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再世为后 >

第52部分

重生之再世为后-第5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再世为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手上一半的人手交给了大姐,必然是有道理的,自己只管完成交代就好。

  四月初五,皇帝下旨秀女初选的日子。太皇太后不在宫中,便有两宫太后和苡兰主持这次选秀。而两宫太后和太皇太后不同,一直都是不怎么管事的存在,又才出了太皇太后千秋之事,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让苡兰主持大局,且康熙本就想着为苡兰立威,早日拿过宫权,自然支持。

  这时的选秀还没有后世那般规则,满蒙汉八旗的秀女没个章法的齐齐涌在宫前等候入宫参选,而初选过后归家时便又都争抢着等在宫外,车轿拥堵出很远,极是不利于行走,看着也是不成体统。苡兰上一世在地府里看到过后世选秀的改革,是嘉庆年间一名额驸发明,倒是很有一些规程,便上了中宫笺表。康熙一看这般安排确实便利不少、看着也好看些,便准了苡兰所奏,还夸奖了苡兰一番,到叫苡兰十分不好意思,毕竟这法子不是自己想的嘛,不过得到效果就好。

  八旗秀女按着满、蒙、汉先后的次序排列,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为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上有写着身份的牌子,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宫中太监的引导下,按顺序进入顺贞门由内监引阅,被记名的进入复选,不记名者,听本家自行聘嫁。初选一天便可结束,之后秀女们在神武门外依次登上她们来时所乘坐的骡车,各归其家,未免出现拥堵,苡兰建议还是按着满、蒙、汉八旗的顺序,各旗定了时辰,接完一旗才是下一旗,着实免了以前选秀车马堵住几条街的状况。

  十天之后复选,期间庄亲王太妃那拉氏进宫求见太后、皇后,为着去年丧了嫡福晋的长子庄亲王求恩典。这庄亲王博果铎本是康熙堂兄,其父是皇太极第五子硕塞,硕塞是爱新觉罗家上一代难得文武双全之人,很是得先帝福临赏识,奈何二十七岁英年早逝,博果铎年幼丧父、六岁承爵,太皇太后、太后都对他颇为怜惜,康熙对这位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堂兄也是多方照顾,可这博果铎命偏是硬气,到现在后院妻妾无一所出,去年又丧了嫡福晋,连太皇太后、康熙听的都有些着急,也想着今年选秀好好给他指一位嫡福晋并几个好生养的侍妾格格,不能让他断了子嗣不是。

  不错,博果铎便是之前那名打听郭络罗绮云的男子,庄亲王。上一世苡兰之所以生下女儿后再不能有孕,便是当时的宜妃郭络罗氏下的手,苡兰查了六年都以为是乌雅氏所为,直到在地府看到郭络罗氏用同样的方法对付后来的宠妃瓜尓佳氏,苡兰才知道自己是被她害了,害的曾经心如死灰、害的她再不能生育,乌雅氏只是把表哥隐瞒下的消息透给自己罢了,这两人苡兰怎么可能会放过!上一世,郭络罗氏便是爽利的性|子,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个没有心机的,苡兰本是打算着让她和乌雅氏分宠,而且到底是被她一装一辈子的爽直骗了,十年磨一剑、出手既死招,可见这位藏得有多深了、多狠了!前生债,今生还,你既不让我有儿女,那这一世你也别想有!庄亲王,呵,上一世活了七十多也没生出一儿半女,不是他的妻妾有问题,而是他自己本身就有隐疾,只是现在还没查出来罢了。你不是会装嘛,那就去对着精明厉害的那拉氏老太妃装吧,而且庄亲王幼年丧父,可以说是和额娘相依为命过来的,极是听那拉氏的话,郭络罗氏这泼辣的性子能装到几时?而且,这庄亲王啊,本是想学着他阿玛文武双全的,可是学成了四不像,真正的诗画文章没雪莱,到学会了文人一些不好的习气,比若说怜香惜玉,再加上王爷脾气,要什么女人没有,他宠爱过的女人就没超过三个月新鲜的,苡兰很好奇,郭络罗氏能得这位青眼多久?

