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不愁嫁 >

第16部分

嫡女不愁嫁-第16部分

小说: 嫡女不愁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看桃华怎么脱身呢

 23被发现了



桃华和白芷两人尽量地蹲矮,把自己的头埋在芍药花茂密的叶子中间。所幸这里的芍药十分的茂盛。桃华抬起了眼帘透过那些缝隙往外面看,鼻间全是青草的味道。

一阵脚步声传来,洛宁墨的声音带着些炫耀:“两位世兄,我家的园子虽不大,也是错落有致的。不如我们去那边的亭子小憩一下如何?”

这酸溜溜的语气,让桃华微微地瘪了瘪嘴:就你那学识,还小憩呢,你能把字认全就不错了。上回还听说他连诗的平仄都错了,咳咳。现在不是说这个的重点。桃华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最好走到尽头不要回头。

可是老天往往是让你的祈祷拐个弯的,比如现在,从叶子的缝隙里传来了洛二太太清脆的声音:“宁墨,你在这里做什么!”

投过间隙,桃华看到洛二太太两母女走了过来。那几个人就在桃华她们的正前方停了下来,开始没完没了的寒暄。桃华只觉得自己的腿都有开始麻了。她感觉到自己握着的白芷的手微微动了一下,小角度地转头,见白芷紧咬着唇,脸上的表情也很难熬。见桃华的目光扫过来,白芷不由地想收一下脚,一根枯枝正好在她的脚下。

轻轻的一声咔,让桃华和白芷两个人的心都提了起来。桃华不自主的就回过了头去,正好对上了两道投过来的目光。是董行成!终于被发现了,桃华的心突然静了下来,冷静地看着他,目光里不自觉地露出了一分请求。

董行成一眼便认住了花丛里的人正是那天见到的那位尹家姑娘。让他略略有些诧异的是,这个女人被发现了,竟然是不躲不闪。只是,她眼里流露出的那抹请求,还是显出了她心里的慌乱。董行成有些出神,旁边的人喊了他好几声他才回过神来。他下意识地将身子一侧,正好挡在了这对主仆的前面。

看见他的背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桃华的心没来由地松了下来。应该不会被发现了吧。她的心思完全没有注意他们在说什么,只觉得,他们待的时间太长了一点。如果他们再不走,自己就该暴露自己了。

不知道董行成跟他们说了什么,洛二太太两人先往戏台子那边去了,而这三人也往自己预定的地方而去。董行成走的时候,特意落在了最后,半侧过头,并没有转回头看。她应该现在放心了吧。

等到所有的人都走不见了,桃华这才扶着白芷缓缓地站起来。两人站了许久,这才觉得腿上的血液恢复了流畅。白芷已经给桃华拈起了头上身上的枯枝残叶,桃华也给白芷整理了一下衣裳头发,这才道:“往后我们走大路吧,哪怕绕一点儿也没什么。”白芷点点头,扶了桃华回去延寿堂。

等他们再回到看戏的地方,洛老太太朝着桃华招手。桃华顶头便看见了洛老太太身边的秦夫人,心里蓦然生出了些排斥感,面上却没露出半分,仍是含笑走过去。

她走过洛清容身边的时候,分明听见了洛清容鼻间发出的一声哼。桃华顿时觉得好笑起来,特意看了一眼洛清容,还对她露出了一个笑容。洛清容没料到她竟会抬头看来,一脸的鄙夷之色还没来得及收回,此时也觉得有些尴尬,忙用手帕子掩了嘴,假装在看戏。桃华现在没心思跟她打这些擂台,转回头走过去。

桃华走过了以后,洛二太太立刻瞪了洛清容一眼,在她的耳旁悄声道:“要是你外祖母看到你刚才的表情,又会怎么样。上回学堂的事情,可还在眼前呢。在人前,你给我伶俐着点儿。”洛清容虽然有些忿忿,但是也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造次,只得忍了下来。

