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野医 >

第208部分

野医-第208部分

小说: 野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话这个时候就不管用了。她要去拉,小板栗就像是牛皮糖一样,扭来扭去,躲着她,还呵呵地笑个没完。
孙振香帮晨曦梳着湿湿的头发,笑道:“他喜欢赵阳,就让他爷俩亲呗!”
刘娟就捂着嘴对孙振香和晨梅笑道:“别提他多喜欢赵阳了,简直比他亲爹还亲!”
晨梅摸着晨曦的小胳膊笑道:“赵阳是有小孩儿缘!”
朱守缘咳嗽一声,道:“他爹在这呢!”
大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所有人都笑,就朱守缘不笑,也就让大家笑得一时止不住了。
等都笑得差不多了,朱守缘才笑了笑,对赵阳道:“我们他们通过这个办法卡咱们啊!”
赵阳倒上茶喝了一口,笑了笑,道:“他们就算卡,也有期限的,我们所有的手续都是合法的,怕他们这种伎俩干什么?”
晨梅开过公司,有过和政斧部门打交道的经验,就提醒他道:“就怕他们鸡蛋里头挑骨头……总之,这个是很难缠的!”
赵阳喝了一口茶,平静地道:“有种他们就一直卡着我!”
如果是正常的需要,为了以后少点麻烦,尽量准备齐备了,如果对方故意找茬——那就很让人费解了,不说他是真心给附近的村里办好事,也没打算谋利,就说他的关系,他们傻到什么程度,才在这种事上卡他?
除非是韩长叶的授意——那他真是自找难受了!
赵阳扶着爬到他肩膀上的小板栗,又笑道:“老朱,你把能办的先办了,那些暂时办不了的,就先放放,这大夏天的,也不用天天往外跑,免得嫂子晚上找不着你了!”
刘娟抄起放在席上的莆扇作势要打,赵阳忙摆手道:“我也是为了朱哥好啊!”
晨梅嗔道:“你还有脸说,还不是你懒,什么事都让朱哥去办!”
刘娟抿嘴笑道:“让他跑跑也好,原来就是个书呆子,现在可比以前有趣多了!”
赵丙星这时叹了一口气,道:“在咱们华夏,要办件好事都不易啊!”
大家一愣,忽然又笑了起来。笑完又都沉默起来。
第二天,朱守缘再去找一位管城建的副乡长签字时,被告知不在,等了一天都没见着人。
对此,赵阳并不在意,只是告诉朱守缘这几天就在家休息着就行,没必要去坐那个冷板凳。
见赵阳这边好几天没有动静,有些人坐不住了。不过,连韩长叶的面子都不好使,镇上其他人想直接找赵阳,就得掂量掂量了。
他们也有办法。
到了这天吃过晚饭,一个六十来岁、穿着朴素的老者推着自行车到了果园里。
赵阳一见,赶紧迎了出来,上前扶着他的手道:“冯老师,你怎么来了?”
冯老师,名叫冯福泉,是赵阳小学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很照顾,而且本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现在改名为镇中心小学的校歌还是他作的词、谱的曲,所以很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冯福泉喜欢穿中山装,现在头发已经花白,眼睛浑浊,脸色也不大好,走了这段路,喘气时胸膛就像风箱一样地响着。
进了屋,赵阳赶紧洗碗冲茶,然后坐到了冯福泉右手边,心中感慨万千,自责地道:“冯老师,我应该早点去看你的!”
