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地仙演义未完 >

第107部分

地仙演义未完-第107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未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天地。”

    众人听了,也都为她恭喜。

    玄松对玄昊说道:“七师弟,你入门虽晚,进境最快。我看你金光法相,莫非已经到了大罗境界?”

    玄昊答道:“大师兄慧眼如炬,我确实已入大罗。”说罢,现了头顶云光,云光之中,结了三花,只是还未开放,正是大罗之相。

    其实这次大战,元灵散乱,戾气冲霄,不知产生了多少冤魂,其中有许多阴煞之气,被他收到十八层幽冥塔中,也产生了一些玄奥变化。不过那十八层幽冥塔,早被镇元子悄悄作了手脚,他炼化到第十五层时,再不能寸进,因此不好提起,免得各位师兄笑话。

    那边玄穹见了,说道:“师弟进步如此之速,我身为师兄,倒要惭愧了!”他与玄竹,却还只到太乙金仙,离大罗境界尚有一线之差。

    玄昊连忙谦逊不已!

    此外,这次天庭大战,有许多宝物散落洪荒,他们多多少少也都收取了一些,少不得相互交流一番。

    正说之间,镇元子在高台上现了身形,众徒连忙闭口,依次肃立,向镇元子施礼,口颂:“师尊万安!”

    镇元子说道:“今日召回尔等,乃为三事。其一,只因妖巫量劫,一战已过,人族当趁势而起,大兴于洪荒。此乃天道大势,顺之昌,故要向尔等交代一番,以免明珠暗投,殊为不美!”

    玄松问曰:“不知妖巫二族,天数如何?是否天庭一战,便已作了结?”

    镇元子答道:“妖巫二族,因果纠

    ,又为尊洪荒日久,实力过大。一战不足以为定论才能了结因果。”

    玄云问道:“先前妖巫大战,师尊不让我等涉足其中。日后两族交战,我等是否还要如此?”

    镇元子答道:“日后行止,由尔等自择,我只将大势提点。但有一事,尔等不可不知。我等修道之人,皆有三念,一为善念,一为恶念,一为执念。是故道祖传大道时,曾授斩三尸证道之法,即先斩善恶两念,再斩自身,如此诸念皆空,自能寄身天道,以证混元。是故尔等修道,不出世,不足以修心养性,不入世,不足以了却诸念。如今尔等都有小成,足堪自保,不宜长居万寿山中,清净避世,应该下在洪荒,另寻仙山洞府,此为我所讲要事之二也!”

    众徒听了,大惊失色,齐齐跪下道:“我等若是离了万寿山,如何能再闻师尊教诲?师尊莫非要驱逐弟子乎?”

    镇元子叹道:“非是如此,且慢慢听我道来。为师在鸿蒙时,曾允诺盘古,为他存百族,护洪荒。是故我等地仙,本就是入世之仙。尔等为我弟子,心中也当有此念,多为洪荒百族计。若是都聚在万寿山,又能有何作为?何如散居于洪荒各地,各护一方,岂不方便?此为其一也!其二,尔等修道已成,迟早也要开山授徒,自当一面。我五庄观乃是清净之地,我却经不得小辈吵嚷,因此还是各自散去为好!日后尔等若是遇有难事,随时可以回万寿山商议!”

    众徒仍然求情,不忍离开万寿山,镇元子说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强迫。除玄松留在万寿山理事之外,其他众徒,悉由自取,去留两便。不过为师道理已经讲明,尔等各宜思量,不要枉费了我的一番苦心。”

    众徒这才无言。

    镇元子道:“还有一事,我上次赐宝之时,曾言还有一宝,如今已然成熟,正好在下山之前,赐予尔等!”说罢用手一指,身前现了六朵莲花,颜色各异,均是含苞未放。

    镇元子说道:“这六朵莲花,乃为师在九宝池中辛勤培育,最费心血,从天地未开便开始,直至如今方才养成。

    此宝一经炼化,会随着尔等的修为增长,增加品数。太乙境界以下,最多只开三品;修到太乙境界,最多可开六品;修到大罗境界,最多可开九品。若是入了混元,最多可开一十二品。越到后来,越是神妙,待要修炼到顶峰时,即使立教证道,也是上乘!”

