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医师 >

第233部分

医师-第233部分

小说: 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找我还一起来?”



见到谢全海和黄巧巧之后,田路笑着问道。



田路今天的心情明显不错。示意两人坐下之后又说道:“刚好快下班了,正准备和他们两个商量一起去哪儿吃晚饭呢,呵呵,等下大家一起去吧!”



自从实验室所有的课题结题以来,这段时间田路医院的工作很多,尤其是马上即将到来的两个会议。更是耗费了他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到实验室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想着中午趁机请大家吃顿饭,一起联络联络感情,也谈谈下一阶段的工作。别看田路和韩钱两人同住一个小区,不过因为家里两个小宝贝儿的原因,除了钱乐乐还经常过来找叶兰之外,韩军基本上是不上门的。



“我就不去了,晚上家里还有些事情,不能太晚回去。”



谢全海连忙摇了摇头客气道。知道田路肯定和两人有话要谈,谢全海自己也很识趣的婉拒了。



和谢全海一样,黄巧巧也是摇头笑道:“我约了人,也不去了。”



见两人都各自有安排,田路也不勉强,只不过眼角的余光扫过,看到了黄巧巧手上的信封,不由得笑道:“看来,巧巧你的文章是改完了?”



“是的,按照您上次给提的意见,我们三个都改完了。”



黄巧巧兴奋的点了点头,连忙把信封给田路递了过来:“他们也两个托我给拿过来,麻烦您再给审查一遍。”



接过信封,田路没有当场拆开,而是直接装进了自己的皮包里,然后笑道:“好吧,回头我看看,如果没有问题,或者只有些小问题的话,就帮你们改改发给杂志那边了,怎么样?”



“太好了!”



黄巧巧兴奋的当场一跃而起!



这也难怪黄巧巧一时间有些失态,这段时间为了撰写这篇文章,她甚至比起结题之前还有辛苦许多。尤其是写完初稿的时候,文章被田路给批得简直一文不值,一连改了三篇,上次总算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听田路的意思,这次应该是能过关了。



醒悟过来自己有些失态,黄巧巧发现其他几人都笑吟吟的看着自己,顿时脸上一红,连忙借口有事儿就匆忙的离开了。



看着自己的学生逃也似的离开办公室,田路不由得哑然一笑,转向了谢全海:“那么,谢老师,您找我不会也是要问文章的事情吧?”



“呃……”



田路这么一问,谢全海脸上顿时也尴尬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才有不好意思的低声说道:“老板,我知道是急了一些,不过我听夏若说您和《nature》杂志的编辑认识……”



“想让我问问稿子的进度?”



田路眉角一挑。含笑问道。



“嗯,是的。”



看着田路的表情,谢全海心中越发的尴尬了。毕竟文章刚刚给杂志发去了才一二十天,现在就急着问结果,确实显得太急躁一些了。



“好吧。”



看着尴尬的谢全海,田路笑着点了点头道:“这点儿正好是他们刚上班,我打个电话试试吧。”



说完。田路就拿出手机,找出了一个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看到田路的动作。谢全海用力的绞着双手的手指,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了起来。



在整个血脑屏障课题组,甚至是整个实验室中。谢全海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副高职称跳槽过来的研究员,所以心里自然也很清楚,一本顶级的学术期刊,想要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实际上,学术期刊和研究人员两者之间,永远是相互依靠的关系。研究人员靠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成果,提高自己的声望,而学术期刊靠此生存。只不过,不同等级的学术期刊对待文章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就像国内的期刊一样。有些杂志,只要给钱就可以发表文章,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他们的客户;而等级高一些的杂志,就会对文章的质量进行甄别,挑选那些水平较高的出来发表;至于那些最顶级的期刊。恐怕就只有最好的文章才能发表了。



当然,这所谓的“最好”,也只是指愿意投给国内杂志的文章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整个课题组的人都等待的十分焦急,所以怂恿着谢全海过来找田路打听一下情况。



“嗨,保罗。我是华国京都的田!”



正当谢全海心头乱动的时候,电话通了,田路热情的冲着对方打起了招呼。



听到田路打招呼的方式,谢全海登时心中一动。



被其他人怂恿着来找田路之前,谢全海曾经自己尝试着打了一个电话,只是找到了杂志专门负责接听作者电话的一个人,回复也是非常公式化的让他等待消息。现在听田路的话中的意思,似乎是直接找上一位编辑,而且听口气是非常熟悉的编辑!



“嗨,田!你好吗?最近过的怎么样?”



手机中很快便传来了保罗编辑那兴奋的声音,声音之大,甚至连屋子里的其他人都隐隐约约的听到了。



“我很好,谢谢你的关心。你怎么样?”



……



“你的朋友想来参加我马上举行的学术交流?他是哪家医院的?”



……



“好吧,我等待着他给我带来的惊喜。”



……



“……哈哈,那就先这样,辛苦你了保罗,下次再来京都的时候我还请你去吃烤鸭!”



