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如玉君子 >

第317部分

红楼如玉君子-第317部分

小说: 红楼如玉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只参镇国公这事还没有这么大。但是偏偏贾雨村就把缮国公府的石光珠给咬出去了,缮国公历经三朝,可不是好惹的。

缮国公的作法很有宗族风范,听说有人把孙子给参了,又一打听。嗬,是近些日子挺有名的贾雨村,他也没纠集人上本驳斥贾雨村,他开祠堂用家法先收拾了石光珠一顿,直接把人收拾到床上去了。然后,久不上朝的老爷子亲自穿着蟒袍玉带颤颤巍巍哆哩哆嗦的上朝请罪。

缮国公身子骨儿还是相当硬郎。只是年迈,个头儿就抽得精瘦,他先说自己教孙无方。然后就开始,质问贾雨村。这老头儿说得很清楚,你以为我是吃素的么?行啊,你参老子的孙子,你够狠。够胆量,你给老子拿出证据来!

其实咸光帝没料到贾雨村狗胆包天。敢在朝堂之上拉扯国公府下马,若皇上有心弄死这两家,早就下手了,还会等到现在?

再者,四王八公去其七,也还只是下五家了,缮国公和镇国公都是个很识向的人,善于揣摩帝王心思,在咸光帝的心中,这两家人并没有太多不是,因此想要留着他们,给自己留下一个仁厚的名声。

此时面对缮国公的质问,咸光帝非常光棍儿的把问题推给了贾雨村,贾雨村傲然道,“待刑部会审,自然有证据,老国公一心为国,实在是可嘉可叹。”

缮国公大怒道:“老臣为官几十年,自太宗朝起,只知御史言语言风奏事不为过错,如今司马大人可是开了此先例了么?不是御史又不是言官,无凭无证,司马大人就参奏一品相辅、三品京都府尹!

还敢大言不惭的说邢部会审,先不说司马大人此举不合规矩,妄开尊口!皇上尚未定罪,怎轮到司马大人说会审二字!此大不敬之人,老臣历经三朝也未曾见之啊!”

贾雨村误会了咸光帝的意思,他显然还不大了解皇上这种生物,他立码开口驳道:“向来无风不起浪,一等伯的牛继宗的儿子牛温在闹市中伤人至死,这是有真凭实据,多人亲眼所见,石大人判其误伤,岂不是有意为他开脱!

试问,国公大人,若无内幕交易,石大人为何偏颇牛温!而牛温正是一等伯的牛继宗的儿子,试问,石大人不是看牛大人薄面,看谁的薄面!”

缮国公厉色道:“贾大人不回答老臣的问题,却说这个有什么用,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贾大人可是心、虚、了!”

“国公大人,你也说了公道自在人心,本官作为朝廷大臣,为皇上分忧这是本分的事情……”贾雨村义正言辞的说道。

缮国公不愿在这个事情上,和贾雨村多说什么,于是开口道:“贾大人心不心虚,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不过老臣就奇怪了,贾大人和牛家无冤无仇的怎么会将牛家往死里咬呀!”不待贾雨村说话,缮国公自己就接着说了!

“皇上,老臣有一内侄孙自金陵回来,前儿跟老臣说起了一桩事故。说金陵城薛家薛蟠在金陵曾卷入一场官司,乃是与人强争买侍女以至将一户冯姓少爷冯渊活活打死的事情,当时金陵知府判词为‘死者了结。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相遇,原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魂追索而死’。”

缮国公精光闪闪的眼睛转向脸色泛白的贾雨村,厉声问道:“若臣记得不错,那时正是这位贾司马贾雨村大人任金陵知府!臣倒要请教司马大人,曾经被司马大人论为死人的薛蟠如何又活过来了!

