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花艳蝉辉 >

第18部分

花艳蝉辉-第18部分

小说: 花艳蝉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媚娘内心最深处的思路。做一条肚里虫,她细细品味着这三个字,慢慢露出一丝微笑。
 第十六章:四月中旬2
刚步入政务殿,武媚娘就扔了一个折子给她,婉儿拿起折子一看,上面写着:《讨武曌檄》,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天空一声巨响,眼‘快看书闪亮登场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句写得真妙。”婉儿看到妙句不由念了出来。
“这篇《讨武曌檄》写得还真不错。”武媚娘冷笑道。
“好文采,只可惜投错了路,写什么檄文。”婉儿惋惜道。
“婉儿拟旨,派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率兵三十万平反。”武媚娘镇定而言。
“一群书生,何需三十万兵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一击即毁才是上策。”
“皇上,万一李孝逸倒起义该如何。”婉儿顾虑道。
“你的担忧也是我的担忧,要有个万全之计才好。”
“不如令曾北征突的名将黑齿常之率江南之兵监视李孝逸。”
“这也不失是个折中的法子,就依你之言。”
“写檄文的是谁?也是一个人才。”婉儿又看了一眼折子。
“初唐四杰骆宾王,的确是个人才,可惜投靠了徐敬业。”武媚娘口中透着惋惜。
“皇上惜才,可放过骆宾王。”
“那要看他懂不懂得择路。”武媚娘冷声而言。
婉儿收起折子没敢再多提议,她知道武媚娘痛恨背叛做对者,撑权者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欲望,视权力为自己的生命,对夺权者尤如要夺性命一般憎恨,为保自己的性命自然下手又快又狠,不让对方有还手的机手。
起义之军的领袖都是书生,没有一个有战阵经验,也没有几个才智过人的谋士,平反一举成功,义军二十五个将领的首级高悬洛阳城门,不但敬业全家灭门,累及敬业祖父司空李,将其坟墓掘开,开棺戮尸。
骆宾王则下落不明,没人知道他的生死,武媚娘虽然恨其参与叛乱,但又十分欣赏其文采,令她把他的诗收集起来。婉儿依言照做,通过此事她又看懂一些武媚娘的内心,看似权力包裹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大度,就像收她为掌文诰一样。
大度是一种修为,把握得体便是好修为,把握不得体则成为坏修为,王者的大度更是重要,武媚娘能走到这步,就因为在其内心的大度很到位,狠的大度和温的大度都收放自如,而她内心也有大度,只是不如武媚娘那样收放自如罢了。她很难做到狠的大度,这是性子上的问题,她的骨子里缺少狠气。
 第十六章:四月中旬3
武媚娘留她一人在政务殿整理折子。请百度搜眼;快,即可找到本书最新最全的章节夜还未到,西边早早挂起一轮淡淡的圆月,十六的月比十五还要圆。婉儿看着窗外的月心绪忽然有些惆怅,她觉得自己尤如这不明的月儿,只有形而无光。
“怎么只有你一个人。”
一个浑厚的声音,婉儿抬头看了一眼,是武三思。不知从何时开始,他成了武媚娘身边重要的人物,他是忠诚的,忠诚的有点下贱。他呕心沥血地帮着姑母,摇尾乞怜的样子无人能及,他屈尊折节的行为令百官们侧目,但他全然不在乎这些。