田路拿着手机笑呵呵的说道。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不过田路依然记得那个胖胖的编辑保罗最喜欢吃全聚德的烤鸭,在电话里很是高兴的许下了承诺。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田路就挂了电话。



作为一个注定将来要在研究领域持续不断出成果的研究者,或者说一个研究机构的老板,和那些杂志的编辑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必须的,尤其是像《nature》这样顶级杂志的编辑。虽说田路对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着十足的信心,多个朋友也不是坏事。



就像现在的谢全海一样,看向田路的目光中充满了怪异的羡慕之色。



“你和这位叫保罗的编辑很熟?”



刚挂下电话,谢全海想问又有些不好意思问的问题,就被钱乐乐问了出来。



“还行吧。”



田路耸了耸肩,微笑着说道:“以前我在那儿发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他负责,而且他上次来京都的时候我还请他吃过烤鸭呢!”



“那,那结果怎么样?”



谢全海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了起来,急声的问道。



“别着急!”



田路摇了摇头道:“时间太短了,那边还处于专家评议的阶段,估计还要一两周的时间才能出结果。你要知道,《nature》杂志的专家是遍布全球的,就好像我一样,呵呵。”



当初田路的稿子只所以能那么快的就得到对方的回应,那是因为关闭应激开启的血脑屏障,确实是一项里程碑似的成果,而此次的四篇文章虽然质量也很高,明显就到不了那个档次了。



田路这么一说,屋里的人这才恍然记起,眼前的这位老板可是《nature》杂志的审稿专家之一!



看到谢全海的表情似乎有些失望,田路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谢老师,要对自己的成果有信心才行。我们的研究虽然不是什么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刊登在《nature》上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田路这话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当初他给自己实验室留下的课题,可都是在血脑屏障研究领域出于关键位置的点,在未来的血脑屏障理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田路心中是非常有数的。



听田路这么一说,谢全海总算是稍稍安心一些了。



这也怪不得谢全海焦急,毕竟他不可能像田路一样,发高水平的文章就像喝水一样简单,如果不是来到了田路的实验室,按照田路的思路去进行研究,说不定一辈子都难以和这本杂志有打交道的机会了。



“呵呵,如果四篇都能发表的话,咱们实验室者这下子可就露大脸了!”



韩军此时也不由得兴奋了起来。虽说只是《nature》的一个子刊,能够发表四篇文章,而且是一年四篇,那么对于国内任何一家研究机构来说,恐怕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作为实验室的实际管理者,韩军似乎看到了自己梦想的光明未来!



“或许吧。”



相比较起其他三人脸上的兴奋来说,田路的表情就要淡然多了,甚至在沉吟了片刻之后,反而是轻轻的叹了口气,低声的说道:“而且就算是一口气能发表四篇文章又怎么样?比起上其他顶尖的研究机构,甚至单独的实验室来说,恐怕距离还是比较大的!”



听了田路的感叹,钱乐乐和谢全海都是一怔,他们两个心中都有些诧异,甚至有些不以为然,只有韩军的脸上显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也没有太过在意钱乐乐和谢全海的想法,田路悠悠叹道:“国外顶尖的研究机构,嗯,甚至只是一个研究团队,有的时候一年就可以在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十几篇文章,什么时候咱们实验室能够做到,或者说接近他们,才勉强可以说是露了一把脸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保罗的惊喜



“明天的会议,合作机构方面总共来了将近三十人,除了国内有三家是来了两位之外,国外的合作机构都是只来了一位,基本上都是项目负责的医师。”



看了一眼手上的名单,田路笑着说道。



刘明此时看起来是相当的满意,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大家都愿意来,说明一年的临床试验没有失败,看来,大家应该是都接受了?”



“这是当然!”



对于这一点,田路从未怀疑过,认说道:“一年的时间,不,考虑到观察术后的效果,实际上我最后只统计了前九个月的病例,超过四百例手术。而根据术后随访的情况看,疗效要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项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我们这次初步成功了。”



听到田路这句话,刘明终于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非常好!小田,非常好!”



片刻之后,噌的一下,刘明兴奋的站了起来:“等到研究结果一发表,就可以证明我们附二院在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上面,真正是站在的前列了,对不对?”



看到刘明此时很是激动的样子,田路的额头微不可查的微微一皱,本想开口说些什么,不过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低声道:“是的,如果单是从学术理论上讲,我想我们应该是处在前列了。”



“理论上?”



刘明停下脚步。愕然看向了田路。



“是的,只是理论上!”



轻轻的叹了口气。田路摇头道:“即便是发布了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全神经外科医师们的承认。也只是证明我们再临床理论研究上走在了前面,而如果论起真正诊疗水平的话……院长,您也知道,咱们神经外科的底子太薄了!”



刘明顿时默然。



作为一名普外科医师,刘明当然知道田路这话是什么意思。



从本质上讲,田路组织的这次国际临床合作。实际上就是癫痫病灶定位的研究合作,也就是说,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术前的病灶诊断上!,一台癫痫神经外科手术。它的整个诊疗过程包含的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