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混世 >

第307部分

混世-第307部分

小说: 混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风缓缓道来。

原来因为之前那件“喜当爹”的事之后,于风的大队里也是人心惶惶,大家寻思着倒不如让媳妇来江宁。

于是还真有几个小媳妇来江宁了,但他们又没指标随队,只靠丈夫的津贴显然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就要去找点工作。

其中一个士官的媳妇就去市里的夜市摆地摊。

但她一个外地人,傻乎乎的去摆地毯,又没缴保护费,第二天就被城管给盯上了,城管上去就要没收货物。

军嫂哪里肯干,推攘期间就相互打了起来,军嫂凭着一股锐气,竟然找来旁边烧烤摊的刀子,捅伤了一名城管。

这样事情就大了,从摆地摊变成了行凶伤人。

事后于风带人赔礼道歉,伤者情况也不严重,没有伤到要害,只是皮肉伤,但关键是城管局就是不愿意服软,坚决要走法律程序,把军嫂给告到法庭上,到目前为止军嫂还在看守所里待着呢。

 第五百三十章 喜当爹(2)

听到这,袁朗算是明白了,这种事如果“受害者”——我们暂且称城管队员为受害者吧——不追究的话,私了赔点钱,基本上就没啥事了,但现在关键问题是城管队员追究这件事,看情况估计是为了杀鸡儆猴。 /

于是就有了袁朗中午吃饭时看到的那一幕。

袁朗奇怪的问道:“一般来说,涉及军队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你们没有找部队领导去反应问题?”

“找了,有什么用?”于风反问道,“首先是军人家属,不是军人;其次领导认为军嫂犯错在先,也不想管这件事!总归我们陆军海战队是爹不疼娘不爱的!”

袁朗顿时无语。

他安慰道:“算了,总归事情是有一个很好的解决!不过你认识我,也认识何金平,应该早找我们啊,这件事对我们俩来说都不算难办的!”

于风笑了笑,说:“今后有事肯定会找你们的!”

袁朗想了想,思绪就飘远了,他在想,有些事,国家既然不做,那么个人是否能做?自己现在好歹也赚了点钱,为什么不为社会做点贡献呢?当然,这样说或许有些太大了,但袁朗曾经也是名军人,为什么不为军人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他问:“咱们队里的军嫂,多吗?”

于风想了想,说:“我们大队总共五百三十人,军嫂差不多得有一百人左右吧,不过具体的还真不知道!”

袁朗说:“我有个想法,不过还不是很成熟,我想办个企业,军嫂们可以来企业里工作,这样不就能随军和赚钱一举两得了吗?”

于风闻言大喜,搓着手激动道:“这可是大好事啊,如果能做成,我们全队都会感谢你的!”说到这,他又想起来,问道,“这事不好办吧?花钱估计不少吧!”

袁朗笑了笑,说:“钱的事我来考虑,你先把名单统计好,毕竟这些人家里也有老小,不一定每个人都愿意来江宁呢!”

于风郑重的点头:“这件事交给我好了!”

虽然事情是拍脑袋决定的,但具体做法就需要仔细的去考虑,毕竟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是一个长久的工作。

袁朗可以不考虑赚钱,但一个长久的工作必须要盈利,否则袁朗在时还能靠袁朗去输血,但袁朗不在时,或者说袁朗的经济不好的时候,难道军嫂们再各回各家?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做什么工作,这是一件难题,毕竟军嫂们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或许是本科学历,但有的或许只是小学文化,不同文化学历的人,想要安排到一起工作,确实也有些困难。

为了这事,他也去找周圣华好几次,毕竟周圣华也是老军人,对此也感触颇多。

周圣华倒是提出了一条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在他看来,不必强制安排每个人去做什么工作,对于有能力的人,大可以贷款给她,让她自己去创业,然后反哺这个事业。

这个建议,让袁朗豁然开朗,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忽然觉得可以做的事似乎很多。

这天,吴佳雯打电话过来,电话中她现在已经在彭城了,带着江宁大学的几个专家,考察过了东正乡,初步决定要在东正乡投资建设一个年产量在六万吨的食品厂,初期需要投资两千万,建设五百亩的厂房,其中生产车间面积为四万平方米。

 第五百三十一章 挖济南动力机厂的墙角(1)

第五百三十一章挖济南动力机厂的墙角

初期只需要投资两千万,就能有五百亩的厂房加生产机械,这在江宁是不可想象的,在江宁两千万你能拿来五亩的土地就算你有本事了。/ 

袁朗在感慨彭城土地便宜的像不要钱一般的同时,也拨通了何金平的电话,这个项目说好了是要带何金平一起玩的,两个人简单的商议了一下,就决定袁朗出资五百万,何金平出资一千五百万,两个人都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还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归吴佳雯,毕竟整个项目都是由她来运作。

年产量六万吨不算多,但如果太多了,反倒会让山林不负重堪,难以持久发展,但六万吨的利润其实也不少。

就算是菜市场里的干菇一斤都要四五十呢,如果这些产品包装好之后外销,前面的数字不用改,直接把人民币改成美元就行了。

六万吨,就是1亿2000万斤,如此算下来,年销售额起码要在50亿美元,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卖到国外价格高,品相自然就要好,咱们经常在《读者》之类的小说上看说外国的苹果都要求个头尺寸差不多之类的,倒不是空穴来风。

这么一筛选,最多只有五分之一能够入选,而且并不是每种山货都能值那么多钱,最终外销的话,也不过是七八亿美元。

再加上生产、仓储、运输等各种费用和损耗算下来,就只剩下四五亿美元了,而且一个陌生的牌子在国外,要联系经销商,要打广告等等,杂七杂八的算下来,毛利润能有一亿美元应该是差不多的。