肚里虫,婉儿想起王伏龄说的话,武三思似乎真的想要成了武媚娘的肚里虫。对他她是不屑的,从他替薛怀义牵马时,她就冷眼旁观,内心对其行为极尽反感,所以,每次看到他,她的表情都是冷漠不屑的。
婉儿用轻视的语气回复:“皇上歇息去了。”
武三思转过身欲走,又回转过来:“你以为你是谁,你不也是皇上身边的狗吗。”
“我可没下贱到做马夫。”婉儿不客气的反驳。
“我什么都能忍,就忍不了你的轻视不屑,受不了你的假清高。”武三思眼中冒火,“你若是有气节,怎么会在仇人身边卖命。你奴颜媚骨的讨好仇人,死心塌地的做她的奴才,这可是连马夫都不如的行为。”
难听的语言令婉儿心内愤怒,她本想好好回驳,但又沉默不语,她知道对骂只能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不理睬才显得高洁。所以,她不再理会武三思,顾自整理折子。她沉默不语的样子更加不屑,也就更令武三思恼怒。
武三思走到她面前继续羞辱她:“你是个没气节的奴才,巴结着自己的仇人还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你不配清高,你是个不知廉耻什么都不是的婊子,像你这样的婊子,白送给我还嫌脏。”
终于婉儿忍不住了,这些话令她怒火冲天,她伸手打了武三思一记耳光。他怒目而视但并没有还手,两个人对视着僵持着,在他的目光中,婉儿看到他内心的权力欲望,那股力量像被纸包着的火一般,藏匿不住的马上要冲涌出来。
他的目光令她有点胆怯,因为这股火一旦烧出来,就会累及周围,这样的男人很可怕。就是如此的对视,婉儿发现她真的只看到他内心的权力欲望但并没有看到深处,他的内心深入究竟怎么样,她竟然看不明白了。
“不要拿我跟你比,我不是你这类人,没你这般下作。”婉儿反唇相讽。
“下作,替仇人卖命还不下作吗。”武三思冷笑。
“我是卑贱的奴婢,但可没有低声下气的活着。”
“不和你斗嘴,这两记耳光我先记着,以后再找你算帐。”
武三思走了,婉儿的心绪全被搅乱,不知道怎么回事,对这个男的她竟然有怯意,他的下作令她做呕,他们不是同一类人,可是又有一种奇怪的预感,他和她会搅在一起,这种感觉令她不安,怯意就是因此而来的。
 第十七章:风筝节1
春花慢慢凋谢,初夏的味道越来越浓,官里到了风筝节的时候,一个个彩色的风筝在空中尽情的飘飞着,园子里显得有些热闹,武媚娘坐在龙椅上看着,笑着,一片和谐之色。请百度搜眼;快,即可找到本书最新最全的章节
“姑母的龙风筝飞得真高,是众风筝之首啊。”武三思讨好地凑过来。
“你的风筝呢,怎么没见到。”武媚娘笑问。
“侄儿的风筝坏了,飞都没飞起来。”
“那就换个风筝。”武媚娘随手一指,“就赐你这个鹰风筝吧。”
“多谢姑母,侄儿一定好好放这个鹰风筝。”
武三思拿了风筝去放飞,可是手法不对,怎么也飞不起风筝,他的窘态引得武媚娘大笑。婉儿冷眼而视,在她眼里,武三思如同小丑,她就是瞧不起他。
“啊,风筝断线了。”太平惊呼。
太平的风筝掉落在远处的假石山上,宫女连忙去拾取。成婚后的太平并不快活,在夫家孤独,便时常到宫里小住,也常常参与政事。武媚娘宠爱女儿,对太平参政很是高兴,在她眼里女儿比儿子更有能力。
取回来的风筝坏了,太平看不上别的风筝,定要武三思手中的鹰风筝,于是武三思又讨好的送上风筝。武媚娘嘴上叫女儿不要争,心里却乐得看热闹。
“公主的技术真是好,一下子就让鹰飞起来了。”
