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医师 >

第321部分

医师-第321部分

小说: 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众人一怔之后顿时都笑了。



刘航点了点头,似乎是漫不经心的自言自语道:“也是,不管怎么说总是要有个过程,咱们就把过场走了吧……”



第三百七十九章教授



从评审室中出来之后,田路就再也没有想过自己主任医师职称的事情了。



不说文章等条件的加分,就说评审时的那些内容环节,其实就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了。就好像每位待评审的医师都要拿出自己的一篇论文,就论文的内容接受评委们的询问这一环节,田路那篇bmj的文章拿出来,还有谁能从中找出问题来?



本来就是最前沿的研究,谁敢乱挑毛病?



评审的过程异常的和谐,不仅仅是田路自己没有太放在心上,五个评委也都像是敷衍了事一样,更多的时间倒是像在聊天一样,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结果还要过阵子才能出来,田路很快就把精力放在了学校和即将召开的会议上面了。尤其是后者,是田路在临床的又一个重大的课题,也将是他在癫痫领域最后主导的一个合作研究,在这之后,所有有关癫痫的研究都将交给手下的人去做了。



癫痫只不过是功能神经外科的一个分之而已,而对于庞大的神经医学而言,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着田路去开发,去研究……”“不过就在田路参加完评审的第四天,也就是周一的时候,他又跑到了医学院这边。



“小田啊,前几天应该刚参加过主任医师的评审吧?”



见到了田路之后,基础医学院的院长郑明尘笑着问道。



田路点了点头,无奈的说道:“是啊,刚刚评审完临床上的职称,现在又来您这儿评这个教学的,这几天就跟着这些东西干上了!”



和合作伙伴们定下的会议日期就在这个周末,现在正是田路忙碌的时候,因此这些事情凑在一起确实让他有些头疼。这次会议来的老外比上次还要多不少。所以光是翻译就要十好几个,除了自己辖下的研究所和实验室之外,田路这两天也是在医院的各个科室求援。想找一些出国留过学的医师们过来帮两天忙。会场上还好一些,国内来参会的医师应该都听得懂英文,会场外的话,恐怕就只能靠着同事们的帮忙了。



“哈哈。这就叫能者多劳嘛!”



郑明尘大笑着说道:“再说了,谁让你兼着两边的职务呢?呵呵,这些东西的评定基本上都是差不多这个时间。自然是要忙一些的。不过对你来说也就是个过场而已,辛苦一下吧!”



过场……



田路顿时无语了。



主任医师是医疗上的一种技术职称,不过教授是属于教学上的一种,两者并不相同。当然有些人既是主任医师又是教授,那是因为聘用的主体不同。主任医师的聘用主体是医院,而教授的聘用主体是医院所在的医学院,也就是学校。



教授属于聘用制。一直以来虽然田路被学生们称呼为田教授,实际上他除了当年被聘为兼职教授之外,并不是京师大学的正牌教授,所以这个称呼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很合适的。不过现在既然田路兼了研究所这边的职务,那么被基础医学院聘为神经生物学教授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事实上。附二院作为学校的附属医院,田路晋升主任医师之后被聘为神经外科学教授也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只不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另外,你们研究所和今年八年制学生们的见面会定在了明天下午。”



郑明尘了一下手边的记事本,接着说道:“具体时间是两点钟,地点就在你们研究所的大会议室,你这个主任可不能缺席哟,要知道好多学生就是冲着你去的啊!”



“放心,这件事儿肯定忘不了的!”



田路马上就笑着答道。



相对于等会儿的教授评审来说,田路倒是觉得明天与学生们的见面会要更加的重要一些。尤其是到前三届学生的优异表现之后,学校终于是把他个人的博士生名额再度放宽到了四个之多,这让田路非常的满意。



随着研究所归入田路的管理之下,加上实验室现在也即将完成调整,田路年底马上要开始的一系列研究课题和药品研发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这些基础扎实的学生们正好是极好的选择。虽说他们在工作上可能远远比不上那些成熟的老手们,田路的也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有了这些项目和课题的锤炼,再加上田路的系统化培训,这些学生的未来可是非常令人期待啊……



果然如同郑明尘所说的那样,田路评聘教授这件事儿,还真是走个过场而已。



田路是最后一个进去的,在里面打了个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介绍了一下自己以往的研究方向和成绩之后,基本上就算是完了。



基础医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业内的行家、大牛,自然很清楚田路的这些研究成果的含金量,而且同属于一个学校的,谁还能没听说过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这位新任的主任?



这件事儿,本来也就只能是个过场而已了。



虽然说京师大学的教授很值钱,对于田路来说,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至少在大家的眼中来,既然那些在s上发表一篇文章的博士生都能被聘为教授,那像田路这样在上面发文章如吃饭喝水的人,要是还用考虑的话就太不像话了……



虽然这几天忙得很,在第二天的下午,田路还是早早的就来到了研究所。



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想象田路对于这些学生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他还没有能力影响他们前几年学习内容的时候,他对那些基础扎实,同时又具备必须的科研素质的学生是如何的重!



