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缘到 >

第49部分

重生之缘到-第49部分

小说: 重生之缘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情况?母女两个吵架了?楚天歌有些好笑,一边开了箱子把衣服拿出来,一边问道:“怎么了?”

于莲华似乎就等着楚天歌这一问,絮絮叨叨的就说开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然,所有的这些小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听她的话。

这个时候,别的不用说,只需要跟着应和两声就是,楚天歌已经很有经验了。

家里她最大,也是最听话的一个,大事小事,从来都是听于莲华的,于莲华怎么说,楚天歌就怎么做。所以,楚天歌是姊妹三个里面和于莲华吵架最少的一个。一旦他们吵架,楚天歌就要在里面做调节,一二十年了,楚天歌是经验十足。

不过,三个儿女中,楚天歌却最不得于莲华的心。

估摸着于莲华说得差不多了,口气慢慢软和下来,楚天歌知道时机已经到了,就慢慢地劝解了两句,于莲华果然就又开始说起小女儿的好来,说着说着,几个子女又变成了世上最好的,那是一丁点毛病也没有的。

于莲华帮着楚天歌把衣服都挂在衣柜里了后,才想起似的,说:“你去洗吧,洗了睡会儿,饭熟了再喊你。”

等中午起来,于莲华炖了排骨藕汤,做了一大桌子的菜,不像以前,不是猪肉就是鱼,这回多了些海鲜,竟然有一盘红烧海参。

这东西,放在以前,别说吃,于莲华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因为不会买,所以不会关注。

楚天云回来的第二天,小姑楚正慧夫妻双双来了。

厂里虽然不说时时刻刻离不了人,但是上午确实离不开人,而且厂里只有小姑父一个人会开车,上午正是送货最繁忙的时候,怎么有空闲出来,而且两个人还都出来了?

楚天歌纵有疑问,不过这也不是她该管的事。倒了茶,就和楚天云两个下露买菜去了。

两人买菜回来,就发现家里气氛不对,一进门,就听见小姑妈说。

“……当初说好了,那边的铺子给我们,货给他们,结果他们转头就把铺子和货一起转出去了,半分情面都不留,我们说了什么没?哥哥说算了,我们就也就算了。你和哥哥也是晓得我们的情况的,外面欠了几万块钱的债,两个小孩都还在读书,手里是一分钱都没有。也是嫂子你好心,愿意帮我们一把。我们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不是实在没得法,也不会过来开这个口。”

“那照你这样说,我这厂子给你倒是给错了?既然这样,那这厂子你也莫开了,我们转给别人。为了那几个分红,还又要贴人又要贴钱,我也耐不得那个烦。车子还是给你们,跑点运输,又简单又快活,也不要本钱。”于莲华怒极反笑。

“姐姐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何曾有过这个意思,只是现在手头转不开,找你借一点周转一下,又不是不还?”楚正慧的声量也提高了几分,声音里还带有几丝气愤。

“当初厂子交到你们手上,是刚进了一批货,还有两三万的成品,进货的渠道,客户的联系方式,都和你们交代得清清楚楚,当时还和你们说了,要是一时周转不过来,人家纸厂那边当着你哥哥的面是怎么说的?可以赊一车货,其实哪里用赊,你手里的货卖出去就是钱,你要个什么周转的?你当别人都是傻子不成?不会看不会想,由着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楚正慧无言以对,抬头就见两个侄女站在门口,也不知刚才的话她们听去了多少。不过,她也没放在心上,在楚正礼夫妻和楚正慧夫妻眼里,楚天歌姐妹都是小孩子而已,大人之间的事和小孩子是没关系的。

