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神兵天子 >

第213部分

神兵天子-第213部分

小说: 神兵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昭将阴阳令插下地面泥土之中,举手竖起三根手指。道:“第一,本王希望这三个月之内,邪王能够协助保护太子以及太子妃,不让他们受任何人的伤害。第二,本王想和令夫人见上一面,顺便向她打听一个人的下落。第三,本王想要邪王日后在朝廷之中,助我打破儒学豪族的垄断地位,令春秋时‘百家争鸣’的盛况重现于今日——当然,也包括圣门的学术。不知道,邪王对于本王这三个要求,可能答允?”

石之轩嘴角微微向上牵动,道:“殿下的第三个要求,亦是石某一生所求。假若圣门学说能够重新光明正大地行走于天下,则石某此生无憾。而殿下的第一个要求……摩诃宗主是为了要应付杨玄感,所以必须闭关修练,以至于无暇分身防止杨素可能派遣的刺客吧?这事对于石某而言,也不难办到。至于第二个要求……殿下想见秀心,究竟要找谁?”

杨昭叹口气,眉宇间忽然浮现无限惆怅,随即振作精神,苦笑道:“说起来,或者邪王会觉得难以置信。本王要找的人,就是令夫人的师姐,当今慈航静斋的嫡传弟子,梵清惠。”当下又简单把自己与梵清惠由敌而友,最后更隐约产生了几丝似有还无的情愫,两人在凌云山下的地道中相濡以沫,终于打破藩篱,然后分别得到九千岁传授〖无字真经〗的乾阳与坤月两篇功诀心法,但梵清惠却终于放不下自己静斋弟子的身份,于是决然离开等等事情都说了一遍。最后感慨道:“能得令夫人放弃静斋传人的身份,甘心为石家媳妇,邪王啊邪王,你可知道,自己究竟是多么的幸运?”

石之轩沉默良久,徐徐吐了口气,道:“想不到你我之间,竟然还存在着这么一层关系,实在可以称得‘奇缘’了。当年‘地尼’创立慈航静斋以来,数百年中暗地里搞风搞雨,一直就将圣门当作踏脚石般利用。手上也不知道已经沾满了多少圣门弟子的鲜血,才终于成就今日所谓佛道两门所共尊之圣地的地位。想不到他们传到了这一代,仅有的两名传人,却竟然都先后被你我这样的邪门外道弟子所吸引。哈哈,哈哈,报应,果然是报应啊。哈哈哈~~”

魔门邪王仰首朗声长笑,畅意舒怀,当真痛快之极。他当初因为同时兼习了花间、补天两派截然不同的武功心法,所以导致精神分裂,不得不离开祝玉研,乔装易容,拜在三论宗嘉祥大师和禅宗四祖道信门下,偷学佛门心法以求将两种功法统一。待得领悟〖不死印法〗和〖幻魔心法〗两大绝技,并且成功从四大圣僧的联手围剿之下逃脱以后,自信其修为已经不在当世任何一名高人之下,于是志得意满地回去找祝玉研。没想到祝玉研却因为自己师父被气死,而情郎却又在把自己哄上床去,得了自己身子之后便不告而别而伤心绝望,一怒之下,竟找自己生平最讨厌的“霸刀”岳山借种,并且发誓再不相信任何男人。

一对天生佳偶,就此反目成仇,甚至闹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可想而知,当时根本不明所以的石之轩,所遭受打击是如何地惨痛沉重。之后他落落寡欢地过了十几年,终于遇上了生命中的挚爱——碧秀心。

碧秀心的性格,与祝玉研本来颇有相似之处。石之轩既因为对方慈航静斋弟子的身份,又因为对方与祝玉研的相似,所以一开始本是怀抱着一份仇恨之心,想要先将对方勾搭上手,然后再弃之如敝屣地加以狠狠羞辱作为报复。没想到相处下来,两人谁也没能在情场这个特殊领域上将对方击败,反而双双成为了对方的俘虏。甘心“携子之手,与子皆老”。