如果只是是为了成绩,为了现在,比如说在年底的时候即将在研究所和实验室同时开始的那些项目和课题的话,田路肯定会优先那些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就算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们也还不错。如果是为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后,为了田路那个遥远而庞大的计划的话,这些虽然稍显稚嫩,可塑性要强很多的年轻人却是更佳的选择!



事实上,如果不是自己没有权利,再加上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的话,田路甚至更想自己直接招收一些优秀的高中生过来培养!



就像当初他从系统中自学的体系一样。



当然,这种事情对于现在的田路来说也只能是想想而已了,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他又足够的能力的时候,这个愿望可以认考虑一下,现在的话……



这些优秀的学生们也足够了!



时间定的是两点,时针刚刚走到一点的时候,有不少学生来到了会议室,最迟一个到地方的也没有超过一点半。



偌大的会议室再次被挤了个满满当当!



这些学生当然不会都是冲着田路来的,还是那句话,在这所大学里面读了四年多的学生们,早就对基础医学的各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不少真正优秀的学生也都有了自己心仪的专业,所以哪怕田路再优秀,他们也是不会来的。而另外一些学生,自知自己虽然也算出色,与最优秀的那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也不见得就一定非要跟着田路不成,他们过来一是凑热闹、碰运气,二来其他的导师也是他们的选择。



真正就是冲着田路一个人来,其实就是对神经生物学感兴趣,同时又自觉非常优秀的那一部分!



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学生们自然能够被田路选中,对于田路来说,不仅仅是要找出那些成绩最优秀,基础最扎实的学生,还要综合考虑他们的性格、控制力和自律性等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且随着前三届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田路也发现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于神经医学的理解!



说起来可能有些让人费解,对于这些刚刚学完了最基础的那些知识的学生们而言,并未接触过更深层次内容的他们能够对神经医学有什么理解?



偏偏田路现在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是的,对于前面全部是基础课程的八年制学生们而言,神经医学相关的东西他们也只是学了个皮毛而已,正是这些皮毛的内容,却足够他们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了。



是的,不是了解,而是理解!



或许这些理解很简单,或者很片面,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一定的歪曲,但正是这些常人来很不确定,不能用来判断任何东西的理解,经过系统的分析和田路自己的判断之后,在某种意义上却能够成为选择学生的一个标准!



正是因为他们对专业的内容还缺乏了解,所以他们的理解有时候就能够预示着在这条道路上他们到底能够走多远……



当然,这种甄选的方式田路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尝试一下总是可以的!



时间到了两点的时候,田路带着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导师们走进了会议室,而屋子里低低的嗡嗡声也迅速的安静了下来。



没有过多的废话,田路直接快步走上了讲台:“各位同学,欢迎来到我们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各种想象,大家别较真。



第三百八十章致辞



在有了三年的经验之后,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



在前面的经验和教训下,学生们的选择也更加的理性了,直接报名选择田路作为导师的人数刚刚达过了十人。



当然,这十个学生都是这一届最优秀的一批!



和大家简单的交流了一下之后,田路就和他们约好了下周再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才能确定最终入围的人选。在这一次田路不准备搞什么考试测评之类的东西了,而是打算和他们一个一个的详细交谈,判断每个人是否适合自己的要求。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周末的学术交流会议。



到目前为止,报名参会的人数突破了一百五十人,远远超出了田路的预计数量。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他个人影响力增加的缘故,吸引了不少以前没有合作过的机构和医师加入了进来,另外一方面,在癫痫外科上面的成功,也给了医师们很大的信心。



不过随着时间越临近,田路要操的心反而越少了。



当确定要参与的医院超过了三十五个,报名来参会的医师和研究员数量超过了一百二十人的时候,神经内科的鲍主任就彻底的坐不住了。再然后,院长刘明也给田路打来了热情洋溢的电话,拍着胸脯把各项服务工作揽到了医院的头上!



一项临床合作有几家医院参与就算不错了,有个十几二十几家那就是绝对的大规模了。田路这到最后很可能会有四十家以上参与进来,那算什么?



别有些超大规模的合作研究动不动就是上百家医院。上万例患者,但那很多时候都是国家行为,和这样几乎是田路个人主导的研究完全是两码事……



“院长在吗?”



就在会议开始的前两天,田路来到了刘明的办公室。



一见是田路,刘明的秘书连忙站起来笑道:“田主任,院长这会儿正好在呢,您直接进去吧!”



能够做领导秘书的,那绝对都是长了两个心眼儿的人物。自然明白哪些人重要哪些人不重要,这两年田路往这里跑的不少,他自然很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