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玉堂金闺 >

第128部分

玉堂金闺-第128部分

小说: 玉堂金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李恬替五皇子脱下长衫,见里面全无血渍,这口气彻底松下来,正要说话,门帘‘哗’的掀起,悦娘纵身跃入,一步冲到五皇子面前,伸手抓过五皇子的手搭在脉上,五皇子被她抓的眼睛圆睁,李恬忙解释道:“悦娘擅诊脉,不过她只会诊受没受内伤什么的。”


“没事。”李恬话音刚落,悦娘已经甩开了五皇子的手,伸手拎起璎珞捧着的带血长衫,抖开寻到那处被刀刺破的地方,手指伸进去捅了捅,看了眼五皇子道:“正好在心口上,准头不错,是什么东西替你挡住了?力道卸的这么干净,看样子是个软物儿。”五皇子神情古怪的瞪着悦娘,一句话没说,转身就往后面净房走,这个悦娘也是个怪物,她从哪儿寻来的这个怪物?


李恬目送五皇子转进净房,回头看向悦娘,悦娘正抖开斗蓬用手指捅着那个刀口,捅一遍又和长衫比对着看了看,转头看着李恬道:“不是一般的刀,极锋利、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替他拦了刀,运气不错,要是再多进半寸,就得伤了心脉,他身边那几个暗卫都是好手,这个刺客不简单。”


“你去问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好一会儿,李恬才低声吩咐道:“能问到多少是多少,若不是愿意说,别强求。”悦娘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五皇子洗了好大一会儿才出来,换了身本白细绵布道袍样式的家常衣服,坐到炕上,喝了碗汤,见屋里只有他和李恬,简单几句将遇刺的事说了,却没提柳玉娘挡了那一刀的事,李恬听的脸色发青,低低问道:“这样的事,是头一回,还是……”


“头一回,”五皇子顿了顿,又解释了一句:“这么直截了当是头一回。”李恬心头莫名的浮起丝不安,抬头看着五皇子,五皇子扭过头道:“让人给我下碗面。”李恬忙起身吩咐下去,转回来,五皇子看着她道:“把孙六给我用用。”


“好。”李恬答应一声,想了想道:“今天内库送了庄子清册和二十万分府银过来,不知道外头帐房里有没有能用的人,银子我暂时收进了内库,庄子省心的不多,几乎都要用心打理,我也不知道外头哪些管事能用。”


“这些你处置,”五皇子顿了顿:“我跟你说过,我身边没有能用的人,你就辛苦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要用银子,得先把护军和马匹配上,你让人收拾处大点的院子出来,还有侍卫和属官起居之处,一并收拾出来。”李恬一一答应,看着五皇子斟酌道:“今天乐四奶奶来了。”


“嗯?”五皇子一时没反应过来乐四奶奶是谁,怔了下才皱眉道:“她来做什么?”对于五皇子的反应,李恬的些奇怪,黄大掌柜和他如此亲近,听说乐四奶奶来了,他怎么这么一幅神情?


“没什么事,听说为了你成亲的事,黄家二爷黄净明亲自到京城致贺?”


“怎么,门路走到你这里来了?!”五皇子冷笑道。


“那倒没有,乐四奶奶没提起你见没见黄二爷的事,是我问的,他那么特意赶过来,总是一片诚意,你应该见见他。”


“黄家的事你不懂,我不想见他。”五皇子断然道,李恬抿嘴笑道:“黄家能有什么事,不过是黄家老太爷病得重,眼看要定出下一任家长的事,我问过乐四奶奶,黄家这家长接继上规矩定的死,如今能接这家长重任的,也就四个人,听乐四奶奶说,二房三爷自小专心读书,是个清高性子,这家长,不过长房二爷和三房两位爷能接得,你的意思,不赞成长房接管黄家?”


五皇子怔神的盯着李恬看了一会儿才舒气道:“那你的意思呢?”


