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翡翠如意珠 >

第11部分

翡翠如意珠-第11部分

小说: 翡翠如意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哪里去找“千山散花”道姑呢?是二宫,还是六观?
  千山景区,依山势走向分为北沟、中沟、南沟和西南沟四个景区,四个景区风姿迥异,各具特色。北沟景区山水秀丽,风景优美,庙宇集中,名胜荟萃,雅致明快,是香客游人毕集之地。其他三个景区,山势蜿蜓,谷壑幽深,林木葱茏,寺庙散落其间,显得雄旷深邃。尹福一连转了几天,几乎踏遍寺庙道观,茅屋古阁,也没有寻觅到“千山散花”道姑的踪影;他一连问了十个老僧隐尼,他们只是摇头。
  尹福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银狐的形象浮现在他的脑际。
  多么可爱的少女,她纯净得像一汪清泉,透彻可见,清凉可餐。那眉毛,多像天际的弯月,皎洁妩媚;那脸盘简直就像太阳,明亮炽热;那嘴,就像绽开的石榴;那身形,就像飘飘欲飞的飞天……
  他想起银狐那发自肺腑的话语:我死后,要把我的尸首运回西域,埋在沙丘上,我要亲眼看着百姓幸福。
  不,我不能让她死,不能让这么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女匆匆告别人世,让她花朵一般的身体凋谢,像木乃伊一样横陈于荒漠之上,任苍鹰啄其玉体,我一定要找到“千山散女”道姑,找到解药,救活这个塞外倩女!
  这日晚上,尹福宿于木鱼庵。住持远游未归,庵中只有数位尼姑。这木鱼庵隐映于青山绿水翠荫繁花之间,几道幽静庭院,几间秀阁宝殿,一丛修竹,数株古柏,倒还幽静。尹福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稳,猛听得后院有人吟《满江红》词,词曰:
  斗大江山,经几度,兴亡事业。瞥眼处,英雄成败,底须重说?香水绵帆歌舞罢,虎丘鹤市精灵歇。尚翻隶,吴越旧春秋,伤心切!
  伍胥耻,荆城雪;申胥恨,秦庭咽。羞比肩种蠡,一时人杰。花月烟波西子黛,鱼龙沫喷鸱夷血。
  到而今,薪胆向谁论?冲冠发!
  ……
  这吟声悲凉凄切,声震苍穹!
  难道后院也住着一个男人。
  尹福感到纳闷儿,于是披衣起床,悄悄溜出屋子。穿过一个垂花门,来到一个庭院。他隐到树丛背后,凝眸一瞧,见是个三十多岁的秀士,脸容白净清秀,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充溢着智慧之光,透出轩昂之气。
  这时有个书童模样的人走出来,唤道:“公子,外面天凉,该回屋安歇了。”
  秀士走进屋内。
  尹福来到窗外偷瞥。
  秀士和书童在桌前对坐。
  秀士道:“我睡不着,一连几日也打不到探母亲的消息,叫人心蕉。紫茗,你我猜猜谜如何?”
  紫茗道:“公子,猜什么呢?”
  秀士道:“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百里之隔,必有关隘。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山脉纵横,河流众多,关谷要塞遍布崇山峻岭之间。杜甫曾以‘艰苦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来形容潼关之险;陆游曾以‘何当受诏山,函谷封丸泥’,来形容函谷关之要。关隘一般在名山之巅,大川之旁,诸如洛阳之南的伊阙关,两山对峙,石壁峭立,伊河横贯其间,风景十分优美,且有龙门石窟之珍宝,为游客所陶醉。郑州之西的虎牢关,山水秀美,景色宜人。山西的雁关门,霞举云飞,重峦叠谷,蜚雁横飞其间,美不胜收。甘肃的嘉峪关,山有九眼泉,清澈如镜,南有祁连山雪峰如玉,北有龙首山雄居河西,雄伟壮观,使人心旷神怡;北京庸关,山峦间花木郁葱茏,犹如碧波叠浪,有‘居庸叠翠’之称……”
  紫茗笑道:“公子想是论关子,可是您把这些中关都一一道出,叫我还说什么呀?
