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强宋 >

第34部分

铁血强宋-第34部分

小说: 铁血强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⑨拖み愕惹醭のⅰ⒋⒎帷Ⅶ胫荽淌罚桓龆懒⒐页蹙叱巍

  紧接着李继迁又带兵焚毁了处于战略中央的会州要塞,这次引起了宋廷的高度重视,派出知秦州田仁朗、西上閤门使王侁、副使董愿、宫苑使李继隆传檄会剿,并要求麟、府、夏等州以及日利、月利等部落配合作战。李继迁丝毫不惧,又围攻河西的三族砦,砦主折御乜本来就想投靠李继迁,于是杀死监军投降。王侁就是上一篇说到逼杨业送死的那个小人,他借三族砦失利弹劾田仁朗,宋太宗果然大怒,召回田仁朗问罪。田仁朗解释道:“曹光实意外被杀,他的旧部现在士气很低落,还需要增派援军才能防守绥州,三族砦离绥州又那么远确实没法救援。但是现在我已经定下擒住李继迁的计策了,就是要怀柔羌人,或者以厚利使各部酋长打击他。不然,他日此人必成边患。”太宗没有杀他,但是削职流放,王侁成功坐上了主将的位置。

  王侁的战术思想和田仁朗正好相反,是要以优势兵力打击李继迁以立军功。果然宋军主力攻打银州,李继迁不是对手,丧师数千,弃城而逃。王侁立下了一个收复银州的大功劳,但是离田仁朗最初定下的战略却越来越远。李继迁虽然败走,但是啸聚沙漠,只等宋军兵锋稍减即可利用拓跋氏在羌人中的群众基础东山再起,终究是可以重立祖业的,只有田仁朗的怀柔政策,将羌蕃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才是消除割据的根本之策。李继迁逃走后又纠集一些忠心于他的部族继续抵抗,但是他们与宋帝国禁军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很快,宋军击破了几十个部族,125个部族投降,连前面杀掉监军归附李继迁的折御乜也再次降宋。王侁等人此时是意气风发,却不知他们这样做已经给国家留下了重大隐患。

归附契丹,三足鼎立
归附契丹,三足鼎立

  在工程几何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结构,这是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条边的内力在欧几里德平面上分解后两两相互抵消,很不容易改变形状;而多边形的内角和更大,在某些方向可以形成几条边对某一条边的合力,很容易改变形状。这样的特性在工程上运用广泛,比如著名的三足鼎就是借助了三角形的稳定特性,而传动杆则是利用了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哲学上也是相通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这样的哲理,著名的三国时期就是一个三足鼎立的态势,持续了较长时间。而苏美这样的两极争霸则不能持续很久,其中一方被压倒,形成现在的美、日、欧三足鼎立态势。

  李继迁遭到宋军主力的强势*后,他不得不考虑依附于更大的势力来对抗宋廷,他选择了契丹。雍熙三年(西元986年)春,李继迁派张浦带了很多钱财去向契丹投降。由于拓跋李氏历史上长期追随中原王朝与契丹作战,所以萧太后比较犹豫。但当时负责西部防务的西南面招讨使韩德威提出:“河西是中国的右臂,当初府州折氏与平夏部共同制衡北汉,导致我大兵援助无功,现在李氏来归附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牵制大宋。”于是契丹帝国授予李继迁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等州观察处置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其弟李继冲副之。随后宋帝国展开了大规模的雍熙北伐,契丹帝国勉力支撑后更加深刻的感到需要有人在背后牵制宋帝国,更加大了对李继迁的扶植力度,许以公主下嫁。受到期权激励的李继迁也没有让辽帝国失望,第二年就在王庭镇大败知夏州安守忠,并围攻夏州两月有余,直到知麟州韩崇训率大军来援才退散。长年逃亡的李继迁第一次在宋军面前扮演了一次主攻的角色,第三方势力初具规模。但之后李继迁在无定河边会集党项诸部,被咩兀部首领、宥州都指挥使遇乜布行刺,射穿了鼻子,可见还是有人心向统一,党项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端拱元年(西元988年),李继迁假称投降,并派张浦带贵重财货入贡。赵普觉得这个打游击战的人很难缠,强行剿灭很困难,于是提议恢复李继捧的地位,让他去招降李继迁。于是宋廷诏李继捧复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和辽帝国给李继迁的职务基本类似,并赐姓名“赵保忠”,赏赐财物无数。更重要的是,宋廷将五州的财政大权下放给了他本人,算是宋朝地方官员的一个破例。这位赵保忠,也就是李继捧,以及李继迁、继冲都还会被赐予赵姓,并且反复改名。各类史料上非常忠实的根据他们的改名行为切换对他们的称呼,连我都看得眼晕,所以为了阅读方便,我们统一称其李姓名字。李继捧赴任时宋太宗亲自在长春殿为其饯行,并亲切的嘱咐:“一定要把握机会把你弟弟招降过来啊!”李继捧自然是满口答应,只有张浦在下头嘀咕道:“李继捧这个软蛋怎么可能制约得了李继迁,而且全家族都厌恶他,这样反而把李继捧也失去咯!”

