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笑忘清宫 >

第157部分

笑忘清宫-第157部分

小说: 笑忘清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摒退了丫头,问到:什么秘密?
  她与我讲条件:一个极大的秘密,是年公爷回来那次,我去找年贵妃不小心在暖阁外边听到的。我说了,求娘娘放过我,饶我一命,以后我一定唯娘娘是瞻,做牛做马给娘娘效力。
  我鄙夷的说:我不要你这样的人跟在身边,你今天能出卖年贵妃,明天也能出卖我,什么秘密,再大我也没兴趣,你自己烂到肚子里面陪你死掉吧。你自然知道雨玫的脾气,你害死了她,看她在阴间怎么收拾你。
  说着我回头要走,她抱着我的腿不肯放手,我一用力竟然将她拖了老远:娘娘,求求你,我知道我这种人不配再活着,只求娘娘放过我的家人。这个秘密关系到皇上的命运和大清的将来,求娘娘放过我的家人,我的弟弟今年还未娶亲,我的妹妹都还年幼……
  亏这女人还有点良心,知道顾及到弟弟妹妹,我说:说吧,那要看这个秘密值不值得这个价钱了。
  曹玉娇今年不到二十岁,十几岁,在我这样的老女人眼里,都是小孩子了,要不是因为她杀了雨玫,我怎么也不会冲她下手。
  她说,那一天,她去年小蝶那里,刚好听到年羹尧在与年小蝶说话,说这次离京后,胤禛要派年羹尧去西藏议和。大清与西藏那边打打合合很多年了,没想到年羹尧在四川多年,早就和西藏关系非常要好。说是去议和,其实是“共商大计”,西藏在边,年羹尧在中,朝中也有一帮人接应,三方共同起事,共谋大业。
  真没有想到年羹尧真的准备动手了,还勾结西藏的叛军。那朝中的内应又是谁呢?我问曹玉娇,曹玉娇却说:他们只说是朝中的内应并没有说是谁?
  我看着她躲躲闪闪的表情,笑了一下说到:如果你对大清有功,我可以禀明皇上,念在曹家几代忠心为国的份上,把曹家的人都放了。
  曹玉娇这才说:娘娘,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八福晋、九福晋、十福晋经常去年妃娘娘那里,去的时候都比较隐秘,不太爱让人看见,也是我跟着年贵妃时间长了,她才让我参加过几次的。
  听罢,我转身离去,对她说:元妃娘娘,我就不送你了,见到雨玫,代我问好,就说我这个做姨娘的定然给她报仇血恨。
  曹玉娇也不哭了,也不嚎了,面如死灰的瘫在那里,弱弱的问到:那你答应的事,你会做吗?
  我头也不回的说:我说话向来算数,曹家的人自然会放,但是你们家肯定不可能再像原来那样风光了。 
  我走得老远了,还听到曹玉娇大声谢恩的声音,我想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就算我知道了年家要造反,又怎么样?我要怎么和那个笨蛋说呢?别人能说我能说吗?他还以为我吃醋昏了头栽赃陷害,无奈只好把哥哥和十三请了来,看看这事怎么办。
  谁知道哥哥与十三一听却相视而笑,笑得我莫名其妙。哥哥说:你太小看咱们皇上了,别看他平时啥也不说,心里明白着呢,是个真正的王者,这些人的小把戏哪里能逃过他的法眼?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他早知道啦?知道了为啥还派年羹尧去西藏?
  十三说:这就是皇上的深意啦,放长线钓大鱼,如果不放他走,就会引起他的怀疑,放了他走,刚好把朝中的这一拨给揪出来,一举三得。
  我总算舒了一口气,看来世界上所有的女人都一样,有的时候太过于考虑,以至于把自己的老公当成小孩子来待了。历史上的雍正也不像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他之所以能在位做那么多事,也是因为一切大局都在他心中掌握吧。想到这里不由得笑了。
  待十三走后,哥哥留了下来和我说:皇上要动手了,年家树大招风这次肯定是栽了,不过八爷、九爷、十爷那边……,唉,明眼人都知道朝中这拨人是谁了,皇上现在只是想要一个证据,我真不知道如果真的确定了,皇上会怎么处置?不杀永无后患,那些人也不是懂得感恩的东西,野心一直不灭,如果杀了,毕竟是亲生弟弟们,让后世的人们怎么来说皇上?
