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陕西坑 >

第57部分

陕西坑-第57部分

小说: 陕西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凯瑟琳山口方向猛扑而去。
这是相当冒险的计划,但是隆美尔赌的就是美军现在不会全军撤退,而在得知自己开始进攻凯瑟琳山口的时候,才会全线撤退。现在双方拚的就是速度,谁能够先控制美军的补给基地,谁就可以获胜。
隆美尔和以往一样,乘坐着装甲指挥车行进在整个装甲部队的最前端。一路上没有遇到美国人的抵抗,直到凯瑟琳山口附近,隆美尔这才命令减速。山口地带看着没有异状,德国侦查小分队向着山口靠了过去。没有枪声,没有射击,倒是德国空军的侦察机此时开始在凯瑟琳山口盘旋侦查。很快,侦察机的电报发了过来,没有发现美军炮兵阵地的迹象。
山口没有美军炮兵,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隆美尔立刻命令装甲团打头阵,十几辆坦克向着隘口隆隆驶去。终于有枪声传来,美军阵地暴露之后,德军立刻展开了进攻。非洲军官兵刚经历一场胜利,士气高昂。部队和炮兵协同下,一轮猛攻就拿下了美军阵地。此时天已经黑了,隆美尔要求部队继续进攻,尽量控制凯瑟琳山口地区。
所幸的是,美军在山口地区的部队安排很不合理,而且缺乏作战经验。到了第二天早晨,德军至少已经肃清了凯瑟琳山口地区阻挡装甲部队行军的美军阵地。天色刚蒙蒙亮,装甲部队以及拖着88高炮的炮车开始出发,除去继续在凯瑟林山口作战和布防的步兵之外,其他步兵团全部登上卡车跟随装甲部队一起前进。
隆美尔的进步不可谓不迅速,在和英军作战的时候,英军遭到这样的失败之后,往往会引发大溃败。但是冲出凯瑟林山口之后,隆美尔突然感到很庆幸,自己让空军实施了保护。天空中的空战从天亮之后就没有停止过,美军的飞机和德军飞机一直在遭遇,然后发生空战。不仅如此,后方传来的消息当中,美军的战斗也相当有勇气。他们遇到挫折之后,虽然有点神经质,却也展开了反击。德军只有三个装甲师,两个用在了消灭大红一师的战斗中,一个用在了消灭美装甲一师的战斗中,进攻牵制其他三个美军师的是三个意大利师。虽然得知有军遭到重创的消息,但是美军仍然在战斗。
50公里说近不近,说远不远。隆美尔的部队很快就到了美军前线总后勤基地。双方一交火,隆美尔就感觉不太对,经过查询,守卫基地的除去美军第八装甲师之外,还有两个法国师。以不足两个师的兵力进攻同盟国三个师的联军,隆美尔至少在神色上看不出任何不安。
在200公里之外,应该还有盟国的援军,隆美尔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前解决战斗。
现代战争就是在火力地狱当中展开的战争,谁能够忍受对方制造出的火力地狱,并且制造出对方无法承受的火力地狱,谁就可以得到胜利。德军的火力总量是不如盟军的,但是火力投放密度上,德军大占上风。虽然他们无论是前前后后都遭到了盟军各种活力的攻击,但是德军仍旧保持着灵活、精确的作战态势。
在枪林弹雨中,隆美尔失踪在前线指挥,虽然他周围的人不断有人中弹,但是隆美尔就像被幸运之神的双翼笼罩一样,始终安然无恙。
德国人的火力投放并不算宽广,却能够有效地歼灭需要歼灭的敌人。美军和法军被隆美尔的部队切割开了。德军用火力牵制住法军,主力对美军发动了猛攻。美国人在战术上被德军限制住,但美军毕竟是接受过严格训练,加上出于美国人骨子里的野兽本质,他们竟然抗住了德国人的猛攻。
激烈的交火又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德军已经完成最后的进攻准备。坦克从三个方向向心进攻。88高炮和坦克一同前进,所有火炮一起猛烈开火。步兵乘坐卡车跟随在坦克之后,所有军官们都笔直的战在卡车上,以激励士气。指挥官被击中,立刻由下一名德国军官起立接替指挥位置。德国人在战场上表现出的狂热、悍勇,彻底震慑住了美军的战斗意志。在突破了美军的外围方向之后,卡车上的德国步兵跳下卡车,跟随坦克一起进攻。
美军坦克的反击在德国88高炮的设计下被击溃了。而美军的57毫米反坦克炮也给隆美尔的坦克部队造成了很大麻烦。德国步兵在坦克和火炮协同下,摧毁了美军的反坦克炮阵地。剩下来就是最后的总功了。
凡是没有被击毁的卡车重新启动,步兵们跳上卡车,跟着坦克一起冲进了美军防御体系中心。德国坦克和步兵,美国坦克和步兵搅在一起,炮火的射击声,发动机的轰鸣声,士兵们的吼叫声,步枪、机枪的射击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在阵地上搅成一团。
德军直到晚上,才彻歼灭了美军第八装甲师的大部。那两个法国师倒是很能够坚守阵地。虽然没有发动反攻,但是德军也能够能够突破他们的阵地。
9月10日,美军前线四个师总撤退。意大利投入了7个师,和德国第十五装甲师共同追击。
9月13日,美军第二集团军全军覆灭。
美国封锁了战败的消息,美国计划将更多部队运抵北非。
9月14日,隆美尔晋升为步兵二级上将。但是这位骁勇的将军在高兴之余,并没有过于兴高采烈。美军虽然战败了,但是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美军训练水平之高,后勤实力之强,都大大超过了隆美尔的意料之外。
只要肯流血,美军就能够积累经验,会有非常重大的进步。非洲军现在的装备,和美军有重大差距,这并非经验可以弥补的。隆美尔深知在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苦战,想到这些,连晋升的喜悦也变得单薄不少。
9月16日,德国向全世界宣布,歼灭美军第二集团军,打死四万余名名美军,俘虏8万名美军。以及歼灭法军两个师。击毙法军5000余人,俘虏5000余人。
美国对此不置可否,所有报纸都被严令不允许报道这条消息。这和珍珠港不同,美军主动进攻德国,然后被歼灭。这在开战之初对于美军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在国内引发震动。虽然罗斯福想参加二战的心情早已经被美国上下所深知,但是毕竟把美国拖进二战的是日本人,而并非德国人。没有对日本人下手前,就在德国面前遭到了重大失败,这个事情怎么都不能说是值得宣传的事情。

