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兰烛寐 >

第41部分

兰烛寐-第41部分

小说: 兰烛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心咚咚直跳起来,立刻奔跑上前,念出破界口诀,想如几百年前那般,穿过那雾凇结界进入桃花源境内。然而这一次,在我尝试穿过结界时,却被那雾凇挡住了去路,如同撞在了一幢巨大而透明的墙壁上。
    我一愣,再次试着施法通过,然而那雾凇岿然不动,仍旧如同一道看不见的壁障,立在我同桃源境之间。
    这里的结界竟与二百年前已全然不同。我百般尝试寻找破绽将它破除,耗费了几个时辰之久,然而这个结界坚固异常,竟好似是专门针对我设下的一般。
    我心下陡然一沉。
    风阡历来不允许我常去桃花源看望哥哥,更别提在现在这样的关头。然而,如今距离我上次回桃花源已有二百年之久,我犹记得那时我曾向哥哥保证,会给他们带回风阡的消息,然而不久后我却被风阡囚禁于檀宫失去自由,自那至今的二百年中,我再未见过哥哥和族人。
    如今我已练成出师,即将前去做那件风阡交付给我的任务,尚不知自己回来之时是生是死,倘若我临走之前不能再见哥哥一面,让我如何能够安心出行?
    此时天色已过正午,我所剩的时间已是越来越少,我咬了咬牙,回身匆匆向檀宫跑去。
    我一边行走,一边寻找,跨越大半个檀宫神境,直至来到檀宫西南的一处高耸的山丘上。这时候天色已近黄昏,我终于在山丘之上的一处亭榭中,寻到了白其。
    白其正背向着我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停驻在亭榭之顶,面朝着那慢慢沉落的夕阳,似乎在眺望着远方。
    我清了清嗓子,试探着喊道:“白其?”
    白其回头看了一眼,一见是我,立即转回头去,不肯理我。
    “白其,对不起,你还在生我的气吗?”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我真不是有意的。昨日我一心求胜,也是情急之下,才不慎触发了忘忧幻境……”
    白其没有说话。
    我在它身后的不远处停下脚步,道:“白其,我明日就要离开檀宫前去幽容国,此行不知是,你若还不肯原谅我,说不定这辈子都再没有机会了。”
    白其依然没有反应。他像是并没有听我说话,只是呆呆地看着远方,像是陷入了魔怔,或是回忆。
    我微微一愣,突然想起,他所望着的西方,那是弱水深潭的方向。
    我昨日将白其困于忘忧幻境中,看到了他与火鸟虹娆曾经的相知相恋,生离死别的一段故事。忘忧幻境向来极迷人心,而白其又不擅长抵抗幻术,看来他至今仍深陷其中,无以自拔。
    “虹娆,她会很好的。”我低声说道。
    白其忽然微微一颤,转过头来看我。
    我望向他:“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至今已有九千余年,想来虹娆也于世间已轮回转世了很久,你曾那样爱她,又拼尽全力救活了她的魂魄,纵然还有遗憾,也不算是最坏的结局。”
    白其垂下眼睛,一言不发。
    我道:“或许她忘记了你,或许你们此生再无法相见,但她并未死去,而是忘记了一切痛苦,去经历无数个充满希望的新生,这也是你一直以来所期望的,不是吗?”
    良久,白其终于抬起头来,轻鸣一声,点了点头。
    见他看上去终于有了些许朝气,我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正色说道:“白其,我想求你一件事。”
    白其转头看向我。
    “明日就要出发去幽容之国,我想临走之前,去桃花源看看哥哥他们。”我目光微渺,望向檀宫的东方,低声道,“可是檀宫和桃源之间,被主人下了新的结界,我自己实在无法通过,所以,想让你帮帮我……”
    白其身为万古灵鹤,功力必然远胜于我,对风阡设置结界的方法定也比我更熟悉,事到如今,我只能向它求助。
    然而我话未说完,白其已在摇头,转过身去。
    我也知道若是被风阡发现我私出檀宫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恐怕连白其也会被我牵连,可是我想见哥哥的心情实在是太过迫切,此时此刻,无论什么都无法阻挡我的决心。
    我沉默片刻,忽然问道:“白其,你还是不能理解虹娆和我,是吗?”
    白其一僵,回头看向我。
    我望着他的眼睛,直言道:“或许你心底不愿意接受,但是对虹娆而言,倘若让她再选一次,她还是会选择为了族人们牺牲自己。”
    即使白其如今化为鹤形,我仍然看见他的目中有着难以掩盖又无以名状的复杂神情。
    “白其,我知道也许你无法理解我们的做法,”我轻声道,“可是为了亲人,我们真的可以拼上性命,不惜一切,你明白吗?”
    白其定定地望着我。
    “或许虹娆的父母对她有不妥之处,可是我的哥哥不一样。”我闭上眼睛,喃喃道,“五百多年了,我同哥哥相依为命,历经生死,一起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光,虽然我们离多聚少,偶尔会有分歧,可他永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不知三年以后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活着回来。所以,我一定要见他一面,这也是我临行前唯一的心愿——你能帮助我吗?”
    白其垂下眼睛,不动不语。他沉默片刻,忽又摇了摇头,向着主殿的方向轻鸣了两声。
    “什么?”我一愣,片刻明白过来,“你是说……以你之能无法破除主人所设的结界,是吗?”
    白其点了点头。
    我咬了咬唇,忽又道:“那么白其,如果只是在结界之上做一个窗界,让我看到桃花源的景象,你能做到吗?”
    白其微愕地看向我。