    说毕,除了玄松与玄昊以外,每人赐了一朵。

    镇元子在鸿蒙之中,曾经夺得混沌莲花根,也就是接引道人的先天本体。那十五品混沌青莲的莲蓬之上,本来结了九颗莲子。当时镇元子不忍误了接引道人性命,怕乱了天道,反而失了先手,因此予了他一颗莲子,便是如今立西方教的十二品金莲。后来赤明大劫时,西王母送黄中李,镇元子便回赠了西王母一颗莲子。剩下七颗莲子,养育成七朵莲花,其中一朵红莲,已经赠与玄敖,因此如今只剩六朵。

    剩下玄松与玄昊二人,镇元子说道:“莲花虽缺二朵,不过我自然也不会委屈了你们两位。”拿出一个小锤,与玄松道:“此锤来历非凡,此时我也不能明言,日后自有一番道理。你在将此锤祭炼完全之前,寸步不可离开万寿山。”

    那锤混沌灵气澎湃,隐隐还有无穷威压,连莲花都不能相抗,看得众徒都是心惊。玄松恭恭敬敬将宝物接过,又回了班列,气度沉稳,举止有度,面色如常,不愧是门中之长。

    诸同门之中,玄松修为最深,其实已经到了大罗金仙境界,不过轻易从不表露,依旧勤勤恳恳,反而更得诸人敬重。

    镇元子又拿出一面黄色小旗,与玄昊道:“你未得莲花,我便将此宝与你。此旗名叫中央戊己杏黄旗,乃是先天五方五行旗中的中央宝旗,不但是先天至宝,日后还有一段因果,到时我自有一番计较。”

    玄昊也接过了。

    镇元子又朝玄云笑道:“前人栽树,后人遮阴,一向都是我亲自为之。你既然也在玄圃之中栽了二树,我也有一件小事物与你,以为奖赏!”

    说罢,拿出一块宝玉,说道:“我常以造化鼎炼制法宝灵药,不想余料沉积,竟生成此宝,也算是意外之喜。此玉名曰通灵宝玉,遇有天材地宝之时,自生感应,倒是正适合于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第132章 地仙开枝散叶 巫族并育奇葩

    云顿时大喜,比得了莲花还要高兴镇元子造化鼎先天妙物,那余料沉积,岂是一般?日后有此宝在身,寻起炼器材料来,却是事半功倍了大喜之下,连忙将宝玉接过,躬身称谢

    镇元子却又说道:“你也莫欣喜太过,此宝却非万能,只能识别我造化鼎中曾经炼化之物,若是其他事物,都并不识得你日后在炼宝之时,可将其放入天地洪炉之中,增其阅历,如此方可日益完善!”

    玄云闻言更喜!此宝居然还有这样的可成长性,迟早能成为他造化一支的镇山之宝!

    镇元子又对玄松说道:“玄松,千年峰之阳,有一道者,名为土灵,可为你弟子!”乃是血海巫蚁之后,一部之长,被镇元子点化为人,授了道法

    玄松应下,日后收之门下,乃是土灵圣母,为第三代首徒

    此时分宝已完,玄素乃上前问道:“请问师尊,世间可有善恶?”

    镇元子答道:“有之!若无善恶,何来善恶二尸?”

    玄素问道:“何为善恶?”

    镇元子思索片刻,答曰:“善恶之分,在于一线,善恶转化,更加难见分明若定要言之,大抵立之为善,破之为恶;生之为善,杀之为恶;成之为善,毁之为恶”

    玄素又问曰:“世间可有正邪?”

    镇元子答曰:“正邪在心,不在天道!”

    玄素又问道:“生灵行事有正邪乎?万物有正邪乎?”

    镇元子答曰:“大抵生灵行事顺势为正逆势为邪若以万物而论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

    ”

    玄素解了心中疑惑拜道:“多谢师尊!”