然而,一位是魔门邪王,另一位是静斋传人。他们之间的结合,注定不能为魔门与正统佛道双方所容。尤其梵清惠向来与碧秀心姐妹情深,更对于师妹“舍身饲魔”之举大大不以为然,进而更对石之轩深恶痛绝。终于在三年前,她连同宁道奇及四大圣僧,找到了石之轩与碧秀心隐居的“幽林小筑”,要“除魔卫道”,解救自家姐妹于“水深火热”之中。幸亏石之轩及时和碧秀心避开,这才没让对方堵住痛打落水狗。

经此一役,邪王对于梵清惠自然再难有任何好感。只是碍在碧秀心面上,没办法对这位小姨子下手报复而已。此时听杨昭说到原来梵清惠自己,居然也爱上了一位与自己相似的“邪魔外道”,心中实是充满了报复的快意,而对于杨昭,无形中观感亦自不同。

当初石之轩在佛门偷师,除去学习武功心法之外,也常常思索,为什么佛道儒三家能够大行于世,而魔门的学说却被斥之为异端邪说?想来想去,终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双方学说本无高下之别,差就只差在佛道儒三家迎合了君王喜好,所以得到历代朝廷以举国之力相支持。正所谓“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就是指此了。有了这个心思,石之轩自然也想通过对皇帝施加影响而推行魔门的学说。

当今天子杨坚本身崇信佛教,而太子杨勇又信仰道教,晋王杨广亦有杨素辅助,都没有多少外人插手的余地。所以石之轩以“裴矩”的公开身份在朝廷中细心观察了许久,却始终感觉无从下手。但几年之后,杨广杨勇因为太子储位而相争,又多掺杂了个摩诃叶进来。那极乐正宗的地位,其实和魔门也差不了多少,都是被正统佛道儒三家视为旁门左道的存在。但摩诃叶居然就能借势成事,不但将道家正统的正一道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而且还喧宾夺主,让三论、天台等佛门各宗也纷纷扮起了缩头乌龟,连哼都不敢多哼半声。直到如今,摩诃叶更被册封为大隋国师,极乐正宗成为大隋国教。凡此种种,落在石之轩眼中,又岂能不为之嗟叹不已?

霸王再世篇 第一百八十五章:合作协议(1)

摩诃叶既已为国师,在杨广身边是没什么机会下手了。顺理成章,石之轩就把目光转为投注到太子嫡子的河南王杨昭身上。杨昭虽然是摩诃叶的徒弟,但他拜入极乐正宗门下,满打满算都还不够十二个月。本身修练的武学并非极乐正宗嫡传。极乐正宗宣扬以极乐寻求解脱,故此大兴城中很多信徒,尤其是高门大族的子弟,家中都絭养了许多美貌姬妾,日夜纵欲淫乐。但杨昭虽然已经被封为河南王离宫开府别居,家中却始终只有那一位前乐艺大家明月。可见也不是极乐正宗的虔诚信徒,仍有极大可能会接受魔门学说。

故此,石之轩在旁观察良久之后,终于认定了可以从小王爷身上下手。尽管今日相见只是意外,但邪王仍然抓紧机会,将自己盘算了许久的那番说话向杨昭说了出来。但哪怕是如此,当自己的秘密身份被杨昭公开揭露的时候,邪王依旧下意识就感觉遭受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自己和碧秀心,他本能地就施展不死印法猛攻,意图杀人灭口。

没想到一场激战下来,杨昭依仗天神兵阴阳令之助,反而占据了上风。邪王既无法杀人灭口,自然就想到了要如何利用其他办法来保住秘密。于是方才强自耐心听小王爷说话。忽然听到对方说起和梵清惠的一段情事。难免就和生出了比较之心。

石之轩和杨昭,都是旁门左道的弟子,而且同时是旁门左道之中的边缘化流派(魔门中自来以阴癸派为首,虽然上代因为出了位了不起的大人物邪帝向雨田,所以风头暂时被邪极道压制。但向雨田修练〖道心种魔大法〗成功破碎虚空之后,阴癸派又重夺魁首)。两人同样都被正统佛道势力所仇视追杀,到最后又双双令静斋传人倾心相恋。如此身世际遇,当真便寻遍天下,也再难找出第三个人来。有念及此,石之轩在心理上便禁不住觉得和杨昭亲近了许多。