  我直叹气,不知道胤禛有没有想过,万一真的是老八他们,他要怎么处置。
  我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咱家爷你是知道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对兄弟动手,如果老八他们真的过份了,要怎么做,咱们谁也拦不了,至于后世,随他们怎么说,爱说不说,那个时候胤禛都死了,咱们也成骨灰了,还怕他们怎么说吗?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自己就行了。
  哥哥说:这倒是的,历代君王,也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也就是咱们先帝爷名声好点,人都死了,还管后来人咋说呢。
  
  
157
                  '已购买'
自从曹玉娇的事情出了之后,听说横行嚣张了几多年的年氏第一次挫败在我的手里,我一下子便弄断了她的狗腿,她自然觉得颜面无光。胤禛说,还是册封你当皇后吧。这下反倒是我劝他了,不要,至少现在不是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立后,惹恼了年家,他们提前造反,我们这边还来不及做好准备,就坏大事了。
  我说,不当皇后,我也能和年小蝶玩。胤禛和我一样,也把我当小孩子,说:你那么傻,怎么玩得过她?她们年家的人都是野心勃勃,心机特别深,一般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我心里暗笑:可惜撞上我就不是一般人,我就不信我比她多一条命,我连21世纪社会社会主义新中国都混过,我还混不了大清王朝,我好歹也比她多读三百年的历史,再不行,还看了N个拍后宫风云、金枝欲孽的电影和电视剧,我就不信,我一个现代人还能让古代人给玩死了。
  看着我兴致勃勃,摩拳擦掌的样子,胤禛好笑的说:你干嘛啊?这副要害人的表情?
  我说:我开心啊,希望你呢,多娶几个小老婆回来?
  胤禛扬起眉笑:哦?不是最怕我娶小老婆的么?
  我阴阴的笑到:现在不怕了,我现在发现最好的玩具就是人,希望你多娶几个小老婆回来让我玩,我要把她们一个一个往死里玩。
  胤禛依然不信:你就吹吧,瞧你那智商,我估计不是被别人玩死,就是自己不小心把自己玩死。别说你真能去玩别人了,你就是自己能保护好自己个儿了,让我少操点心,我就谢天谢地,我家养的孩子总算长大了,我也省心了。
  晕,我哭笑不得:你家就养了个这么弱智,这么大岁数一孩子吗?
  当天夜里,我与胤禛正在熟睡的时候,太监来报,说是太子不行了,石氏请我们尽快过去。
  我与胤禛忙乱的穿上衣服往毓庆宫跑去。我们到的时候,晖儿红着眼圈在外边接我们,外边跪了一地的女人和孩子,都在嘤嘤得哭,哭得我更心慌了。晖儿说太子这两天精神格外的好,下午还出门去园子坐了会儿,晚上也吃了不少东西,睡的时候精神也不错,还和他唠叨着,待身体好了就要带着石氏去江南看永宁,以后就住在江南不回来了。
  谁知道半夜让一恶梦吓醒了,就开始不停的念叨永宁和安妮的名子。我们急急的走了进去, 看见他在不停的念叨,石氏在一边红着眼圈说:爷,你别急,我着人去接永宁了,她马上就到,你再撑撑。
  我们都知道石氏是在安慰他,心里酸酸的,却也强装着笑上前说:二哥别急,我们已经派了人去接永宁了。
  太子突然从床上抓起来个如意就扔了过来,砸在后边的柜子上砸得粉碎:你们都骗我,都诓我,永宁不在了是不是?永宁去找她妈了是不是?我知道的,我知道的……
  他这样说,骇得我们一跳,石氏连忙问:你别瞎说?谁说的?是造谣,永宁好好的,你问四弟和伽罗是不是?
