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领导 >

第72部分

大领导-第72部分

小说: 大领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之间众人都傻眼了,李群书也是吃惊不已,没想到这个栗志竟然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并且受到专家们的重视,“各位专家,栗志同志毕竟年轻,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跟你们交流,我们临江市非常愿意为你们创造交流沟通的平台。”

    栗志这时候有点哭笑不得,师从哈佛大学马斯金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几篇论文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各位老师,能跟你们一起交流学习是我的荣幸,我非常感激李书记给我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机会,还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谢长风这时候已经傻眼了,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刚才说话的几位都是学院派的知名教授,在学界拥有广泛的人脉,这时候都已经如此推崇栗志这小子,自己还能说什么。

    上午收到过谢长风红包的砖家这时候心里更加忐忑起来,虽然还没有亲眼看过栗志的论文和这次的报告,但心中却是明白这事儿要是搞大了,丢人的可是自己,早知道是这样,就不该来趟这一趟浑水。

    “服务员,来给加一个座位。”在李金福、万俊毅及张青山三人道破栗志在学界的地位后,李群书心中也是颇为兴奋,“栗志同志,来这边坐,多跟专家们一起交流交流。”

    众人听到这话的时候,顿时惊讶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李群书要栗志坐主桌,而且还是坐在李群书身边,即使何国强都没有资格在主桌就坐,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荣耀,绝对的荣耀!

    栗志这时候知道自己算是彻底被李群书给捧了起来,便也没有客气,气定神闲地坐在了李群书身边的座位上。

    落座后,经过一番介绍,才知道知道50多岁的学者是京城华清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李金福,提起《转型》这篇论文的是社科院经济学家万俊毅。听到这几个名字,栗志知道这两人都具有留学背景,难怪他们能够知道自己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至于那些草包专家,栗志也没有怎么在意,记住名字就足矣,反正也没有打算跟他们有深入交流。

    “栗志同志,这次调研工作你辛苦了,我都看在眼里。”待到介绍完毕后,李群书竟然端起酒杯冲栗志说道,“所以我代表临江市委市政府,敬你一杯酒。”

    哗!全场再次一片死寂,大老板亲自敬酒,这待遇恐怕是前无古人的第一次!

    “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职责,感谢李书记及市委领导对我们政研室的信任与关怀,这杯我敬您。”栗志知道李群书这是故意在演戏,便也颇为配合地说道。

    何国强及刘杰等人闻言,感动的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这年轻人多会说话啊,在这个时候竟然没有忘记把政研室放在前面。

    李群书达成了此行的目标后,便率先告辞,因为下午还要去迎接秦志坚。而专家们也没有贪杯,在李群书一行人离开后,反倒是纷纷跟栗志聊了起来,只有谢长风等人一脸的郁闷,闷闷地不说话。

    “王秘书长,你看现在是不是可以先给我们看报告了,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李群书一走,张青山便迫不及待问起了市委副秘书长王金德。



………【【100】 大获好评】………

    【100】大获好评

    有了李群书的鼎力支持,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顺利的就如同做梦一样,但这就是现实。

    当然,本身过硬的素质也是必备的条件,如果栗志本身只是一个阿斗,即使诸葛亮也难以扶起来。

    “临江市拥有资产过亿的企业8家,五千万以上的企业15家,遍布机床、动力、装备等行业,其中在行业具有先进水平的也达到5家…………”

    “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龙头企业,没有能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经过对各企业产权及资产的分析,我认为首先需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组建一家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融资上市只是一个开始,以融资上市为锲机建立企业的品牌,打响临江市工业产业的集群优势,形成区域优势后,最终形成一个面向全国的工业产品的流通集散地,从而带动临江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以13亿人口为基数的大市场,拥有着令全世界企业垂涎的市场需求,……,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经济形势会一路持续走高,并不会遭遇硬着陆。因此,我以为临江的工业企业必须要抓住这个历史难得机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抢占全国市场乃至打入国际市场。”

    “而上市融资,就是我们必须跨越的门槛,因此我诚恳地请求各位专家老师献言献策,为临江的国有企业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党校研讨会在罗明勇亲自到场发言后,就变成了栗志的表演舞台,首先是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临江国企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对于临江国企改制上市的具体思路,不但赢得了专家们的热烈掌声,也让在座的企业代表听的热血沸腾……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中部地区的工业产品流通中心,听听都让人心动,但最让人心动的还是融资上市,不但企业可以获取资金的支持,个人也能获得领导的赏识。

    “栗博士说得好,上市只是一个门槛,最为关键的是要借上市这个机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张青山一边鼓掌,一边说道,“通过栗博士刚才介绍的现实状况,我个人以为临江的企业具备上市的条件。”