所谓桃李满天下,但到头来,又有几个人能记着看望一下栽培自己的恩师呢?尤其是小学的这段最为重要,但又时间相隔久远的时期,很多人因为生活或者应酬忙碌,或者有心无力,或者干脆就没有了这个想法。
这其中也包括赵阳自己。当然,他不是有心无力,或者生活方面的问题,而是想着凑暑假的时间给冯福泉调理身体。
赵阳前几年每逢过年,都去看望冯福泉,但去年因为事情耽隔,却是没有去成。而他所说的想该早点去看望他的话,就是想着去为他治病,因为作为一名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几乎不可避免的患上肺病。
现在都不用看他的气血运行状况,单从他的喘息、有些发青的唇色还有羸弱的身体,就能看出他的肺出了问题,而且还有影响到了心脏。
现在既然来了,赵阳也就不管暑假不暑假的了,当场给他来了套“望闻问切”,然后使用“三才针法”正气血,又拿出《玉液洗髓丹》当场让他服一粒。
《玉液洗髓丹》和《朱血丹》都对拔除内毒有很好的效果,区别是《朱血丹》的药效要猛一些,而《玉液洗髓丹》则相对温和。上次给孔德运治疗时,因为两种丹药都不是完全形态,为了出效果使用的是《朱血丹》,但临走还是送了一瓶《玉液洗髓丹》让他服用,现在听说效果不错。
而《玉液洗髓丹》的药效温和,也只是相对来说,冯福泉服下后,很快就感到一股热辣辣的气从丹田升起,然后扑向了肺部,让他忍不住咳嗽起来,但这股热辣劲过后,却感觉到肺子有一股清凉湿润之意,喘气也不像原来像是隔着一块厚布一样难受了!
冯福泉从一来,没说几句话,赵阳就不停地谈论他的病,现场给他治疗,告诉他以后的饮食禁忌,等等。所以,一直到走的时候,有些话还没机会说出口。
(未完待续)


第二五八 憋屈的韩书记(上)
等到送冯福泉离开的时候,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模样,赵阳也大体猜到他想说什么,想了想,就主动说道:“最近一直忙着筹办村小学的事。不办不知道,办起来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不说别的,就说这花费吧,地皮要花钱,这个自己村的,算是半买半送,不算多。但是修连着路和村里的路,找建筑公司,找设计,建楼、建艹场,买办公物品、教育设备,等等。我想着让村里的孩子也能用到最好的,这花费啊,估计一千万都未必打得住……”
“除此之外,还得请老师、请保安,要想人家教得好,总不能亏待人家。另外,我们办这个学校,也不图从孩子身上赚钱,有那些贫困的,还会贴补他们……办学校又不是只办一年的,总得留点余粮,还得留点发展的钱……现在感觉钱不够花的了!”
冯福泉不时点点头,道:“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只管说,我还认识很多老师的!”
赵阳忙笑道:“冯老师,我最想的就是等学校建起来了,您能来指导教学工作……您也是我认为最好的老师!您教出了我,再教出我们的孩子那一辈的,那多好啊!”
冯福泉哈哈一笑,道:“你要是缺人的话,我平时也能来帮忙,实在不行,我就过来也行,反正我也是快退休的人了!”
赵阳大喜道:“那真是太好了!冯老师,我代表附近七八个村的人感谢您!”
冯福泉指着赵阳笑道:“哈哈,你小子,这就想把我绕进来啊!”
赵阳感慨地道:“好老师难请啊!”
冯福泉叹气道:“一心教学的老师,有的还不如其他人受重视,所以,你说要对老师好,我觉得很对!”
聊了一会儿,冯福泉还是说出了来意:“赵阳,镇中心小学是你的母校,刘校长想让我问你,能不能帮着建几个多媒体教室?”
华夏是礼仪之邦,最是重人情。想来是对方见“正面”攻不破堡垒,找他最尊敬的老师“迂回前进”了!
他们的想法还不错,冯福泉来了,赵阳待为上宾,但要是他们自己过来,估计只能在门外面喝风了!
不过,捐多媒体教室这件事,赵阳很是不感冒,虽然在将要建的龙窝小学里,每层楼都会有一到两间多媒体教室。
但是,在龙窝小学里,他能保证物尽其用,但到了别的学校,就难说是好事了,估计还可能成为一个收费的借口!
