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翅膀下的阴影 >

第8部分

翅膀下的阴影-第8部分

小说: 翅膀下的阴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部分同志的趋向性意见是:这很有可能是一次偷渡活动,目前他们之所以猫着不动,可能是在等人员到齐,也可能只是在等待组织人员下指令,选择合适的时机集体偷渡出境,很可能会利用海路。

案情重大,夏晨立即将有关情况和分析结果向支队领导做了汇报。黄嘉轩等几个常委一起也立即赶到支队指挥中心,肖震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指挥中心的中间摆着一个墨绿色的滨州市地形沙盘,上面插着数面小旗和无数个红白小圆点,标注着辖区内的党政机关、海湾码头及一些明显标志物。几个人围着沙盘仔细研究,分析可能的下海地点和方式。

滨州市所辖的地形相当复杂,海岸线比较曲折,小渔村多,山多,沙滩多。很多靠海边的地形布局是“海——沙滩——小村落——山”,或者直接就是“海——山”,从山到海的距离很短。

因此小渔村只能是依山而建,分散、低矮、简陋,房子大多用石头砌成,房顶上压满了小石块,防止台风来袭时将屋顶掀掉。

家家户户都靠海为生,多的是那种八十匹马力左右的挂机小渔船,那是他们出入的主要交通工具,因为有些村子根本就没有陆路可通。即使通了的,也是蜿蜒曲折崎岖难行,远不如海路来得方便快捷。

沙滩地势略高的地方,就会被围成一块一块的沙坑,那是他们养螃蟹、对虾的地方。天公作美时,靠着那几个沙坑一年也能收入个几万元。而一旦天公发怒,台风来得多且急,lang高风大,那几个沙坑便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夷为平地,颗粒无收,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收归大海充公了。

靠近岸边的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放置着一些竹竿和浮球,那是渔民们用来生养海藻、海带、紫菜的。

收获季节,海面上到处都是小挂机船哒哒哒哒在竹竿浮球间忙碌穿行的景象,满海滩上都是他们晾晒的海中植物,绿油油的一大片,蔚为壮观。

但这个收成的好坏仍然要看天时,老天不顺意时,海面常常会被涤荡得干干净净,人们只能望海兴叹。

当然几乎每个村都有几艘大马力大吨位渔船,但大多挂靠在县城或镇里的某渔业公司。伏季休渔的季节,就放在家里闲置着,维护保养。伏休期一过,集体组织船队到远海外海上去进行捕捞。一出去少则个把月,多的三个月半年才能回,人辛苦、危险性大,收入自然也比较可观。

按照行政设置和职责分工,沿海一带省份就边防管理这一块而言,一般是在省一级设立公安边防总队,靠海的地区级市设立的是边防支队、县(市)级设立的是边防大队、乡镇级设立的是边防派出所(工作站),管理的主要是靠海一线的行政自然村和绝大部分港口码头。

地方公安也相应地设有公安局和分局(派出所),但主要是城区管理。

边防派出所民警经常要走家串户了解情况或上门为渔船民办理户籍、出海等有关证照,主要靠海路,一走就得好几天,海上交通花掉的时间往往占一半以上。有些自然村下船后还得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工作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不法分子就伺机利用几个偏远的码头,甚至一个沙滩,将十几个人几十个人分点分批地用小船送到海上,再集中到一条在远海抛锚的大船上运送出境。到达偷渡的目的国(地区)外海域时,再由早已联系好对方接应船只偷运入境,海上偷渡活动便算完成了。

另外,海城、滨州范围内都有好几个村是历史上的“偷渡村”。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间,曾有大批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出境到欧美国家,并在那里扎根。

这些村里的大部分人便都有了那种“海外关系”,曾经一个时期,大家都会努力地避讳这种关系。但国家改革开放后,海外关系不再成为普通老百姓家中的禁忌,对外的联系便多了起来。

在这些村里,几乎家家户户每年都会收到大量从国外寄来的汇款,新房子建了一大片,生活也十分富足。

这对于周边地区的当地年轻人或到此谋生的外地人,形成了巨大的诱惑。

不过,由于其中的一些“海外关系”虽然说是在外面扎了根,有谋生赚钱的路子,却并未取得合法的居留权;一些虽然取得了居留权,却也不可能拖家带小地将国内的亲友都带过去呀。也有一些在国外纯属“混迹江湖”的那种,对国内的亲友却一直吹嘘自己混得如何如何的好,他们就更不可能通过合法渠道将亲友“移师”国外了。

但不管怎么样,诱惑形成了,接应关系建立了,偷渡也就产生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安边防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击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也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国内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普遍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与其冒着违法被抓的危险偷渡到一个完全陌生对未来工作毫无定数的国家去,不如就近找个好工作安稳地过过小日子。

如此偷渡活动曾有所收敛,沿海沿边也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天道无常,生灵各异;人心不足,巴蛇吞象。也许是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大,也许是身边的人才越来越多,而工作机会越来越少,近些年来各类偷渡活动又沉渣泛起,时有耳闻。

总队曾统一组织边防支队和海警支队协调联合作战,对偷渡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犯罪复发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过放松警惕还为时过早,根据总队的信息通报和支队掌握的线索,近段时间,据点设在海城的那个偷渡组织有蠢蠢欲动的迹象。虽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和深层次的突破,但端倪初现,这次的外来人员非正常聚集有可能就是一个讯号。

正在指挥中心陪着支队领导研究沙盘的夏晨突然接到内线电话,他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李春明气喘吁吁地向他报告:“夏队,他们要行动了,明天凌晨三点,白瑚海域集中上大船。”

“来源可靠?”