    镇元子知她心中所想说道:“你所习蛊术我已尽知乃是一宗妙术另辟蹊径炼化诸虫内含生养妙道并无善恶正邪之分全看你如何运用你在人族以天蚕丝助伏羲制琴便是一大至善功德当应在那只天蚕身上待第三代人主出世之时你可再往人族一行若是机缘巧合还能再成就一大功德”

    玄素听了大喜连忙直接说道:“原来师尊也知道此术还望有以教我!”

    镇元子说道:“盘王炼蛊,皆取天地昆虫禽、兽之类,多于五窍者,不为他所取大概是此等虫类,体型小而灵识微,易于炼化,也有他的道理不过即使不能行之,却不能不先知之:天地之间,举凡能动之物,皆可为虫,谓之五虫,即赢鳞毛羽昆,无虫不可以为蛊,你不可不知之”

    又道:“盘王苦熬心力,培育天蛊元蜮虫,其实大可不必,十二元蛊之中,任何一种都有那等潜力,只看是否培育得法,有没有那等机缘若是一意计较先天根基,却是过于执着了”

    玄素茅塞顿开,向镇元子谢道:“得师尊指点,豁然开朗,方知其妙无穷,此道亦再不为小道矣!”

    镇元子又说道:“为师也赐你一虫,可与那天蛊元蜮虫一起培育,以合成虚实阴阳之妙”拿出一只黑红色巫蚁,乃是血海生灵,巫族精血造就,又被镇元子改造此物不凡之处,众徒自然知晓,玄素忙用葫芦收了

    独阴不生,独阳不长,此乃大道至理若是只有天蛊元蜮虫,固然威力极大,却能发不能收,仍然只是一件杀器,在圣人眼中,算不上神妙如今有了这只巫蚁,一阴一阳,一虚一实,形如太极,相生相克,便有了无穷生机周围的无数蛊虫,顿时都得益不少尤其是十二元蛊,以后成长的速度更是大为加快

    镇元子又向众徒叮嘱道:“我等修道之士,不可以己度人,妄定正邪,生了偏执须知三千大道,本无高下,更有小道无数,皆有其妙处万不可以一己之成见,自命清高,反是魔障”

    众徒齐齐受教!

    镇元子又看了看玄竹和那只金蝉,忖道:“玄竹命中该有一劫,应在西方如今却正好移花接木,以此金蝉相代!”因暗暗施法,为其转移了命数!

    至此诸事已毕,众徒各自下到洪荒,各寻仙山洞府,开枝散叶

    其中玄松为门中之长,仍居于万寿山理事,在千年峰立洞府,名曰玄德洞玄罗也不忍离去,在玄龟峰开了水云洞

    其余六徒,各有所居:玄穹居王屋山清虚洞,玄素居委羽山空明洞,玄竹居青城山宝仙洞,玄玉居九疑山朝真洞,玄云居赤城山玉平洞,玄昊居桃源山玄光洞当下各自有一番经营,

    提

    却说人族之中,姜水之畔,有一女名曰女登,一日游于华阳,息于石上,突感神龙绕身,遽然惊醒回去之后,居然就此得孕,后于烈山石室产子,是为烈山氏

    其子刚刚产下,还未细看,陡然一阵狂风呼号,飞沙走石,尘雾漫天,伸手不见五指少顷风止,一切恢复如故,独独烈山氏已经不知所踪女登见状,心神激动,再加上产后虚弱,顿时晕厥过去

    朦胧之中,只见一位道者走来,对她说道:“汝子身当大任,已着去习练异术,十年之后,自然平安归来,无须过于忧虑今赐你一物,十年之后,可凭此与汝子相认”说罢将一样事物投到女登怀中

    女登遽然而醒,视其手中,果然有一件事物,长而有柄,下有双齿,似乎木制,却坚愈金铁女登于是持此物回到部族之中,安心等待烈山氏归来

    那物件甚是神妙,女登持之劳作,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