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风流大唐 >

第180部分

风流大唐-第180部分

小说: 风流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20世纪世界名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到底是否说过本章的那句话,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啦^_^!)




正文第一百一十二章孰是英雄
(7…1812:23:006185)



穿上半旧儒衫的宁道奇洒然笑道:
“小友先是伤势未曾全复,现又同‘阴后’交手百余招,今次老夫这个便宜可占的大了!”
我面露宁和笑容道:
“小弟自幼修习佛门武学,后来又得家师传功,同宁兄对战其实是以二敌一,若真要汗颜,也应是笑某才对,宁兄又何必在意!”
“好,既如此,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
随着“劈里啪啦”的奇异声音再度响起,交击不定,纠缠消融的罡气又一次如长江大河;又或火山爆发般席卷整个这片空间。
决战,已接近尾声。
结果,又会如何呢?
在万众瞩目之下,只见宁道奇双臂先是平行前伸,然后缓缓上扬,直至微曲的双臂与肩同宽,一对晶莹剔透的手掌手指并拢相对,掌心向天为止。整个动作虽由道家的有形化于无形,但却浑然天成,宛若与整个天地,以及其背后亘古久远的浩瀚宇宙本体合而为一,充满恒久不变中又蕴含无穷变化的味道。
招未出,其神秘飘逸的玄奇姿势已予人浩渺莫测,难以撼动的厚重感觉。在这一刹那,宁道奇彷佛已立地成佛得道,天就是他,他就是天!
继而,彷佛直达天际的一双手臂又改为右臂置于头上,左臂置于胸前,双手凝成龙爪形状,劲气内敛,威势十足,予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直想匍匐在他面前顶礼膜拜,祈求宽恕的强烈视觉和精神冲击。
。。。。。。
如果是在做生死相搏,相信宁道奇绝对不会如此有板有眼的摆造型,拉架子,这虽然是倾力决战,但亦是双方武道修为的交流切磋,故得到太极拳全部心法要诀的宁道奇才会投桃报李、按部就班的将其散手八扑的招数精义毫不藏私的于动作间表现出来。。。。。。。宁道奇此举,将其一代宗师的过人气度,开阔心胸表露无疑。
如此人品,风范,确无愧是令人不得不发自内心的产生拜服,尊重和敬仰的厚重长者。
在诸人眼珠不错半点,全神贯注的凝望之下,八种招式终于一一展现完毕,最后化为左臂自然下垂,右前臂卓立胸前,稽首问讯的简单姿势。
一瞬间,其整个人顿时又从有形之势化为无形之身。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由繁至减,反濮归真,非但没有丝毫空隙破绽可寻,而且隐约显现出不动则已,一动必是可令山河变色,日月无光的雷霆之势。
从无为变作有为;有为再归无为;进而有为而无,无为而有,老庄法旨,在宁道奇手上已表现出登峰造极之境。道门第一人之称,确是名副其实。
虽然早就知晓宁道奇出身于道家,但实得佛、道两派的武学精髓,但身在局中的我仍对这散手八扑融合为一,已臻至禅道极境八种招式和精义感到难以平息的震惊和骇然!
因为,因为那八种姿势,乃是传说中的八部众,也就是佛教中“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的八种护法天神——天龙八部。
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这八种神道精怪,个性奇特,神通广大,但同样难道难逃喜、怒、哀、乐。。。。。。
神界如此,世间武林更是百态齐出。宁道奇此举,不但是为了向众人演绎他由道入佛,又由佛及道,佛、道合一的散手八扑,更深一层的寓意乃是清晰无误的表达出其既出世又入世的人生态度和心境,虽有出世之心,却又甘愿承受凡尘俗世内平凡人一样的欢喜与悲苦,在修行自身的同时,宁愿以“大悲大悯”来破孽化痴,为天下苍生和百姓谋取平安喜乐。
面对劲气极度内敛,合而为一的八决蓄势代发,面露慈和微笑的宁道奇,肃然起敬的我双手轻轻合什,舒缓但坚定异常的道:
“人生在世,所求皆苦。‘喜,怒,哀,乐,愁,痴,狂,贪,忧,怜’,俱是人生百态。
然,‘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此正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于处世,我们应该悲天悯人,济世安民;于武道,我们应该无欲无求,无为而为。”
宁道奇露出欣慰的笑容道:
“好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然小友有如此胸怀,老夫还有何好说的!请指教这招大通于宇宙,小存于街巷,八决齐施的仆~街~功~法~之‘铺~天~盖~地~!”
话音未落,院内忽然刮起一阵初时细不可闻的微风,就在观战诸人诧异无比的时候,这股微风瞬间得到升华,极速转换成直令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雨骤歇,云翻浪卷的真气墙。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谁能想到,宁道奇的八决齐施竟然直接舍弃招式上的千般变化,而是运用全身功力拟成更加变化多端,无质无形,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磅礴气墙,纯是以气化招,凭气击敌。
被其势可滔天,其威可裂地,不能比喻,难以形容的厚重气墙所震慑,观战诸人无不扪心自问,如果他们自己被如此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铺天盖地”的气墙所笼罩,处于狂飚肆捏的气场中心,该如何去应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魑魅人间道之‘包~容~天~下~’!”
