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极品男漂亮女 >

第627部分

极品男漂亮女-第627部分

小说: 极品男漂亮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蛋兄弟,姐姐听着这名字挺好玩的,所以,就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了。我声明,俺绝对不是故意的,纯粹是无心之过。狗剩兄弟,实在是对不起了。哈哈。”夏琳笑道。

    “哈哈!”看了夏琳这帮美女的调皮捣蛋,大家又被逗得笑了起来。

    “去你的。什么无心之过?你保准是成心的。好了,你们就别捣乱了,咱们还是听听孔伯伯的高见吧。”张铮说道。

    “我说小铮,老夫我虽然品尝过不少美酒,但离专家还差得远呢。你让我来点评这世间珍品,实在是有点赶鸭子上树的感觉……”

    “孔部长,是赶鸭子上架,不是上树。”耿倩是孔远的部下,她不想让老领导丢人现眼,所以就及时出言,来提醒老领导了。

    “倩丫头,我听说经过民俗专家审定后,将赶鸭子上架,改成赶鸭子上树了。”孔远说道。

    “哈哈!我说孔老,那有什么民俗专家审定这码事呀?发明赶鸭子上树的祖宗就在这里呢。”叶芷馨指着张铮笑道。

    “啊!我说叶行长,这是怎么回事?”孔远不解的问道。

    “是这么回事……”叶芷馨随即便有声有色的将张大官人的这项发明经过给孔远介绍了一番。

    “哈哈!我说小铮,真有你的。我最近在京城,老是听到大家在使用这个歇后语,还真以为是那些民俗专家与时俱进,改成这个样子的呢,弄了一阵子,原来是你的发明呀?”孔远听了叶芷馨的解释后笑道。

    “这算是那门子发明呀,俺纯粹是胡说八道,为了给大家逗个乐子而已。孔伯伯,咱就不探讨鸭子的事了,大家还等着你的精彩点评呢。”张铮说道。

    “那好吧,老夫就献丑了。真正的茅台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茅台酒以本地优质糯高梁、小麦为原料,酿制用水则来自赤水河……”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姑娘上轿(二更求花)
    “孔老,这贵州当地的高粱与东北的高粱不一样嘛?”王春兰问道。

    “的确不一样。生产茅台酒所用的高粱为糯性高粱,当地俗称红缨子高粱。这种高粱与东北以及其他地区的高粱最大不同是,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8%以上,并富含单宁。通过茅台特有的发酵工艺,使其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等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这种高粱以及当地的微生物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孔远不愧为品酒专家,对茅台酒原料的掌握真可称得上是了如指掌。

    “孔老,这酿酒用水真的这么重要吗?”叶芷馨问道。

    “应该说是太重要了。就我所知,茅台厂曾经做过异地生产实验,同样的工艺和流程,但都没有成功,原因主要就是水质问题。”孔远介绍道。

    “哦,水这么关键呀?”大家不约而同的问道。

    “是的。因为赤水河流经的区域处于丹霞地带,是暗红色沙质土壤,水中所含有的丰富矿物质,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因此,由于其独有的原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的酿制工艺,加上众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的推波助澜,便形成了华夏国独具特色的茅台文化。”孔远继续介绍道。

    “哦,文人墨客大多好酒,挥毫泼墨赞美一下茅台酒,这不足奇,我奇怪的是这帝王将相是怎样来凑热闹的,孔老能否介绍一二?”王春兰道。

    “清代曾经流传过一首诗,是这样说的: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鳛部来。鳛部,指的是现贵州仁怀县区域。大意是,汉武帝时刘彻派遣唐蒙出使南越禹州,也就是今天的广州。唐蒙在这里喝到来自鳛部名为‘枸酱’的美酒,为取悦皇帝,他在回程途中专门绕道鳛部,取枸酱酒若干,献给武帝,武帝饮后大赞:甘美之,并钦定为贡酒。据专家考证,枸酱酒便是茅台的雏形。”

    “那就是说茅台酒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代,距今已经有2149年了。”王春兰道。

    “然也。应该追溯到他曾祖父刘邦时期才对。”孔远说道。

    “为什么?”

    “是这样的。相传楚汉相争之时,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在赤水河流域大战,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连连遭遇败绩。后来,在当地的濮人加入他的队后,奇迹发生了,他的部队连胜项羽,形势来了个大逆转。刘邦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濮人如何有此战力,便派相国萧何调查。经过调查,方知其中原因……”

    “孔老,什么原因?”

    “原来,每次作战前,这些濮人都要喝一种神水,这些神水就是他们剽悍骁勇的主要原因……”

    “孔老,这些神水,我猜测一定是枸酱酒了,对吗?”叶芷馨插话道。

    “没错,这就是当地人利用水果酿造的枸酱酒。”孔远说道。

    “那就是说,这个故事,又将茅台的历史上推了近40年。”叶芷馨道。

    “叶行长说得不错,的确如此。”

    “孔老,故事总归是故事,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谁知道呀?”耿道深说道。

    “其实,上述的故事,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与故事属于同一时代,应该是可信的。”孔远解释道。

    “哦,既然同时代的司马迁都说了,就应该没有错了。”叶芷馨道。

    “虽然这枸酱酒老夫无缘品尝,但我喝过的茅台的确不少,不过,能够喝上这68年的老茅台,老夫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啊!孔老,您真的是大姑娘?头一次上轿吗?”夏琳笑问道。