  果然,到任半年,李继捧就上奏称李继迁归降。宋廷大喜,授予李继迁银州刺史、洛苑使,但是李继迁并未赴任。继而李继捧又奏称不少党项部落归附,宋廷也不察真实,授予特进、同平章事的最高宰职。李继迁也趁机向他的主子契丹报告,希望能够和李继捧通好。契丹当然不愿意,连忙兑现了期权,以王子帐节度使耶律襄之女耶律汀,封为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并赐马三千匹,鼓励李继迁继续代表契丹帝国势力,与代表宋帝国势力的李继捧抗衡。然而事实上,两兄弟早就暗通款曲,表面上分事宋辽,实则左右逢源。宋辽都害怕自己养的狗咬不过对方,比赛着扶植自己这一个,这两个超级大国就这样把行将消失的拓跋李氏势力重新养育了起来。

  接下来,李继捧兄弟分别向各自的主子大报军情,其实都是兄弟打假仗,你赢我一场,我赢你一场,输了就要主子增拨物资,赢了就邀封赏。李继迁甚至向辽帝国奏称自己穿越银、夏,攻克了远在陕西境内由折家世守的麟州,辽帝国刚刚遭遇了徐河惨败,竟也不察真假,加封李继迁为夏国王,督促其继续进兵牵制。

  淳化二年(西元991年),商州团练使瞿守素带兵来援夏州,李继迁恐不能敌,经由继捧降宋,授为银州观察使,赐名“赵保吉”;其弟李继冲授绥州团练使,赐名“赵保宁”;其母罔氏当年被曹光实俘获,封为西河郡太夫人,留居京师。但是这个赵保吉,也就是李继迁,仍然很不老实,瞿守素还是带兵攻打了他,他弃守银州,又奔入地斤泽。但真正感到威胁的恰恰是李继捧,瞿守素又收伏了附近不少党项部落,他觉得宋廷的控制越来越强,于是联系上重新成为游击队长的李继迁,向契丹投降。契丹大喜,许以永镇夏州,封西平王,复姓名李继捧。李继捧的最终叛变令赵普很没面子,赵普一生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著称,对现代化国家体制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处理党项可能是他一辈子最失败的事情。李继迁也借助辽军重新占据银州,而且对韩德威不甚恭敬,韩德威大怒,曾带兵进攻银州,但毕竟远离本土,也拿他没有太多办法。