“你舍得放黄四爷回大同府主持家事族务么?”李恬看着五皇子笑道:“黄四爷在京城呆了十几年,几乎没回过大同府,回去岂不是就短避长?三房五爷接管家长之位最好,可第一,黄五爷有这份手段没有?这位五爷若有足够手段,想来黄二爷也不会来京城贺你这场新婚了,其二,你强扶黄五爷,就算扶得上去,那黄二爷呢?他能这样千里奔波过来见你,可见对这家长之位是势在必得,他如何肯服?要是这样,黄家会乱的,当然,你可以杀了黄二爷,死人不会不服。”


五皇子先头凝神听的仔细,听到最后一句,一下子噎了口气,连顺了两口气道:“长房又不是黄二郎一个,难道都杀了?这话玩笑!我不过觉得黄二郎眼光心胸气度比老太爷都差了不少,不想让他统领黄家,四郎也担心他继了家长之位后,与老太爷在时会大不相同,我不是不见他,就是让他等一等。”


“那又何必呢,人情要给就给足,黄家怎么待咱们,在咱们不在黄家。”李恬笑道,五皇子目光闪了下,已经明白了李恬的意思,忍不住笑道:“我是想给四郎几分薄面,不是别的。”


“嗯,”李恬眼睛眯了眯笑道:“往后日子长着呢,这薄面慢慢给好了,黄二爷来贺你新婚,肯定不会空着手来,听说清风楼原本就是老太爷置给你的零用钱,从前你没成家,万事不便,如今成了家,这清风楼也该过过户了,听说黄家还有家车马行,京城往北,就数这家车马行路子熟信誉好,咱们的庄子,有一半都在北边,若是有了这间车马行,往来就便当多了,旁的就随他了,不过庄子就不要了,咱们的庄子太多了。”


五皇子听的目瞪口呆,呆看着李恬,好一会儿才抬手抹了把脸,这么明晃晃算计黄家的产业,他还真做不出来!


吃了面,五皇子又睡在了暖阁里,屋子里灯烛熄尽,月光透过窗帘缝隙透进来一丝半丝,五皇子翻了个身,这被子褥子用的都是洗了不知道多少遍、已经极软薄的棉布,五皇子舒服的挪了挪,这被子贴身比丝绸舒服得多,她比自己还会享受。一股倦意袭上来,五皇子连打了几个呵欠,只觉得浑身松软,从里到外懒洋洋很是放松。


是这屋里布置的让人舒服,五皇子迷迷糊糊的想到,那妮子虽说性子古怪脾气不好,可人聪明能托付,这府里,就这里能舒服放心的吃顿饭,安安稳稳睡一觉,不用时时绷着根警弦……


第二天天不亮,五皇子就穿戴整齐出了门,他要送官家车驾出城门郊祭,李恬跟着起来,送走五皇子,见还不到四更,干脆又回去睡了个回笼觉。天光大亮,才起来洗漱吃了饭,带着璎珞等人,坐了两人小暖轿,往前院议事厅召见急着要见她的乔嬷嬷等府中诸人。


宽敞非常的议事厅廊下院内已经站满了人,李恬的小轿直抬到垂花门前才落下,璎珞扶了李恬出来,沿着檐廊款款往正厅过去,一路上,衣履光鲜的婆子们如不停按下的琴键般陪着满脸笑容曲膝见礼,李恬温婉的微笑着,不厌其烦的一一答礼,端的是谦和非常。



第一七二章  先管起来


乔嬷嬷站在诸人之首,议事厅的入口处,李恬同样谦和的还了礼,带着璎珞等人进了议事厅,乔嬷嬷迟疑了下,到底没敢直接跟进去,这位晋安郡王妃当家理事之早之能,也和她的贤惠温婉一样有名气。


李恬在议事厅面南背北有大炕上坐定,二等丫头兰墨跪坐在炕角几前,动作轻快无声的研墨铺纸,绿莲捧着花名册子站在炕前,璎珞带着桃枝等几个二等丫头垂手侍立在炕角,李恬左右看了看,见一切妥当,这才冲璎珞抬了抬下巴。


议事厅原本是一明两暗三大间的格局,这会儿中间全无隔断,李恬炕前一大片显得空荡荡极宽敞。


璎珞出了议事厅大门,垂手站立,目光不快不慢的将乔嬷嬷等几十名站在前头的管事婆子扫了一遍,既没在哪个人身上多停留,也没在哪个人身上少停留,扫完一遍,才沉声道:“王妃吩咐,请管事嬷嬷们都进来吧。”乔嬷嬷怔住了,这什么意思,都进来?这五十几号人都进去?孔嬷嬷三人也怔了,难道不是先把她们四个总管事叫进去的么?


