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缘到 >

第7部分

重生之缘到-第7部分

小说: 重生之缘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有人在外面喊门,“云云,云云……”

“我去开门。”

听得出来是于莲华的声音。

一直都在父母身边,岁月流逝,在于莲华脸上似乎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她自己不觉得,老家里的人却都说看着老了。不知十年前,妈妈又是个什么样子?

跟在楚天云身后,楚天歌也出了卧房。

看见楚天歌,于莲华特别高兴,“什么时候回来的?”

于莲华买了很多东西,一手提满了菜,另一只手提了一个近十斤的大西瓜和几串葡萄。楚天歌和楚天云两人一个接了菜,一个接了西瓜和葡萄,“刚进门。”

“你把菜拿到后面去,”于莲华就和楚天歌往房里走,“你从哪边过来的?我怎么没看见?”

“跟您走的一样的路,也没想着您去买菜了。”下车回来,要经过菜场。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时常前后脚回来,进了门才知道在路上错过了。

楚天云去了又回来,扯了扯装葡萄的袋子,又去扯装西瓜的袋子,说:“先洗葡萄,西瓜就留着下午吃吧?”

于莲华就说:“随你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买回来不就是吃的?”

屋里窄小,没有备椅子,都直接坐在床上。楚天烈也进来了,听见于莲华的话,就对楚天云说:“这么大的瓜,还是早些开了吧,不然怕吃不完。”

都没有提考得不好的事。

中饭很丰盛,又脆又甜的嫩玉米粒炒鸡肉丁,红烧扁鱼,清炒红苋菜,烤鸭,番茄豆腐肉丝鸡蛋汤。

学校也好,三姑父家也好,生活都很清苦,而且三姑妈做饭不好吃。每次姐弟几个回来,于莲华都喜欢做很多的菜,尤其喜欢炖汤,若不是正是夏天,家里又没有冰箱,肯定也会炖的,就是觉着三人在学校吃了苦,定要补回来。

不过楚正礼没有回来。

虽然前天才吃了妈妈做的菜,却似乎已隔了许多年。楚天歌胃口特别的好,竟然吃了两碗饭。

于莲华就开玩笑,说:“还是家里的饭好吃吧。”其实于莲华说的不是指饭,而是指的菜,重点也并不在好吃不好吃上,而是咸抑或是不咸上。

大伯父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的那哪里是腌的腐乳,就是盐疙瘩。”其实这话一点也没有夸张,见过三姑妈家里的腐乳的人,都会觉得这话很贴切,那腐乳真的就是一粒粒的盐,拿出来放几天,都可以看到上面会出现一层白白的盐粒。

楚天歌和楚天烈在桐县读书后,周末都会去三姑妈家里,少不得要在她家里吃饭。楚天歌是个直肠子,吃过几顿饭后,就有些受不住,拐弯抹角的说菜太咸了,吃了对身体不好等语,后来三姑妈做菜就淡了些。楚天歌读高三时,她家小孙子出世,孕妇不好吃盐,饭菜就更淡了。

楚天歌还是笑着说:“那是。”

楚天云少去桐县,也只有每年拜年时随楚天歌和楚天烈一起去过几次,听言,震惊地睁大了眼,道:“有那么咸么?太夸张了吧。”

楚天烈就说:“除了腐乳,其他的还好。”

楚天云看了楚天烈一眼,又看向楚天歌,楚天歌笑着点了点头,说:“比三年前我刚去桐县读书时要好多了,尤其是近一年以来,谁让琼华姐生了儿子呢。”

纵然到处宣传生儿生女一样,不过根深蒂固的思想还是不能一下子就改变的,尤其是农村里那些老头老太太们。谭琼华第二胎生了个儿子,脾性就完全变了,明显的硬气了些,哺乳期间,凡事都以她为中心,而孕妇又忌讳吃盐,自然而然的,菜就淡了下来。