而贾大人之所以要一味要将这件事情至到死地,就是因为牛家大少爷,现在很宠幸一个侍妾,据说已经宠爱到了她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地步了,据老臣所知,那个侍妾就是当年薛蟠要强买的侍女。

贾大人是怕这位尚在人世的侍女挡了你的路,怕她得宠后记恨你将她买入薛家,怕她翻你的旧帐。所以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要将牛家一起打入尘埃吧!老臣倒是想问了,贾大人为金陵知府时徇私薛蟠,看得是谁的薄面呀!”

缮国公是有备而来,他冷眼盯着贾雨村脸色一瞬间的委败后又挺直了胸膛,高呼冤枉。如今的贾雨村已不是当年金陵知府、更不是初入京的巡街御史,他位列三公,当朝大司马,他此时掩去俱色,声色俱厉,满腔正气,大声控诉缮国公冤枉于他!

缮国公是绝不会就此罢手的,这位老家伙深知打蛇打死的道理,他上前一步,冷声道,“是真是冤,凡案子必有文本记录,自金陵取来便知!老臣在这里立下军令状,若是贾大人实属冤枉,老臣请陛下治臣妄言诬蔑重臣之罪!”

牛继宗此时也出列道:“臣启禀皇上,牛温的确是臣的儿子不错,但是若他这干了这样的事情,臣请万岁依法治罪。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臣在朝多年,难道国法例律倒不知,徇私逆子不成?

若这般,臣有何面目站于这朝堂之上。贾大人并无凭证,私自捏造参奏臣等不法之事,请万岁为臣等主持公道!若贾大人所奏不实,请陛下依法治其狂悖之罪,还臣等清名!”

这事本来就是因为自己家的事情才引起的,缮国公都下了血本,他自然不能坐视。再说,牛继宗虽然有一个混账儿子,但是他却是一个精明的,早在这事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将所有的证据证人都打点妥当了!

只要皇上不是狠下心来,要牛家的命,表面上牛继宗做的滴水不漏,查就查,牛继宗还怕他不查了!

而且缮国公都已经,将事情从牛家的贪污案,转化到了,贾雨村是否包庇薛蟠案上。他要是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又怎么会坐上现在的这个位置。话句实话,这事是牛家连累的石家,石家都下血本了,他自然也能下。

这个时候,不要说是亲身儿子了,就是亲身老子,也不能管那么多了!

因贾雨村淫威而瑟瑟的权贵,此时见两大家族都跟贾雨村叫了板,也请陛下公审此案!由此可见贾雨村的确得罪了太多的人!

内阁的首辅,也是最为皇上信任的人,也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这事事关重大,臣提议三司会审。”

皇上不是个逆势的人。

他并没有当朝夺去贾雨村的官职,他将牛温的杀人案,还有薛蟠之前的案子交到三司会审。可见,皇上也对贾雨村的作风恼怒了!不然为什么会单独的漏洞一个牛家的贪污案了!

三司会审,就是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说是这么说,但是一般三法司长官都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这三位,会同审理,最后的结果由皇帝裁决。

但是,制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PS:

【推荐好友的书?《逆水求仙》顺则人,逆则仙。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埋不了我心!只需一棍,便可劈开一个崭新的天地!】【10月1号——7号,是粉红票双倍的日子,求粉红票!】

正文 第42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等到下朝后,贾元春匆匆忙忙的就走了,他此时自然急着去销毁金陵的案底,他的确在朝中颇有些权势了,也有不少人巴结奉迎他,不过贾雨村此时的对手是石牛两大家族的联手。

缮国公是年老成精之人,他敢在朝堂之上告贾雨村,自然是准备好了万全之策的,贾雨村派去赶往金陵的人刚出发,缮国公的家人已经拿着印鉴完好的薛蟠冯渊案的案件记录回京了,并且缮国公老奸巨滑的给贾雨村下了套儿。

现金陵知府当着贾雨村家人的面儿将一份假的案件记录烧成了灰,贾雨村自以为事成,悠哉只待开审,殊不知石牛二府已经举起了要他性命的铡刀!

