤舞的字,是杨秉忠的亲笔手书。朗声道:“大捷,真是大捷啊。我大齐将士再展雄威!歼灭西歧十二万余人,活捉四万余名西歧将士,一夜之间,拓跋昭领着残兵退守翼城,一夜就退了二百里呀。哈哈……”
终于是一报昔日破城之辱,现在全都打回颜面了,天朝威严不可忽视。
群臣小声议论。有人欢欣鼓舞。
皇帝不由得忆起了随左肩王递来的另一份奏疏,是关于议和之事的。看来,是得让西歧人尝尝苦头了,但事关重大,他还得与几位重臣商议一番。
皇帝起身。大总管高声道:“退朝!”皇帝已领着宫娥、太监转入后殿,大总管快速跟上。皇帝道:“传朕口谕,左、右丞相、兵部、户部二尚书、静王、吴王御书房议事。”
大总管应声,当即吩咐了精干的小太监去请四人。
待皇帝换了随常龙袍来到御书房时众人已经到齐了,个个神采飞扬,没有什么比听到西北再度大捷令人振奋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