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极品男漂亮女 >

第157部分

极品男漂亮女-第157部分

小说: 极品男漂亮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原来这么简单呀!我来个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是崔莺莺和林碧莲妹妹,和你一样是文科傻妞,她们毕业于是北大中文系。这是张倩、粟文文和罗敏妹妹,是理科傻妞,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以后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多多交流。”张铮介绍道。

    “几位妹妹太漂亮了,有幸认识几位妹妹,姐姐感到太荣幸了。”王小妮说道。

    “王姐姐又漂亮,又会做诗,以后有机会的话,可要好好指导我们哟。”崔莺莺等人说道。

    “我只不过是一个刚入诗坛的新兵,做诗的水平非常一般,这位张大哥,才是一位诗坛高手,你们既然和他这样的高手在一起,哪里还用得着姐姐指导?”王小妮说道。

    “小张先生,你对这首《赞佳人》,有什么看法?”中年人问道。

    “相对第一首《咏美景》而言,我更喜欢这一首。”张铮说道。

    “为什么?”

    “这首六言绝句,共十句,其难度要比那一首大得多。不过,总体来看,还算不上是上乘之作,水平一般般吧。”张铮不以为然的说道。

    “张大哥,我认为你的说法,是对作者的不尊重。”王小妮说道。

    “为什么?”

    “这首诗,难度当然大了,作者不但把园中的景致巧妙的纳入诗中,而且利用‘漫步悠行、驻足赏石、登临、看去’这几个动词,将园中游人的动态描写的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就连动物和昆虫的动态也描写的入木三分,‘红鲤追逐’,‘蝶舞’,看看有多么形神兼备?这样的诗作要是一般般的话,我看就没有写景更好的古体诗了。”王小妮说道。

    “小妮说的很有道理,依我看来,此诗更加叫绝的是,对人物的描写。一位二十岁左右的美貌少女,在花丛中翘首弄姿,左顾右盼,几只美丽的彩碟则围着她不断飞舞,少女的神态之美在这里被描写的活灵活现,绝对是惊人之笔,神来之笔。”中年人说道。

    “书彦的观察还是比较细致,比较准确的。纵观全诗,可见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放荡不羁的浪漫情怀,细腻优美的文笔处处流溢着深邃的思想和才气。诗人视野开阔,意象取用自然平实又颇具诗味,诗歌语言纯熟老道,不蔓不枝,风格颇为朴实、奔放、大胆,不受束缚,极富个性,风采异殊,独树一格。拜读其作品时,常常能令人有所思索、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就我看来,这是一首极其难得的写景佳作。”郑老点评道。

    “谢谢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谬赞了。”张铮禁不住随口感谢道。

    “哦,小张先生,你什么意思?”听了张铮的话后,几个人同时不解的问道。

    “哦,我刚才不是说过,更喜欢这首诗吗?既然大家一致的肯定这首诗,说明我的眼光也不错吗?所以,我就自我感觉良好了。”张铮赶紧调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开撒谎和圆谎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们还以为是你写的呢?”郑老等人说道。

    “我哪里有这水平呀?”张铮说道。

    “这首诗的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精炼精准,韵律平仄用的不错,尤其是收尾的两句,更是点睛之笔,登高观看全景,这里的景致之美,佳人之美,是多少画卷都无法描绘的。看,这意境多美啊?好诗!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崔莺莺也忍不住点评起来。

    “其实,作者除了是一位诗人以外,还是一位书法大家,这幅草书作品,全篇笔势雄奇,连绵飞动,起伏迭宕,气势磅礴。草书的那种流宕不羁,潇洒纵横,气势*人、巍巍浩荡,收放自如,大开大阖的特点尽显无遗。好的诗人和好的书者多见,但诗文和书法俱佳的作者确实凤毛麟角。”那位叫做雷书彦中年人点评道。

    “书彦说得不错,这幅草书作品,乍一看,大有张旭之风,二王之神,但细观之则不然,既无张体之放浪形骸,又不限王体之法度束缚,完全是作者自己的恣意挥洒,心意表达,有如武林中的‘无招胜有招’,这才是道家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至高境界,佳作!难得的佳作啊!”郑老感叹道。

    张铮听了他们的点评后,不禁有些惊讶,他们的点评怎么和蒋老如出一辙啊。
第九百六十四章 论诗(下)
    张铮继续说道:“其实,虽然苏州只是江南的一部分,但自古以来,用姑苏来表示江南的大有人在……”

    “哦,我真是有点孤陋寡闻了,请你举个例子好吗?”中年人说道。

    “大家应该知道,有一首名为《姑苏风光》的民歌是这样唱得:上呀有天堂,下呀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哎呀哎哎呀,哎呀两处好风光……”张铮介绍道。

    “这是一首历史比较古老的民歌,在我们江南一带非常流行。”那位老者说道。

    “大家看到了吗?这里的姑苏风光,并不是特指苏州风光,而是指苏杭两处的风光,也就是说,‘姑苏’一词,是可以用来表示苏州以外的江南的其他地方。”张铮说道。

    “这位年轻人说得不错,既然姑苏可代表苏杭,当然也就可以代表江南了。”老者继续说道。

    “且慢,这位年轻人,虽然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仅凭一首民歌,就断定姑苏能够代替江南,还是有些牵强,何况,很多民歌的歌词往往不是很严谨的。”中年人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再来看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吧。他在诗中虽然说的是忆江南,但他到底忆的是哪里呢?他的两首《忆江南》古词,开篇就给出了答案:最忆是杭州……,其次忆吴宫,吴宫即苏州。可见,在他的心目中,他的‘江南’就是苏杭,换言之,苏州和杭州就是他的江南。所以,用姑苏表示苏杭,或表示江南,还是有据可循的。”张铮说道。

