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领导 >

第67部分

大领导-第67部分

小说: 大领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不错,政研室的年轻人都不错,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这次调研成果丰硕,到时候我给你们政研室请功。”罗明勇一脸和蔼地说道,一点看不出做作的成分,但实际上却是在作秀,这时候不过是秀一秀亲和力而已。

    简单的聊了几句后,罗明勇又向栗志道,“栗志同志,凌教授国庆后要出国考察?”

    栗志闻言心道罗明勇是什么意思,他到底想问什么,不过这时候也容不得栗志多想,“教授近年热衷于国企股份制研究,的确需要经常前往香港、纽约及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考察,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国内企业的上市融资渠道与管理体制,让更多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栗志这话说了等于没有说,听上去更似答非所问,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反倒是重点突出了国企改革及上市融资等字眼。

    不过罗明勇听到栗志的话,眼睛不由跳了跳,却是明白了栗志话中所指,暗道果然是这小子在后面出主意,不过依然一脸和蔼地笑着说道,“这样说来,栗志同志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咯。”

    “罗书记您过奖了,专家我可是当不起,我只是老师的学生而已。”栗志目的已经达到,至于罗明勇作何想,已经不重要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第一步计划现在已经夯实了。

    罗明勇吃的不多,吃过饭后,又在众人的目送中离开了食堂。

    看着罗明勇离去的背影,栗志也是颇为意外,有点不明白罗明勇怎么就会与自己坐在一起,还跟自己说了不少话,难道罗明勇是在借机传达什么?或者罗明勇是想向李群书靠拢,利用与自己的亲近表达合作的意愿?

    栗志心中疑惑不已,而罗明勇却是果断地决定下午亲自去党校一趟。



………【【092】 再见李群书】………

    【092】再见李群书

    PS:第二更送到,感谢【人二小子】兄弟的打赏,谢谢!

    ………………

    原本以为与罗明勇暂时不会有交集,却没有想到罗明勇主动找上了自己,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不过栗志心中却是有些不安起来,自己不经意间成为临江大佬们的斗法的棋子,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两军交阵万马齐喑,死得最快的就是只有两条腿的卒子。

    尤其是让栗志看不透的是临江的局势,原本以为是三足鼎立,然而现在罗明勇又从半道杀出,让局势陡然扑朔迷离起来,究竟谁会真正地照应自己?恐怕一个也没有,无论是李群书、罗明勇还是高有西、谢长生,他们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李群书是直接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而谢长生却是要自己永世不得翻身,高有西则是坐山观虎斗准备渔翁得利,而罗明勇神龙见首不见尾,鬼知道他是何用意。

    想到这里,栗志不由自主地一个寒颤,这些狗娘养的,一个比一个阴险,想要做点事怎么就这么难?

    狗娘养的官僚。

    心中愤懑地暗骂了一声后,便在众人艳羡的眼光中离开了食堂。

    抱怨并不能改变现状,化解危机才是唯一的选择。进了官场这个大染缸,即使面前的道路荆棘丛生,也只能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一往无前的向前冲往上爬。选择了从政这条路,注定就是逆水行舟,否则不进则退。

    “李书记,恕我直言,这份报告要想获得评估专家组的首肯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下午5点钟,栗志准时地出现在李群书的办公室,李群书热情洋溢地表彰了栗志的努力,而栗志则是如二愣子般直言道。

    李群书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哦,还有这样的说法?”

    看到李群书充满自信的笑容,言语中放佛再问难道我说了还不算?栗志知道自己冒险的一搏,真正地触动了李群书内心深处的好奇。

    “首先,在专家们看来,我只是乳臭未干的小年轻,经验欠缺;其次,我仔细了解过专家们的研究方向;最后,政研室内部反对的声音更是激烈。”确定已经吸引了李群书的注意,栗志则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综合这几点因素,认同这份报告的专家恐怕就屈指可数了。”

    之所以选择冒险一搏,栗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冲动下的发泄不满。三句话却是表达了三个意思,首先是既然你李群书要想在临江做出业绩,那就需要力挺全力挺我,不要因为我年轻而轻视我;其次是隐晦地指出专家们并不了解临江的实情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至于最后说到的反对声音,就差直接说临江高层有人对此事不屑一顾了。

    “诸葛亮27岁出隆中,从而三分天下,年龄算什么问题,恰恰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年轻有为。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今年正好25了吧?而且拒绝了哈佛耶鲁的终身教职。”李群书闻言又是哈哈一笑,心中也是惊讶不已,在临江敢于这样跟自己说话的栗志还是第一人,不过有了上次对栗志的观感,李群书瞬间就明白栗志绝非傻大愣的书呆子。

    “谢谢李书记。”看到李群书脸上有些戏谑的笑容,栗志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奏效了,又道,“回到临江已经快三个月了,也亲自到青山、淄川实地调研,可以说是感触良多。”

    “但在我看来,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GDP增速接近乃至超越省城也不是神话。”接着栗志又扔出一枚超级炸弹。

    李群书闻言顿时收敛了笑意,脸色开始变的严肃起来,不过栗志并没有打住,而是接着说道,“首先我们临江的区位优势是省城江都所不能比拟,其次临江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熟练的工人群体,即使江都也不具有;其三,临江李书记作为带头人。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临江就没有任何难题,交通就是一个大难题,现在已经掐住了临江高速发展的脖子。”

