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情剑倚红颜 >

第104部分

情剑倚红颜-第104部分

小说: 情剑倚红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疑问逐渐水落石出,如此看来,几十年来中原江湖幕后操控者就是她,偷取北佛菩提禅院《洗髓经》的是她,夜入护国府害死秦惋如父母、打伤惋儿的是她,残害忠良挑起安史之乱的幕后主使是她,暗中勾结塞外匈奴、吐蕃、回纥、兵犯大唐的是她,捏造架剑搅得江湖血雨腥风的是她!
    李子仪气凝丹田,仰首纵声长啸,体内九龙真气雄厚精纯,啸声被内劲催动,初时清亮明澈,渐渐真元叠加,雷声大震,轰隆隆、轰隆隆一阵急响,传得远处,聚而不散。
    老僧听得啸声也不禁惊骇,暗忖久闻情剑少庄主武功卓绝,但也没想到会神奇如斯,内功修为达到如此炉火纯青地步,老衲至少也要到六十岁以后,她竟然比我早了四十年,当真匪夷所思。
    卓菁虹冷笑道:“你九龙剑法纵然神奇,但以为就可以击败古向羽的【天魔印法】最高境界么?痴心妄想,哈哈•;•;•;•;到头来你还不是难免一死!”
    李子仪怒道:“老妖婆,你罪孽深重,我要替武林除去你这祸害,受死吧!”快步上前,劈出一掌拍出,炫光闪动夹杂着撕天裂地的威力,狂扫而出,正是当年田慕容传给他的魔性化情功,但此刻使出来,大开大阖,气度肃穆,有股天马行空的轩辕正气,与风流居士阴邪路子全然不同。
    卓菁虹浑身真气涣散,暂时一口也提将不上来,只能坐以待毙,忽然从殿顶又窜出五道白影,凌空挥掌拍下,结成一道道玄阴劲团,寒气瞬间袭至,隐含碎冰之响,封挡李子仪的攻势。
    李子仪只觉周围空气凝聚发冷,五股掌力同时虚空击来,自知凭己一掌决计挡不下来,挥袖连拂三下,划出几道内力,以巧劲手法卸去掌力,同时身子向后飘开三丈之外,暗呼好阴毒的九玄寒冰掌啊!
    五个身着白衣的老妇御空而落,并肩挡在卓菁虹身前,一个趁机扶起了瘫痪在地女魔头,伸手按在她灵台穴上,注入一股内力过去助她疗伤。
    李子仪不知五人是何方高手,但依稀猜得来者必与魔门冰月宫有莫大干系,武功路数同出一辄,虽然与卓菁虹尚有一段距离,但也算得江湖一流高手,五人联手自是非同小可。
    老僧人念道:“阿弥陀佛,原来是冰月宫五老到了,三十年前绝迹江湖,今日五位齐出寒宫,自是要助纣为虐了,老衲便为武林收复尔等魔头!”
    另一名老妇道:“老僧竟还识得咱们冰月五老,不知你有多大能耐,一人可收复我等五人,出家人口气未免狂妄了些。”
    老僧也不多做口舌之争,脚步不动,身子竟滑移过去,双袖鼓起劲风,手掌在袖底暗发五道掌力,瞬息之间毫无征兆,突然狂风大作,如大海卷浪一般袭了过去。
    冰月四妇见状大惊,叫道:“拂袖藏乾坤!”瞧不出一个老僧武功如此之高,前排四人同时出掌,寒气森森,叠加在一起,封住老僧的劲风,相互激荡,第五人手捏七根寒冰银针,腕臂一振,疾向老僧七处要穴射去。
    老僧拼力与四老对掌,没料到耀仁猝然发难,衣袖顺势一甩,卷住六枚银针,但仍有一根射入在“神道穴”上,只觉一股寒冰般的冷气从该穴疾向上行,霎时间自身柱、陶道、大椎、风府游遍全身督脉诸穴,身子不由颤抖两下,刚要挥出两掌反击五人,但体内乾坤真气一凝即散,掌上劲力消失无影无踪。
    李子仪心叫不妙,催动真气,祭七九柄剑影,围绕周身旋转,晶莹剔透,在碎阳映照,熠熠闪光,他喝道:“妖孽,受死吧!”手指拨动,向五老每人凭空一点,光剑好像被遥控一般,迅捷疾射过去。
