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成吉思汗 >

第4部分

成吉思汗-第4部分

小说: 成吉思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钵僧举起手杖敲了敲院门。隔着破旧的榆木门板,从院子里传来一声老人的咳嗽声。接着,一位枯瘦如柴,弯腰驼背、头戴白色缠头的老者出现在院门口。
  “牙古呜!牙哈克!”托钵僧呼唤道。
  老者一边用风泪眼端详着托钵僧,一边用枯黄颤抖的手摸索着布腰带的褶缝。他从中掏出一个破旧的皮夹子,倒出一枚黑色的铜币。
  “阿拉胡姆·谢里亚!”托钵僧道了一声,接过铜币,依次碰了碰额头和嘴唇。“请问,谁在这座房子里居住?我该替谁向唯一的真主进行祈祷?”
  “我在这座房子里居住,不过这座房子不是我的,而是铁匠卡雷马克苏姆的。在大市场上,人人都知道卡雷…马克苏姆开的大铁匠铺子和兵器坊。他对教职人士的施舍,从来都是慷慨大方的。”
  “请告诉我你的尊姓大名,奇迹的创造者。”
  “请不要用‘奇迹的创造者’来称呼我。我过去作过沙的修史人,名叫米尔咱…玉素甫①。关于我的情况,可以借用一位诗人的几句诗作个说明:
  “为儿女忙碌,为家庭奔命,
  我这一生啊简直如牛负重。
  家产少得很,只有破屋一间,
  苦难却太多,多得难以数清。
  要摆脱这种困境,
  实在是毫无可能!……”②
  “不,不,无论如何你还是位奇迹的创造者,”托钵僧说,“这枚黑色的铜币是你施舍的,你的施舍又是出于一种高尚的心理感情,因此这枚铜币就应当变成一枚成色十足的金币。”
  老者弯下腰,凑近托钵僧那脏黑如鸟爪一般的手心,果然发现手心里出现了一枚带着凸刻文字的金币。
  “种种圣书虽然说过什么奇迹,可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真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眼目睹过呢。托钵僧,你倘若不是创造了奇迹,便是想像集市上变戏法的人那样作弄我这个眼力不济的老头子一番。”
  “那你不妨就用这枚金币买点东西去吧。你打发仆人到市场上转一圈儿,他一定会给你买回一篮子烤羊肉串、炒面条、蜜汁甜瓜什么的。当你得到如此充足的食物之后,你或许也会赏我这个来自遥远的巴格达的贫穷云游者一口饭吃吧?”
  “这么说,你是从巴格达来的啦?快请到我屋里坐吧。你给我讲讲巴格达的所见所闻,我好趁此机会领略领略你这枚奇异金币的伟大。”
   。。

6  沙的修史人
老者拖动穿着麂皮靴子的双脚,一步一蹭地进了院子,登上晒台。
  “云游客人,请跟我来吧。”
  托钵僧随老者走进房中。房间里砌着砖地,四壁墙脚下铺着窄条地毯。壁橱下层摆着两只银罐和一只伊拉克玻璃花瓶。拱形屋顶巧妙地用彩色圆木搭成,屋顶中央有一个出烟口。当地有一个方形土坑,土坑中炭火盆青烟缭绕。北墙下摆着三只包着铁皮的箱子,从敞开的箱口可以看到里面放着许多裹着黄色皮面的巨书。
  托钵僧将手杖和其他东西放在门口,脱了鞋,走到老者跟前,盘腿坐到地上。
  “本特-占吉札!”老者大声吆喝道。
  一个男孩模样的仆人应声走进房间。他身穿长及脚跟的条格袍子,头戴蓝色缠头,双手交叉在腹部,随时准备俯首听命。
  “你把这枚金币拿去,交给老萨克拉卜,同时这样吩咐他:‘萨克拉卜老爷爷,请你去兑换金币和银币的印度人摆设的地摊那儿走一趟。那些钱币兑换人专门出售赌博用的陀螺和骨头码。你找到胡须花白、年龄最大的那个人,让他鉴别一下这枚钱币,看看是不是成色十足的金币。’如果兑换钱币的印度人说这枚金币确实不假,就让他兑换成银币。然后,请萨克拉卜去过往行人买吃食的地摊上,按照这位可敬的追求真理者的吩咐,把要买的东西统统买回来。”
  “请问,老仆人该买些什么东西呢?”小男孩模样的仆人向托钵僧问道。
  托钵僧打量着男孩子。男孩子那柔和的面庞,托钵僧大有似曾相识之感:我到底在哪见过他呢?托钵僧说道:
  “让老仆人提上一只篮子,就像给他多年未曾会面的兄弟采买东西一样,弄得全一些。至于该买些什么,让他挑选好了。”
  老者把男孩招到身边,对他悄悄说道:
  “萨克拉卜从市场回来以后,别让他像往常那样穿得像个叫花子一般在这里露面,换上我的旧袍子再来。你把这枚金币交给他,带上墨水瓶、芦杆笔和纸张到我这里来。你替我把托钵僧讲的故事记录下来。”
  小男孩退出房间。片刻之后,他便带着纸张笔墨走了进来。
  “云游客人,请你先告诉我你的尊姓大名,你的家乡故里,再告诉我你是如何到达光荣的巴格达的?”
