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第8部分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8部分

小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大姐光你吃了好处,不管兄弟几个了。”田氏也附和道,李大郎瞪了一眼田氏。
李大郎倒不是想要直接沾了弟弟的好处,而是想知道弟弟到底发了什么财。现在两个老人都跟着他住,柱子也成亲了,下面还有个闺女呢。
当年一家子日子艰难,女儿不过两岁就被他带到县城里面给丢了,也不知道女儿现在在什么地方。李大郎想知道那个闺女现在到底怎么样,有的时候想着都觉得晚上睡不好。
田氏被男人给瞪了一眼,只敢小声嘀咕,多的话也不敢多说。
李凤彩也坐着马车回来了,她倒是不稀罕三哥的那些钱。李凤彩当初三番两次的进镇子,性格活泼,长相也不差,一来二去的就和镇子里面的陈家大少爷看对眼了。
那个陈家大少爷长得不差,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有点儿破。不过,李凤彩也不在乎,她在乎的是陈家的家业。
“少奶奶,到了,咱们下车吧。”一个穿着绿色坎肩的小丫鬟,伸出手扶着马车里面的一名少妇下了马车。
郭氏一看到李凤彩不屑的撇了撇嘴,又来了一个占便宜的。
不过李凤娇和何氏两人对于李凤彩很是热情,何氏和李三郎他们分家的时候,是李凤彩派人送了吃食,衣物过来。李凤娇和离的时候,李凤彩甚至是亲自从婆家过来了一趟,就是要给自己的姐姐撑腰。
相比着李凤娇那面上的泼辣,李凤彩那就是骨子里的泼辣。要知道,陈家可不光只有陈家大少爷一个男丁。陈家还有几个姨娘出的孩子呢,可李凤彩进门一年就生了一个儿子,第二年就把管家大权从一个老姨娘的手中给夺了过来。
现在的李凤彩,出嫁七年,已经有了两个儿子。陈家大少爷每天吃吃玩玩,家里家外的都是李凤彩在操持。
“哎哟,平日里三哥的院子可没这么热闹啊?”李凤彩站在院子门前,直接叫了起来。看到郭氏,甩了一下帕子。
“四嫂当初不是说,三哥和三嫂就是个穷鬼么?今天倒是怎么了,也到三哥的院子转转。”李凤彩的话是实话,却更加的刺耳。身后的男子,尴尬的扯了扯李凤彩的衣服。抱歉的对着郭氏笑了笑,他平日里就是喜爱妻子的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李凤彩伸手握了握陈大郎的手,在他的耳边嘀咕道:“四嫂那人就要狠狠的说她,不说她怕是别人都还是好欺负的呢。”
自己和四哥年纪相仿,应该是最为亲近的,可李凤彩自己就是一个好强的人,自然是不喜欢满肚子算计的四哥。倒是平日里看着粗暴的三哥,和她的关系最好。
陈大郎伸手刮了刮妻子的小手,也就不再多说了。
陈大郎来了,院子里的人都忙了起来。就算是郭氏在生气,这一会儿也没人顾得上她了。
要知道,陈家可是镇子里的第一大户人家,比着刚刚有了一点儿钱的李三郎强太多了。
何氏手中有了钱,也不在乎那么一点儿吃的铜钱了。直接掏出来几十个铜板儿,让石头去屠夫那里去买了新鲜的猪肉。
老宅子那里养了鸭子,老太太也高兴的让人把自己养的老鸭子抱过来一个。
陈大郎吃着老太太亲手做的鸭子,满嘴的流油。
“哎,都是我娘管的太严了。要是两个孩子吃到姥姥亲手做的茶油鸭,定然会感动的哭啊。”陈大郎的话,让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至于郭氏,老太太特意交代了大郎和四郎,让他们两个蹲在厨房里面吃。
谁要是敢给他闺女丢脸,她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感觉写的很乱,一直想要改,却又不知道怎么改。是不是写的很乱?