  秀士禁不住仰天大笑,呵呵笑道:“你不提醒我,我倒忘了,好,就论关吧,我说一个,你再说一个,哪个说不出,就叫哪个钻桌子。”
  紫茗委屈地说:“哪个有你那样大的学问,到头来还不又是我钻桌子。”
  秀士道:“东汉张衡在其名著《东京赋》中,有‘盟津达其后,大谷通其前’之句,这里所说的‘盟津’,就是指河南孟津县东北的孟津关。相传周武王代商纣王时,在此会盟并渡河,故又名盟津。以后周武王曾两次会师于孟津,当时有八百名诸侯率兵前来相会呢!该你说了。”
  紫茗歪了歪脑袋想了一想,说:“陕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有个荆紫关,北依商山,西傍丹江,濒江为关,这里商业兴隆,物资丰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我去过那里,那里有七百多间古房子,还有江西会馆、川陕会馆、平浪宫、禹王宫、万寺宫、清真寺、城隍庙等名胜古迹,周围有个法海寺,有泉水环抱,小瀑奔泻,风景甭提多美。”
  秀士接着说:“北望滔滔黄河,西凭滚滚洛水,回首历史风云,使人想起北宋司马光为虎牢关题写的著名诗句:‘天险限西东,难名造化功,路邀三晋会,势压两河雄。除雪沾枯草,惊飚卷断蓬。徒观争战处,今古索然空。’据说周穆王射猎于郑圃,曾将进献的猛虎在此豢养,因此得名虎牢。此关有‘一人荷戈而立,百人自废’之险。三国时期的‘三英战吕布’就发生在这里,传说张飞曾把吕布的紫锦冠打落在$水河,连河水都吓得倒流四十五里。”
  紫茗见秀士停顿不说,立即嚷道:“这个虎牢关你已重复过,还要说一个。”
  秀士笑道:“你这个小赖皮!好,我再说一个玉门关,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诗,也使玉门关声誉远播,千古垂名。玉门关建于汉武帝时期,离甘肃敦煌一百六十里。”
  紫茗吐了吐舌头:“哟,这么短!好,我说。被誉为‘七十二水归正阳’的正阳关,位于安徽,著名的秦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
  秀士道:“剑门关位于四川剑阁县北五十里的剑门山,为古蜀道要隘。晋人张载作《剑阁铭》说:‘唯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唐代诗人岑参也有诗叹曰:‘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利用剑门之险,射杀北魏骁将张$”。
  紫茗呷了一口茶说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所说的阳关,在甘肃党河西岸,自古与玉门关同为出塞必经之地。”
  秀士道:“素有‘岭南第一关’、‘南粤雄关’之称的梅关,是一座颇享盛誉的名关。它坐落在广东江西交界的梅岭之上。梅关由于多梅而誉满于世。在梅花盛开之时,清香扑鼻,醉逸游人。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流连题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诗云:‘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红雨煮红梅。”
  紫茗打了几个哈欠,说道:“天这么晚了,咱们还论什么名关胜隘,真是昏了头!放着美美的觉不睡,真是傻到家了。”
  秀士正色道:“今晚你可不能溜之乎也,可要钻桌子了,该你说了。”
  紫茗勉强打起精神道:“好,我说一下,楚国伍子胥过昭关,一夜头发全白了,这个昭关就在安徽小岘山之西。明代有人在昭关建伍子胥祠,附近有史胜褒禅山,山色翠霭,四面如周。中有起云峰,并有龙洞、罗汉洞、洞穴曲折,深不可测,洞壁怪石钷落,石钟乳倒垂其间;下有慧空禅院,为明代郑和所建,气势雄伟,院内古柏参天,竹木潇潇,四周山势突兀,景色秀丽。宁代大诗人王安石曾游此地,作《游褒禅山记》,至今碑记尚存。”
  秀士问:“你对那里为何这般熟悉?”