然而邪王天生骄傲。最理想的状态,自然是让自己成为另一个杨素去对杨昭施加影响。至不济,也得是当年齐恒公和管仲的关系。至于秦始皇和李斯的君臣模式,邪王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杨昭提出的所求三事,他始终没有正面做出答复。此刻长笑声中,心里头亦正不断作出权衡盘算。

好半晌,石之轩终于停止笑声,举目凝望杨昭,淡淡道:“殿下求以三事,石某便以三问相询。假若回答是能令人满意的话,那么石某便答应相助殿下。否则一切再也休提。”

杨昭自信地道:“邪王有什么想问,请尽管说好了。”

石之轩目射异芒,逼问道:“第一,石某为什么定要助你,而不去协助杨玄感?杨玄感既然是霸王再世,武功天下无敌,加上杨素的影响,大有机会教江山变色,而且他也绝不会去信用儒、佛、道三家。此刻杨玄感起事,正是用人之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石某若去协助于他,他日岂非就是开国元勋,更可以推行我圣门的理念与学说?”

杨昭耸耸肩膀,道:“邪王说笑了。邪王满腹经纶,熟知史事,怎么可能不知道西楚霸王项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向隅刚愎自用,坚持以力制霸,更兼个性暴虐不仁,所以当年才会有众叛亲离,最终乌江自刎的一幕。今世重生,他性格非但不可能有任何变化,反而只会变本加厉。没错,他绝不会去信用儒、佛、道三家,但同样也不会信用圣门的学说。因为由始至终,这个人所信任的,根本也只有他自己而已。邪王想要做新朝的从龙之臣,只怕到头来也是投闲置散,落得个范增的下场罢了。”

石之轩冷哂道:“那也未必。”口中不肯认输,其实心中却对这番说话已是颇有同感。他顿了顿,又问道:“其二,石某假如助你为皇,那么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杨昭略作沉吟,道:“就以杨素之位相赠,邪王以为如何?若仍嫌不足……”他顿了顿,随手从身边将阴阳令提起,道:“这对天神兵,也可以在必要时借予邪王使用三次。本王更可与邪王一起动手,先将圣门内部的反对声音消除,先助邪王成为名副其实的圣门至尊。”

杨素是大隋尚书仆射,位极人臣。不过石之轩对于这些功名富贵,倒看得很淡。要实现心中抱负,在他看来也不必一定要当上丞相才可,内史侍郎,或者再更进一步的内史令已经可以了。然而阴阳令却是旷世难逢的天神兵,更难得的是它本身属性为阴阳调和,与不死印法的原理颇有相通之处。近年来邪王努力要将不死印法与幻魔身法两大绝技进行融合,并将之命名为〖不死七幻〗。然而百尺竿头要更上一步,当真谈何容易?所以这〖不死七幻〗研究来研究去,始终也没什么进展,仍停留在构想的阶段。但若能得到阴阳令并借其灵力进行参悟,则便大有可能突破瓶颈,让〖不死七幻〗从构想真正成为现实了。

除此以外,要想让魔门学说大行于天下,邪王首先必须做的,便是将魔门两派六道进行统一。要知道魔门两派六道,邪王一人身兼花间、补天两派传承,虽然是魔门首席高手,但身后忠实跟班就只有天莲宗的胖贾安隆一人而已。其余或自行其事,或追随阴后,可谓四分五裂,一盘散沙。试问若魔门自身都对其思想学说理念莫衷一是,则如何能够服众,更如何能够取代佛、道、儒三家而大行于世?

魔门传乘,其思想渊源是来自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学说大集合,但在武学之上,则是来自上古奇书《天魔策》。这《天魔策》不知由谁人所著,内容包罗万有,博大精深。魔门两派六道都只得到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