要说薛蟠冯渊案何以落到缮国公手上,林家功不可没,林家不但将香菱的事情说了,就连香菱的母亲在哪里也说了,更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合盘托出,半点不差的当人情送给了缮国公。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缮国公听到过这位贾雨村的手段,知道这是位吃人不吐骨头的狠人,若不弄死他,国公府就得成了被贾雨村吞下的骨头。

贾史二府便是前车之鉴。

因为这件事情,牛继宗和缮国公两个家伙便走到了一块儿。

牛家现在展现了世族庞大的人脉,当年的涉案人员,薛蟠、香菱、冤死鬼冯渊尚在人世的老管家及家人、香菱老迈不堪的母亲、甚至连那个出馊主意被贾雨村发配葫芦僧门子都找到,除了出家为道的甄士隐仍不知所踪,全都请到了京都来当呈堂证供。

话说现在这位葫芦僧十分不简单,当年能给贾雨村出谋划策,虽被发配,到底命大,他是善于钻营之人。也有几分造化,如今就在京都兵营里做了个小侍卫头目。

他在京都无人脉无靠山,牛石两府许以富贵,他不会不应,他的野心也不小,自然也想着升官发财。更何况他与贾雨村有旧仇的,以贾雨村的性子,若是知道他还活着,少不了再发配他一回。

而且现在贾雨村的手段,比之前更狠了。很有可能直接杀人灭口,反正他也不是什么名牌人物,死了也不会有人给他伸冤的。

另外。除了这些铁证外,牛继宗和缮国公还积极的走访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这三位。这案子和罪证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要是这三位和贾雨村交好,执意要在国法范围内包庇贾雨村。牛家和石家也只能干瞪眼。

因此这三位主审的官员,必须要打点好,就是不求他们帮着自己这边,也不能让他们去帮着贾雨村。

不过,事情有些出人意料……

左都御史就不用说了,自从贾雨村越权参人后。早就是将都察院那帮人得罪完了!现在有机会扳倒这个让都察院人人都看不顺眼的贾雨村,又能买牛家石家的好,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现任的刑部尚书。就是林海的妹夫,这事发生没有多久后,林海就去了一封信,已经和他说好了要踩死贾雨村!因此在牛家和石家亲自上门后,冯箐让两家人许了一些好处后。就爽快的答应了!

至于大理寺卿柳大人,这人既没有和林家有姻亲。也没有和牛家石家亲戚关系。但是牛家和石家还是拿下了!原因就在于,柳家的姑奶奶现在是梅家二房的嫡长媳,梅老爷看见有这么一个能够踩死贾雨村的机会,又怎么能够不行动了!

谁家私底下没有一点龌龊的事呀!梅家和贾家是姻亲,贾雨村贾家都敢咬了,等着有机会的时候,未必会放过梅家,梅老爷也不想让这么一个心腹大患在朝堂之上。因此这事一出来,就立马去找柳大人了!

遇到这样的事情,只能说一句这个世界,真的是太小了!

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首次公审一件民案——薛蟠酒馆杀人事件!

薛蟠是个很有些运气的人,相比他那倒霉催的王子腾舅舅更是如此!他打死冯渊、杀死酒馆当槽儿,两次杀人事件他逃过了两次,不得不说他命大、运气好!可是运气不会一而再的垂怜于一个蠢材!

尤其是在薛家的靠山,贾家和王家都倒了的情况下。

缮国公偌大年纪,他请了一个差事,要求旁听,皇上也准了!

这是个必死之局。

贾雨村不死,就是石牛两家覆灭。

反之亦然。

事实证明,贾雨村还是太嫩了,这次石牛两家将他的老底都抖了出来,他的老婆是甄家婢,他受甄家资助进京赴考得中功名,却在金陵知府任上趋炎附势,任恩人骨肉甄英莲——香菱,流入豪族薛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