廊下院中站着的二等和三等管事婆子们见传话都让进去,有看向乔嬷嬷等人的,有迟疑的看着四周准备随大溜的,当然也有喜不自胜抬脚就往议事厅冲,唯恐落在人后的。有人打头,就有人跟着,片刻功夫,五十多名管事婆子就进了议事厅,按璎珞的指挥,二等靠东、三等靠西站成两处,乔嬷嬷等四人疑惑间,已经晚在后面,穿过二、三等之间走到最前。


李恬端坐炕上,带着微笑看着众人,见众人站好了,这才徐徐道:“这几天辛苦你们了。”众婆子起起伏伏连声不敢,李恬好脾气的微笑着,等众人客气奉承完,才缓声接着道:“往后我说话,不要随意打断。”众婆子下意识的想答‘是’,话没出口就觉得不对,那动作快的,已经‘是’了一半,那一半急忙咽下,垂手低头。


“嗯,就是这样。”李恬等了片刻,满意的夸了一句,接着不紧不慢仿佛还带笑道:“这两天大大小小出了不少事,前院砸了二十七件上等瓷器,丢了四十三件,其中汝窑瓷二十三件,钧窑十一件,有五件是御赐,我的嫁妆砸了一只琉璃碟子,丢了一对玛瑙摆盘;打架七起,当众急吵不计其数,至于值夜赌钱、喝酒,乃至人根本不在,这些更是数之不尽。”


李恬停下话,伸手接过璎珞递上的杯子,垂着眼皮抿起了茶,乔嬷嬷听的脸色青红不定,孔嬷嬷紧张不安的不停的瞟乔嬷嬷,宋嬷嬷垂手站着一动不动,天榻下来她前头反正有高个,吕嬷嬷斜着乔嬷嬷,眼里闪过丝幸灾乐祸。


“王妃,这事……”乔嬷嬷忍不住开口想解释几句,璎珞忙胆怯的扫了李恬一眼,低低的提醒道:“嬷嬷,王妃没问您话。”乔嬷嬷被璎珞一句话说的脸色红涨,瞪着璎珞,目光里带着掩不住的恼怒,今天这是成心给她没脸呢!


“我没怪你们,”好一会儿,李恬温温柔柔的接着道:“晋安郡王府新开府就赶上王爷新婚这样的大事,能这样大体不差应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说句玩笑话,府里五百多人,就是认人也得认上十天半个月吧,人都没认全就得应付王爷大婚的事,亏得大家都是做老了事的,换了别人,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呢。”李恬的话让满堂婆子们齐齐舒了口气,王妃这样明事理,真是大家的福气。只乔嬷嬷脸色青的难看,打定主意以后一定得沉得住气,等她把话说完再说。


“大家这几天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我虽说刚嫁过来,可从前在娘家也帮着外婆管过家理过事,这里头的繁难多少知道一些,咱们府上有五百来人,说起来是不少,可真用起来就知道不够了,可咱们王爷,你们该比我清楚,王爷最挑剔讲究不过,凡事不是要个‘好’字就行了的,而是要精上加精,就要那个尖儿,这么一来,就是有五百多人,也不够用。”李恬话音刚落,满堂的婆子几乎个个喜色满面,虽说不敢出声,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兴奋的交换着眼神。


议事厅里站着的都是管事婆子,不说个个人精,也都比一般人聪明些,自然知道跟其它三个皇子府比,晋安郡王府这五百多人的仆从队伍简直太庞大了,但凡多想一点,就得忧虑忧虑裁人这样的事,这简直是一定的,谁知道竟从王妃嘴里听到了这样的话,不但不嫌人多,还嫌人手不够!果然是有钱人,有那么多陪嫁果然底气足。


“虽说人手紧,可大家也知道,如今要是还往府里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