于莲华笑着接了句,“生了儿子,一个个的都成了祖宗。”说得三个子女都笑了起来。

吃了饭,于莲华就去粮店里打牌了。

三姊妹就在家里开了空调,看电视说话。

楚天云忍了这么半天,就忍不住了,凑道楚天歌耳边说:“姐,其实除了京大等几个很有名的,其他的学校没什么区别的。”

志愿也报了,又有学校和明肆的事,楚天歌这会儿已经不在意了,凡事顺其自然便好。而且就楚天歌目前的情况,重读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无论最后被哪个学校录取,楚天歌都会去读。

而且次年的高考是历年最难的,各地学子估分都很保守,为求谨慎,十之八九都报了本省的学校,导致很多名牌大学在外地的录取分数线直接降至一本线,而且那一年的一本线,就是头一年的本科线。还是有很多学校没有达到预定的招生计划,相反,本地的大学却是人满为患。有意思的是,像双江大学等省内名牌学校,最后的录取分数线比略低一筹的中师大还要低。

当年,多少人扼腕叹息,又有多少人笑咧了嘴,又有多少人黯然神伤。

楚天烈就是次年高考,考得不好,选择了复读,而他的一个同学,就是因为分数不好,填志愿时恶作剧一般,在一本志愿的第二志愿填了个极好的学校,最后竟然也被录取了,可谓幸运至极。

第十二章

楚天歌笑了笑,道:“我知道,何况我也只有这个能力,又没有远大的理想,有个二本上就可以了。”

楚天云在姊妹三个当中,是最聪明的一个,后来上了市里的省重点高中,即云城高中。

楚天歌并不想说高考的事,就顺着她的话就问她,“你考得怎么样?预计是进一中还是云城高中?”

楚天云嘴一撇,“姐,你也太不关心人了。”又说:“我就那么不中用?”对一中和市里最好的高中颇有些瞧不起的样子。

楚天烈就笑着解围:“姐高考忙得要死,哪里还有时间管别的?”又对楚天歌说:“她都已经在中师大附属高中上了几个月的课了,三月的时候通过了考试,五月报的名,就直接过来上了课。不过中师大附属高中今年新开了个国际部,全英语教学,她也报了名,六月考的,结果还没下来,不知道过不过得了。”

“真的?那就好了,回来也方便。”楚天歌又尴尬又诧异,不过随即却是高兴。说实在话,楚天歌是有些嫉妒这个妹妹的天分的,不过见她那副万事不在眼里的模样,却又担心她恃才傲物,骄傲自满,又苦口婆心的说:“自信是好事,也要记得那句老话,水满则盈,月圆则亏。”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明显不耐烦听楚天歌说这些,“我料着是没什么问题的,考了后,学校又开了几堂试听课,我也去听了的,老师说得比较慢,我听着一点也不吃力。”

楚天烈也跟着说:“我也上网查了一下,他们官方网站上说是全英语教学,我估计最开始也只是个说法,毕竟大家英语底子差不了太多,但是全用英语讲课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听懂,过个几年,恐怕才能真正实现。不过对国际部的学生英语要求肯定要比其他的人高一些,我们打电话过去问,接电话的老师什么也不肯说,只说成绩还没出来,叫等通知。”

那一年楚天歌高考,又少与家里联系,并不清楚家里的事。楚天云参加了中师大附属高中的入学考试是瞒着家里的,因没有通过,并未说起过,连楚正礼夫妻都不知清楚,后来还是楚正德提起,楚正礼才知道这事,楚天歌根本没听说过这么一回事,哪里想得到?