第八十五章

楚天歌开始还有些听不明白,听到后面,就有些明白了,估计是小姑妈见楚正礼先是把厂子给了他们,后又买了房子,就猜到他们是发了财,想来占点便宜。

楚天歌忽然很愤怒,不过,更多的是失望。

她一直都很喜欢小姑吗,从小培养出来的感情,很深厚,楚天歌一直也很珍惜。记得小学那会儿,每年暑假,楚正慧总会接她大自家里玩上十天半个月。

楚正慧又不像于莲华,于莲华脾气暴躁,对子女一向严厉,尤其是作为长女的楚天歌,甚至还会动手打人。

而楚正慧却完全不同,应该说是对楚天歌这个内侄女格外不同,总是特别的亲近,会给她涂指甲油,会问她喜欢吃什么,然后就一直记着。楚天歌年纪小,又一直被于莲华打击着,自然就愿意和她亲近。

后来长大了,会看人了,也看出小姑妈的性子,有些不知感恩。但是因为小时候的情谊,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人谁没个缺点?而且那个时候,楚天歌家里和她家里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也没什么冲突。

没想到,为了一点钱,小姑妈竟是这个样子,又怎能叫楚天歌不失望?

重生后,因为不想父母受累也不想于莲华和于菁华姐妹反目,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怎么阻止两家的合作,后来发现得知生意已经开始,就想着如何让两家和平分伙。

不过,想来想去,都没有一个很完美的处理方式,而且最关键的是如何说服楚正礼和于莲华,因此,一直都没解决。不过楚天歌只要在家里,就会抱怨楚正礼在厂里太幸苦了的话,以期于莲华自己动心。他们做了一辈子的生意,经历得也多,估计会比自己更有法子。

果然,后来于莲华说两家分了伙,厂子给了楚正慧,楚天歌当时真的很为楚正慧高兴。

有了厂子,他们就不会为外债为难了,也不会为两个表弟的学费着急了。

同时,楚天歌也更了解于莲华了。

于莲华和几个姑妈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尤其是四姑妈和小姑妈。

自古以来,第一不好相处的是婆媳,第二不好相处的就是姑嫂。于莲华嫁入楚家时,楚正慧和五姑妈还待字闺中,那个时候奶奶也还在,于莲华又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自然是争吵不断,与两个小姑子自然也处得不好。

而楚正礼又很顾及两个妹妹。

这里有个缘故,楚正礼上面是三姑妈,也大了楚正礼五六岁,楚天歌爷爷去世时,楚正礼不过两岁多不到三岁的样子,最小的楚正慧还在奶奶肚子里。没了父亲,稍能做事的小孩子都要下地做活,这种情况下,和楚正礼相处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妹妹了,自然感情就好。

为这个,于莲华和楚正礼不知吵了多少次架。

这一次,于莲华本也是不同意楚正礼的这个决定、这个世上,为金钱而导致兄弟决裂的不知有多少,但是她也不好太拦着楚正礼帮扶妹妹。而且,于莲华自己也有私心,既然给了楚正慧好处,自然也要分一点给她的妹妹,这样才公平,楚正礼也无话可说。也由此,才会有楚正慧所说的“那边的货给他们”这样的话。

再者,于莲华想,把厂子和人脉都给了楚正慧。人总会有点羞耻心,她又不图楚正慧会感恩戴德,至少也会知好歹吧?

不过,事实却是,楚正慧还真的不知好歹。因为于莲华低估了人心。人心,总是贪婪的,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厂子说是交给楚正慧夫妻两个管理,每年分红,但是各自心里都明白得很,这不过是个名头,做给别的兄弟姐妹看的,其实就是给了他们两。看见楚天歌家里买了房子,觉得还有好处可捞,就坐不住了,以借钱的名义心安理得的要钱,还要得理直气壮。

“今天超市里的芒果不错,我们买了些,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楚天歌强装了个笑脸进来,打断了四个大人的谈话,也是缓和一下气气氛。

楚天云淡淡地打了个招呼,就跟在楚天歌的后面去了厨房。

“姐,我帮你洗。”