  “我叫哈吉·拉希姆·巴格达迪。我的故乡是巴斯拉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我十分乐意回答您的一切问题,不过请你允许我先谈一件让我牵肠挂肚的事。”
  “你谈吧。”老者说。
  “在巴格达,我曾在高级宗教学院①拜一批最有名的学者为师。在我们这批向知识先驱者求教的学生中,有一个谦虚谨慎、性格内向、学习刻苦的青年。有一天,我对他说,我打算系上‘云游者的腰带’,拿起‘流浪者的手杖’,去光荣的玉龙杰赤、崇高的不花儿和美丽的撒麻耳干旅游一趟。他便对我说:‘哈吉·拉希姆·巴格达迪,如果你去了花拉子模沙富庶的京城玉龙杰赤,在市场到西城门的大街上第三条小巷里有一个开铁匠铺兼售火器的卡雷-马克苏姆,请你找到他的住处,向他打听一下,我可敬的双亲是否还健在?还请你把我在巴格达的一切情况都告诉他。倘若你再回到巴格达时,请把你打听到的我双亲的情况都转告给我。’我答应了他的请求,就离开了巴格达。后来,难以预料之风和苦难考验之雨把我抛向世界各地。我到过阳光炽热的印度,到过鞑靼里亚②广漠的沙原,到过中华帝国为防御鞑靼人入侵而筑成的万里长城,到过波涛汹涌的海岸,到过风雪弥漫、陡峭高峻的天山;到处我都见到过穆斯林④。就这样,我经过多年流浪之后,最终来到玉龙杰赤,来到我那巴格达朋友要我寻找的这条小巷。我找到了这座房子,找到了洋槐树茂密的白色枝叶掩映下的这座院门,于是有幸同你这位奇迹创造者屈膝谈心。你想必还记得这么一个人吧——他年轻时代在这处院子里住过,15年前离开玉龙杰赤?”
  “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老者冷冰冰地问道。
  “在高级宗教学院时他叫阿布…扎法尔·花拉子米。”
  “啊呀,你说的原来是这个人呀!”老米尔咱不禁高声叫道,唾沫星子乱飞着。“你难道不知道,他原来是个大逆不道的家伙?他年轻时代,不但毁了自己和父母的名声,还几乎把所有的亲戚都抛进苦难的深渊。”
  “他当时不是很年轻吗?年轻人还会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吗?他是杀过人呢,还是对显贵们下过手呢?”