“咔!”
语未落,音未消,整个小院已是天地异变,沧海桑田!
以自己为中心,彷佛能够包容一切,屏蔽一切,粉碎一切的气场衍生发展,骤然显现,宛若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般形成一股巨大的圆柱形中空气场,旋转不定的同宁道奇磅礴厚重的气墙直接撞击到一起,相互交错,彼此消融。
由于被凌厉无铸,翻涌彭湃的劲气所波及,被紧紧压缩在院落周围墙壁处的观战诸人,以及因自身功力高绝,状况稍好些的五僧、一尼,俱都惊诧骇异,满腔思绪的凝注着场内倾力一战的对决二人。
不是他们孤陋寡闻,实是如此对决太过玄奇迥异,闻所未闻。
因为场内不断撞击、消融、交错、倾轧、同化的不止是双方性命交修的真元之力,还有彼此对人生,尘世,宇宙的无限感悟和认知。。。。。。
当然,作为处于从动地位,属于无法避免被波及到的观战一方,他们也仅能隐隐约约的感知到这一点而已。但即使如此,对于他们来说,这也不亚于一次心灵的启迪,灵魂的洗礼,生命的升华。。。。。。喜,怒,哀,乐,愁,痴,狂,贪,忧,怜,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百种形态,千种理念,万种变化,俱在这一战之中。
望着场内衣衫飘飞,威猛无铸,状若天神一般的宁道奇,以及对面那满头黑发无风自舞,整个人渊停岳峙,沉凝伟岸的青年男子,观战诸人无不将心提到嗓子眼儿处。
因为虽然双方的立意是武道切磋,但这种以神贯气,以气伤敌的交锋方式,却最是凶险无比,险恶异常。动则就有性命之忧,可说毫不为过。
还好,彷佛可使星辰转移,日月变迁的劲气交击好似持续了无穷岁月,悠悠春秋,又好似只有弹指一挥,短短一瞬。遮天蔽日,摄人心神的真气对搏终于烟消云散,了去无痕。
就在大家长出一口气的当口,面容有些发白,真元损耗甚巨的宁道奇显出欣悦的笑容道:
“小友襟怀坦荡,志在为天下苍生谋取平安幸福,老夫汗颜之余,亦感钦佩之至。今后再不会前来打扰小友的清净,但会时刻关注小友的行事,愿小友此种心愿能够被始终如一,贯彻到底,如此,则天下幸甚,苍生幸甚!”
如此皆大欢喜;峰回路转的结局,顿时令旁边一众观战之人大跌眼镜,诧异不已。
个中原因,实因在通过蕴含部分心神的切身真元直接交击的一刹那,作为当事人的宁道奇就已经透彻的了解到了自己的大部分想法,故才会说出上述这一番言语来。
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奇感知,相信以宁道奇的超卓,只要自己此心不改,今后宁道奇、以及其所代表的道家这一环节,已不足为虑!
此战,不但对自身的武道修为又有增益,而且基本达到既定的目的,同样面露真心微笑的我恭敬施礼道:
“多谢宁兄理解和体谅,小子必将孜孜以求,不敢懈怠半分。另,笑某还有一不情之请,万望宁兄成全!”
“小友请说,如能做到,老夫无不允诺!”
“前些时日,塞外大明尊教至大尊和善母以下,还有五明子和五类魔中的八人同时于夜间暗袭笑某的一众未婚娇妻和师姐金环真,致使她们身负重伤,此乃私人恩怨。
而在公,大明尊教人等穷凶极恶,包藏祸心,妄图趁中土天下大乱之际,进来分一杯羹,祸乱中原。我圣门同佛、道两派,以及白道各方势力之间传承久远的争斗已经够令天下苍生苦难深重的啦,若大明尊教再来插上一腿。。。。。。
故笑某已约战大明尊教至大尊以下的十一人于年底十二月二十五日,在长安大校场一决生死,还请宁兄同梵斋主,了空大师,以及四大圣僧能够集体出面作保和出任公正,这样大明尊教一方才会无所顾忌的公然出现;而笑某,也才能够将他们一网打尽,还请宁兄和诸位施以援手。”
默然片刻,宁道奇方缓缓道:
“小友不惜己身,为中土武林谋取安宁的行为老夫深表钦佩,只是大明尊教势力强横,大尊其人,身份更是神秘莫测,就连老夫也毫不知晓,况且,一对十一,小友可有把握?”
“单凭伤妻之仇,就已不共戴天,更何况还牵扯到中土武林的命运,笑某不才,既然秉承家师遗命,自当鞠躬尽瘁,当仁不让!”
又静默半晌,宁道奇忽然深施一礼,然后才道:
“为私也好,为公也罢,小友的义行老夫自当全力支持,奈何老夫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此事,就请梵斋主代劳吧,至于宁某的区区薄名,但用无妨!”
我同大明尊教决斗一事,对于慈航静斋所代表的佛门,以及宁道奇所代表的道家来说,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故稍作考虑,梵青慧在同了空和四大圣僧眼神交汇后,即神色微显复杂的慨然应道:
“‘邪帝’既然决定行如此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壮举,贫尼焉敢不从、不敬!稍后,自当将作保一事公告天下,届时,亦会请出适当人选出任公正!”
“精者身之本,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心之所倚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今趟牧场之行老夫于武道之极的天人交感,阴阳应象所获良多,他日若有所成,全拜小友今日之功!唉~,一念可为恶,一念可为善,善恶
皆因一念差,小友好自为之,老夫告辞!”
言罢,微一稽首后,武林盖代宗师宁道奇飘然而去。但前辈高人的泱泱风范,却已深入众人的心中。
至于此战到底孰胜孰负,在两位当事人俱都绝口未提的情况下,也就成为了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团。。。。。。而最终,则被在场众人已和作论。
但,魔门“邪帝”在传说先是重伤未愈,又再经百余招,挫败同是顶尖宗师高手,之前的魔门第一人祝玉研的情况下,仍同有备而来的宁道奇战成平手,其“天下第一高手”之称至此以后,被当之无愧的传颂天下。
而在圣门内部,战败昔日第一高手祝玉研的“圣帝”正式晋级为圣门第一人,圣门中人至此在人人心怀大畅的同时,又人人自危,均感圣门的中兴指日可待,但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