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第22部分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22部分

小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李三郎现在不在乎那么一点儿银子,可那是一种荣耀啊。
李三郎就等着两个儿子给他长脸呢,若是考得好,两个孩子都要进县学了。李三郎都已经偷偷的在县城里面看房子了,到时候在县城里面买一座宅子,让两个儿子住进去,好好地温习功课。到时候好给他们老李家考个举人回来,也给他们老李家的祖宗长长脸。
李三郎和何氏把三个小的孩子留在家里,他们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县城。李三郎早早的就定好了院子,是在县城的东面,周围的人家都是相对有钱一点儿的,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读书。因此,环境很不错。
至于被留在家中的小三儿和小四,就像是鱼儿掉进了大海一样,每天早早的吃过饭,就踹了两个饼子,能够一天都不回家。有的时候,甚至还骑着马出去。
大丫好几次都看到三哥身上那清淤的伤痕,却都忍着不说。想着,等到县城里面的考试结束之后,三哥他们回到书院里面读书之后就好了。却没想到,就因为自己的隐瞒不说,导致了三哥以后的路转了一个弯。
大丫坐在院子里面陪着奶奶和秦奶奶做针线,好像听到许多的马蹄声音。
大丫拧着眉头,觉得那声音越来越近。等到大丫抬起头的时候,那马都已经停在了自家的门前。只见到两个低矮的身影走在前面的少年身后,那少年一双微微上挑的桃花眼,白白的皮肤,一身银白色的盔甲,更是为漂亮的少年,添加了几分的英气。
大丫觉得自己的手脚都没地方放了,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自己真的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少年啊,低下的头最后又是忍不住看了几眼那少年。
那少年看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娘子也被自己的魅力所折服,哈哈笑了起来。
大丫觉得丢脸至极,手脚麻利的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就急急的避让到屋子里。
小四气喘吁吁的跳下马,腿软的差一点儿摔倒在地上。
“三哥,小胖子,你们怎么都不等等我,累死我了。”八岁的小四坐在地上,喘气如牛。小三儿把小四从地上拉起来,往院子里走去。
“奶奶,家里面来客人了,你快点儿准备点儿好吃的。”小三儿把小四给仍在院子里的石凳子上面,差一点儿没把小四的屁股给吨两半儿。“撵不上我们,你就在后面慢慢地骑呗,若是出了什么事儿怎么办?”
“那你们怎么不等等我,谁让你骑得那么快的。”小四冷哼了一声,小三儿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觉得自己也是听理亏的。
原来那少年出身晋阳府,是高家的小公子。别看着只有十三岁,都已经是五品的将军了。
高阳毕竟出身大族,很是彬彬有礼。就是对着乡下的婆子,也是礼貌至极。尤其是,高阳在家中也是老小,嘴巴甜,讨好人那是一套一套的。不一会儿,就把李老太太和秦老太太逗得哈哈大笑。
大丫趴在自己的屋子里,看着外面的少年。听着那少年的声音,看着那少年得脸,觉得真是哪哪都是好的。自己捂着嘴偷偷的笑了起来。
小胖子察觉到那屋子里的目光,自己隐晦的坐在高阳的旁边,正好挡着大丫的视线。大丫再看的时候,小胖子就对着大丫露出来一个大大的笑脸。
大丫冷哼一声,一下子就躺在炕上。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六章

李老太太特意捉了自己鸡圈里面的老母鸡,用来给那个叫什么高阳的炖鸡汤。