桃华在洛老太太的指导下跟她身边的几位夫人太太见了礼。几位夫人太太都拉着她的手赞了一通。桃华又收到了些见面礼。秦夫人是最熟的一个,此时拉着桃华的手:“我刚还和老太太说呢,刚还看到了你,一眨眼不见了。可是越发地漂亮了。”

不过才半个月的时间不到,自己貌似还长圆了些,哪里能看出漂亮了许多。桃华只能垂下眼帘假装害羞,似乎这才明白古人是怎么能够把脸皮修炼到这么厚的。只是这样的亲密,让她的心里着实是不太舒服。

这些夫人太太都是极有眼色的,一见到秦夫人跟桃华这么的亲密,都不由地心里起了小九九。如果说是姻亲关系,倒不见得秦夫人今儿对她的外甥女有多亲近,反倒是对这个打外地来的姑娘如此青睐有加。再联系到秦宣文的年纪,也就不难猜了。只是,洛老太太没表态,这事,也就是个猜测而已。

秦夫人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问了桃华几句话后,就松开了她。桃华回到了洛老太太的身边,接过了旁边的丫鬟递过来的小碗,用勺子剜了一点儿蜜桃递到了洛老太太的嘴边。洛老太太笑着抿了一口。桃华觉得她扫过来的目光却似有隐隐的压力。桃华反倒是镇定了下来,冷静地对上洛老太太的目光,嘴上问道:“外祖母,这蜜桃可好吃?”

“好吃,甜到心里了呢。你这孩子,还不快挨着我坐下。明儿你要是家去了,我一个老婆子,可是不惯了。”洛老太太似乎是无意间叹了口气。

在场的夫人太太们心里顿时起了波澜。秦夫人的面上仍是没有一点儿变化,仍是笑吟吟地望向戏台。只是若是有心人,便能发现她的目光微微地缕陈了些。

洛老太太的担心不无道理。十天后,南京来了一封信,送到了洛大老爷的手上,却是桃华的大伯娘,也就是梁氏要满三十了,要接桃华和烨哥儿回去。原本因为药调理起来的洛老太太的胃口顿时就又败了下去,竟连床都下不了了。桃华心里倒是想回去了,但是洛老太太这个模样,她的确两头为难。

这之后京城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雨,竟引发了洪水,桃华竟是想走也走不了了,兼之洛老太太的病。桃华请了尹家跟着来的婆子,得知梁氏的生辰是在十月底,也就不急了,安心地照顾洛老太太,表明自己多陪洛老太太一段时日。洛老太太这才觉得心里好了些,身子渐渐地好了。

这日晚上,桃华伺候着洛老太太睡下了,这才回到偏院。她拆掉了发髻,望着天上的明月:她真的是想回南京了,这京城,像一个牢笼,只不过是把人的翅膀剪掉,困死其中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亲在吗。。在的吱一声。

 24尹洛之争



“母亲,好端端的怎么又要把她接回来了。”尹如华十分享受自己这个尹家唯一大小姐的感觉。她俨然也已经融入了这个尹府。其实当然融入了,除了归墨院里尹老太太身边的人以及以前洛氏的人动不了以外,就连尹老爷以前身边伺候的一些小厮都被她母亲梁氏放了出去。现在这府里的人都是梁氏自己安排进来的,至少明面上是听话的。当梁氏接过了那公中的账本子之时,眼睛都直了,半天没回过神来。如今当家做主了,那吃穿用度顿时就上升了不只一个档次。

梁氏打开那一匣子的珠宝首饰,被明晃晃地晃花了眼睛。她叹了口气:“哎,不还是你爹吗?非要什么孝悌廉义,什么这些家产官位都是皇上的恩赐,如今他弟弟才逝,尹老太太身子不好,正应该是低调的时候,最好穿的朴素一点,简单一点,一应的鲜艳之物都不要穿戴。梁氏上回只不过是簪了一支金簪子,就被自己的丈夫给训斥了一个时辰。梁氏再不敢戴了,只好每天拿出来过过干瘾。听了自己女儿的话,梁氏将匣子合上,抬起头来:“我才接过这府,就将这府里原来的太太所出的小姐少爷都弄到外祖母家去,传出去,对你父亲的官位可是有影响的。再说了,她不过就是在老太太那边住。这么小的两个孩子,难道能够抵得上皇上的金口玉言吗?咱们老爷的这个官,可是皇上亲自封的。”