  李继捧兄弟虽然通过玩弄宋辽获得了不少实惠,但随着两人各自的实力增强,兄弟间的好日子也到头了,频频发生火并。偏巧这个时候宋廷派出了宋军最强战将李继隆前来主战西北,这两兄弟岂是李继隆的对手,两三下就被打趴下了,李继捧被擒,李继迁又弃银州逃入地斤泽(不知是第几次说“又”了)。李继捧被绑缚京师问罪,削去原职,降为“宥罪侯”,补右千牛卫上将军,在京师就第;李继迁被削去“赵保吉”的名字,成为通缉犯。李继隆研究了西夏的地势认为此地极其适合奸雄割据,大军进剿也找不到目标,只能构筑堡垒,切断粮运咽喉,可以遏制这类人的发展。并且在银、夏展开大规模迁界行动,以绥、宥等州的官地安置移民,将八千余帐羌民迁入漠东,对李继迁的发展影响很大。

  李继捧被擒后,党项就成了李继迁一个人的舞台,他曾试攻这些堡垒,没有成效,于是又向宋朝投降,遣张浦入贡,他的降、叛都是随时随地。这一次李继迁还交给张浦一个小任务,带了三把一石六(约等于1020牛顿)的劲弓,想向宋廷示威,未料宋廷卫士都可以开两石的弓,把张浦吓得不轻。太宗听说张浦是李继迁的谋主,于是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郑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本州团练使,留居京师。李继迁丢失了最重要的智囊,曾请契丹出面把张浦要回来,但太宗没有理会。李继迁又谍知府州观察使折御卿病重,约契丹西南面招讨使韩德威来攻。府州吏民和家人都请折御卿保重身体不要亲自出战,但折御卿忠心耿耿,泣道:“为白太夫人,勿念我,忠孝岂两全?”坚持带病出征。韩德威见到他还能上马赶紧退去,李继迁也只好退兵。但回来之后折御卿也病重去世,年仅38岁。太宗知后非常伤感,赠侍中,以其子折惟正知府州事,充洛苑使,世镇麟、府,作为朝廷的右臂。折御卿就是折德裔的儿子,也就是杨业妻折氏(佘太君)的弟弟。折家也是西北羌族首领,被特许以私家势力镇守西北,但是终北宋一朝167年,折家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无反叛自立之意。每次朝廷需要用兵,折氏都奋勇作战,立下战功无数,成就了“折家军”的赫赫威名。应该说府州折氏和夏州拓跋李氏的初始情况非常类似,但是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李继迁虽然在对宋作战中非常不利,但对吐蕃诸部作战却连连获胜,极大的收拢了羌蕃诸部的人心,事实上实力越来越强,最后能集结数万兵马围攻灵州,向朝廷索要张浦,并成功的劫走四十万石军粮,使灵州城陷入绝境。供奉官(宦官)窦神宝非常勇敢,主持防务,坚守灵州不失。灵州即今甘肃灵武,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是控制陕西到河西走廊的最大要塞,宋廷为之震动。虽然有些人认为西北沙漠难以用兵,但在宰相吕端的坚持下,宋廷决定派出大兵围剿。诏以静难军节度使李继隆为灵、环等十州都部署,总领全军,出环州,侍卫步军都虞侯、容州观察使丁罕出庆州,殿前都虞侯范廷召出延州,殿前司都指挥使王超出夏州,西京作坊使、锦州刺史张守恩出麟州,五路进援灵州并准备会剿李继迁。但李继隆是出了名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违旨没有立即救援灵州,而是围魏救赵,直接攻打平夏部的核心,并遣其弟李继和向太宗报告。太宗得报后大怒,派引进使周莹持手诏前往诘难。但李继隆坚持自己的指挥权,与丁罕合兵后继续进军,结果行军十余日连李继迁的影子都没找到,又找不到水源,只好退回环州。张继恩一路遇到了李继迁主力,孤军不敢出战也退回。这下李继隆才知道围剿土匪跟对弈耶律休哥不那么一回事,羞愤难当,暴跳如雷。所幸的是王超、范廷召两路合兵后捕捉到战机,王超之子、年仅17岁的王德用,率五千精兵深入沙漠,大破李继迁,俘获了军主、指挥使等27人,但终因水源匮乏退兵。这么多宋军在帝国头牌名将李继隆的带领下,浩浩荡荡五路出兵,在沙漠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