秦老太太特意交代了,这位少年身上穿的是盔甲,身份定然不低。现在,自己的孙子交到了这样厉害的朋友,老太太可谓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想要令客人满意。
咸鲜酸辣的酱,香喷喷的鸡汤,还有就是李老太太最为拿手的手擀面条。
等到鸡肉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李老太太倒了一大盆的面条进去。四个孩子愣是把那么多的东西都给吃完了,高阳满足的摸着自己的肚子。
“这可真是人间美味啊,小三儿,你可真是好福气。你奶奶的手艺真是太好了。”高阳夸奖道,自家的奶奶虽然也疼儿孙,却从来不会亲自给孩子做饭吃。
老太太的饭菜,吃着很香,到了胃里很舒服。暖洋洋的,整个人都不想动了。高阳说不出来这是什么感觉,等到他占到人生的最高峰的时候,记起来的事情很多,但这样鲜活的味道却一直都在他的口中回味。
老太太觉得那个高阳真是能吃啊,他们三个的食量自己都清楚,那么大部分的东西都进了高阳的肚子里面。小胖子看着高阳比他高了一个头的身高,也决定以后自己要多吃点儿,多锻炼点儿。省的大丫只看到高阳,看不到他。
等到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高阳就骑着马自己回去了。想着,等到过几天自己再来的时候可不能空手来了。
娘送来的有许多的补品,倒是可以送给他们家。看看,他们家的人都太瘦了。
本朝的女人都以胖为美,虽然大丫自认为自己不瘦,但在高阳眼中就是又瘦又小的孩子一枚。
在石头和铁柱考试的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儿。那就是刘家的老太太,也就是现在刘家那位官老爷的亲祖母过世了。
在乡下,其实没那么多的讲究,可在官场就不得不注意起来了。那位官老爷急急的戴着自己的一个妻子,四个姨娘,通房不知道几个,二十多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回到村子里来守孝来了。
刘家的族长一直被李家的族长和里长压得抬不起来头,这一次觉得撑腰的回来了,很是扬眉吐气了一番。
加上刘家的那位老太太年龄实在是太大了,就是死了,村子里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那老太太都已经九十了。
刘家的族长跟在那刘老爷,也是前任的户部侍郎前前后后的跑腿,没把自己的腿给跑断了。
在老太太的葬礼上面,刘族长力争把老太太的葬礼给她办的热热闹闹的,欢欢乐乐的。
大丫跟着奶奶的身后,头发上面别着一朵儿小白花,虽然脸上看不出来什么伤心,但别人看到了都说大丫伤心的说不出话来了。
大丫囧囧的听着一群人奉承那位刘老爷,看着刘老爷挺着自己的大肚子,面上很是哀痛的哭诉自己的不孝。
撇了撇嘴,可不少就是不孝么?这位刘老爷年纪小的时候,父亲死了,母亲改嫁,是刘老太太乞讨换来的刘老爷的飞黄腾达。可,刘老爷做官之后,没把这个唯一的亲人给接到身边奉养孝顺,反而是留在了家中,孤独终老。
那刘老爷说着话,看了几眼四处乱看的大丫。旁边的刘族长就在刘老爷的耳边嘀嘀咕咕说了两句,那刘老爷的脸色始终未变,可光看着那刘族长义愤填膺的模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儿。
大丫疑惑的扎了眨眼,如星星一般的眸子,干干净净,让看见的人都觉得有点儿自惭形秽。
刘老爷皱了皱眉头,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此事我已知道了,改天咱们再说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吧。”
刘老爷自己就是一个机会钻营之人,不然也不会凭借一己之力登上户部侍郎的位置。可,就因为他极会钻营,却不喜欢别人也钻营自己的漏洞。
加上自己只需在家中守孝三年,到时候就可以出仕。在家中留住的日子并不长,因此他不愿意得罪了李家的人。李家毕竟才是本地人,他们刘家到了此地不过百年时间,都已经忘记了当年的恩情。