当然,这个利润算是不错的了,毕竟加上境内外仓库的投资,前期应该也只是一两个亿人民币的费用,绝对算是一本万利,而且再加上国内销售的利润,一年十个亿应该还是有的。

当然,这是要能卖出去,卖不出去,一切都是白瞎。

国外销售他们是准备走卖场和商超,在国内的销售,他们则主要是准备走网络,只在各大城市的商圈内设置一到两个体验中心,用来提升品牌的形象。

不过,这些事都是今后慢慢来的,起码在第一年是难以盈利的,这个世界上广告费可是很贵的。

这件事暂且是由吴佳雯负责,袁朗只要掏钱就可以了,倒是不必去过问,他现在头疼的是军嫂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倒也不是燃眉之急,于风正在统计他们队里的军嫂具体情况,包括每个人的年龄,学历,从业经验等等,袁朗还需要拿到这些资料之后才能开始仔细去想。

这天一大早,他就和红星机械厂的总工邵飞,汽车中心的总工黄光一起来到了江宁机场,他们是来接从济南前来的客人。

李顺前天刚刚开着车把宋福瑞给接回来,还带来了济南动力机厂有很多职工想来红星机械厂的消息。

袁朗自然不可能是什么人都肯要,起码要是技术骨干,这一次来的基本上都是济南动力机厂的技术骨干,技工的话,起码是二级以上,大多数都是一级,还有个别特级的呢。

 第五百三十一章 挖济南动力机厂的墙角(2)

看着眼前三十四名工程师和技工的队伍,袁朗不仅感慨,还是老国企的实力雄厚啊,随随便便就能拉出如此多的技术大拿。//

这三十四名济南动力机厂的员工,就是来考察红星机械厂的,袁朗来机场就是来接他们的。

没错,他们都是坐飞机来的。

可以看出除了个别工程师比较淡定以外,大多数人都很兴奋,虽然现在机票也不算贵,但对于大部分工人来说,这辈子都没坐过飞机,工程师们虽然待遇稍微高一些,但国企制度比较死,出差什么级别坐什么交通工具都是有规定的,因此大多数工程师也没有坐过飞机。

袁朗只这么一下子,就把这三十四名员工给震住了,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你如果去应聘的话,对方二话不说,给你一张机票让你去应聘,你是什么感觉?

首先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了吧?除此之外应该还会觉得这单位牛逼,只有实力雄厚的单位才能玩得起这一套。

下了飞机后,袁朗就把众人迎上了去红星机械厂的大巴车,这是和县交通运输公司借调来的车。

上了车,一群人还很是兴奋,相互之间说个没完。

袁朗也就不说什么,只是听他们说。

到红星机械厂时,正是午饭时间,大巴车直接把人拉到食堂,大冬天里没有比热气腾腾的食堂更吸引人了。

白米饭、馒头都管够,菜是大锅做的,今天的菜有糖醋排骨,里脊肉,各式蔬菜六种,红烧鱼等。

虽然菜品不算太多,但量都很足,袁朗也坐在三十四人中一起吃。

“袁总,你们这里,每天都吃那么好?”有人就问道。

袁朗笑道:“不仅是午饭,晚上还有夜宵呢,给加班的人吃,管够,随时来都有!”

众人听了之后都很羡慕,现在国企也是要效益的,办大食堂的没几家了。

民以食为天,这一顿饭吃的大家心旷神怡,有吃货就觉得,要是每天这样的菜管够,就是来红星机械厂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吧。

吃好饭,袁朗没有带他们去车间参观,若是论车间的现代化,红星机械厂和济南动力机厂是没法比的。

袁朗唯一能晒的就是待遇。

他说:“你们大家来,肯定最关心的就是待遇,我先把待遇说一下吧!”

众人闻言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不过也都竖起耳朵听情况。

“技工,二级的一个月八千;一级的,一个月一万!助理工程师五千;工程师一万;高工两万!”

简单的待遇说明,让众人都哇了出来。

众所周知,国企的待遇绝对不能算是好,唯一的就是稳,有个铁饭碗,但现在这种观念事实上已经被很多人不接受了,毕竟国企也有破产,也有下岗了。

“按时发吗?”有人提问。

“那当然了!”袁朗笑道,他指了指工厂外面,“事实上,我们还准备兴建一个现代化的住宅楼,给员工们去住!”

他的这番话,又让工人们陷入了沉思之中,红星机械厂有实力,从坐飞机就能看出来,待遇又高,还给住房,那还要求什么呢?相比起来,济南动力机厂的待遇,那就是渣啊!

 第五百三十二章 地主求佃户(1)

第五百三十二章地主求佃户

最终济南动力机厂有三十人决定留在红星机械厂,这样规模的人员入职让红星机械厂这边忙的鸡飞狗跳,光是租房、户籍等问题就足够让原本懒散的办公室忙的顾不上喝水了。//

不过相对于红星机械厂,济南动力机厂才是真正的愤怒了,他们不把工人和技术人员当人看,总以为离开之后后悔的会是那些工人,但还没等工人们后悔呢,他们自己就后悔了,走的都是中坚力量,整整五条生产线趴窝在那里不动了,谁都不会搞,最终还是从德国请来的工程师才修好,代价是每天一万美元每人的咨询费,工程师加家属来了十四人,每天还只干五小时,让济南动力机厂的厂长有气撒不出来,据说那段时间,每次清洁工都能从厂长办公室里清理出很多玻璃杯子的残骸。

对于红星机械厂这边,租房只是权宜之计,在袁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