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142部分

地仙演义-第142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仙听了,顾不得深究其他,皆惊道:“师兄当真是有福,能得师尊独传之密!”言下羡慕不已!

玄松道人说道:“却非独传之密,诸位师弟皆可与闻。”

玄穹道人说道:“既如此,就请师兄道来,我等定当铭记于心!”

玄松道人说道:“不忙,且先待我发还法宝,前去拜见炎帝陛下!”遂将众仙法宝,一一赐还,这才率众仙一齐入内,拜见炎帝。

炎帝听说玄松道人至,亲自来迎。

玄松道人说道:“陛下能祛除胜负之心,不恋权位,真是令人钦佩!如今即将脱离桎梏,重见真如,大道可期,可喜可贺!”

炎帝谦逊道:“道友谬赞了!只愿洪荒各族,从此和平共处,永息干戈!”

玄松道人说道:“陛下有此宏愿,实在可敬!只是世间之事,纷繁复杂,因果纠结,恩怨纠缠,势难有一劳永逸之法。”

炎帝道:“道友所言甚是!”叹息不已。

玄松道人问道:“陛下卸任之后,欲要何往?”

炎帝道:“我欲带领巫族,迁往西南,寻一安宁之所,与其休养生息。顺便将五谷、医药之术,著述成书,传于后世。”

玄松道人赞道:“如此福泽万世,功在千秋!”

转而说道:“然而陛下毕竟是我道中人,莫非无意大道乎?”

炎帝叹道:“只是见巫族传承衰败,日益凋零,心有所念,无法抛开凡俗之事,修持大道。”

巫族由精血传承,一代一代下来,屡遭战乱,盘古血脉不断流失,在巫族体内越来越稀薄,体质也越来越衰弱,此乃难以避免之事。

玄松道人说道:“巫族困守一隅,终非长久之计,融于洪荒各族,才是大势所趋!”

炎帝问道:“巫族体质特殊,与洪荒诸族迥异,如何能够相互融合!莫非道友有以教我?”

玄松道人说道:“实不相瞒,贫道此次回山,师尊为巫族之事,特地召见于我,并传我一门道法,嘱我将此法传于巫族。我料巫族得此道法,皆获神通,终能逐渐融入洪荒各族之中矣!”

炎帝讶然道:“是何道法?居然有此神效?”

玄松道人说道:“巫族不修元神,只炼真身,是故于上不知天道大势,于下不知趋吉避凶,劫难重重,寿年有限。如今我师尊传下一法,名曰灵宝铸神法,可使巫族之士,修炼元神。此法若炼至大成,便与人族、妖族修道之士无异,飞腾变化,上天入地,推算因果,无所不能。即便只有小成,也能延年益寿,祛病除灾。”(未完待续,)

第180章本草经成得正果阴谋败露论前因

炎帝身边的雨师风伯两位大巫听得激动万分,上前问道:“道友,此话当真?”

玄松道人说道:“自然当真!”

雨师、风伯与炎帝对望一眼,欢喜欲狂,口不择言,说道:“若是如此,道友对我巫族,真有再造之恩!”

玄松道人连忙分说道:“贫道岂敢居功?乃是师尊之命!”

炎帝亦知此事对于巫族的重要性,慎重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等当摆香案,酬谢圣人!”于是郑重摆下香案,由雨师、风伯聚集众巫,朝西叩谢镇元圣人大恩。

施礼已毕,玄松道人乃上了法坛,代师传道。其下玄穹道人等众同门,与巫族一同,专心听讲。

那大道因势利导,由浅入深,并不难懂,却原来是一门借助灵宝、锻炼元神灵识的法门。玄穹道人等诸仙听了,大增见识,巫族之士听了,却如同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都是捉耳挠腮,喜不可耐,一时有会于心。

玄松道人讲完,对众巫言道:“此法修炼之初,虽然需要借助法宝。然而修到后期,便全看个人修为。因此法宝只是灵媒,无关根本。尔等切不可舍本逐末,为了追求上佳灵宝,去惹出诸般恩怨,有违师尊传法之本意!”

众巫谨然受教!