刘老爷决定这件事儿先往后推,等到实在推不过去了再说。却没想到,刘家老太太的葬礼刚过,县衙的邸报就到了。
李家的大朗李思明高中案首,李家的二郎也是在前十名之列。县衙老爷亲自接见了这两位少年英才,还给了五十两银子的奖励。
李三郎兴奋的赶着马车,好几次遇到路上的行人都跳下来大喊大叫的,惹得石头和铁柱两人都无奈的笑了起来。
李三郎决定,他要搬家。要把家给搬到县城里面去,让儿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刘老爷作为在家守孝的官老爷,可毕竟是以前的四品官员。因此,在李家热热闹闹的时候,李三郎带着几个孩子到了刘家的大院子。
相比着李家依旧如农家小院子的大院子,刘家的大院子已经能够成为府邸了。刘家在村子里的地不多,但在外面的庄子不少,加上这么多年的为官生涯,民脂民膏收了不少,因此刘家的院子一片热闹景象。
刘老爷满是笑意的摸着自己的胡子:“真是英雄出少年啊,看看他们两个,我就想起来当年的我。三十岁中了进士,我可是趴在京城的大街上面哭了一夜呢。”刘老爷自己感叹的说道,想想就是觉得心酸无比。
李三郎依旧是疯魔状态,连着话都不会说了。石头很是恭敬的和刘老爷说着话,加上学识不差,自小稳重谨慎的性子,说话间滴说不漏。
刘老爷心道:这个孩子以后可是不容小觑,自己定然不能得罪了他。
铁柱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但却还是看着刘家的摆设。他虽然不懂,却能够从那丫头身上的衣服推断出来这位刘老爷带了不少的钱回来呢。
石头陪着刘老爷说了一会儿话,就跟着爹戴着弟弟出了门。刚到门口,就看到春婶子和刘老实,以及他们两人身后的孩子。
石头的嘴角微微的勾起,刘刚和刘铁兄弟三人已经在镇子上面开了铺子,还买了院子,以后定然是不会回来了。看着刘老实,那身上脏兮兮的衣服,乱七八糟的头发,还有春婶子。
不到三十五岁的年纪,却形似五十岁的老妪一般,再也没有当初抢别人男人的那种妖娆。
春婶子被石头的目光看的脸红,窘迫的往刘老实的身后躲了躲。刘老实这个原本老实的男人,现在却像是丢了灵魂一样。
自从和李凤娇和离之后,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差,李家的日子却是蒸蒸日上。尤其是前几天他在镇子上看到李凤娇,明明四十多岁的女人,却犹如三十多岁一样。抱着孙子,就像是母子两人一样。
刘老实看了一眼躲在自己身后的春婶子,皱了皱眉头。当初自己真是被屎给糊了眼睛,要不然现在自己也能住到镇子上,穿着绸缎,没事儿去茶馆里面喝喝茶。那些美好的一切,都被这个女人给破坏了。
春婶子被刘老实那凶狠的目光给瞪得吓了一跳,缩了缩身体,却发现没有地方可躲。
刘老实看着李三郎领着两个儿子,一声招呼都不带打的,就走了。恨得牙根痒痒,自己和李凤娇和离,被李家的男人给堵在了家门口揍了一顿。真是丢死人了,他一直都记在心中呢。
看了一眼身边的儿子,冷笑了一声。只要是刘老爷能够收下他的狗蛋儿,他一定要李三郎好看。
刘老爷听着刘老实那不着三不着四的话,眉头就没松开过。
“堂兄,你看看狗蛋儿可机灵着呢。他去兰嫂子家偷鸡,从来都没有被逮住过。”狗蛋儿听着爹那话的意思,就是夸奖他的,得意洋洋的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一个老爷。
刘老爷的嘴角抽了抽,觉得真是大开眼界。偷别人家的东西,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他倒是大开了眼界,就算是自己在朝堂上面和政敌对掐,也没有做过如此无下限的事情啊。
“你家的孩子如此的聪慧,还是送到学堂里面好好地学习学习。凭着如此聪明的脑袋瓜,到时候在朝堂之上,有着我的帮忙,还不是平步青云么?”刘老爷觉得自己有必要见见自己的那位族兄,以前在村子里面教的好好地,怎么一声不吭就跑到镇子上面去了。
祖母下葬的时候,自己只是匆匆的见了那位族兄一面,还没来得及说话。
肯定不是银钱的问题,自己每年都往族里面送银子,怎么就没见到族田呢?刘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