  康熙听太后说完,很痛苦的答应了庄亲王所求,本来近支的宗室王爷选嫡福晋之前也会由着长辈相看的,有看中的便进宫和太皇太后。太后递话,只要所选之人不是那么太不合适的皇帝一般也都会准其所求,也显得皇帝照顾自己家的亲戚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者这位堂兄还是第一次求他,就是一个女人罢了,他当然会去面子,看看郭络罗氏背景,上三旗还好,阿玛只是佐领无爵位,当铁帽子亲王福晋身份有点低了,不能委屈了堂兄,便让太后、皇后再相看着给找四位侍妾一起赐下去。苡兰很“乐意”帮忙,精心挑选了太皇太后准备给康熙的秀女,因为她知道康熙是不会选她们的,正好用到这了,也不能枉费了太皇太后一番苦心啊,四位如花似玉的秀女就这么有了归宿。

  复选时两宫太后、皇后先选定了一些秀女,康熙又亲留了几名,他看到堂兄所求的郭络罗氏也是点点头,看这样应该是好生养、有福气的,回头看见苡兰正偷偷睨着自己,康熙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第一次选秀时年纪还小的苡兰当时不经意间那沧桑的眼神,康熙也顾不上什么秀女、郭络罗氏了,看来最近忙着朝政之事很少进后宫还是冷落了他的兰儿了,又是对着新人,他也能感觉到苡兰这些时日的态度,哎,兰儿还是不信自己不会让任何人越过了她去吗?(不得不说康熙您老想多了,你老婆只是在想要是你哪天知道了他自己把上一世的宠妃亲手送了人会是什么样子)

  选定为宫中妃嫔的秀女便留在宫中,其余各自指婚还家待嫁。郭络罗织云被记了名还家,记名了还是有望进宫伺候皇上的,本来很是高兴,可听到堂姐接到的圣旨便是抑制不住妒忌了。郭络罗绮云木愣愣地接过太监手上的圣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庄亲王福晋?自己?虽然不是她最初所想留在宫中,但是铁帽子亲王福晋,自己绝对是赚到了,她还记得来京之前阿玛调查的情形,庄亲王去年没了嫡福晋,院中虽有妾室但还没有子嗣,自己嫁进去又是嫡福晋,若能生了嫡子再无人人撼动她的地位……郭络罗绮云越想越得意,才懒得管堂妹的嫉妒眼神,一个庶出的,还指望有什么好前程!

  亲王娶亲自有一套规矩礼仪,然纳几个侍妾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四顶小轿先于福晋的花轿进了庄亲王府邸,这四位能得太皇太后青眼必然是很有些本事的,一时间迷得庄亲王都快忘了自己还亲求了一位嫡福晋的事。郭络罗氏听了消息,人前发了一顿脾气,人后却是好好打探了庄亲王和王府各位主子的消息,原来那个被自己骂“登徒子”的男子就是庄亲王,他还亲自去和皇上求了亲,那自己是该好好利用一番了。

  苡兰在空间里喝着花茶、哄着女儿、看着郭络罗绮云想法子应对,这可是才开始哦,前世的债,郭络罗绮云你就等着用这一辈子来还吧。

  作者有话要说:怎么有种撒了一盆狗血的赶脚!


  第二部分完毕,下部分四四出场了,四四啊,深情地呼唤你!