玄松道人又对雨师风伯道:“两位是族中元老,德高望重,因此师尊特意根据二位所长,赐下两件灵宝。以为嘉勉!望二位妥为利用,造福洪荒。日后以之修成正果,亦可传范后世族人,以显师尊所传道法之神妙。”便拿出两件法宝。说道:“此二宝一为箕风轮,一为播雨幡,都是师尊亲自炼制,各有神妙。其中箕风轮兴风起云,播雨幡驱水播雨,正能助二位一展所长。二宝合一,可为风雨图,威力倍增。”

两位大巫接过法宝,感念圣人洪恩。拜谢不已。

他们二位大巫得了灵宝,从此勤修镇元子所传灵宝铸神之法,并将巫族密咒加以改良,与法宝配合起来使用,果然神通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必再如从前那般费时费力,比起单用法宝或者单用巫咒,威能更大了数筹。

后来二巫见此法可行,不由沉迷其中。醉心修炼,不知不觉间,已然元神稳固,变化自如。巫族之士见之,大受鼓舞,更加用功。于是巫族**,在真身神通、巫咒秘法之外,又增加了一门必修法门。

玄松道人处理完巫族之事,又对土灵圣母说道:“你向来只重外功。因此为广成子法宝所制。日后也要勤修此法。才长元神真功。可曾记下?”

土灵圣母自然领命。

巫族修行此法之后,弥补了先天弱势。与其他诸族再无区别。如此下去,数代之后,便可真正融入洪荒各族之中。因此炎帝心中。终于也块垒尽去。

此时大战终歇,只见战场之上,方圆数十万里,山河破碎,血流成河,尸骸狼籍,冤魂厉啸,煞气冲天,好不惨烈。这些战死的妖巫,生前都不是弱者,如今虽然身死,魂魄之中都带有执念,又因数量庞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集合到一起,相互激发了凶煞之气,顿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都不肯进入六道轮回之中,在战场驻留盘旋。

阪泉周围,竟成至凶至煞之地!

若是任其如此下去,休说此地千万年也难得回复生机,只怕时间一长,便会有大神通、**力的恶灵应运而生,祸乱洪荒。如此祸源,众仙却是不能不理。

玄昊道人见了,乃将十八层幽冥宝塔祭起,全力运转,十八层世界轰轰转动,犹如大磨一般,一层磨着一层,越转越急,越磨越快,每转一圈,吸力便大一倍,不过多时,便将战场之上的凶煞戾气全部收入其中,磨去杂质,都转化为了纯正幽冥玄气。

玄昊道人收罢凶戾之气,并不罢手,喝道:“还不快快转世,更待何时?”

那些冤魂失了凶煞之气的保护,受不得天地间的至阳之气侵袭,又有幽冥塔威胁,不敢停留,便都奔六道轮回去了。

玄玉道人见状,祭出净水钵盂,漫天洒下净水,洗除战场污秽。玄竹道人便将紫竹枝蘸取葫芦之中的三光神水,泼洒于地上。那三光神水功效何等厉害,玄竹道人的紫竹枝泼到哪里,哪里便有草木生出,蓬蓬勃勃,生机尽显。

其余众仙,不分教派,也都各显神通,出手清理战场,历时数天,方成大功。

于是十日之后,炎帝在清理之后的阪泉举行传位大典,筑八方高台,摆下香案,祭告天地神明,在各方诸侯见证之下,交换印绶,将人族共主之位,正式传于轩辕氏。

卸任之后,炎帝带领巫族,远离中土腹地,向西南迁徙,几经跋涉,终于在西南群山之中,寻到一块安宁祥和的宝地,遂将巫族安置下来,世代定居于此。

炎帝见巫族从此无事,大为放心,遂将巫族事务,逐渐下放,并物色巫族新主。

雨师、风伯虽然德高望重,是仅存的大巫,但他们重巫咒而轻真身,非是巫族之主的最佳人选。毕竟巫族真身神通,乃是盘古血脉传下,堪称巫族根本,不容轻慢,否则易失巫族之心。而且巫族崇拜勇士,历代巫主,都是以真身神通选出。因此炎帝令巫族勇士,比试神通,有九凤胜出,遂为巫族之主,炎帝使雨师、风伯辅之。