    “对,栗博士所讲的思路是行之有效的,以上市为契机,从而将工业产业作为临江经济的一张名片,带动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这个思路好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了,下岗职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李金福也接口说道,“临江机床作为行业的知名企业,应该大力扶持嘛,虽然规模略微偏小,但我建议可以跟临江其他的几家机床配套企业联合组建一家股份制企业,甚至可以首先面向社会融资,步子可以迈的大一点。”

    专家们纷纷叫好,而谢长风已经气的脸色铁青,这次的事情还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能搞臭栗志,反倒是让这小子大出风头,这样下去明天的报告评估肯定是一边倒,“思路的确是没错,但是江中省有江中省的特殊情况,我们毕竟是中部地区,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以为还需要认真地研究具体的细节问题。”

    “是啊,国企改制不是小问题,必须谨慎啊。”在谢长风的话音一落,便有一名谢长风的铁杆出言支持道。

    “我们讨论的是方向与思路,具体的执行细节不是我们要考虑的内容吧?”万俊毅闻言很是不屑地说道“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是品牌化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只是前怕狼后怕虎,企业怎么办,职工怎么办?我认为栗博士的提法非常好,临江机床与临江动力都是很不错的企业,为什么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去落在了别人身后,是技术的原因吗,我看不是,而是有些人的思想僵化,这种想法要不得。”

    万俊毅是社科院的知名经济学者,对于谢长风根本不放在眼里,说话自然一点不客气,话语中直指谢长风思想僵化,气的谢长风的脸色更加难看,想要反驳,可万俊毅的话已经说的够直白,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只能忍气吞声不说话。

    栗志说完了自己的思路后,便不再多说话,而是将话语权交给了在座的专家,反正自己的目的已经实现……具有知名度并不代表别人真心认可,关键还是要展示自己的能力。听到万俊毅的连声质问,心中也颇觉过瘾。

    “万教授说的是,具体的问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完善,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监督,所以细节问题不应该是今天讨论的重点。”王金德知道这时候自己需要出面来缓和气氛,先是认同了万俊毅的观点,接着又道,“不过谢教授提出的问题,我们也会非常重视,国有企业是国家财产,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国有资产不至于流失。”

    事实上王金德对于谢长风的话也是颇为反感,虽然是和稀泥,但口气也不是很客气,谁愿意被无端指责。

    得知栗志今天不但没有被专家们刁难,反倒是大出风头后,谢长生也是气的脸色铁青,握着茶杯的手也僵住了……这回还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不但没有让栗志丢脸,反倒是让那混蛋小子捡了便宜,心中的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混蛋你别嚣张,捧得越高跌的就会越惨,你等着!”愣了一会儿后,扬手扔掉了手中的茶杯,可怜的茶杯应声而裂,刺耳的碎裂声传出办公室,惊讶的秘书的心不由一跳。

    而前来视察的副省长秦志坚也得知了今天的事儿……此行本来就是前来助阵,哪里会不知道。不过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自然不会为这样的小事儿直接出手,但人过来了就已经很明确地表达了态度。

    想到李群书在自己来之前当面锣对面鼓地表明了立场,秦志坚也不以为意,随手拿起临江政研室的调研报告看了起来,只是一看之下竟然也着了迷……能当常务副省长自然不会是真的草包,如果对经济一窍不通,又如何能主持省政府的日常事务。

    直到一口气看完报告,发现时间已经是凌晨一点钟,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后,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可惜啊,怎么当时就给了临江,而没有留在省政府呐。”



………【【101】 重要的是态度(求票求收藏)】………

    【101】重要的是态度(求推荐票求收藏)

    评估组结束了党校研讨会,最终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尤其是张青山等具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在发言中,比较透彻地阐述了当前金融证券市场的形势,使得企业代表纷纷向专家们眼界大开。

    会后纷纷向专家们表示感谢,当然更多的是企业代表真诚地邀请栗志到企业中实地考察。

    即使市委副秘书长王金德心中也是对栗志佩服不已,刚才研讨会中竟然只有栗志具有和这些专家们对话的资格……很多专业方面的术语王金德根本就听不懂,至于党校方面的教授对于证券融资方面也不是内行。

    研讨会结束后,临江市委党校方面自是准备了丰盛的晚宴,不过此来的专家们却是兴趣不大,都急着回到房间阅读栗志的报告,虽然已经拿到了报告的正本,但到现在还没有时间翻阅。

    当然,以张青山为首的专家,是急于是想通过栗志的报告进一步了解临江市的经济现状及报告本身的观点;而以谢长风为首的砖家,则是急于想在报告中挑刺找茬……即使反对也要找到合适的理由。

    “栗志,去我家。”告别了一众专家,虞子期面无表情地对栗志说道。

    栗志闻言自是没有拒绝,反正左右无事。

    一到虞子期家,虞子期便吩咐老伴炒了两个小菜,“今天表现很不错,我们喝两杯。”

    “谢谢虞老师的提携。”栗志认真地说道,这一声谢谢是发自内心,这时候早已经明白虞子期开始提出邀请专家来评估,就是为自己造势。

    “打铁还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