武三思一副奴颜媚骨的姿势,当然他看到婉儿的轻视目光了,当着武媚娘的面他丝毫不显露自己内心的憎恶。他下作的明显,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的眼色,这种装出来的城府在婉儿眼里简直如脏物一般恶心。
“姑母的风筝上写了什么心愿。”武三思讪着脸问。
“能写什么,还不就是国泰民安之类的心愿。”武媚娘淡淡而回,又淡淡而问,“你的风筝又写了什么心愿。”
“侄儿写的是祝愿姑母长命百岁福泽绵绵。”
“要是真如你所写长命百岁就好了。”
“姑母保养得如此好,活上一百多岁未偿不可。”
“你的鹰风筝是太平飞上去的,算不得是你的心愿了。”武媚娘慎笑。
“侄儿无能,令姑母失望了。”
“算了,谁放飞还不都是一样,有你一片孝心就可以了。”武媚娘用手揉了揉脖子,“看风筝看得我脖子都酸了。”
婉儿刚想伸手去揉,武三思一个箭步抢先走到武媚娘身后揉起脖子。看他趋炎附势的样子,她真想作呕。这个男人仿佛把自己的内心都掏出来,唯恐旁人不知道似的。他尽力讨好武媚娘的行为,像一副画一样摆在众人眼前。
对于武三思,婉儿不把他放在眼里,她很清楚他内心的欲望,他想替代李家成为大周朝的太子,甚至他最终目地是成为大周朝的王。这种想法明眼人都知道,这也是百官反感武三思的缘故,百官仍想着李姓的天下应由李姓的人接替。至于武媚娘是什么想法,没有人知道,婉儿也不清楚,她因此也不能随意的选择投向哪一方,无论如何她也不想武三思成为太子。
 第十七章:风筝节2
风吹久了,武媚娘有些凉意,命令宫女去取外衫,婉儿连忙说由她去拿,乘机离开,她一点儿都受不了武三思的奴颜媚骨。天空一声巨响,眼‘快看书闪亮登场躲开这个男人,仿佛远处有这种声音传来,然后又有一种声音传来,他们必定会纠缠在一起。这两种声音让她心慌意乱。
在她心慌意乱之际,一阵清润的琴声飘过来,击碎了两种声音,让她清醒过来。婉儿朝着琴声走去,她知道弹琴者是谁,因为她熟悉这个琴声,是李旦的琴声。
“太子为何不去放飞风筝祈愿,而独自在这里抚琴。”婉儿一边行礼一边问。
“我只求心静,祈愿也可寄托于琴声。”
“太子已将皇位禅让,安心做太子便是了。”
婉儿淡淡的安慰道,她明白李旦的不安,武三思盯着太子之位,他的太子位并不安稳。虽然李旦不在乎太子的位置,但一旦武三思成为太子成为周朝的王时,他的命运就可悲了,这就是皇室的权力斗争,失败者的下场都是可悲的。
“在皇宫里永远没有心静之日。”李旦停下琴回问,“婉儿可以心静吗。”
婉儿没有马上回复,她低思量着如何回复,因为她的心有点乱,有时候她觉得自己的心是静谧的,有时候她又觉得自己的心混乱无比。身不由己,这是皇宫里的人都有的感受,树欲止而风不停,这便是宫里人的无奈。
“奴婢不清楚自己的心。”婉儿含糊而答。
“不是不清楚,是不想清楚吧。”李旦微微一笑。
“正如太子所言,皇宫里永远没有心静之日,不清楚倒好些,清楚反而平添烦恼。”
“婉儿是个聪明的人,知道何时心静,何时心不静。”
“太子也是个聪明的人,同样知道何时心静,何时心不静。”
“在宫里,也只有婉儿能知道我的心思,能真正说几句知心的话。”
“太子身边有太子妃。”
“她不懂我的心,不能成为我的知音。”
从这句话里婉儿听出一丝弦外之音,但她装做没听出什么,因为她知道李旦没有勇气,他没有勇气追求幸福,永远也不敢向武媚娘要求什么,他们两人也只能做琴知音,弹弹琴,说说话,其他的也就不敢越雷池一步了。
“太子不要太忧郁,开心些才好。”
“只有在弹琴时,我的心是静的,只有和你说话时我才开心些。”
听到这句话,婉儿不知如何回复了,她明白他的心思,只是两个人无法走到一起,他们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