虽与原先不一样,但楚天云能进中师大附属高中这样的好学校,总归是一件好事,能不能进国际部,楚天歌反而不那么看重,“那就不要紧,既然是第一年成立,估计会多招些人,而且条件也会适当的宽松些,凭云云的成绩,肯定能进国际部。”楚天歌已经忘了自己刚才还担心楚天云骄傲自满,就夸奖起楚天云来,却忘了成绩都还未出来,好不好的谁能知道。

楚天云与楚天烈对望了一眼,楚天云还吐着舌头做怪脸,都笑了起来。

楚天歌在努力回忆以前的事,并没有看见那兄妹之间的小动作。

下午楚正礼回来,免不了又仔细问了楚天歌一遍,选的哪个学校,什么专业,江文韬和楚天雪又是怎么说的。

第二天,楚天歌带了身份证,又偷偷拿了楚正礼的,预备去彩票中心领奖,这也是楚天歌急着赶回来的原因之一。

交了志愿表从学校里出来后,楚天歌就找了个网吧上网查了一下,竟然也能查得到。反复对了几遍,确实是中了,且是头奖。

和于莲华说的是和同学一起出去逛街,楚天烈和楚天云自然也不好跟着。

领奖的地址,楚天歌当时就查好了,怎么转车也搜了,估摸着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在路上,楚天歌找了个药店买了一张口罩,又找了个商场买了一副墨镜。在彩票中心外面装扮好了,才进去。

领了钱,离开彩票中心时,楚天歌仍然觉得跟做梦一样,竟上错了车,半天才回过神来,一看,都不知到什么地儿了,赶紧下了车,找了站牌把所有的车次都看了一遍,没一趟能回去的。过了这么长时间,楚天歌人也渐渐清醒了,想起早上出来的理由,太早回去也不好,见正好有到新华书店的车,就去了新华书店。

才进家门,就听楚正礼在屋里说:“怎么身份证没看见?我记得是放在这里的,你看,你的也在,我们的放在一起,怎么我的就不见了?”

楚天歌快步走进房里,一边从包里拿了身份证出来,一边说:“是我拿了。”

楚正礼上前接了身份证,就笑着说:“我是说,我自己放的东西怎么自己找不到?你妈还说我。”

于莲华就问:“那你拿你爸爸的身份证做什么?”

这会儿屋里也没得旁的人,都是自家人,楚天歌就拿出了三张银行卡,递给楚正礼,说:“那天买的彩票中了,我去领奖了。”

楚正礼也没当回事,问道:“中了多少?”也不知楚天歌递过来的是银行卡,笑着接了,一看,又愣住,问道:“办这么多银行卡做什么?”

于莲华就说:“你还买彩票了啊?真是钱多了没地儿花。”又说:“中了的钱正好留着报名,我也节约点。”

“一等奖,十注。”看着一家人并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各做各的事,楚天歌觉得自己说得很艰难,不过,这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楚天歌心虚。正常情况下,她应该把彩票给楚正礼,然后由楚正礼去领奖,而不是她自己一个不声不响的就去了。

一句话没说完,就见一家四口人八只眼睛瞪过来,楚天云已经扑了过来,大呼小叫地喊着:“多少?多少?”却又异样地压低了声音。

楚天烈这会儿也震惊地围拢上来。

楚天云又问:“姐,你买的哪一种?什么时候买的?”又说:“怎么是三张卡?没有我的啊?”

第十三章

楚天歌也没去理会了,只是与楚正礼和于莲华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中了,没敢和您们说,省得白高兴一场。”说完,又指着楚正礼手里的三丈卡说哪张卡有多少钱,做什么用的,又说自己用身份证单办了一张卡,存了多少钱。

于莲华别的倒没说什么,听见最后一句话,就说:“你还在读书,手里拿那么多钱做什么?”

就知道会这样,不过楚天歌仍旧笑着解释,“正是因为我上大学了,四年后就要进入社会,我想手上留点活钱,想做点什么也不必事事都找您和爸爸伸手。当然,若是用得多,还是要靠您和爸爸替我出出主意。”后面这话纯属是拍于莲华的马屁。

这年头,碰上重生这样的好事,最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挣钱法子当然是买房子。放着不止可以升值,还可以租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