  我们不知道太子是不是知道,怎么回答都不是,太子像个孩子一样嘤嘤的哭:没有人和我说,是永宁自己和我说的,我刚刚睡觉,她来找我,她说和她额娘在一起,让我赶紧下去找她们娘儿俩。
  晖儿连忙低声说:阿玛刚做了恶梦,梦见妹妹和额娘在叫他。
  任石氏怎么哄,都哄不好,他坚持永宁已经不在了,气息微弱还情绪激动的在那里嚎。太医灌了几次药都不管用,跪在胤禛面前哭到:皇上节哀,候爷时候已经不多了,请准备后事。
  胤禛眼眶红了,半天没有说出话,任一帮子太医跪在面前,许久才默默的挥了挥手,让他们都下去了,他转身向我说:你去劝劝二哥,让他好好的去吧。
  我也红了眼圈,也默默的点了点头,待所有人都下去后,我坐在了太子的床前,看着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好像随时都会一口气接上上来,不停的叫着安妮和永宁的名子。我不知道要和他说什么,他才会平静下来,好好的走。想了很久,我握住了他的手。他一边哭一边问我:她们让我去找她们啊,我不知道她们在哪里,我不知道上哪里找啊,永宁说她害怕,我要去她们身边保护她们。
  我抹了抹眼泪说:你不要着急,我知道她们去了哪里。
  太子紧紧的揪住我说:安妮说你们都是从三百年后来的,你应该知道她去了哪里的啊,她在哪里等我?
  我知道安妮一定会对太子坦白这件事,点头说:对,我们都是从三百年以后来的,她回现代去了,她没有死,如果有缘,来生你们还会再见的。
  太子好像清醒了很多,很冷静的问我:那永宁呢?她是不是也跟着她妈去了?
  我说是的,永宁也去了,你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吧,梦里面就会见到她们了。太子喃喃的说:我是要睡觉了,这些年,我很累,我想睡觉了。
  我像哄小孩子一样轻轻的拍着他。他闭了眼睛很久又突然问我:我会看见我皇阿玛和额娘吗?
  我的眼睛刷的流了出来,几乎是哭着说:会看见的。
  他又问我:那你们有见过我的额娘吗?她长什么样的?我从生下来还没有见过她呢。
  我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她很好看,是世间最好看最贤惠的女子。
  他的眼角流出眼泪,却含着笑说:我想也是这样。
  说完静静的闭上眼睛,我还是轻轻的拍着他,胤禛与石氏,晖儿都从外边静静的走进来,静静的站在床边,看着他睡,都是一脸的眼泪。
  病了这么久,总算是走得还是比较安宁的,没有受多大的罪,像个小孩子一样慢慢的睡了过去,再也没有醒过来。
  我真的不确定,安妮死后是不是回到现代了,我也不知道太子与永宁去后能去哪里?是轮回还是穿越或是和所有的人一样,喝了孟婆婆的汤,过了奈何桥,再也不记得前生今世。
  如果真能这样,我反倒高兴,希望他们都是好人,都可以再投胎做人,希望他们还做一家人,希望安妮会投胎在一个有父有母的家庭,希望太子可以投在一个兄弟很少,又不会与他争来争去的家庭,希望永宁还可以做他们的孩子,生活在他们身边,好好的照顾她。
  我把这个念头和胤禛说,胤禛心酸的笑笑,搂着我不再吭声,我知道在他心里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任我们怎么挽留,办完太子后事后,石氏都不肯再住在宫里,她将毓庆宫的一帮子女人全部召集起来,问她们那些没有子嗣的妃嫔侍妾们,愿意回乡就回乡,不愿意回乡的都与她出去住,做个伴儿。
  结果所有的人都愿意跟着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