  68又见包子

  康熙十五年四月,苡兰悠闲地坐在空间里的软榻上,轻抚着已经有了四个月身孕的肚子,本是大大的杏眼眯成了弯月状,靠在软垫上舒服的像只小懒猫。

  自两个月前被诊出有孕,苡兰又成了宫中重点保护目标,因着前一次有孕期间出的各类事故,玄烨直接调了五名心腹暗卫进坤宁宫,伺候的嬷嬷们也是佟太后亲选的,佟家更是高度戒备、严防死守,绝不能再出上一次的状况。

  苡兰想着太皇太后自生辰之事后就是一般时间住在行宫里,一般时间在宫中,确是真的束之高阁、万事不理,再没难为过苡兰和宁楚格,也没对康熙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只是礼礼佛、逗逗曾孙子、曾孙女,这样三年下来,太皇太后在宫中的势力人手也被抹了大半,康熙看太皇太后那般无欲无求的样子,反倒更加愧疚,对太皇太后愈加孝顺,苡兰也是陪着玄烨对她孝顺、照顾有加。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起兵谋反,三藩事发。吴三桂谋划多年,打着反清复明的大旗,吴军乘势连下贵州、湖南,福建靖南、广东平南二藩等地,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也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一时间形势与吴三桂大大有利,吴军一直打到了长江边儿。康熙本就是顶住朝中各方压力执意撤藩,再面对那样的局面,急得直要御驾亲征,被太皇太后、太后和支持撤藩的的大臣竭力劝阻,虽没能亲征,却是得了一场大病。

  苡兰想想当时玄烨所面临的压力、又是昏迷三天不醒,现在还觉得揪心,关键时刻她和太皇太后一起顶住大臣和宗室那些要求和谈的言语,顶住后宫之人连番试探,亲自在乾清宫照顾玄烨,每天喂他空间里的药、灵泉水才让玄烨好转。本来上一世那时玄烨因着三藩事宜和赫舍里氏难产而亡已经坚持到了极致,病了进一个月才好。苡兰本想着今世已经不同,没有赫舍里氏元后病亡,她又一直把玄烨的身子照顾的好好的,想表哥能躲过一劫,却不想还是病倒了。

  三天,只是三天,却要顶住外面多少压力,甚至已经有人私下串联着想废了康熙另立新帝,那三天是苡兰重生以来面临的最严峻考验,她照顾玄烨、处理打压后宫敢冒头之人,太皇太后毕竟积威多年、出手按住图谋不轨的大臣宗室,两宫太后照看公主和阿哥,等三天后玄烨好转,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苡兰都是瘦了一大圈,孝庄年纪大了,因着这事也被累病,苡兰又是再孝庄跟前侍疾,或许是患难见真情,这事之后,无论是康熙和孝庄、还是皇后和太皇太后关系都是有所修复。等到太皇太后病好,苡兰身子再好也熬到了极限,十几年第一次病的那般严重,玄烨心痛的不行,每天再忙也会来看苡兰、看宁楚格,患难与共,两人的关系又进了一步。

  等到玄烨转醒,迅速处置了要求划江而治的大臣,秘密处决图谋不轨的宗室,分批派大军和吴三桂、耿精忠等死战,其中简亲王喇布为威武大将军率兵赴江西,安亲王岳乐为平寇大将军往广东,再加上之前的康亲王杰书、贝勒尚善等十几位爱新觉罗家的王爷、贝勒、贝子、额附开赴战场,得力将领硕岱、赫业、马哈达、科尔坤等分赴荆州、兖州、太原等地,捷报纷纷转来,才算稳住局面。

  而佟家从三藩之乱一开始以提督佟国瑶为先的第一批佟家子弟开赴最前线开始,佟国纲于十三年六月为定西将军前往四川平乱,鄂伦岱、叶克书、德克新、还有才完婚不久的罗孔阿外加佟图赖近支十几位佟家少年子弟一起随军出征,佟佳氏一族开赴前线的将领不在少数。*。苡兰自知道家人要去战场,心便一直提着,上一世伯父被索额图陷害战死疆场是再她死后对佟家的又一巨大打击,这一世苡兰不敢疏忽,虽然伯父不缺大将之风,然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对着敌人拼杀还要防着朝中之人暗箭,且自己的哥哥弟弟年纪都不大,都是第一次征战,一切都已经不同,苡兰没有把握他们可以安然而归。奈何佟家的形势在这里,一太后一皇后,和爱新觉罗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上出了仰仗爱新觉罗宗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