苏联自从接受中国方面的援助表示之后,双方就达成暂不挑起对日本作战的默契。共和国和日本的全面战争意味着共和国不仅无力援助苏联,搞不好还得向苏联请求援助。更何况苏联在东南亚并没有利益,共和国要保护在东南亚的华侨,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和日本翻脸。
“我们希望中国同志提供歼一战斗机。”看完了飞行表演之后,苏联代表脸色阴沉的提出了要求。中国偿还了租借自苏联的飞机之后,苏联方面就知道,共和国肯定有替代型号的飞机。共和国也没有藏私,让苏联谈判代表参观了共和国的歼一战斗机飞行表演。
建国之后,特别是全歼关东军,把日本撵出东北之后。海外的华人中间就掀起了归国热潮。其中不乏有一些非常专业的技术人才。共和国工业部门对这些人是非常欢迎的。对共和国来说,打着这些人的旗号,可以让外国人为共和国新推出的很多技术含量颇高的设备和装备并非共和国自己研发出来的。这对于现在的中国是非常有好处的。
例如,共和国也有不少从德国、英国、美国回归的技术人员,和P51野马战斗机如出一辙的歼一战斗机,就有了非常好的解释。到现在为止,共和国飞机年产量达到了1500架的规模,到了1942年中期,共和国拥有3000架歼一战斗机,苏联同志既然开了口,共和国方面就表示可以提供2000架歼一战斗机。听完这个数字,苏联代表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不仅仅是飞机,共和国还提供了100万吨粮食,10万吨糖,肉类罐头30万吨,香肠、和猪油10万吨,植物油15万吨,碱5000吨,布匹300万匹。
这些援助物资都不是白给的。共和国保证在1944年底,让外蒙成为非军事区,只保留警察和三万维持治安的武装警察部队之后,苏联方面1942年初就让出了外蒙地区的控制权。共和国的第一、第二骑兵军十万部队进入外蒙。
大国之间就是如此,乔巴山等人在有用的时候,苏联就大力支持,当苏联有求于共和国的时候,乔巴山等人就被无情的抛弃了。解放军的两支骑兵军进入外蒙,立刻按照苏联提供的名单对蒙独份子进行了大逮捕。乔巴山等人就是在苏联代表面前被捕的,曾经是乔巴山等人靠山的苏联代表对此视若无睹。镇压反革命运动要的就是雷厉风行。曾经的“革命领袖”转眼间就成了阶下囚,苏联人一转眼就成了刽子手的帮凶。处决活动持续了三个多月,凡是拥护蒙独的骨干都被肃清。共和国依靠大批内蒙干部,对外蒙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很快就完全控制了局面。1942年8月,苏联代表经过外蒙的时候,是和两个骑兵军一起撤向内地的。既然已经收回了外蒙,共和国也没有必要再外蒙维持什么大部队继续存在。
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在艰难的展开,德国夺取了苏联近一半的粮食产地,美国对苏联能否坚持住十分怀疑,所以口头上的军援迟迟不到。从共和国获得援助就成了苏联的唯一渠道。
托了这几年丰收的福气,共和国还是能够在不影响本国经济建设的前提下提供这些援助的。当然,进入苏联的通道还需要走中东路,在援助运入苏联境内之后,中东路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双方不声不响的交换了在中东路的控制权,对此,自然是没有办法大肆宣传,心照不宣就好了。
对于援助规模,中苏谈判的结果是在1942年12月之前,再援助同样规模的物资。1943年,中国要援助苏联的物资总量,和1942年持平。
虽然已经从共和国弄走了2000架飞机,那么苏联更希望能够从共和国得到更多的军火。他们参观了解放军之后,对共和国的6管火箭炮十分满意,苏联代表要求共和国在1942年12月之前,至少提供1000门6管火箭炮,以及3个基数的弹药。
和国缺铜,使用钢制弹壳的41式步枪苏联暂时还不需要。他们只是捎走了2000支回去,给苏联红军做一下测试。作为妥协,苏联代表表示,在1943年的援助物资到位之后,他们可以考虑交还唐努乌梁海地区。
对于这个问题,共和国政府并不太在意,以苏联现在的形势,过于逼迫苏联并没有太大意义。既然以后还要靠苏联谋取更大的利益,现在就把所有的底牌用尽并就显得过于小气。
而且共和国现在也有自己的内部问题,把国家纳入可以数字控制的水平,可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更何况,现在党内的争论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送走了苏联代表,共和国内部的争论立刻就摆上了台面。争论双方的焦点就是国家建设问题。那些革命派们对经济也没有什么真正深刻的理论。至少没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既然到现在为止,国有经济体系运营良好,出身南方局的同志们多数认为继续把国有垄断型的企业搞大,搞强是最好的。
陕西众的态度完全不同,大家把经济分为三部分来考量,社会保障、基础建设和资本运营。
社会保障主要是医疗、教育、就业机会,这是政府数字化控制国家的部分。人民想得到保障,就要加入政府控制的经济体系内。
基础建设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