    “只是一个窗界,”我补充道,“我知主人亲手所设结界,或许以你之能也无法破除,我也不奢望能够亲身通过前往桃花源去见哥哥,只希望你能为我在结界之上做一个窗界,让我透过那窗界看看哥哥和族人们现在在做什么,这就足够了,可以吗?”
    白其沉默不答。
    “可以吗,白其?”我轻声追问,“看在我们这些年的交情份上,可以吗?”
    良久,白其叹息一声,最终答应了我。
    三月十三,天晴如洗。檀宫的夕阳沉落,千丝万缕的暮光铺满大地,白其一路飞向桃源境的方向,我紧跟在他的身后。
    十里之外是檀宫的尽头,而我们到达尽头后均已无法再向前。风阡设下的新结界坚固如屏障,如同一面巨大的琉璃镜横亘于我们面前。
    我望着远方尽头隐隐的桃花林,按捺住心下即将见到哥哥的激动,转头向白其问道:“白其,可以了吗……”
    我话音未落,白其的翅膀忽地一拂,我们面前的空气之中刹那间出现一道透明的漩涡。慢慢地,这道漩涡渐渐扩大,里面的景象也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
    这道窗界能够折射出结界另一边方圆半里内的景象,我得以看到桃花源里的族人们,而他们却无法看到我。我的心咚咚直跳起来:“谢谢你,白其。”
    我望着那熟悉的景色,那漫天的桃花,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面前慢慢地铺展开来。我已二百年未曾回过桃源,那里却好似从未被岁月留下过任何痕迹,一切安静依旧,在村落和农田里,族人们忙前忙后,一派安逸的乐天景象。
    白其在我身旁低声鸣叫了一声。
    “我知道,我会抓紧时间的。”我答应着白其,一边焦急地在人群里寻找着哥哥的身影。
    然而我忽然注意到,族人们并不如我想象中那般在田地里安静地耕作,相反,他们正在欢乐地准备宴席,情绪高涨,似是在招待什么客人。
    我隐约感到奇怪,待到看到一株桃树旁聚集的人群,我突然睁大眼睛。
    在那人群里,我看到了哥哥,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他的面前,我看到了一个陌生人。
    我一瞬间惊愕难言,桃花源为何会出现陌生人?要知道桃源境四边均有阻挡凡人的结界,外人绝无可能找到这里,这个人是如何进来的?
    我仔细打量着那陌生人,他看上去是一名读书人,身穿灰色衣袍,气质挺拔,谈吐文雅,而他所着衣饰与族人们不尽相同,说话的口音也有细微差异。身为族长的哥哥正在同他交谈,哥哥身后聚集着许多好奇的族人,探头打量着他。
    “既然来到此处,必不会让客人空手而归。我们准备了宴席,客人尽可用完膳再离开。”哥哥说道,“这位……贵客,该如何称呼您?”
    那陌生人微笑道:“鄙人姓陶名潜,字元亮,乃是……”他顿了顿,道,“乃是一名渔人。”
    他看上去并不像是个渔夫,不过族人们没有追究他的身份。哥哥又问道:“阁下是如何寻到桃花源的?”
    “我从武陵而来,一路向西,本欲寻找传说中的弱水潭,不想竟失了方向,一路缘溪而行,就这样走来了。”陶潜回答。
    我心下仍有狐疑,而族人们却丝毫没有惊讶,反而面露欣喜。所有的族人都热情极了,尽最大的能力招待此人。
    我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五百年来,第一次有外人来到桃花源,对于族人们来说,他们终于等来了与红尘凡间唯一的交集可能。很快,宴席已然备好,漫天的桃花洒下,族人们陆续落座,席间鸡鸭鱼豚、鲜茶美酒不一而足,极是丰盛。
    陶潜连连道谢,推让不及,被族人们请到了上座。
    陶潜落座后,道:“容我冒昧问一句,诸位乃是从何处而来?为何会居住于这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
    族人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封伯首先开口道:“我等先人乃是周时之人,彼时秦国为霸主,踏平了我们的故园,先人们为了避乱,就同族人们来到了此处,我们族人于桃花源繁衍至今,便不再入世。”
    陶潜面露惊愕之色,惊叹道:“世间竟有此奇事?着实是鄙人生平闻所未闻!那么……”
    他话未说完,突然一阵清脆的笑声伴着脚步声蹬蹬地跑来,由远极近,打断了席间人们的对话。
    “娘亲,娘亲!你看!”
    五六个髫年小娃儿笑着从桃花林中跑来,原来是我的几个族弟妹侄甥。他们虽然已在桃花源生活了五百年,但身体始终未能发育生长,头脑也仍然停留在孩童时期的天真。小羲儿率先兴奋地跑来,凑到清婶身边,举起手中鱼钩,大声道:“娘亲你瞧,我刚刚在桃花溪里捉到了这么大一条鱼儿!”
    他十分开心地把新捉到的鲤鱼拿给清婶看。春日的阳光温暖,照耀在他的小脸上,红扑扑的十分可爱。
    陶潜亦微笑地望向他们,然而看到小羲儿的那一瞬,他脸上的笑容突然一僵,神情变得异常愕然。
    小羲儿汗湿的碎发下,五百年前被刻下的黑色黥印于日光下清晰地显现开来。
    而小羲儿身后那些孩童,额上也同样有着与他一般无异的罪印黥文。
    陶潜瞳孔一缩,立即向宴席上的人群望去。
    宴席之上,以哥哥为首的数十名成年兰氏族人,全部以额带或头巾等遮住了前额,无一例外。
    一时间,席间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沉默。
    我不由得也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当年,我们兰氏一族在燕国被秦王的手下俘虏,从蓟城押去咸阳,额上均被刻下了秦国的黥印,连孩童们也未能幸免。而后来风阡为我们重塑檀身时,所有族人之中只有我被抹去了额上黥印,我并不清楚他的用意,或许是需要我去幽容境所做之事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