    卓菁虹忙道:“小心,那是无形剑气。”
    说时迟那时快,话音未落,剑气如电袭来,五老心知天下第一剑威名,不敢托大,凝力各出一掌,封挡每一路剑气,波波波数响,内劲击撞炸开,震得五人手臂酸麻,真气涣散,暗叫不得了,这青年无形剑气竟这般霸道。
    李子仪更不打话,手臂一挥,余下的四道剑气,被他内力催动,快如电掣,势如雷霆,御空激射只听前排的冰月四老身前嗤嗤连响,剑气冲破四人的护体罡气,透脉而入,顿时哇哇喷出四道血柱。
    剩下一人惊骇万分,不敢再多做逗留,扶起卓菁虹的身子,趁机跃上殿顶,展开轻功,飘然遁走,余下四老身形摇晃,仰倒在地,经脉尽断已然气绝。
    第八卷 九龙震邪魔 第七章 金刚不灭
     更新时间:2008…11…26 18:40:39 本章字数:3539
    却说李子仪祭起剑气,瞬息间一举击败冰月宫五大元老联手,四人当场毙命,惟剩一人挟卓菁虹跃上殿顶,飘然而去。
    李子仪担心两位佳人安危及老僧的伤势,并不衔尾追去,其实追上又能如何,一股脑儿都杀掉,于事无补,现下女魔头身负九龙剑气内伤,即便能保全性命,武功亦会废掉,再也逞凶不得。
    说到底,她就是一个被仇恨蒙蔽丧失理性的可怜女人,一生中将所爱的男人施计困死在北佛后山石洞,出卖身躯以色诱唐玄宗,失去贞节却使天下朝政动荡,战祸频繁,整个江湖都在她玩弄之中,最后又得到了什么?
    李子仪不去费神想着魔头,而是关心老僧的所中的一枚“寒冰银针”,此针乃冰月宫独门暗器,以千年玄冰混合水银制成,通过内力驱动银针寒劲,一旦射入人的身体,阴气立即扩散经脉,透骨生寒。
    云姬公主和秦惋如围绕在爱郎身旁,左右各搀扶一条手臂,关注着老僧的伤势,李子仪叹道:“大师,你的伤不碍事吧?”
    老僧弥勒一笑,微笑间内力而流转经脉,寒气在他体内重新凝聚,只见“神道穴”处慢慢透出一根银针,逐渐增长露出肌肤僧袍,待银针锋头快要出来时,他伸手捏住,托在掌心,说道:“阿弥陀佛,寒冰银针竟能在不经意间穿透老衲护体罡气,果然大有独到之处。”
    李子仪暗自佩服,心想换作是我,能运功逼出银针,但决不能如此从容,微笑之间神功已施展,轻描淡写随心所欲,不知这老僧到底是何来头?
    当下从二女的缠绕中抽出双臂,拱手道:“大师神功卓绝,内力炉火纯青,敢问高僧法号名讳?”
    老僧微笑道:“名亦为空,万般皆空,老衲元尘,本就虚空。”
    秦惋如啊的惊呼,叫道:“你就是六祖慧能禅师的师弟元尘大师啊,祖父常在我小时候提及,他有一位佛门挚友,叫做元尘,想必就是大师了。”
    元尘慈祥道:“小姑娘就是护国公府上的千金罢,老衲二十多年前与秦老将军有过一段交往,近些年来老衲云游四海,修渡苦禅,少与故人碰头,不知他现下身子别来康健?”
    秦惋如点头道:“爷爷他老当益壮,身体倒还硬朗,就是时常以江山社稷为重,徒增余恨,心情不大好。”
    元尘叹道:“叛军气数已尽,有令夫少将军坐镇三军,相信几年内便可平定安史之乱,只可惜大唐盛世经过战争洗礼,已经无复往昔辉煌,从此走上衰亡的地步。”
    李子仪也曾听其父天下第一剑李云天,当年提及过元尘大师名讳,实乃北佛一位了不起的高僧,后来离开少室山来到长安郊外香积寺宏扬佛法,继而四处云游修苦禅,没想到今日在此相聚。
    听老僧断言唐室逐渐趋向衰亡,不禁问道:“大师佛法无边,能否指点迷津,情剑山庄虽是武林门派,却时刻不忘以社稷为己任,倘若皇室衰微,在下该如何入手挽救?”