    “我同意这位年轻人的意见,姑苏虽然是苏州的别称,但也时常被一些文人墨客用来称作江南的。”中年妇女说道。

    “其实,即便是姑苏代表不了江南,也没有关系,这首诗用江南开头,用姑苏结尾,丝毫不会影响全诗的意境。”张铮说道。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虽然全诗有一处重复,但前后表述一致,使得全诗的整体性更好。如果用小‘姑苏’代替大‘江南’,则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效果,所以,我以为还是保留‘江南’好。”一位年轻女孩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小妮,你难道不知道重复是写诗的大忌吗?”中年妇女道。

    “阿姨,我当然知道了,但必要的重复还是需要的,如孟浩然的《留别王维》,全诗多处重复,不也成了唐诗名篇了,关键不在重复,而在于这种重复对诗是否有增值。”王小妮说道。

    “小妮说的有道理,其实在很多著名的古诗中,重复的现象是很多的,刚才这位年轻人已经列举了一些,如一岁一枯荣、一寸相思一寸灰等,这样的重复,不但没有影响全诗的格律要求和意境,反而使的这些诗作的意境更深,更美,更有感染力。常言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能人出,我说玛莉,这些青年诗才的出现,可是我们诗坛值得大喜大贺的事情啊?”老者感叹道。

    “郑老,你说得不错,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去追星了,像这位小哥和小妮这样喜欢和关注诗歌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不知道这位小哥怎样称呼?”中年妇女玛莉问道。

    “在下姓张名铮,济北人士,认识各位非常荣幸,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济北市。”张铮谦恭的自我介绍道。

    “张先生,根据刚才的对话,我感到你对诗的见解非常独特,请问你是那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王小妮问道。

    “不瞒小妮妹子,我不但没有上过什么中文系,也没有在国内上过大学,如果说我在诗词歌赋上还有点小小成就的话,靠的是小时候,被爷爷*着读了不少古书、古诗的结果。”张铮说道。

    “哦,你的这种情况,应该属于家学了,也可以理解为自学成才吧。你年纪轻轻,对华夏的诗词歌赋就有这种不俗的见识,让小妹这文科傻妞也不得不佩服了。”王小妮说道。

    “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做诗也会编,我就属于那种瞎编之人,所以,小妮妹妹千万别迷信哥,哥只是一传说而已。”张铮对王小妮说道。

    “哈哈!我说张哥,你这人真够逗得,做诗能瞎编吗?瞎编的那是打油诗,顺口溜。不过,虽说你的诗文见解不错,但绝对不如你欣赏美女的眼光出色。”王小妮笑道。

    “哦,哥哥就这么点优点,竟然被你看出来了,小妮妹妹真是神人呀!请问小妮妹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呢?”张铮问道。
第九百六十三章 论诗(上)
    听了张倩的话后,张铮惊讶的说道:“我说小倩,你人不大,懂得倒不少,连这个都知道啊?”

    张倩说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在大学里,我们在一些录像厅里,偷偷看过带色的小电影,所以,我们对这些东东并不陌生。”

    “好了,咱们就不要再聊这个敏感话题了,我陪你们到处转转吧。”张铮说道。

    “好的张哥。”

    来到走廊,她们立即被两边墙上悬挂着的历史照片深深的吸引住了。

    “哇塞,伟大领袖**,在这里住过不止一次啊?”崔莺莺说道。

    “这不是国家主席**吗?还有敬爱的周总理,他们就在这层楼住过。莺莺姐,快来看呀,这不是你外祖父吗?”林碧莲叫道。

    “嗯,还真是我外祖父。这张照片太珍贵了,连我们家里都没有,临走的时候,我得拍张照片带回去,让家里人看看外祖父的风采。”崔莺莺兴奋的说道。

    “哇!十大元帅,有六大元帅来过了。宋庆龄女士也来过这儿呢。”罗敏指着宋庆龄的大幅照片说道。

    张铮带着她们来到院子里时,这些丫头们便被院子中的江南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

    “哇!在这方寸之间,竟然藏有这么一片怡人的江南风光,看看这里的假山飞瀑,小桥流水,雕梁画栋,斗栱飞檐,雪松丹桂,林中木屋,池中红鲤,处处无不可以入诗,入画,真不愧为是一座中外驰名的老字号园林式饭店。”崔莺莺感叹道。

    “莺莺说得不错,在济北饭店,不但有精美的诱人的鲁菜美食,还有精致的怡人的江南美景,更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来到这里品尝美食,欣赏美景,探究历史,已经成了众多达官贵人、公知名人、艺术名家的不二选择。”张铮说道。

    “从络绎不绝的人群来看,这里的生意非常不错,说明饭店独有的特点和特色还是非常吸引人的。”崔莺莺说道。

    当他们来到饭店大厅时,看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友和诗友,正在对墙上的书画作品进行评头论足。

    “对这首《咏美景》,我最欣赏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