  紫茗神秘地笑笑:“那里我的家乡。”
  秀士道:“有机会我一定到那里一游。我再说一个娘子关,在山西与直隶交界处;关居山腰,监桃河,靠绵山,陡壁如削,奇峰突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三晋门户’之称。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兵数万驻守此地,因此得名娘子关,至今关上有‘唐平阳公主驻兵处’。关城下面有飞泉多处,还有水帘洞,方圆丈余,水如碧玉,冲力极大。明代诗人王世桢有‘喷玉高从西极下,擘崖雄自巨灵来’的诗句。”
  秀士说完再一看紫茗,他已呼呼睡去。秀士扳醒紫茗,叫道:“你这懒虫,还未说完,怎么独自睡了?该你说了。”
  紫茗揉揉眼睛:“我说什么?实在想不出来了。”
  “那就钻桌子。”秀士回答。
  “我说,我说,华容关。”紫茗一字一顿地说,嘴里流着口水。
  “哪里有什么华容关?”
  “当年诸葛亮让关羽守的那个关,赤壁大战曹操惨败逃至此处,被关公放了,要说人家关公,真叫仁义,以德报恩……”紫茗伸出大拇指。
  秀士道:“你别打岔儿,快钻桌子,那不是关,是华容道。”
  “好,我钻!我钻!”紫茗说着钻进桌子,可是怎么也出不来。原来秀士用一根手指撑着桌子,紫茗钻到哪儿,桌子跟到哪儿,紫茗就是出不来。
  这秀士好俊的功夫!尹福在窗外暗暗叹道。
  “公子,让我出来吧!”紫茗求道。
  秀士仍不理睬,只是嘿嘿地笑。
  尹福见那秀士脸不红,心不颤,全身如钟,但不摇不摆。
  “公子,时候不早了,咱们明天还要赶路呢,你那书箱子还得要我背呢!”紫茗在桌子底下东转西爬,汗流浃背,就是出不来。
  这时,一股风袭来。
  重重的一击,桌子劈得粉碎。秀士一闪身,一个黑影一闪。
  “出来吧。后生!”一声怪笑,令人毛骨悚然。
  

第十二回
第十二回    一眼古井洗净脸
  几部刀书引判笔
  啪的一声重击,秀士不知从哪里抄出一部书,朝黑影击去,黑影一闪,倏忽不见。书击在窗上,窗棂崩烈,书飞出将株树击断。
  尹福急忙退身。
  原来书是秀士的武器!
  尹福退到屋后,跳到墙外,朝四外一瞧,空寂无人,只有一轮朗月,皎皎可爱。
  尹福悄悄回到自己屋里,上了床,暗自思忖;这木鱼庵真是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那隐身人不知是哪路豪杰,这兵书秀士功夫十分怪异,须要小心提防。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尹福被一阵脚步声惊醒,抬起身子从窗缝望去,只见有个年轻尼姑正在挑水。
  尹福一骨碌从床上下来,推开门唤那尼姑:“阿弥陀佛,后院住的那秀士是何人?”
  尼姑一怔,四外瞧瞧,回答:“不知从何处来,不知向何处去,与你一样,比你早到一刻。”尼姑说完,挑着水桶朝前面走去了。
  尹福回到屋内,有个尼姑端着一盘食物走了进来,默默放在桌上,一言不发,又悄悄出去了。
  那盘上,两个金黄的小窝头,一段腌白萝卜;一碗高粱米粥,微微昌着热气。
  尹福想找个地方擦把脸,于是走出木鱼庵。他沿着崎岖小径走了约有半里,遇到挑水的那个尼姑。她挑着两个水桶,显得轻盈,像伞飘起来,滴水未洒,快步如飞。
  好俊的功夫,明眼人一看即知有武功。尹福往下又走了十来步,发现有一眼古井,井口约有二尺长,往下一看,足有七八丈深,泉水丁咚响。
  怎么洗呢?尹福有点犹豫。
  一阵风飘来,昨晚见到的那个书童紫茗潇洒地走来。
  “想洗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