尹如华心里虽然是不甘愿,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她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尹如华把事情在脑袋里过了一圈:“我知道了,娘是想趁自己生辰,特意让桃华回来,以此显出自己并非忘记了那位大小姐。至于她不回来嘛,这个事情,落在有心人的眼里面,恐怕就不是娘的肚量小了,而是别人的心里有芥蒂。”

梁氏脸上露出了笑容:“这话只在我面前说说便是了,别人面前可不能说。这老太太的面前,你可给我放精明一点儿。当年这老太太嫁进尹家的十里红妆,可是这南京城的佳话。她总不能都便宜了那丫头和那两个未来还不知道怎么样的孙子吧。总归,我们也要分一瓢羹。”

却说尹老太太听了京城的人的回报,细细问了桃华和烨哥儿的饮食起居,可与那洛家之人有没有什么不睦的,是否受了委屈。这婆子也就是在外围,实在是知道得不多,能传到他们的耳朵里的,都是里面一派安好。好在她把桃华亲自给尹老太太预备的礼物给捎了回来,笑着对尹老太太道:“老太太,这是大小姐亲自给你预备的礼物呢。大太太的那份儿,已经送了过去了。”

尹老太太听了,忙招手让她送上来。老太太身边的易嬷嬷连忙上前去,捧过了那个匣子,亲自送到了尹老太太的面前。那个婆子极有眼色地垂手侍立在一旁。

尹老太太打开来看,有桃华亲自做的一副抹额。尹老太太取了出来,先端详了一阵,叹道:“果然是进益了,这花儿也扎得比之前好了。”易嬷嬷立刻轻巧地给尹老太太戴在了额上,又拿来菱花镜儿给尹老太太照了。尹老太太左右瞧了瞧,正好合适,不由满意地点点头:“将旧的收了,我就戴桃儿送的这个新的。”

那匣子里还有一副老花眼镜儿,却是稀罕物件儿。南京离海也不算远,自然也有这些舶来品,她也不觉得稀罕。还有块怀表,盖子上却是小猴给老猴献寿桃。尹老太太的手轻抚过那寿桃。然后就是一些京城那边的小物件儿。尹老太太一件件地把玩,翻到了最下面,露出了一个信封。

信封仍旧是封得好好的。易嬷嬷使了个眼色,周围服侍的人都退了下去。尹老太太取了眼镜,往信上瞧了。刚看到一半,尹老太太突然将信纸往桌子上重重地一拍:“好大的胆子,竟敢打我们桃儿的主意。难道我们尹家没有人了,非要结这门亲,替他洛家坐稳这忠顺侯的位置吗!”

易嬷嬷忙递了茶水给尹老太太。尹老太太把那信递给了易嬷嬷:“你自己瞧。”易嬷嬷也是自小跟着尹老太太,也是学了认字的。她匆匆地看完,笑道:“老太太,您且瞧瞧大小姐下面写了些什么。”

桃华写了洛老太太亲口说的那句话,尹老太太的心才落了下来。桃华倒是没说自己受委屈,只说都还是好相处,她跟着老太太,也不会有人专门来为难,平日里也不出延寿堂。尹老太太叹了口气:“桃儿如今在哪里,都只是伴着个孤老婆子。我真是怕,怕我的身子撑不到这三个孩子长大。老天啊,你为什么不让我的儿子媳妇儿多留两年。”说着,尹老太太抹起了泪。

易嬷嬷自然知道尹老太太的心思,连忙宽慰道:“老太太,依我看,还是让小少爷和小姐回来的好。毕竟这尹府是您一手培育起来的。如今内院的人虽然是她换掉了,可是外院能顶事的人,还是您老带来的。再说了,如今的大老爷,也不似大太太那样,也是心里极有谱儿的。大小姐如今也已经九岁了,您不妨先细挑着。若是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