许是没达到目的,又被两个侄女看了个正着,两人心情不怎么好,吃了两个芒果,连午饭也没有吃,就匆匆忙忙走了。

从领了奖金那天起,楚天歌就仔仔细细想了很多事儿,她就预料到了,家里有了钱,肯定就会有亲戚想要来分一杯羹,她想到过精明的小姨妈,也想过会说漂亮话的舅妈,却唯独没去想小姑妈。

果然,钱是罪恶之源。

楚天歌已经可以预见,这个春节,必定热闹非凡。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小姑妈人刚走,电话就响了,是外公打来的,特意叫几个外孙回家吃孙子的满月酒。

初听到时,楚天歌嘴角猛然抽搐了几下,她怎么忘了,大舅妈确实在四十几岁时生了一个儿子,从此在家里更是耀武扬威,闹得家无宁日。

外公一把年纪了,还要天天做农活,不几年,就操劳过度而亡。外公过世后,不大半年,外婆也生病过世。

外婆死得最惨,也最冤。因为感冒没有治疗转成肺炎而死。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舅妈不许外婆手里有一分钱,外婆感冒时,她不肯买药,也不给钱。等于莲华回去看望老娘时,外婆已经弥留了。

也因为外婆的死,于莲华和大舅彻底闹翻,从此就没有了来往。

这个表弟,虽然还是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奶娃娃,可楚天歌无法对其生出一丝儿的好感来。

看到楚天歌脸上的惊讶,楚天云想到楚天歌可能还不知道,就说:“舅妈生了个儿子,就是平安夜那天。”

“哦。”

这又是另外一段家事,起源就是子嗣。楚天歌对此,只能用深恶痛绝来形容。

大舅舅是外公前妻所生,外婆是外公的第二任妻子,是于莲华三姐妹的亲生母亲。这位性子绵软的老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生儿子。也因为这个,一直被妯娌挤兑,其中犹以住在隔壁的四外婆为最。

大舅舅从小就老实,生就的善良,从小到达,无论这位四外婆如何挑拨,他从不太放在心上,但是楚天歌这位大舅妈却不是个省心的,可能是臭味相投,进门没两天,就唯四外婆的话是从。

于莲华三姐妹再不喜欢,也不好不来往。

外公待儿子女儿,从无偏颇,甚至对于莲华三姐妹更疼爱一些。既然他老人家都开了口,于莲华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当晚,于莲华又带着两个女儿去逛了一趟超市,买了一些上好的干货,加上自家腌的腊肉,腊鱼,香肠等,三个人六只手都提得满满当当的,包了一两出租车士,于莲华大张旗鼓地回娘家。

外公家的地理位置特别好,三面环水,水里一年四季养着鱼,种上茭白和莲藕,桌上就多了两个菜,地基也很大,一半做了房子,一半种上梨树,春天满树梨花开时,漂亮得像仙境。外公人勤劳,前面用荆棘围了篱笆,门前搭了葡萄架,门前还种了栀子花。

一路顺畅,到达外公家时,时间尚早。外婆和隔壁四外婆家的大儿媳二舅妈正坐在门前剥鹌鹑蛋,母女三个一下车,外婆立马就看见了,一双眼都笑眯了,看见母女三个一行一行的往下拿东西,又嗔怪道:“又买这么多东西来做什么,家里都腌得有。”

“大姐来了,快屋里坐,三婶这是高兴坏了,站着也不闲腿酸。”二舅妈上前帮着提东西,一边笑着问:“大姐还没吃吧,厨房里正炸肉丸子,上午洗得有白菜也有菠菜,家里豆丝、红薯粉和面条都有,想吃什么,我去煮。”

外婆就说:“就下豆丝,她们在外面也吃不到这东西,年年来都跟我要,”一边就转过头和于莲华说,“我今年泡了一百五十斤的米,二十斤绿豆,你四婶一家人过来帮忙,整整忙活了一整天,明儿回去,你多带一些,待客也好,自家吃也好,总比外面买的强。”

二舅妈就在旁边补充,“一进腊月,三婶就念叨说今年要多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