☆、尿床了

李三郎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愿意把自己的钱拿出来。
大哥倒是还好说,可四弟那个满肚子算计的人,自己拿出来一两银子后面就会跟着百两银子。
李家的人吵吵闹闹,又到了一年的麦芒时节。当初一家人为了满月宴的事情,闹得差一点儿要打起来。可,这一次李三郎累得就像是一条狗似的,一家人也就在晚饭的时候煮了长寿面吃了吃。
老太太为了这事儿可是没少埋怨李三郎,一年前是为了没有钱,可现在有钱了,不过就是抽出来一天的时间给孩子办个抓周宴怎么了?
李三郎一边听着亲娘的叨叨,一边漫不经心的把脸上的灰给擦赶紧。
去年秋天,李三郎就把自己屋子旁边的三亩地都买了下来,建了正屋三间,东厢房五间,后院也盖了五间房子。
现在正屋三间宽敞明亮,给了两位老人和李凤娇,东厢房五间是李三郎他们一家住,后院的五间房现在当做仓库用了。
今年李三郎的地太多了,他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因此,就请了几个短工收割。
李三郎累死累活的把田地里的麦子给收了回来,都拉到了自家的后院里面晾晒。
李三郎当初买的地太大了,根本就用不玩。加上村子里的卖场根本就不够用的,还有人偷麦子。因此,李三郎就把自家后院整出来一块地,留着当晒麦场了。
今天干的活比较快,管了最后一顿中午饭,到了下午就各回各家了。何氏和李凤娇买了六斤的大肉,洗了几棵白菜,还有自家的青菜,做了一个大锅烩。再加上参杂着白面的杂面馒头,那些个大汉一个个都能吃三四个。
本来他们几个一个人,一天十五文钱。原本想着,今天就干了半天的活,一个人能给个七八文就不错了,可当李三郎一人给了十二文的时候都对李三郎感激的很。
“好了,都没什么事儿了,你们也赶紧回家吧。”各家各户都还有自己的地呢,已经出来赶了几天的活,虽然拿到钱了,可还不知道心里面有多急呢。
“谢谢三郎了,我们就做了半天的工,你还给我那么多的钱。”一个面容憨厚的中年汉子不好意思的说道,李满军,李满兵,李满农他们三个兄弟很是感激。
“满军哥,你们就拿着吧。都已经耽误了那么长时间了,你们要是觉得实在不好意思的话,到时候帮忙装装麦子就是了。”李三郎对于李满军他们兄弟几人都很满意,现在自己已经有了七八十亩地,总是要租出去的。
远的地方就不说了,近的当然是要紧着自己人种。
他们三人都是一身的力气,干活重来都不偷奸耍滑。李三郎现在手中有了钱,就多了打算。
自己年纪小的时候,家里面穷,都没办法读书。现在自家那么多的地,光是赋税都要好多。
李掌柜可是说了,秀才有着五十亩地不用交税,举人就有二百多亩地不用交税的。想想那么多的银子,哗啦啦的流进了别人的腰包,他就是觉得不爽。
何氏听到李三郎说,他也要读书的时候,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
“怎么突然想要读书?读书可是很辛苦的。你看看石头和铁柱,两人一到了冬天,那手指头都成了萝卜头了。”何氏满是心疼的说着,自家的日子好过了,可私塾里面的条件一点儿都不好,这让何氏都快心疼死了。
李三郎双手抱着头,躺在床上。想着儿子书上面的文字,的确就像是天数一样。
“哎,我这不是心疼钱么?你说说现在朝廷的赋税越来越重了,以前我进山打猎,地又少交的税也少倒是不显。你看看,现在地多了,马上就显出来了。”这个时候的李三郎恨不得是十多年前的人头税,这样自家的税就少了很多。
何氏看着丈夫那心疼的模样,噗嗤一下子就乐了。
“我怎么发现你有着越来越抠门的倾向了?以前咱们穷的时候,也没见着你心疼银子啊。”
“那个时候哪有什么银子啊?”李三郎顺嘴接道,两人都愣了一下。最后两人都哈哈笑了起来,旁边的小四哼唧了一声,何氏赶紧拍了拍儿子的背。
“哎,真是的,我还真是越来越抠门了呢。”李三郎嘲笑的说道。
现在身上垫着的是新褥子,床上已经早早的挂上了粉色的蚊帐,身上的衣服平日里也是上好的棉布。这样的日子,连想都不敢想的。
何氏也躺了下来,说道:“咱们若是拿娟抵,是不是会少一点儿?”