    “我,的确是大姑娘,头一次上轿,嗨!怎么这么别扭呀?”孔远说道。

    “哈哈!”看到孔老困惑的表情,大家禁不住笑了起来。

    “孔老,夏姐偷换了一个概念,说您老是大姑娘,能不别扭吗?别理她,继续说您的吧。”张铮说道。

    “这陈年老茅台,果然名不虚传。不知道大家刚才注意到没有,当这陶土瓶盖子打开时,便有一股酱香香气弥散开来,瞬间,说她是奇香满室一点也不为过。有诗曰: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即便今天没有雨天相助,但这开瓶之香,已足以醉人了……”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孔老点评老茅酒(三更求花)
    “哇!听孔老的精彩点评,实在是一种享受呀。”吕镇湘说道。

    孔远继续点评道:“荡香入杯,细观其色,微黄且透明,纯净无沉淀。举杯轻摇,对着日光或月光,则可看到细细的酒花沿杯而生,几秒后,又复归于灭。大家不妨试试看。”

    “哇!真的呀,太奇妙了。”众人试过后,禁不住大声称奇起来。

    “以口品酒,要掌握三式:一为抿、二为咂、三为呵。抿,就是将酒杯送到唇边,轻巧地、缓缓地呷一小口,在嘴里细细抿品。咂,就是轻咂嘴巴,于慢慢品评中将酒咽下,自然发出‘咂’或‘嗒’之声。呵,就是在咂的基础上迅速哈气,让酒气从鼻腔喷香而出。这品酒三式,是历代酿酒工人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茅台酒的品酒师们每天的作业。高明的师傅能从中品出酒的酒精浓度、哪年哪轮的陈酿,以及由哪些类型的美酒勾兑而成的……”

    “这么复杂呀?真没想到喝酒还有这么多讲究?”张文章说道。

    “大家都知道,茅台酒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空杯留香,持久不散,这就需要空杯嗅香了。空杯嗅香,与咂香品味,相得益彰而各有其趣。一杯酒干过之后,携口中余味,将酒杯移近鼻子,先凝神屏气,轻吸慢嗅,然后深深吸气,酒香便深入肺腑,让人仿佛进入了另一番全新的境界……”

    “孔老,我用了你讲的品酒方法,现在已经快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了。”傅成说道。

    “老傅同志,有你这么邪乎吗?刚才张兄弟还说你牛饮呢,这一会时间,你就立地成佛了?谁信呀?”刘玉栋笑道。

    “品尝好酒,尤其是品尝这种老酒时,这几种品酒方式,要丝丝入扣,浑然一体,心静、凝神而放松,充分调动味觉、嗅觉神经,去捕捉、体味、感悟每一个酒分子的香味,才能获得的美的享受。”孔远继续说道。

    “孔老,我问一个问题好吗?”

    “傅老总,不要客气,尽管问吧。这么难得的品酒机会,大家可以一块探讨交流好了。”

    “如果遇到假茅台怎么办?”

    “其实,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茅台假酒基本上还没有。”

    “为什么?”

    “第一,由于人们刚刚经历过那个‘狠斗私字一闪念’的时代,思想观念比较单纯,还没有造假的意识。第二,现在茅台的价格并不高,一瓶不到4元钱,人们也就没有造假的动力了。所以,现在食品造假现象并不严重。”

    “哈哈!”听了孔老的解释后,大家都会心的笑了起来,这理由太值得玩味了。

    “当然了,假若真的遇到了假茅台,怎么办呢?其实,还是有办法的。我刚才已经讲过鉴别办法了,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孔远轻轻抿了一口茅台后问道。

    “孔老,我怎么没有印象呢?”傅成道。

    “那我就再说一次好了。甄别的方法一个是开瓶验真,一个是荡香观色,一个是咂香品味,一个是空杯嗅香。可以说,这是目前辨别茅台真伪的不二法宝。傅总想起来了吗?”孔远问道。

    “我想起来了,你刚才虽然没有特别点出,但在点评中的确是都说到了。”傅成说道。

    “嗨!我说金总,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喝多了?”刘颖看到邻座的金家严晃里晃荡坐不稳的样子,急忙问道。

    “刘秘书长,我…没事,刚才一不…注意,就像老…傅那样牛饮了几杯,现在脑袋有点划…划圈圈。”金家严有点结巴道。

    “哈哈,我说金总,茅台虽好,不能贪杯,你怎么不控制着点呢?”刘颖笑道。

    “刘,不对,我说嫦娥同志,你…说的轻巧,这…么好的酒,我…能控制吗?当年你的邻居吴刚,为了好酒,竟然置玉帝老儿的命令而不顾…我这算什……”金家严还没说完就趴在桌上了。

    “刘姐姐,刚才的故事,金总好像没有说完吧?吴刚怎么了?”耿倩问道。

    “吴刚还能怎么了?当然是喝多误事了呗。”刘颖说道。

    “刘姐,我听说过吴刚暗恋嫦娥的故事,也听说过玉帝罚他砍树的故事,还真没听说过他喝多误事的事情,刘姐姐,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好吗?”

    “好吧,姐姐就给你说说吧。相传,玉帝命吴刚去砍伐梭罗树,为南海观世音菩萨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