    像栗志这样赤。裸裸地拍马屁的也算是奇葩了,然而李群书却是没有再笑,也没有阻拦栗志说下去,只是一脸认真地听着栗志从交通说起,继而国企改革、工业产业突破,再到改善民生发展房地产、鼓励民营经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任由栗志说了个够,而李群书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看报告和听汇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当栗志用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具体阐述了临江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后,总算是停了下来,最后才又道,“相信临江500万老百姓在李书记的带领下,一定能团结一心,创造一个经济上的奇迹。”

    栗志貌似已经喜欢上这种赤。裸裸地拍马屁一般,结束的时候再次一记直接的马屁拍的山响。

    一般情况下,这样说话会被人憎恶,但栗志却仿佛算好了李群书的反应一样,一而再地强调李群书的主导地位。

    事实上这的确是离职算计好了的策略,那就是先说出惊人之语,吸引对方的注意,让对方全神贯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到目前为止,栗志算是成功了,李群书虽然还没有表态,但一直在认真听栗志所说的具体内容。

    “说得好,你们政研室抓紧时间出台具体的方案,就让我们首先改善临江的交通环境。”在栗志说完后,李群书顿了一下才笑着说道,“对了,栗志同志,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我就从省委组织部把你的档案要过来了。”

    听到李群书的话,栗志放心了,知道李群书不可能任由专家们胡言乱语,至于档案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转就转吧,“谢谢李书记,我听李书记的安排。”

    接下来,李群书又跟栗志聊了一个多小时,具体的讨论了改善交通的具体细节,直到快7点的时候,李群书才道,“走,咱们去餐厅吃饭,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联播。”

    林小山知道大老板要跟栗志一起吃饭,便立即安排餐厅准备饭菜,心中更是讶然无比,暗道这才是红人啊,一般的区县书记汇报工作也没有这么长时间,而且汇报完想要跟大老板吃饭都是凤毛麟角,这个栗志还真是福星高照。

    这一次吃饭的时候,李群书一点没有摆架子,甚至让服务员给开了茅台,跟栗志小酌了两杯。

    得到了李群书的力挺后,栗志悬着的心算是放了下来,也不再如刚才那般放肆,该有的规矩一点没有少。李群书看在眼里,心中也是频频点头,直到此时,李群书才算是真正接纳了栗志,把栗志当成值得信赖的智囊。

    跟李群书吃完饭,刚刚回到宿舍,栗志便接到了徐上进打来的电话,“栗老弟,你果然是我们党校的福星啊,明勇书记非常重视这次研讨会,并且将亲自参加。”

    “恭喜老哥了,这可是大好事儿。”栗志闻言愣了一下,连声恭喜道。

    挂了电话,栗志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能用的招全部都用了,如果到时候再出意外的话,就只能算是天意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栗志始终没有想过要向吴老爷子求助,甚至都没有想过跟凌一宁教授求助,虽然无论是向吴老爷子求助还是向凌一宁教授求助,都可以轻松地化险为夷,但栗志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如果事事依靠外力,又如何能走得更远,实现胸中那宏伟的目标。

    然而,就在栗志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谢长生在得知李群书与栗志密谈了数个小时后,竟然使出了一个令栗志目瞪口呆的大杀招。



………【【093】 事情并没有结束】………

    【093】事情并没有结束

    PS:感谢【我曾经】兄弟的打赏,谢谢!

    ………………

    “常务副省长秦志坚将在国庆后前来临江视察。”

    这个消息几乎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顿时传遍了市委大院。然而这消息来的太突然了,让人毫无心理准备,一时之间市委大院的地下组织部长们都傻眼了,秦志坚来临江所为何事?

    栗志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楞怔了半晌,这他娘的是什么事儿啊,这才说服李群书在评估会期间镇场子,现在却是没戏了……常务副省长来了,又岂能不全程陪同。

    视察尼玛啊。

    栗志反应过来后,忍不住在心中大爆粗口,要是诅咒有效的话,栗志会毫不犹豫地诅咒秦志坚一病不起,永远不要来临江。

    就在这一刻,栗志心中再次升起对权力的无限渴望,终究有一天,我必将屹立于权力的巅峰。

    虽然心中沮丧无比,但一点没有表露在脸上,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丝毫看不出来此时的栗志已经心乱如麻。虽然李群书可以乾坤独断,但最终要形成政策却是要经过常委会的讨论,如果报告本身就充满争议,相关的政策在常委会上通过的可能性还真不大,关键是栗志到手的政绩会随着争议而随风飘逝,只会为他人作嫁衣。

    虞子期一直在观察栗志,虽然没有掌握栗志每一步的具体行动,但对于栗志的具体行动还是比较清楚,也是颇为认可,连续三步都是阳谋,没有任何地歪门邪道,心中也是颇为欣赏。然而听到秦志坚突然决定在国庆期间来临江视察,也是大感意外,旋即就明白了是有心人在推动,而且手法和栗志所用的第二招如出一辙,不过目的正好相反,而是让支持栗志的李群书无暇亲临评估现场。

    想到这里,虞子期也不由笑了,暗道这算不算报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