巫族之事既定,从此他心无挂念,钻研百草,查缺补漏,将一生心得,著述成书,于是乃有《神农本草经》,传于后世,惠泽千秋。

书成之日,天生祥瑞,地涌金光,汇聚炎帝脑后,形成功德金轮,七彩闪耀。炎帝在金轮映衬之下,更显庄严神圣。又有火龙从地底跃出,高声长吟,声震天地。炎帝笑道:“吾之功德圆满矣!”遂骑火龙,向火云宫而去。

炎帝生于土,成于木,圣于火,五德有三,功业无量,惠泽洪荒百族,堪称一代圣皇。此后洪荒各族,无不尊仰,祭祀不绝。

阪泉大战落幕,众仙风流云散,截教收获最丰,多宝道人与金灵圣母率新收教众,满意而归。玄松道人诸仙,亦要归万寿山而去。

临去之前,玄穹道人突然记起一事,说道:“诸位同门且慢回山,先去东海与我那徒儿讨还因果,再回山聆听师训不迟。”

玄松道人颔首道:“如此也好!”东海龙王敖广为报旧怨,挑起大战,此因果若不做了结,如何能见天道昭彰?

于是众仙来到东海龙宫,面见东海龙王敖广。

敖广见他们几位道人突然前来,不知所以,惊问其故。

玄穹道人也不隐瞒,直说道:“老龙王,贫道今日前来,非为他事,只特来为我徒儿讨还一桩因果!”

敖广惊道:“道长何时收徒?与我有何因果?我怎不知?”

玄穹道人笑道:“你不要故作不知,贫道徒儿,便是此前炎帝小女,名唤女娃的便是!”

敖广闻言,心中忐忑,强笑道:“那女娃已经身死,如何倒成了道长的徒儿?再说她在东海溺死,乃是巡海蛟龙一时失手之故。如今首恶已惩,道长为何还来找我讨还因果?”

玄穹道人说道:“实不相瞒!那女娃与贫道有缘,贫道早已在她身上暗下了一道灵符守护。她溺亡之后,元神未散,化为精卫,日日夜夜衔木石填海。贫道见她境遇堪怜,因此已助她回复本性,收列门墙。”说罢将葫芦一拍,喝道:“徒儿还不现身!”

便见一女从葫芦中飞出,果然便是昔时的女娃,如今的精卫。

敖广见了精卫,还心存侥幸,待要辩驳,玄穹道人冷哼一声,说道:“你虚言掩饰,嫁祸他人,瞒得过别人,须瞒不过贫道。”

说罢将手朝海水一划,现一圆镜,镜中所示,正是女娃在东海戏水时景象。东海龙王做法虽然隐蔽,怎逃得过几位地仙法眼?

精卫看了,这才知道端的,也对敖广怒目相向。若不是师长在前,恐怕早动颜色。

敖广见躲不过,连忙请罪道:“确是小龙被昔日仇怨蒙蔽心智,才有此事,还请诸位大仙高抬贵手,放过小龙。”

玄松道人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害炎帝之女。莫非就不怕炎帝来与你为难?莫非就不怕洪荒大战,冤孽缠身?”

敖广吓得一抖,连声说道:“小龙只以为无人知晓,还望诸位大仙高抬贵手!”

玄穹道人笑道:“你身为东海龙王,统领四海龙族,位高权重,贫道也不难为你。只要你奉上一物,便当了了这桩因果。从此不但我地仙门下,再不为此事与你为难,炎帝那里,贫道也为你求情便是。”

敖广听他如此说法,索要的定然不是凡物,但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之奈何?乃战战兢兢说道:“不知是何事物?只要我水晶宫中所有,大仙尽管拿去。”(未完待续,)

第181章龙王送珠脱灾祸孔雀失羽反化形

玄穹道人说道:“我这徒儿虽然已入我门下,却还没有趁手的法宝。听说你有一宝,乃是一水火珠,威能颇为不凡。你若将其赠与我这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