这并不是他多余担心,而是上高二时实实在在的经历过,那时一周只上一节课,每人每年却要多交二百多!
尤其是在这个关口上,一旦开了口子,以后就别想清静了!
所以,赵阳叹了一口气,道:“冯老师,如果是你当校长,我个人会捐上几万块钱,给学校里的孩子们添上几十台电脑,这是没问题的……而且,这个时候……”
言下之意,自然是冯福泉不当校长,他个人都不会捐钱的。
冯福泉脸上有些失落,道:“我也知道你的担心。其实,学校里连学生的伙食都弄不好,弄多媒体教室很可能也只是沦为一个噱头啊!”
赵阳无语,说起来,冯福泉因为学生的伙食问题,几乎年年跟学校里闹,现在听说镇中心小学的伙食还是差强人意!
因为冯福泉不愿意让赵阳开车送他回去,赵阳就从村里借了一辆自行车,一直把他送到了家门。
赵阳和朱守缘这边一连几天都没动静,不仅镇上某些人急,村民也急!
在自己村里建一所自己的学校,差不多是龙窝村今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了,有该入学的或者虽然没有适龄的学生,但对村里能有学校而感到高兴和荣耀的人,一批批的去找朱守缘,问建学校事情的进展。
朱守缘只好一遍遍地解释,要等镇上的审批云云。
镇上审批,大家能理解,但一直找不到人签字这样的事就让大家明白过来,MLGBD,这是要钱呢!
有那脾气不好地马上就骂娘了,即使脾气好的,也气得不行,道:“建学校,又不是盖厂子,还伸手要钱,太没人姓了!”
年纪大点的还好说,年轻一点,尤其像商年青这种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虽然他上到初中就退学了,但不妨碍他对村里将要有所小学的热情,尤其还是赵阳花钱建的!
于是,他就找到和他一般大的或者比他大上几岁的人,商量道:“咱们也学电视上的人,去上/访吧!”
没想到一呼百应,尤其龙窝村小学并不是只针对龙窝村的,附近的村里都能受益,那些村里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也赶了过来。
这样凑巴凑巴,就有五六十口子了!
他们这个年纪,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找了几辆拖拉机,就向镇上杀奔而去!
一些年纪大的怕他们没轻重,也跟了几个过去。一个两个的不显多,等到了镇上一数,好吗,人数直接超过八十了!
八十个人往镇政斧大院门口一堵,把用破纸箱子写好的程式标语用竹杆一挑,再加上大嗓门的一喊,场面顿时就“蔚为壮观”起来!
玉龙镇的居民还从没见过这个景,也围了上来。
这样一来,商年青等人,更觉得兴奋起来,那口号喊得更响、更齐了!
围观是人类的本姓,尤其是这种格外热闹的情形,看到大小伙子们堵政斧大门,本来就感到好玩,又见里面没人出来,胆子又大了不少,跟着起哄的也就多了起来。
外面这么“热闹”,里面能听不到吗?
听到自然是听到了,但听到的人,尤其是相关人等,则没有一个感到轻松的!
不说玉龙镇,就说齐水县吧,民风纯朴,又没有修建什么大的工厂,或者开发房地产,这上/访的都很少,今天来这么一出,玉龙镇必然是出名了!
况且,上/访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别说是镇了,就是县里、市里,都是不小的事件!而一旦处理不好,肯定就是大事中的大事——反正不是喜事就是了!
再看看那些纸箱板上写的标语吧:“建学校收钱”、“天理不容”、“没脸没皮”……也不知道谁写的,字虽然不好看,但没错别字,而且一个纸板写一个字,字大得隔百八十米都能看到,而且还“血迹淋淋”,不知道是用的鸡血,还是调的油漆。
韩长叶铁青着脸站在窗户后面,办公桌后面则是站着教育办的刘强和管城镇规划的副乡长孙正义。
看着那一个个大字上下起伏,还有那响亮得像是能把玻璃震碎的口号声,韩长叶沉声道:“通知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