  “平心而论,这个令人可怖的阿布…扎法尔幼年时代还算天资过人,刻苦用功。他跟其他学生一起在我们最优秀的教师手下学习,既学阅读,又学书法,还学伟大之卷《古兰经》的精深含义。他各科成绩优异,开始模仿菲尔多西⑤、鲁杰吉、阿布-赛义德⑥的风格学习诗歌创作。但是,他写诗歌不是为了劝诫世人,而是为了蛊惑那些轻佻之人……”
  老者继续小声说道:
  “这个荒唐的年轻人开始胡闹起来。他竟然同白发苍苍的乌里玛⑦和伊玛目发生了争执,使一些头脑单纯的学生产生了糊涂想法。后来伊玛目说他:‘你走的不是一条升入天堂之路,而是一条堕入地狱之途。’他居然直言不讳地声称:‘请随自便吧,别再送我进天堂就感激不尽了!你在那里大谈什么捻珠呀,祈祷之地呀、净心节欲呀的时候,我这里想的却是去穆罕默德清真寺呢,还是去钟声轰鸣的伊萨⑧寺呢,抑或是去摩西的犹太教堂呢,在我看来,去哪儿都一样。我到处寻找上帝,可是哪里也找不到。原本就没有上帝,上帝不过是那些贩卖他的名声者杜撰出来的。我的指路明灯,我的带路向导,是阿布…阿里·伊本西拿⑨。’结果他受到了圣伊玛目们的一致诅咒,他们下令把他抓起来。伊玛目们打算把他弄到城市广场上当众割掉他那散布毒言恶语的舌头,剁掉他的双手,不让他再写坏人心术的歪诗。但是,阿布…扎法尔像蛇一样机灵地逃走了。最初,人们以为是他的父亲出于怜悯之心把这个犯罪的儿子隐藏起来了。于是,花拉子模沙摩诃末从伊玛目口中得知此事后,便亲自下令把他的父亲抓起来,投入‘曾丹’⑩大狱,带上镣铐,还在脖子上挂了这样的牌子:‘终生关押,至死勿释’。如果父母瘐死狱中,沙下令再抓进一个近亲,直到阿布…扎法尔自首为止。”
  “这么说来,他的父亲至今还被关在监狱中了?”托钵僧低声说道。他双眼大睁,闪闪发亮,面色却变得十分难看,如死人一般呈灰白色。
  “他的父亲在地牢里受尽潮湿、黑暗和可怕的跳蚤壁虱的折磨,死去了。刽子手们根据花拉子模沙的命令,又把他的弟弟图干抓起来,戴上同样的镣铐,投入同一个地牢。”
  “实在是罪孽呀!”托钵僧低低地长叹一声。
  “我很可怜图干这孩子,”老者接着说道,“我曾经多方关照过他。为了不让他重蹈哥哥的覆辙,我尽量对他进行教育。图干跟我学过阅读和写字,可是他更喜爱学习手艺,摆弄火器,于是我就把他送到铁匠卡雷…马克苏姆的作坊里学徒,在卡雷·马克苏姆的指点下学习精良火器的制作。现在,我收留了一个女奴的遗女本特…占吉札,来顶替图干。这个女孩子读书、写字样样聪慧,各种诗歌小曲也能烂熟于心。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眼力日益不济,眼前的东西影影绰绰,一个月牙能看成三个。本特…占吉札便成了我的帮手和录事。她为我记录谈话内容,替我抄写书籍。此刻,她正手握芦杆笔坐在你的面前。”
  至此,托钵僧才醒悟过来,这个头戴蓝色缠头的录事,原来就是刚才他在院门口看到的那位手拿铲子的姑娘。
  托钵僧凝视了姑娘片刻,埋下眼睛。他没有勇气打听他十六岁时在这里见到过的那位姑娘的情况。托钵僧驱走心中漾起的那股激情,大声说道:
  “哪能说你不是位奇迹创造者呢?你教会这位姑娘读书写字的本领,并且使她有权戴上只有米尔咱才得以佩戴的缠头。在我看来,你的住房里到处充溢着书卷的气息。”
  老者双手十指交叉,凝望着托钵僧。
  “现在请你谈谈你的情况吧。你还打算长久流浪下去吗?”
  托僧钵点点头——满头乱发也随之前后晃动着,并用他那黑色闪亮的眼睛同样凝望着老者。
  “我的父亲是驱使我穿行于荒原大地的饥饿,我的母亲是不可能为新生儿提供乳汁而只能使他在屈辱中哭红眼睛的贫困,我的老师是刽子手举起屠刀时产生的恐怖。不过,我时时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不要悲伤吧,托钵僧,你永远在创造你值得自豪的奇迹。’”
  年长的米尔咱摇摇头。
  “你知识渊博,只要肯于屈就,随时可以为一切法官或者地方官担当录事之职。就是我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