    元尘摇头道:“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古已然,朝代更替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忠臣功在于保护百姓,顺应民意,而非愚忠职守,若有一天朝政腐败,国将不国,君又何必保昏君逆民道呢?一切因果循环,天命不可违啊!”
    李子仪仔细琢磨,深觉其中至理,武王伐纣,太宗灭隋,本来他们皆是上一代朝政的大臣,却到头来兵戈相见,就在于民心所向,替天行道,至于大唐后世如何,子仪也不必去担忧,等到衰亡的一天,自会有新的朝政来更替,而我此刻要做的就是尽早平定叛乱,使黎民百姓过生安定的日子。
    元尘见他神色微妙变化,灵气闪动,祥和道:“少侠能领悟其中至理再好不过,放开门户之见,狭隘思想,才能体会出天道的无穷神妙,邪帝虽然是魔教百年来顶尖的高手,未必便是天下无敌,只求武功颠峰,以魔入道,终难达到真正的天道境界,自古以来,从未听过邪能胜正,魔亦成仙的,否则世人也不会延续至今了。”
    李子仪受教道:“晚辈自当铭记禅师的真言教诲。”
    元尘合十道:“很好,很好。”说着衣袖鼓起劲风,挥手一拂,二女身子摇晃,便即闭上了翦水秋眸,李子仪眼前蓦然发出刺眼强光,尚未反应过来,老僧身形晃动移前,伸指一点,停在李子仪眉心前三寸处。
    李子仪内力自然生出抗力,剑气登时护在了周身,疑道:“大师!”
    元尘并不开口,却腹语传音道:“别乱动,你体内有北佛少林的洗髓经,将魔功转为先天真气容为己用,只是洗髓经乃佛门至高宝典,若无佛法辅助,不但不能臻达上乘,练得深处会有反噬效果,老衲此刻传一套金刚真言,可将洗髓经的发挥到极限,与你自身九龙剑气相辅相成,可助你突破经脉极限,虚碎破空。”
    李子仪周身金光闪耀,衣襟带风,仿若破空虚去,脑海中涌入一排排佛家金刚真言,经脉中的真气也迅速流转,出现前所未有的充沛,宛如每个细胞都充满无穷的爆发力。
    只觉一股极大的能量从老僧的指尖发出,透入他的眉心,循脉运行,所过之处身体上的脉络就出现一道红线,从头顶到脚步,七经八脉及十二经脉纵横交错,流淌着巨大的能量。
    李子仪好象脱胎换骨一般,真气被提至了颠峰,忍不住长啸一声,如雷轰动响彻到高空,仍清澈嘹亮,连绵不绝,足见蕴含着雄厚的内力,此刻他眼前金光忽然消失,那老僧也无了踪影。
    云姬和秦惋如听到他的啸声,这才从昏迷中醒来,适才被老僧以内力暂时拂昏,于元尘传功之事丝毫没瞧见,二女环顾四周,不解道:“那位元尘禅师呢,转眼怎么不见哩?”
    李子仪吐纳三下,将真气汇入丹田后,叹道:“大师佛法无边,神龙见首不见尾,已经离开此处继续云游四海了,咱们也走吧,出来军营有一阵子啦。”
    二女点头称是,伴随在他左右,并肩离寺下山,曲径清幽,山林空寂,三人牵过坐骑,朝唐军营地疾驰而出。
    十日后,李子仪率领唐军十五万,布阵进攻长安,分派李嗣业、季广深、李奂、辛云京、许叔冀等将领带兵不断滋扰城墙,刚一交战便即退兵,一波波冲锋退阵,使守城的将领慌于抵抗,日夜不停,到后来安庆旭忍耐不住,击鼓出城迎战。
    李子仪施计将叛军引到沣水江畔,展开激战,利用回纥铁骑潮水般的冲击,以及先锋营的硬挡直扑,使叛军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主力全线崩溃。
    同时由长孙全绪、段秀实、李光瓒带兵趁机偷袭城池,两锋相对勇者胜,唐军精锐冒着箭雨滚石登上城墙,挥舞兵器,白刃反搏,混战在一起,恶斗了半个时辰,守城叛军最终败退而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