何氏翻了一个身,对着李三郎说道:“我发现每年的麦子,都是过年后二月份的时候是最贵的。反正咱们家也不缺那一点儿钱,倒不如等到过了年之后再卖。”
“我前几天去铺子买布料,发现那铺子里面有着去年剩下的娟,价格和中等的棉布差不多。我已经算过了,咱们那么多的地,镇子里面的那个铺子还不够呢,要不你去县城里面看看?”
何氏的话一说完,李三郎想了一会儿,就兴奋的叫道:“真是太好了,媳妇儿你真是太能干了。”
何氏的长相本来就不差,一年没干过什么重活,皮肤白皙了不少。因此,李三郎又是激动的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感谢,一不小心就感谢过头了。
清晨,何氏迷迷糊糊的清醒了过来。自从她不用亲自干农活之后,家务活也有着大姐的帮衬,她就很少起来的很早。摸了摸身边的孩子,一下子就坐了起来,女儿怎么没了?
抬眼一看,发现女儿在炕的那头睡得香甜。就连着平日里李三郎想要给女儿洗澡,都害羞的要命的大丫,这一会儿露出来两条白白嫩嫩的腿。
“这孩子,怎么把裤子给脱了?要是着凉了怎么办?”何氏低声的念叨着,从炕上爬了起来,给女儿另外找了一件裤子穿上。
大丫感觉到何氏的动作,依旧淡定的闭着眼继续睡觉。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每天晚上都要解放一下自己的大丫,昨天晚上醒过来之后发现何氏和李三郎两人打得火热。作为一个成年女性的心灵,自然清楚这种事情可是不能被打扰的。
大丫表示,晚上一定不能和他们在睡在一起了,她要一个人睡一间房。可惜,大丫现在连着话都说不好。
何氏摸了摸床上,发现某个地方湿漉漉的。看了一眼睡得香甜的女儿,笑了一句。
“怎么了?大丫怎么跑到那里去睡了?”李三郎长手长脚的,一下子就把女儿给抱到怀里。惹得何氏直呼,让他轻点儿,轻点儿。
“怕什么,你看看大丫都不害怕。”李三郎不以为意的撇了撇嘴,农村家的孩子哪一个不都是这么长大的。觉得何氏把女儿给看的太严了,觉得完全都没必要啊。
“女孩儿的骨头脆,你懂什么啊?”何氏在李三郎身上捏了一把,惹得李三郎惊呼,但脸上的笑容却是一点儿都没变。
何氏到了厨房里面,看着大姐和婆婆已经开始做饭了。自己也就不插手,现在自家也喂了十多只的鸡,还有三头猪,棚子里还有李三郎去年买的牛。
“你不知道就那么一个小人儿,就知道尿床了换个地方,真是太好笑了。”何氏吃着早饭,一边说着今天早上的事情。李凤娇和老太太看着埋头吃饭的大丫,也笑了起来。
大丫吃着自己的鸡蛋羹,鼻子里面哼唧了两声,真是太可恶了。若不是他们,自己怎么会尿床呢?太可恶了,大丫大口大口的吃着鸡蛋羹,让投食的人很有成就感啊。
“现在两个孩子也都已经这么大了,总不能天天大丫和小四的叫着,倒不如请石头他们的先生给两个孩子取个名字。”老太太说道,一般孩子都是在周岁之后才正式取名。
就像是石头他们也是,可惜的是三个孩子的名字太土了,到了私塾里面刘夫子又给孩子取了几个名字。分别是思明,思恭,思忠,虽然老人都觉得那个思音不太好,可乡下的人对于先生的话,有着异常的执着和听话。
铁柱听到奶奶的话,放下手中的碗。慢条斯理的擦了擦嘴角:“奶奶,其实不用去找先生了。当初先生给我们取名的时候说过,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