“可靠。”

这真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第十一章 张网待渔

经过紧急研究部署,肖震决定,立即成立专案组,由他亲任总指挥,进行全局控制;黄参谋长任现场指挥,负责通信设施、警力部署落实和现场行动指挥;后勤处林处长负责联系地方车辆运送兵力;夏晨负责将行动人员进行编组……

支队上下全都忙乎起来,但内紧外松,表面上看去仍然风平lang静。

实际上知道晚上行动具体内容的也只有参加会议的那几个人,其他人只知道要准备行动,至少具体地点在哪里、去干什么,那不是他们应该知道的。

吃过晚饭后,便开始有人穿了便装三三两两地往外走,呼朋唤友的像是去逛街。

晚上七点半左右,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在滨州市东区靠近郊外的一个广场上,一家新开张超市正在那里举行着一个露天产品推销活动兼文艺表演,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很多地方牌照的车辆都停靠在路边,小车面包车都有。

混在人群里看热闹的夏晨抬手看了看时间,然后拍拍李一鸣、李春明他们的肩膀,几个人悠闲地向路边走去,往四周看了看,迅速上了一辆面包车,里面已经坐着几个人了。

七点四十五分,面包车驶上路面,向富江县城方向驶去,那里离白瑚海域最近。车灯雪亮,从车子的后视镜里可以看到,同样有几辆面包车在疾驰。

车子直接开到了富江码头,码头上比较安静,灯光显得有些昏暗,两三个装卸工作正不紧不慢地往一辆车上装着货,看到一下子五六辆面包车驶了进来,他们停住看了看,便又装起货来。

人员陆陆续续地下车,黄嘉轩对夏晨低声说了一句,看看人员到齐了没有。夏晨往几个负责人看去,大家都点点头。夏晨也低声报告,齐了。

这时,富江县边防大队的王大队长轻轻走到黄嘉轩面前,他报告说,从大队抽调的六十多名警力于一个小时前分别乘船出海,已经按要求布置到位。那几个装卸工人是码头内部职工,以前工作中接触过的,没问题。码头旁安排了八条小快艇,每条艇可以坐八到十个人,都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登船。

黄嘉轩将手一挥,所有的人按组带开,迅速上船。快艇依次驶离码头,向白瑚海域方向驰去。

这次征用的小快艇,都是雅马哈一百五十匹马力的,速度可以达到近四十节,因为是夜晚、人多,速度有所减缓,但仍然感觉出其速度不下二十节。

白瑚海域是一个比较宽喇叭型的入海口,中间是水道,两面是山,显得有些黝深。经过山边时,隐约可以看到几艘渔船已经靠泊在山脚,应该是富江边防大队的人。

快艇到达指定地点后迅速散开,也分别找到山脚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从各个观测点,可以清楚地看整个海域,任何过往船只都难以遁离视线。

夏晨跟黄嘉轩同一条艇,在现场指挥组。对讲机里陆续传来各组的报告声:“洞幺洞幺,听到请回答,完毕。”

“洞幺听到,完毕。”黄嘉轩沉着地说。

“洞二已经到位,完毕。”

“注意观察,有情况及时报告,完毕。”

……

“洞七已经到位,完毕。”

“洞八已经到位,完毕。”快艇全部熄火,蓄势待发。

几艘渔船的信号也分别传了过来,语音清晰。

海面上静悄悄的,风lang很小,快艇微微地摇晃着。天空中挂着一弯上弦月,照得海面若明若暗,细碎的波纹泛着银光,慢慢地散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都默默地注视着远远的海面。时处盛夏,海上却传来阵阵凉意,感觉有点冷。

还是没有一点大船小船的踪迹,大家都处于静默状态,耐心地等着。四周没有建筑,没有灯光,背后山上突然传出一声不知名的鸟叫,愈加显得寂寥空阔。

凌晨两点了,还是没有一点动静,夏晨有点按捺不住了。照理说,这个时候,大船应该要就位了,至少应该向这边靠近了,或者应该有小船从内港驶出来在这里等大船了。

可通过望远镜往远处看去,除了鳞光闪闪的海lang,什么都没有。

凌晨两点过十分,没有动静。

凌晨两点二十分,没有动静。

凌晨两点三十分,一阵细碎的马达声从远处传来。就像被注了一针兴奋剂,每个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凝神细听,呼吸都似乎停止了。

近了,近了,马达的声音渐渐变得清晰,船的轮廓已经显现出来了,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出,这是一艘大马力大吨位的渔船,符合大家心目中对于“偷渡船只”的判断。

夏晨拿起对讲机准备开机,被黄嘉轩一个手势坚决地制止了。也是,根本不用去提醒,这个时候其他船上的战友肯定也都是屏气凝神在紧张地观察大船的动向,随时准备着出击。

慢下来,慢下来,夏晨心里默念着。如果这艘大船减低油门放慢速度,直至在某个点上完全停下抛锚驻泊,那铁定就是那艘等待接运偷渡人员的船只了。

到时候,只等内港运送人员的几艘小船一到,一开始接驳,就可以来个“人赃俱获、瓮中捉鳖”了。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那艘大船竟然毫无停意,油门均稳而大声,丝毫不理会黑暗中无数双虎视眈眈的眼睛,昂首挺胸地径直向内港开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